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教案 > 教育资讯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曹刿论战[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3/28 18:01:04 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曹刿论战[1]教案
教学目的:
   1、深入钻研课文,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3、了解判断句、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用法;解释“牺牲”“狱”“间”等古今异义的词。
   4、借助课文注释及词典读懂课文内容,并掌握文中对句意表达起关键作用的实词。
   5、从立意、选材、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理解课文,为与下文的比较阅读作准备。
  教学重难点:
   1、抓住“论”的特点来记叙战争,论作战前取信于民,战争中掌握战机是本篇的重点。
   2、因为我国古代记载史实常与史论结合起来,所以此文虽是一篇记叙文,但又以“论”为中心。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对孟子文章的学习,我们知道,无论是治国还是战争,孟子都主张以人和为主,今天,我们再从一场古老的战争中来看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些因素。
  二、简介作家作品及相关背景
   1、《左传》: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说《春秋》的一部著作。其中记载着春秋时代各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原书名为《左氏春秋》,汉以后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这部书既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相当精彩的散文著作。
   2、相关背景:
     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刘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了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
  三、教师范读课文
   1、要求学生注意其中字词的读音。读后引导学生解决字词读音。
     需要注意的字词列举如下:
     刿(guì) 间(jiàn) 褊(biàn) 帛(bó) 孚(fú) 辙(zhé) 靡(mǐ)
   2、学生自由散读课文,然后齐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学生朗读全段。
   2、学生结合注释自己理解文句的意思,并标注出自己不能理解的词句。
   3、采用学生自由提问的形式,学生向老师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注意重点的字词,如:
    (1)曹刿请见:曹刿请求面见。
    (2)肉食者鄙:当官的目光短浅。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祭祀用的牺牲玉帛,不敢虚报夸大,一定如实反映。
    (4)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的信用不能使鬼神信服。“福”是名词,在这里作动词用,“保佑”的意思;“可以”应译为“可以凭借”,和今义“可以”用法不同。
    (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虽然不能详细审察,但一定按照实际情况处理。
    (6)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这是忠心尽力为人民办事。可以凭借这点一战。作战时请让我跟您同往。
   4、思考:
    (1)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
      对于第一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对于第三个准备,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3)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4)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热爱自己的祖国,深谋远虑。
  五、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
   2、学生结合注释自行翻译这一段。
   3、指名学生翻译这一段。
     需要注意的字词列举如下:
     驰之:之,音节助词,没有实际意义;驱车追赶。
     辙:车轮行过的痕迹。
     轼:车前的横木。
   4、学生思考讨论: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