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5 18:59:53 字数作文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字数作文

篇一:《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

江西南康市实验小学 龙永丽

一.教材内容

本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本课内容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了解磁铁能吸什么物体。

教材分二个层次。第一层次组织学生发现磁铁能吸铁。第二层次引导学生借助磁铁来检验铁制品。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发现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

二.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探究和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磁铁进行探索活动的兴趣。

知识目标:知道磁铁能吸铁,具有磁性。还能隔着物体吸铁。

三.教学准备

1.小组材料:磁铁每组一块。自备各种硬币、

1号袋:铁钉、铅笔、螺丝、铜钥匙、铝钥匙、玻璃弹珠、橡皮、一些回形针等,

2号袋:布片、小木片、玻璃片、泡沫等。

2、教师准备的材料:

装有水的烧杯,1元硬币。

四、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的性质。

五、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自己概括出磁性的概念。

六、教学方法: “预设——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发现”的科学探究的方法

七、教学手段:

1、动画激趣法;2、合作探究法;3、实验探究法;4、讨论教学法; 5、对比分析法。

八、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形式

九、设计思路:

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磁铁吸引铁、辨别铁制品、磁铁隔物吸引铁三个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探究中体现学习的乐趣。

十、设计理念:

(1)这节课以《新课程标准》理念构建新型课程教学模式,在设计上从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数学教学活动,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

(3)《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深入感知探究的过程,所以在引出问题之后,让学生探究,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以疑激学,巧设悬念,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中探索新知,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一种能力。

十二、教学过程

一、动画激疑,引入新课

播放《机器人总动员》中《机器人与磁铁》的有趣片断:机器人wall-E在路边看到一个马蹄形状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很好奇,上前去看,还没看清楚,那个东西就一下扑在了它的身上,它吓了一跳,赶紧用手把它

取下,那东西却粘在了它的手上,它开始发慌了,用尽办法要摆脱它,一扔,那东西粘在它的眼睛上,它越用力却越扔不掉,到最后它费尽力气以为它把那东西扔了,终于松了一口气,转身离去,可实际上那东西正在它的背上得意地笑呢??

师:那个东西那么喜欢wall-E,总舍不得离开它,到底是什么东西呢?(生答)为什么磁铁会那么喜欢它呢?(生猜)到底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关于磁铁的一些性质(板书:磁铁)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探究活动一:找朋友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磁铁很喜欢机器人wall-E,那么磁铁还喜欢什么呢?下面老师请大家帮着找一找磁铁还有哪些朋友。

大屏幕出示物品:铁钉、铅笔、螺丝、铜钥匙、铝钥匙、玻璃弹珠、橡皮、回形针(边出示边让学生回答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A、预测

同学们先猜一猜,说说哪些能被磁铁吸引,可能是磁铁的好朋友?(生答)说说你预测的理由和根据。

要想知道磁铁我们预测得对不对,可以怎么做呢?(用实验证明)

B、实验探究

1、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每六人为一个小组,小组长负责分好工并监督,后勤部长从袋里取出材料(1人),操作员操作(1人),记录员记录(2人), 首席发言人

2、学生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铁钉、螺丝、回形针能被磁铁吸引。

4、小结。

比较实验结果和预测结果是否完全一致。(铜、铝预测错误)

询问预测错误的原因,引出仅凭感觉来判断是不对的,必须通过科学的实验方法才能判断准确。

讨论:(1)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2)所以,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推知什么?

你能够再用一句完整的话来概括一下磁铁的这个性质吗?

我们只用了16种材料,科学家用了更多种材料做实验后,发现磁铁的确能够吸住铁的物质,我们把磁铁的这个特点叫做磁性。(教师贴上板书,用磁铁固定住)

那现在你能说说为什么磁铁那么喜欢WALL-E了吗?

