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介绍1.2.黄河的保护不要太长 简要说明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5 22:28:16

黄河的介绍1.2.黄河的保护不要太长 简要说明
黄河的介绍
1.
2.黄河的保护
不要太长 简要说明

黄河的介绍1.2.黄河的保护不要太长 简要说明
一.保护:伴随着中国经济中心的南迁,黄河流域的生态破坏开始减少,然而森林覆盖已经难以恢复到公元前3世纪的状况.并随着植被的破坏,黄土高原开始受到黄河的侵蚀而被卷走大量的土壤,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二.历史: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大约在4000多年前,流域内形成了一些血缘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黄帝两大部族最强大.后来,黄帝取得盟主地位,并融合其他部族,形成"华夏族".后人把黄帝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黄帝出生地河南省新郑市有黄帝宫,在陕西省黄陵县有黄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为"四渎之宗",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迄今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 ,在黄河流域和近邻地区的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座.殷都(当时属黄河流域)遗存的大量甲骨文 ,开创了中国文字记载的先河.西安(含咸阳),自西周,秦,汉至隋,唐,先后有13个朝代建都,历史长达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东周迁都洛阳以后,东汉,魏,隋,唐,后梁,后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阳建都,历时也有900多年,被誉为"九朝古都".位于黄河南岸的开封,古称汴梁,春秋时代魏惠王迁都大梁,北宋又在此建都,先后历时约200多年.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全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发展最早的地区.公元前2000年左右,流域内已出现青铜器,到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开始出现铁器冶炼,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在洛阳出土的经过系列处理的铁锛,铁斧,表明中国开发铸铁柔化技术的时间要比欧洲各国早2000多年.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主峰各拉丹东,是我国第二长河,由于泥沙淤积严重,形成地上河,中游还时常发生凌汛现象,全长5500千米,途经九个省市,最后在东营流入渤海~~~

黄河全长5500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在山东东营入渤海

黄河,中国古代也称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千米,仅次于长江,为中国第二长河。黄河还是世界第五长河。
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千米;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为中游,河长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786千米。(黄河上、中...

全部展开

黄河,中国古代也称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千米,仅次于长江,为中国第二长河。黄河还是世界第五长河。
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千米;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为中游,河长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786千米。(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种说法,这里采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划分方案)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流域东西长1900千米,南北宽1100千米,总面积达752443平方千米。
黄河多年平均流量1774.5立方米/秒,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径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亩均水量324立方米。
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吨(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的流进黄河。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认为黄土高原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