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教育学论文 > 教育资讯

教育论文:试从《伤逝》解读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情[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18 16:36:43 教育学论文
教育论文:试从《伤逝》解读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情[1]教育学论文
【论文秘籍网 - 教育学论文】
[论文作者:牛明慧][论文网站][论文摘自: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4期]   摘要: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易卜生热”的大背景下,鲁迅先生以《玩偶之家》的终点作为起点,创作了姐妹篇小说——《伤逝》。本文试从创作背景、人物性格,并联系鲁迅先生的小说功用观,探究涓生与子君爱情悲剧结尾的必然性,以期解读鲁迅先生蕴含其中的对于爱情与婚姻的自我拷问。
  关键词:伤逝 鲁迅 子君 许广平 新式爱情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一篇婚恋为题材小说。从主人公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可见五四个性解放潮流下,鲁迅对女性、对爱情、对婚姻的冷静思考。于字里行间的情感流露中,也不难读出先生对尴尬的“三人行”婚姻的自我剖析。
  一《伤逝》创作的社会思潮背景
  1918年,《新青年》设《易卜生专号》,刊登胡适等翻译的《玩偶之家》,并由此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易卜生热”。据茅盾先生在1925年的回忆,“那时候,易卜生这个名儿萦绕于青年心胸中,传述与青年的口头,不亚于今日之下的马克思和列宁。”
  当时中国社会中心任务是把“人”从封建桎梏中解救出来,高举“民主”“科学”推崇“人间百行,皆以自我为中心,此而丧失,他何足言!”[1]的精神。而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恰好契合了五四文坛“文学革命、妇女解放、反抗传统思想等”的思想需要。易卜生在《玩偶之家》中借娜拉之口猛烈抨击“不讲理的法律”“不合用的宗教”,抛出“究竟社会正确还是我正确”的疑问。[2](p149)鲁迅在《伤逝》中借子君“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应答“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二《伤逝》中先生的小说观和社会观
  鲁迅小说观的核心是强调小说对社会的作用。“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旧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虽然主要作品及成就都偏重于实用性质的杂文,但鲁迅的笔绝不是只能尖刻批判的。先生创作小说,将文学艺术的功用自觉地和启发群众的觉悟联系起来[3](p61),并尽毕生之力为达到改造国民性的目的而不懈努力。
  对爱的思考贯穿了鲁迅的一生。先生有着最多的爱,但绝不是无条件的博爱论者。他的爱里不仅有理解与宽容,更有“一定得有明确的是非,有热烈的好恶”[4](p299)的原则。
  三《伤逝》中涓生与子君爱情悲剧的形成原因
  单纯的子君为爱情坚强而决绝地背弃了家庭,也凭此震动了涓生的灵魂,使他有“说不出的狂喜,知道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说的那样的无计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的。”
  ①子君性格中的缺陷
  同居后,子君不复反抗家庭阻力时的魅力。旧思想的束缚使子君心甘情愿地变为整日家长里短,安于平庸琐屑的生活,将“别的生活要义”都忘却的传统主妇。可见子君性格中仍残留很严重的“妻性”,从未试图为构建“夫妇是伴侣,是共同劳动者”的新型家庭关系而努力。
  ②经济负担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涓生在失业以后逐渐认识到“大半看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特别的人生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要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时的涓生俨然鲁迅的代言人:维护爱情的权利,却并不主张爱情至上。可引用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来表达对爱情应有位置的看法[5](p334-335)。或许悲剧并不是源于爱如潮水般退去,而是爱情从根本上脱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鲁迅提出“生活在人们的同情之下,已经是不自由了。然而倘有一百个娜拉出走。便连同情也减少,有一千一万个出走,就得到厌恶了,断不如自己握着经济权之为可靠。”[6](p155)
  ③社会充当了破碎爱情之花的帮凶
  与其说涓生与子君的悲剧是爱情悲剧,不如说是社会悲剧。他们试图争取婚恋自由,却整日处在社会舆论的焦点。
  四“孝子”鲁迅与许广平、朱安的“三人”婚姻
  社会上流言似虎,未得封建家长允许便擅自结合的涓生与子君所经历的白眼与指责,何尝不是鲁迅自己的处境?“我觉得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就连朋友也一样,“我也陆续和几个自以为忠告,其实是替我胆怯,或者竟是嫉妒的朋友绝了交。”深沉的抒情中,究竟是涓生还是先生自己在忏悔?
  朱安的一生孤独而悲苦确实惹人生怜。但一个小脚、没进过学堂的旧式女性,与作为新文化旗手、留洋归来的鲁迅自是很不般配的。鲁迅面对早年守寡的母亲的“礼物”,本是甘受其累,决心为伟大到盲目的母爱“陪着做一世牺牲,完结了四千年的旧账。”但是,性格“或爱或憎、不肯苟且”的他,终不愿使家庭成为其独立意识的“死所”。虽收下来却只是让朱安永远陪着母亲罢了。 <教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