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新闻 编辑:余姚网 时间:2023/06/07 05:02:04
当地时间7月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与越南共产党总书记阮富仲进行了“历史性但坦率的”会谈(法新社语),探讨共同关心的双边和地区问题。阮富仲不仅是越南战争结束40周年和美越关系正常化20年后访美的越南最高领导人,而且是美国总统邀请的第一位共产党总书记,并给予白宫会见的高规格,引起轩然大波,多数中外媒体都解读为双方密切关系剑指中国。其实,大可以平常心待之,因为美越亲近在亚太这个广阔舞台上,只是彼此间的一段双人舞,绝非全场排他的“二人转”。
越南当下的领导核心是“四套班子”领导组成的“四驾马车”,即越共总书记,国家主席,政府总理和国会主席,彼此分权相互制衡,并无绝对权威。尽管如此,越共总书记无法在西方国家找到对等的国家领导人角色。奥巴马此次打破常规,在白宫总统办公室(即著名的椭圆办公室)会见阮富仲,等于公开承认其最高领导人地位,给予罕见政治礼遇和额外尊重,显示美国对越南的格外垂青,也体现美国外交灵活务实的一面。
诚如各路评论家所言,美国对越南图谋大致有三:战略上,拉拢这个体量小但地缘位置重要的国家,参与其亚太再平衡战略,共同遏制中国崛起;经济上,激励这个东盟成员融入美国主导的环太平洋伙伴关系平台(TPP),减少对中国纺织品进口的依赖;模式上,推动这个社会主义国家逐沿“华盛顿共识”方向演变,削弱“北京共识”的就近吸引。对美国而言,这些盘算谈不上阴谋,全是口无遮拦的阳谋。
反过来说,越南对美国的诉求也很清楚,尽管其“犹抱琵琶半遮面”:借助美国掌控亚太基本盘的有利局面,平衡中国崛起而形成的压力,特别是将南海主权争夺国际化;获得更多美国出口市场份额、商业投资、项目和技术转让;减缓美国政治压力,消解美国长期保持的杀伤性武器禁运,并托靠美国这个大码头,在西方世界获得更多承认和好处。
后冷战时代,世界格局大变,敌友阵营重组,但地缘政治的基本脉络和国际关系的一般走势依然有规律可循,那就是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拓展多边外交,尽量多交友少树敌。同时,人们又习惯于以我为中心或以单项思维环顾世界,进而判断远近亲疏和排列关系顺序。2014年美国皮尤公司一项民调让部分中国公众对越南人的心态不解又不爽,即越南民众对美国的好感率高达76%,对中国只有16%,而这个统计的确被去年大规模反华排华浪潮所印证。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俗话又说“远香近臭”。这两句话其实概括了中越关系的复杂。美国曾在越南征伐长达12年并造成灾难性后果,但那是越南内战所致,而且南方居民普遍把美国当做恩主,不似北方普遍怀有反美仇美心结。就整个越南和大历史看,越战只是美国立国200多年来与越南(北方)的一次痛苦较量,但是,越南与中国山水相连,关系跨越千年又甘苦杂陈,既包含封建王朝时期的“朝贡”恩怨,也有冷战时期中越(北方)血肉凝成的友谊,还有多次海陆冲突的伤疤,以及正在经历的南海岛争。
当然,越南的精英阶层,无论是所谓亲近中国的阮富仲,抑或所谓亲美的总理阮晋勇,骨子里都是越南核心利益的当然捍卫者。两派有个基本共识也许是,远亲近邻都重要也都得防范,更何况,中美之外还有对越南内政外交影响巨大的俄罗斯。因此,简单的亲疏远近不足以概括和描述越南当下和未来的大国外交罗盘,“在三个鸡蛋上跳舞”,才是越南面临的现实困境,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小心翼翼地处理好“一弱对三强”的关系,越南才能优化本国利益。
回到美越双边关系这个核心话题,越南既不是日本,也不是菲律宾,受自身政治体制、发展道路和阶段的限制,不可能甘当美国的全天候小跟班,即使拉近距离,也不得不经常交换舞伴,随时准备拥抱中国和俄罗斯。越南高层也非常清楚,即使基本实现了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人权状况、宗教和信仰自由、国企担当经济主体等,也依然是美国施压的摩擦点,而且随时都有被美国“颜色革命”的风险。因此,可以大体断定,美越关系无法形成同盟式的“二人转”,只能是各取其便、因势而动的临时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