(2)探究活动二:巧辨真假

1、预测

师:刚才通过实验,同学们很准确地找出了磁铁的朋友,并总结出了它们的共同特点。现在,有些家伙看到磁铁那么好玩,也冒充到“铁”家庭行列中来了,请你用你的火眼金睛看一看,这些硬币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生答。

师:当然,光看看,我们不能判断谁是磁铁的真朋友,谁是冒充的,你们每个小组都先准备了一套这样的硬币,请你用看、摸、听、闻等方法来判断这些硬币当中哪些含有铁,哪些不含有铁。请你先用感官判断,(注意,不可以用磁铁)把认为有铁的放在一起,没有铁的放在一起。

取出材料,学生分类

2、动手实验

下面,同学们再利用磁铁的磁性检验一下

3、汇报结果

从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

师:教师课件展示,归类。同学们,你们的实验结果和预测相同吗? 师(抓住不同的小组):哪些小组是不一样的?

师:那我们来思考一下,为什么有些硬币能够被吸住,有些硬币不能够被吸住。

生可能答:因为那些崭新的硬币里面是由铁做的。

师:你认为是因为新旧关系呢,还是由于里面有铁呢?

师:除了铁以外,其实里有些硬币还含有镍金属,除了这些,钴也能够被磁铁吸住。板书:镍、钴,磁铁主要能够吸住这三种金属。

教师课件演示各种硬币成分,并解读和解释。

1元硬币 钢芯镀镍 (铁和铜)

旧版1角硬币 铝合金

新版1角硬币 不锈钢(主要成分是铁)

旧版 5角硬币 铜锌合金

新版 5角硬币 钢芯镀铜合金 (主要是铁和铜)

师:通过这个实验,同学们知道了什么呢?

小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了各种硬币的成分是不一样的,利用磁铁的这个特征,我们还可以去鉴别市场上有可能出现的一些假币,比如有些一元硬币,如果是铝制材料,就吸不住,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你会鉴别吗?

师:当然,生活当中,很多物品我们都可以用磁铁去吸吸看,也有部分物品不能去接触,比方说电视机、电脑、手机、硬盘、手表等等物品,磁铁接触后会损坏这些物品。

(3)探究活动三:隔物吸铁

1、实验探究

师:磁铁能够吸铁之外,还有什么特点呢?然我们先看黑板,上面贴着一张概念纸,纸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呢?磁铁不是不能够吸住纸吗?

生答。

师:那么,大家来动动脑筋,除了隔着纸可以吸住铁,还可以隔着哪些东西吸住铁呢?

师:好,那就利用我们塑料袋里的材料,能不能隔着这些材料,用磁铁吸住回形针呢?可以怎么做?

生:就是把回形针放在盒子里面的边上,把磁铁放在盒子下面,看看回形针能不能被吸住。

师:你的意思就是说隔着盒子,盒子是什么材料做的?

师:那我换个塑料片行吗?

篇二:磁铁有磁性__教案

磁铁有磁性--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

波那小学教师: 林 伟

一、教学课题:《磁铁有磁性》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磁铁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是在学生简单认识了我们所知道的磁铁之后对它的性质进行的进一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由“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两个部分组成。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知道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第一个探究活动学生通过对一些材料的猜测,初步建立“磁性”的概念,进而,让学生用磁铁辨别一些物体是否是铁材料制作的,这是从探究和应用两个方面帮助学生建立和加深磁性的科学概念。第二个探究活动其实也指向了磁力不需要接触物体就能起作用,磁力大小与距离有关系等。对于磁铁,学生已有了一些生活经验,这是学生进行本课研究的知识基础。本课的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学生容易操作与观察,同时希望学生在实验中能积极与同伴协作,能认真观察,如实记录,逐步养成“大胆猜测—认真实验—记录现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研究习惯。

二、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法、分组实验法、探究法。

三、教学目标: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

科学概念:

1、磁铁能吸引铁质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过程和方法: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探讨磁铁隔着物体能否吸铁。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并在实验和交流讨论过程中体验探究的方法、乐趣和价值。

