来源:互联网新闻 编辑:余姚网 时间:2023/04/02 09:46:14
原标题:愿化武陵一段云
孙善齐
当我走遍了黔江武陵山区的山山水水,我忽然觉得,我已化为了武陵的一段云。
海上升明月,海上升水云。江河,湖海,大地,山林,溪涧,全为云之所生,云之所依,云之所游。
大哲庄子面对自然与人生,超凡绝圣,常以游观与审美待之。他追求与天地同一,与万物并生,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这就是云的姿态,云的流动,云的情韵,云的精神,也即是艺术与美的境界。我等凡俗之人虽难企及,但心向往之。
云自由,飘逸,逍遥。
宋玉的《高唐赋》怕是我国诗人第一次描摹云的形态与风神。
高唐神女自况道:
我居住巫山之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云起之时,丰茂如青松耸翠,云升时,宛若美姬,扬起衣袖,几乎遮住红日,渺渺有所思。
忽焉改变容貌,疾然若驾驷马,飞翠旗。
清寒若风,凄迷似雨,风雨停歇,云不知何处。
秋阳明丽,秋叶正红,受武陵文友之邀,我若轻云出岫,乃作武陵之游。
座车奔驰,恰似驾云车,乘云气,宛转于万山丛中,看青山着意送青而来。我拍一拍青山的螺髻,道一声辛苦,拂一拂云树的枝叶,道一声相思,掏一捧清亮的山泉,咏一阙华美的诗章。
旋即抵达武陵顶峰,人在轻雾中浮游,在山岚中微步,在林莽中穿越,在藤萝中缠绵。红日透过翠枝铜干,露出点点纷乱的容颜。山下一峰秀出,直达天穹,遥想那紫云迷漫之处,定有仙人吐纳云气,承接天地精灵,然后白日飞升。
浩浩十九万亩奇山异水,原始林带,正是那日月吞吐,祥云缭绕的所在,这也是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大本营。
山下的濯水古镇,山环水绕,古韵幽幽,青石板路,雕花门窗,深深院落,古匾古联,文气葱郁,街口巍峨富丽的大戏台,把历史与人生的故事代代演绎。
烟雨中,巴人从清江流域跋山涉水而来,他们在濯水边洗脸,濯足,他们掬水而饮,架木为炊。在星月交辉之夜,男欢女爱,繁衍生息。
鼙鼓动山河,秦人披坚执锐,一脸杀气,涌入濯水。刀兵相接,血肉横飞。然后,天下归于一统,农人来了,猎人来了,马帮来了,盐帮来了,商贾来了,优伶百工都来了。
然后,一切都消弭于无形,但殷红的血已溅落濯水,历史的痛与爱已渗进苍凉的土地,文明已经在武陵山生根开花。岁月的故事,山记得,水记得,云也记得。
挥别濯水,忽转入紧邻的蒲花暗河,满眼翠峡,碧水,一叶轻舟在绿绸上滑过,在琉璃上滑过。轻曼的小夜曲戛然而止,眼前宛若天门洞开。这是一个一百五十米高的天地大漏斗,这是武陵水云的故乡。三座天硚高与天接,天光云影共徘徊。暗河之中,全是艺术巨匠的石雕、圆雕与浮雕,震撼所有人的心魄,引人遐想。
绯红色的轻雾迷漫云山,此刻,我们已经荡舟在阿蓬江上了。据当地文友说,阿蓬,既雄且秀也!阿蓬江是武陵的母亲河,她是武陵山渗出的雪白乳汁,是她温热的血液,她以博大的爱心,无尽的爱意,奉献出甘甜醇浓的琼浆玉液,染绿了山川,催开了花朵,汇成了彩云,把土家儿女养育得雄姿如山,滋润出容颜如花。
这是杏花春雨江南,山娟秀,岸平阔,沙细软,水空灵,树妙曼,花婉约,声寂寂,人痴迷。
忽有银白色的水鸟惊起,如一支银箭,把寂静撞破,引领诗情到碧霄。
此刻,灵魂与溪山如此贴近,在山水间缥缈轻飏,心已空,宛若禅境。我观山水,山水观我,我不能言语,不想吟哦,不敢描叙,也羞说赏玩,只有忘情地感悟,倾情地融入。我就是那一汪碧水,一丛绿树,一抹沙岸,一朵山花,一段水云。
正当柔情蜜意酥软了你的身心,猛地,官渡峡的伟岸崔嵬横挡在你的眼前,让你恬淡虚无的心起了一阵战栗,一股英雄之气,随水雾扑面而来。
官渡峡危岸高耸,犹有大三峡的姿容,它的翠峰碧水,则有小三峡的韵味,而它的纤巧精致,清气逼人,则与武隆芙蓉江的珠子溪互为辉耀。
观览武陵,实乃人生幸事,旅人的行囊装得满满,已经乐而忘归了。阿蓬江是如此多情,把山水之美发挥到致极。
武陵人自豪地赞颂自己的生养之地是武陵仙山,除却这个仙字,还真找不到别样的词语更加恰当。这是巴渝大地送来的天下奇珍,是一方神奇瑰丽的真山真水。我们应该奉她若神明,珍之若宝贝,在她的庇佑之下,获得生命的康乐与诗意的人生。
(作者系重庆市巴渝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重庆市散文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