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由来寒食清明两节相近,久而久之,便合为一个节日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大观》载:“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介之推是当年晋国的贤臣,侍奉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0 11:37:18

寒食节由来寒食清明两节相近,久而久之,便合为一个节日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大观》载:“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介之推是当年晋国的贤臣,侍奉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
寒食节由来
寒食清明两节相近,久而久之,便合为一个节日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大观》载:“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
介之推是当年晋国的贤臣,侍奉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晋国发生内乱,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国外,介之推不畏艰难困苦跟随重耳流亡;曾经割自己腿肉熬汤,献给重耳.重耳做了国君后,开始时还铭记介之推,但是时间久了,也把他淡忘了.介之推心中十分难受,和其年迈的母亲回到家乡,隐居在山中.
一天,晋文公发现自己左右少了介之推,想起自己忘了奖赏这个"割股奉君"的贤臣,非常内疚,亲自跑到他隐居的山中寻找.但是只见山峦重叠,葱苍树木,就是不见介之推的影子.他想,介之推是个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他一定会背着母亲出来.于是,命令放火烧山,结果火一下蔓延数十里,连烧三日不熄,但介之推没有出来.火熄之后,大家进山察看,才发现介之推和他的老母相抱在一起,被烧死在深山之中.
人人尊敬和怀念介之推.以后便在他被烧死的这天纪念他,这天就在每年四月清明节的前一天.因介之推是被火烧死的,大家在这天都不忍举火,宁愿吞吃冷食,所以,这天叫"寒食节".

寒食节由来寒食清明两节相近,久而久之,便合为一个节日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大观》载:“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介之推是当年晋国的贤臣,侍奉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
寒食节原发地是介休绵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比端午节的发生早358年).据《辞源》、《辞海》“寒食节”释义:春秋时,介之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母子隐迹焚身.晋文公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后为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节.关于寒食节起源于介之推在介休绵山被焚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桓谭《新论·卷十一·离事》,后陆续载于《后汉书·郡国志·太原郡》、《后汉书·周举传》、曹操《明罚令》、《晋书·石勒传》、郦道元《水经注·汾水》、北魏《齐民要术·煮醴酪》、南宋周密《癸辛杂识》、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等典籍.历史上,寒食清明两节相近,久而久之,便合为一个节日.《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确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大观》载:“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
寒食节历史悠久,经历了春秋至西汉的起始、形成期,从晋文公定“寒食节”开始到秦汉时在太原郡一带形成了隆冬不火食五日,“生病不敢触犯”的风俗;东汉至两晋南北朝的禁复期,当时,鉴于隆冬季节过寒食节时间又相当长(魏武帝禁火令中说冬至后一百五日皆绝火寒食),致使老弱不堪,出于对农业社会原始生产力保护的愿望,当政者先后有周举、魏武帝、石勒、后魏孝文帝等曾多次实行禁断措施,但民间对介之推的崇拜、信仰、节日习俗如故,使寒食节得以延续; 唐、宋为成熟鼎盛期,从唐始,寒食节逐步移到阳春三月,宋、元、明、清各代从皇家、官府到社会各界普遍盛行.《宋书·职官志》载:“元旦、冬至、寒食节放假各七天……”.《宋史·外国传·高昌国》载:“高昌即西州也.该地开元七年历,以三月九日为寒食节,余二社,冬至亦然”.这一时期,过寒食节有赋诗、赏花、馈赠、赐宴、蹴鞠、踏青、插柳、斗百草、施钩、抛堶 、秋千、斗鸡等活动.寒食节假日大致为期七天,称谓开始使用“清明”,活动内容多,华人皆参与;从辽代至清代为发展传承期,在这一兄弟少数民族执政时期寒食节同样受到重视.《金史·章宗本纪》载:“明昌元年二月壬寅谕有司,寒假给假五日”.《大元通判·职制》载:“诸流囚居役者,非遇元旦、寒食、重午等节,并勿给假.(意为囚犯于此三节可享受假日)”.《清通礼》载:“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坟莹,届期素服诣墓……故称扫墓”.在这一时期寒食节对调解民族矛盾、促进民族文化大融合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后“文革”期为延续、濒危期,这一时期寒食节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世人有所淡漠,其它活动项目也相对减少,寒食节称谓被清明置代;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出现了弘扬、振兴期.综观寒食节相沿持续的演变历史,寒食节堪成为弘扬我国优秀传统,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增进社会和谐稳定,深受人们重视的“聚民心,凝国魂”及体现中华民族根祖文化的重要节日.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寒食节形成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内容:
1、禁烟冷食: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2、拜扫祭祖: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3、寒食饮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企盼民富国强;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风亮节…….
4、寒食插柳: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神”、“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
5、寒食踏青: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明代《帝王景物略》记京效踏青场景为:“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可谓盛极.
6、寒食秋千: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 “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
7、寒食蹴球:盛行于唐,宋《文献通考》载:“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史载:唐德宗、宪宗、穆宗、敬宗都喜蹴球,《州府元龟》载:“唐德宗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节帝御麒殿之东亭,观武臣及勋戚子弟会球,兼赐宰臣宴馔.”宋代也有《太祖蹴鞠图》.
8、寒食咏诗:寒食节时,文人们或思乡念亲,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灵感顿生,诗兴大发,咏者甚多.据查,仅《全唐诗》就有唐玄宗、张说、杜甫、韩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诗词三百余首,宋金元词曲也有一百余首,成为我国诗歌艺术中一枝奇葩.此外,寒食节时期还有赐宴、赏花、斗鸡、镂鸡子、牵钩(拔河)、钻木取火、放风筝、斗百草、抛堶(瓦石器玩物)等许多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从寒食节悠久的发展过程和寒食节丰富的文化、活动内容来看,寒食节具有以下特点:
1、节日形成早.源于春秋时,介之推被焚于介休绵山.晋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到唐代时已形成全国性法定节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形成最早的节日.