五、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磁铁具有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

六、教学难点:

知道可以用磁铁去辨别不容易辨别的铁制品。

七、教学准备:

学生:全班共有学生49人,分为六组,第一组到第五组每组八人,第六组九人,每组学生一个器材塑料盒、材料袋(1号材料袋为各种被测试是否能被磁铁吸引物品,

如:铁丝、纸牌、回形针等,第二种材料由学生自备:直尺、铅笔、文具盒等;2号材料袋为测试磁铁是否能隔物吸铁的物品,如:纸片、布、塑料块等。) 环形磁铁一个、茶叶盒一个、水一杯、圆珠笔一支、大条形磁铁一个、装水的烧杯一个、回形针一个。

八、教学过程:

一分钟安全教育:同学们,我们学校蔡发茂校长经常在集合同学们时都会讲安全教育 ,要求我们不能带坚韧的物体进学校,但今天我们这节科学课我们要做实验,有些实验器材是坚韧的,同学们要注意安全。

(一)、情境引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精彩的表演。

师:出示两个墨水瓶盒子(其中红色的装有磁铁,另一个是空盒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回答。然后老师表演,有一块磁铁去吸这两个盒子,其中红色的能吸起来,黑色的不能吸起来。然后老师问:这是为什么呢?(设计意图:精彩表演的设计作为教学导入,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了探究欲望,为探究磁铁做好了准备。)

2、谁能说说其中的奥秘呢?

学生积极地猜这个表演的秘密所在。

3、师引:秘密就在盒子里,红色的盒子里有磁铁。这个表演正是利用了磁铁有磁性这一性质。今天,我们就共同研究磁铁的这一性质。 (板书:磁铁有磁性)

(二)、探究学习,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1、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亲自玩一玩磁铁吸引物体的游戏?(想。)

2、(出示小黑板)请同学一起看看黑板上的物体名称。(师读物体名称),再出示实验记录。

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的实验记录

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请画“ √”,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请画“ ×”。

3、学生预测,并汇报预测结果。

4、师收回实验记录后总结预测结果。

看来同学们预测的结果不一样,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要用磁铁去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在没有发材料之前就让学生先猜测,其目的是使学生明白:科学探究需要有预测。)

5、现在请组长上台领取材料。

6、学生用材料袋的物体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7、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8、提问: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请小组之间讨论后回答)

老师提示: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

再出示,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共同特点是:这些物体都是铁制的。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共同特点是:这些物体都不是铁制的。

9、师小结:我们把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验总结出磁性的定义,水到渠成。)

(三)、探究活动,寻找铁质物体。

1、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些硬币,同学们先观察一下,你认为哪些硬币是铁材料做的呢?(学生自由回答)

2、师:看来同学们的看法有差别,那们我们还是用磁铁来辨别吧。

3、师用磁铁分别接近硬币,将能被磁铁吸引的硬币放在一边,把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硬币放在另一边。

4、师小结:这边的硬币是能被磁铁吸引的,这边的硬币是不能被磁铁吸引的。其实,磁铁不仅能吸引铁,还能吸引镍、钴等金属。让我们更具体地来了解一下这些硬币吧。师讲: 1元硬币为钢芯镀镍;5角硬币为钢芯(主要成分是铁)镀黄铜,黄色;老版1角的是铝币;2005年后的1角硬币为不锈钢(主要成分是铁)。

(设计意图:选择不同版本的硬币目的是使学生明白除了“铁”之外,还有“镍”、“钴”等金属材料也能被磁铁吸引,这样,对磁性的表述就更严密了。)

(四)、探究活动: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

1、老师不小心把回形针掉进杯子里了,我不想弄湿手,你们想一想怎样才能把掉进去的回形针取出来呢?

2、、学生各自说自己的好办法。对学生提到的可行的办法都给与肯定。

3、师:用磁铁隔着玻璃杯把回形针吸出来,这个办法真的可以吗?我们动手实验一下。

4、出示掉入回形针的玻璃杯,请一位同学上讲台演示。

5、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磁铁可以隔着水、玻璃吸铁,是否也可以隔着其他物体吸铁呢?

6、进行实验。并做记录。

磁铁隔着物体去吸铁的实验记录

7、汇报交流。

8、同学们在实验中你还有什么发现吗?(设计意图:学生肯定会有新的收获,给学生一个展示发现的时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会更加强烈。)

生:我发现磁铁隔着薄的物体能吸引铁,隔着太厚的物体就不能吸了。

在用隔着木片来吸引铁的实验中,把回形针放在木片的上面比放在下面实验现象要明显。

8、小结,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板书)

六、总结:

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和你的疑问。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只要你留心观察,善于发现,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名懂科学并且会用科学的孩子。

七、作业:

我们家里都有玻璃窗,有的住高楼的同学家擦玻璃窗肯定成为妈妈爸爸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外面的那扇玻璃窗,既麻烦又危险,请同学们利用磁铁吸铁的性质设计一款产品,使爸爸妈妈在里面擦同时也能擦到外面的玻璃。(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的探究活动延续到了生活中,到课外去作一番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带着问题下课,能使学生明白“课的结束并不是探究的终止”,这样就更能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七、板书设计:

磁铁有磁性

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

磁铁隔

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篇三: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

庞家镇祁家小学 王立红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2.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不能吸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

(2)认识到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材料:磁铁、带有铁片的小鸭子图片、小塑料瓶、铁芯、

厚木片、茶叶筒、夹子(由铝、铁材料组成)。

小组准备材料:

1、(实验一)磁铁、被测试物品: 回形针、铁钉、铜丝、玻璃珠、垫圈、橡皮、纸片、铜钥匙、橡皮筋、胶塞、螺帽、铝片、铁夹、棉线、木片、塑料片、海绵、蜡烛等。

2、(实验二)九种不同材质的硬币:一元的钢币、5角的铜锌合金币、和钢芯镀黄铜币,1角的铝币、1角的钢币,分值铝币(1分、2分、5分)。

3、(实验三)纸板、布片、塑料片、铝片、泡沫片、薄木片、厚木片、玻璃片等。

教学策略: 预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发现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 磁铁能吸引什么

1、小游戏引入:同学们,老师想大家带来做一个小游戏,仔细看,哎,你看到了什么?小鸭子为什么会动?

学生猜测,引出磁铁。(板书:磁铁)

2、了解学生的潜认知

那么,你对磁铁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了解学生的潜在知识。特别是当学生会提到磁铁能吸引铁、磁铁能吸引金属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金

属、对铁有初步的印象,为后面的结论做好铺垫)

3、引出材料: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以下材料,投影展示实验材料:

回形针、铁钉、铜丝、玻璃珠、垫圈、橡皮、纸片、铜

钥匙、橡皮筋、胶塞、螺帽、铝片、铁夹、棉线、木片、塑料片、海绵、蜡烛等。

3、提出问题:磁铁到底能吸引什么物体?不能吸引什么物体?

4、学生猜测:哪些物体会被磁铁吸引?(填写实验记录单一)

说出猜测理由。

(同学的猜测出现了不一样,怎么知道我们的猜测是不是正

确呢?)

5、探究试验:

1)做好实验前的提示,

做实验前,老师有几点要求:

(温馨提示:)

(1)、小组内分工合作,有检测的、有记录的;

(2)、把能被磁铁吸引的放在一边,不能被吸引的放在另

一边每种材料的实验,要重复几次,确保实验准确性;

(3)、铁钉、铝片都比较锋利,请注意安全!

(4)、实验完毕一定要整理好材料。

(5)、实验过程中请轻声交流,不大声喧哗

2)、进行实验探究,

6、交流汇报实验结果

1)做完实验的小组,请整理好器材,填好实验单,用正确的

坐姿告诉老师你们完成了。

2)投影各小组的记录表,

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不被吸引的物体有什么相同点?