2、延续历史长.距今二千六百四十年,期间各历史时期、节日期限不等,先后有五日、百五日、一月、三日和二、五、七日,最后变为一日.
3、文化内涵深.由尊崇介之推忠君爱国,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清正廉明的政治抱负,隐不违亲的孝道品德发展为聚民心、凝国魂,体现中华民族根祖文化的重要节日.并形成饧、青精饭等系列养生长寿的寒食食品.
4、节日活动多.拜扫展墓、禁烟、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秋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等.5、流传地域广.由介休,太原郡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如高昌国自唐代起将三月九日定为寒食节).
回顾历史的发展,寒食节已经成为我国古代社会文明的脉络之一.因此,从历史研究、社会研究和旅游观光等多个社会活动层面来看,寒食节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值得人们注意.
1、社会、历史价值
寒食节是春秋时晋文公为纪念介之推而设的节日,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历经各朝代延续至今,从未间断.虽经东汉周举、三国曹操、后赵石勒、北魏孝文帝等多次禁断,却屡禁屡兴,寒食习俗蔓延全国,深入民心.唐玄宗顺应民意,颁诏将寒食节拜扫展墓编入《开元礼》中,并定为全国法定长假,丰富多样的寒食活动,充实了社会生活,增进了社会人际和谐关系,对缓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不断前进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北魏、辽、金、元和清代兄弟民族统治者对寒食节俗的认同和参与,通过寒食文化的交流、融合,对促进民族团结和政权巩固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
寒食节蕴含的介之推忧国忧民、忠君爱国、清明廉洁的政治抱负和“功不言禄”、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是古代社会伦理准则,是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纽带,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寒食文化以忠孝为核心的内涵以及由忠孝延伸而来的诚信,是介子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民族根祖文化的基础,也是维系民族、家庭团结的道德力量.当今,更是聚民心,凝国魂,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活动方式和精神理念.
介之推所追求的政治清明,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愿望,对于当代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此外,从唐代宫中寒食节放假七日踏青春游,演变为今天的“旅游黄金周”;由寒食禁火,演变为今天的护林防火;由寒食插柳,演变为今天的全民植树造林;由蹴鞠,演变为今天风靡全球的足球运动,意义可谓深远,不可低估.
同时,寒食节2640年的演变,是对我国古代社会多个阶层意识形态的反映,是当代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学的重要线索之一.
2、文化价值
历史上,寒食节活动由纪念介之推禁烟寒食为主,逐步演变为以拜扫祭祖为主,其中蕴含的忠孝廉洁的理念,完全符合中国古代国家需要忠诚,家庭需要孝道的传统道德核心,成为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发展到现代,寒食节已成为缅怀革命先烈,教育青少年重要形式.同时,每逢寒食节,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回乡扫墓祭祖,成为传承中华民族根祖文化,体现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节日.
古代先民,对寒食节禁烟冷食的执着,表达了对千古先贤介之推忠贞不渝的怀念之情.寒食食品和饮料达数十种,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介休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有企盼国富民强之意;祭食面燕,介休方言为教育后人“念念”不忘介公高风亮节.寒食节插柳,意为追求政治清明……
在元杂剧及近代京剧、晋剧、现代晋剧、明代小说都有许多介之推暨寒食节的专门曲目和章回.从东汉以来,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及碑刻也成为研究三晋民间文学和金石艺术的重要史料.
3、艺术价值
寒食节,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文学作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介之推不言禄”,被《史记》和《资治通鉴》等历史名著反复引用,清代被收入古文启蒙读本《古文观止》,《中国散文鉴赏》第一篇就是“介之推不言禄”,成为我国古文的经典作品之一.在历代诗词作品中,题咏寒食节的诗词从战国屈原、西晋孙楚到现代从未间断,仅全唐诗就有近三百首,宋代诗词及元曲也有一百余首,涉及唐玄宗、张说等历史名人,杜甫、白居易及唐宋八大家等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成为研究我国诗词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从1995年,山西省介休市绵山风景区开发有限公司修复、开发绵山以来,已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修复承载着介之推精神的介公岭、介公祠、介公墓、栖贤谷等遗址、遗迹,收集、整理大量有关寒食节文化的文献、文学作品,甚为有效的保护了寒食节文化的传承.截止目前,绵山开发公司为保护寒食节已累计投入18250万元.
寒食节,是山西民间春季一个重要节日.
寒食节的具体日期,古俗讲究在冬至节后的一百零五天.现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少数地方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谁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于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上,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汉时,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表示纪念.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这个习俗.《阴罚令》中有这样的话,“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三国归晋以后,由于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音同字,因而对晋地掌故特别垂青,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不过时间缩短为三天.同时,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扩展到了全国各地.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寒食成了汉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
今天,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只有少数地方仍然习惯禁火三天.晋南地区民间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等.晋北地区习惯以炒奇(即将糕面或白面蒸熟后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块,晒干后用土炒黄)作为寒食日的食品.一些山区这一天全家吃炒面(即将五谷杂粮炒熟,拌以各类干果脯,磨成面).
寒食节,民俗要蒸寒燕庆祝,用面粉捏成大拇指一般大的飞燕、鸣禽及走兽、瓜果、花卉等等,蒸熟后着色,插在酸枣树的针刺上面,装点室内,也作为礼品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