7、得出实验结论:磁铁能吸引铁材料制成的物体。(板书)

科学概念: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做磁性 。 (补充板书: 磁铁有磁性)

二、辨认铁制品

1、问题引入:我们知道了磁铁有磁性,我们能不能根据磁铁的

磁性,来辨别一个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成的呢?

老师收集了许多硬币,但是不知道它们是不是铁材料制

成的,今天老师带来了,请同学们帮忙辨别一下,你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呢?(投影出示各种硬币)

2、学生先猜测,并说出猜测的理由。

3、学生进行实验检测。填写好实验记录单(二)

4、交流展示实验结果。

1) 我们的猜测和试验结果一样吗?

2) 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3) 关于这些硬币你还想知道什么?

5、有关硬币成分的小资料。

人民币硬币用的材料分别是:1元硬币为钢芯镀镍;2000年版5角硬币是铜锌合金,黄色带红;2002年版5角硬币为钢芯镀黄铜,黄色;老版1角的是铝币,2005年后的1角硬币为不锈钢,色泽为钢白色,与1元钢币颜色略有差别;分值硬币都是铝的。(钢的组成成分都主要是铁)

6、辨别其他物体:

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磁铁来辨别身边的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成的,比如:茶叶筒,夹子,钢笔,拉链……(学生上讲台来实验茶叶筒、夹子)

看来,要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成的,有时候还需要把它拆开来分析,把每个组成部位都试试。

三、隔物吸铁:

1、设计情境:

刚才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不小心把一枚回形针掉进了装满水的烧杯中,现在想把它取出来,但是不能随便把水倒掉,又不能接触杯中的水,谁来帮老师想个好办法?

(学生想办法)

难道磁铁隔着水隔着玻璃杯也能吸铁吗?

(学生试做)

2、引出问题:

你还能想到什么问题呢?

(生:隔着其它的物体也能吸铁吗?)

篇四:三年级科学下册 磁铁有磁性教案 教科版

磁铁有磁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水能不能吸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

1.磁铁和被测试物品:铜钥匙、铁钥匙、回形针、铁钉、铝片、铜导线、玻

璃珠、木片或木块、纸片、弹簧、布条等物品(材料的种类多一些,铁材料制品要有多种,要有铜、铝等非铁的金属物品,学生的学习用品,如:橡皮擦、铅笔、塑料尺等也可用作测试材料)。

2.橡胶皮(气球皮)、杯子和水。

3.铁盒(如罐头盒)、铝盒(如易拉罐)、茶叶筒(底和盖是铁制的,筒身是纸制的)、圆珠笔。

4.几种不同材质的硬币,如一元的钢币,5角的铜币和钢芯镀黄铜币,1角的铝币和钢币,分值铝币。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我们认为磁铁能吸引什么?学生交流,师适当板书。(如:金属?铁?······)

2.怎样检验我们的观点?(做实验)

二、磁铁能吸引的物体:

1.老师准备了这些材料,请看(实物投影出示材料小样)。我们先预测一下物体会不会被磁铁吸引,然后再做实验进行检验吧。(预测时说说理由或根据)

2.我们小组的桌子上就有这些材料,一会儿就要请大家来做做小小检验员了。实验可不要忘了做记录啊。(投影出现记录表)检测后把被测试物体按“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分类填写好,然后小组讨论记录下两类物体在材料上的各自特点。(学生实验并记录填写好表格)

3.交流汇报。

4.小结。

(1)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2)由此我们可以推知,磁铁可以吸引什么物体?

(3)与我们刚上课时的观点相比较,原来的观点是得到了确认,还是需要做一些修改呢?(回顾板书,修正板书。)

5.辨认铁制品。

(1)这些物体中,哪些是铁材料做的?(实物投影出示:主要是硬币、茶叶筒等)

(2)学生观察判断并交流。

(3)对于自己的判断有十足的把握吗?想想辨认铁制物体用什么方法可以更可靠呢?(用磁铁)

(4)那我们就用磁铁来检验一下刚才的判断吧!学生实验。

(5)两次判断结果一样吗?哪一次判断更能使人信服呢?从中我们收获了什么呢?学生汇报、交流、小结(教师小结:磁铁都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我们可以把磁铁的这种性质叫作磁铁的磁性。)。

三、隔物吸铁:

1.引入研究。

(1)还记得老师上节课给大家带来的遥控小车吗?现在大家都知道老师能指挥小车是因为有磁铁的原因,可当时知道吗?为什么?(纸包住了磁铁)磁铁被纸包住了,隔着纸,还能吸铁吗?

(2)学生猜测,教师演示。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交流汇报。

(3)原来隔着纸的磁铁也能吸铁啊!那搁着别的物体行不行呢?想研究哪些物体呢?学生列举。

2.实验设计。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这些物体(实物投影出示),怎么做实验呢?哪个小组先设计好了哪种物体的研究计划,并口头交流汇报获得了我们的认可,就可以先领走该种物体了。(特别关注隔水实验的设计)

3.学生实验并做记录。(相应的物体后面做好记录)

4.汇报交流。

5.小结。

(1)通过实验,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师补充介绍并演示:磁铁隔着铁片吸铁。(让学生领悟到书中结语中“一些”所表示的意思。)

四、总结延伸:

1.今天的课,对我们的知识增长有什么帮助?你有什么收获?

2.老师的钥匙不小心掉到了井里,不把衣服弄湿,怎样才能把钥匙成功捞上来呢?

注:教师在此课的教学中要清楚:磁铁能吸引铁,还能吸引镍、钻等金属。学生如果知道磁铁还能吸镍、钻等,教师要给予肯定。人民币硬币用的材料分别是:1元硬币为钢芯镀镍;2000年版5角硬币是铜锌合金,黄色带红;2002年版5角硬币为钢芯镀黄铜,黄色;老版1角的是铝币,2005年后的1角硬币为不锈钢,色泽为钢白色,与1元钢币颜色略有差别;分值硬币都是铝的。不锈钢的组成成分都主要是铁,但是磁铁只能吸引一些种类的不锈钢,有些种类的不锈钢磁铁是不吸引的。磁铁能吸引录音磁带、录像磁带,因为在它们的胶带中有铁粉类物质。但是电脑用的磁盘,看起来与录像带很像,但不能被磁铁所吸引。磁铁吸引了看似铜的物体,其实那是在铁物体的表面镀的一层铜。

篇五:《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

《磁铁有磁性》的教学设计

一、课前谈话

今天老师很高兴能够给三(10)班的同学上课,课前教过三(10)班的许多老师都说三(10)班的同学上课最守纪律、最爱动脑筋举手发言了,是这样的吗?老师相信今天三(10)班的同学会表现得更棒,会吗?那老师今天和同学一起努力,让我们今天的课堂精彩无限!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谈话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也消除与新老师之间的陌生感。

二、魔术导入,激发兴趣

(一)引起听课兴趣

(课件图片)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每年春晚上的魔术表演吗?(喜欢)那今天老师也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你们看,这是一只漂亮的千纸鹤,老师能让它随着自己的手中的魔笔动起来(千纸鹤和魔笔中间隔着一张较厚的白纸),最后直接用魔笔把千纸鹤吸起来。

(二)提问导入

谁能说说其中的奥秘?(学生猜测是磁铁的原因)

想不想亲自玩一玩磁铁吸引物体的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磁铁的秘密。(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魔术情境的设置,意在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又能非常直观地引出本课要研究的问题。

三、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活动一: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1.学生猜测

(1)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游戏材料(记录表一),希望同学们在做游戏之前,先猜测一下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记录员把小组猜测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现在请小组拿出材料合作猜测。注意:材料中的铁钉、铝片比较锋利,请注意安全!(小组所有成员进行猜测)

(2)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猜测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用展台出示学生汇报猜测结果)

(3)这些只是我们同学的猜测,那到底正不正确呢?我们该怎样验证?(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猜测的结果)

2.计划实验

在做实验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把你们刚才回答的内容总结为几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实验中注意什么,然后教师再有重点地强调几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实验中的规范操作,形成科学素养。

3.学生实验

现在请小组长上台领取磁铁,开始做实验。(放音乐)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并参与活动)

师:(过渡)实验时间到,请小组长把材料放到材料盘中。

4.汇报实验结果

哪个小组愿意先汇报你们的实验结果?(用展台出示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其他各小组同意他们汇报的结果吗?(同意)

5.探究结论

(1)现在请同学们仔细分析记录表上的实验结果,小组讨论一下: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充分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其中)

(2)由此我们可以推知,磁铁能吸引什么样的物体?(学生回答)

(3)科学家把磁铁能吸引铁材料制成的物体的性质叫做磁性。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计划、验证、总结、得出结论,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

活动二: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

过渡:我们知道了磁铁能吸铁,那么老师用这些物体将磁铁和铁隔开,磁铁还能吸铁吗?

1.老师演示

你们看磁铁与回形针之间隔着什么?(师演示)这个实验说明什么?(学生回答)空气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气体。

2.学生演示

那么磁铁隔着水能吸铁吗?我请一个同学上来演示一下。(生演示)这个实验说明了(磁铁隔着水能吸铁)。我们可以把水叫做液体。

3.学生实验

(1)磁铁隔着这些物体还能吸铁吗?【记录表二】请同学们先猜

测一下。(生猜测)我们猜的是否准确呢?还得(用实验来验证)。

(2)实验之前请同学们把木片、纸片、塑料片、铝片、布片这些材料从实验盒中找出来。

(3)在这次实验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4)学生实验。过渡:实验时间到,仍然请小组长把材料放到材料盘中。

(5)哪个小组来汇报你们的实验结果?(学生汇报)

(6)我们把这些木片、纸片、塑料片、铝片、布片可以统称为 固体。

气体、液体、固体我们还可以把它统称为物体。

设计意图:教师演示磁铁能隔着气体吸铁,挑选个别学生演示磁铁能隔着液体吸铁,学生集体演示磁铁能隔着固体吸铁,循 序渐进地揭示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的性质。

4.小结

在刚才的实验中,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这就是说隔着的物体薄厚不一样,也影响磁力的大小。

设计意图:学生集体演示磁铁能隔着固体吸铁时,我为每小组都准备了厚薄不同的纸片、布片、木片及塑料片,所以不仅能让学生得出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的性质,还让学生发现了隔着的物体薄厚不一样,也影响磁力的大小。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学生畅所欲言)

2.联系生活

(1)同学们想想看,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磁铁有磁性的性质。(门吸、铅笔盒、冰箱门、磁性白板)

(2)老师也整理了几个例子,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

3.解决问题

下面我们来进行一场比赛,看谁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有谁敢挑战的?(选三名选手)比赛的内容是看谁能够快速地把粮食中的铁屑找出来。(出示课件)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下比赛规则。

设计意图:学生学科学的目的是要学会用科学,用科学的方法认识周围世界,用科学的方法引领自己前行。

4.课外延伸

辨认铁制物体用什么方法更可靠?(出示图片)课后请同学们找出图片上的几种钱币,用磁铁检验一下结果,为什么有这样的结果,这些钱币都是哪些材料制成的呢?可以请教家长,也可以上网查阅资料。

设计意图:由于现在的学生对于以前的一分、二分、五分等硬币很少见,而且有些硬币的构成材料较复杂,所以我把此题安排在学生课后探究,也体现了科学探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要延伸到课外。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双语实验学校)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