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特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3 17:53:33

阿根廷特色
阿根廷特色

阿根廷特色
华丽高雅、热烈奔放的“探戈”舞源于阿根廷,被阿根廷人视为国粹.
  阿根廷探戈发源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港口地区.大批源于非洲、北美甚至欧洲的移民滞留在港口,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外来社会群体.他们大多社会地位低下,生活不稳定,在酒吧里靠唱歌、跳舞来消磨时光.阿根廷探戈实际上是这种特殊环境下产生的一种特殊艺术形式,其舞蹈是在米隆加、哈巴涅拉、坎东贝等拉美、非洲等多种民间舞蹈基础上演绎而成的.阿根廷探戈其实非常不同于我们看到国标舞中的探戈表演.它其实是一种唱多于跳的艺术形式.而且它的唱是清一色男性,且都是独唱,偶尔有几个小滑稽剧穿插.激昂的键盘手风琴是伴奏的主旋律,它特有的切分节奏总是给人以心灵的撞击.
  阿根廷探戈有着自己的名称Milonga.
  阿根廷探戈舞也不像国标舞中的探戈,阿根廷探戈是两个舞伴的身体并行直立,几乎贴在一起(就是因为这个贴身动作,在探戈被引进巴黎时曾引起轩然大波),并且快速旋转、踢腿,非专业人士很难将这些动作连贯起来.或许正因为太过难学和曲高和寡,阿根廷人对于探戈的态度,有些类似中国人对京剧的看法——年纪大的人喜之不尽,而年轻人却敬而远之.
  阿根廷的探戈舞演员已经不止一次地把那飘逸、洒脱、典雅、含蓄的舞蹈和以独特切分音为鲜明特征、节奏明快的音乐带给我们,激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一提起探戈,人们也自然会想到在国内看到的国际标准舞的探戈,那种节奏感极强的舞步,与其他音乐不同的旋律.而国际探戈是从阿根廷融跳、唱及乐曲为一体的探戈发展演变而来的,它们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但是,国际中的探戈已经规范化,而阿根廷的探戈则更加活泼、欢快,花样迭出.阿根廷是探戈的故乡.阿根廷人酷爱探戈.许多人都会跳探戈,平时到处都能听到探戈舞曲.阿根廷人把探戈看作是自己国宝,是民族的骄傲.阿根廷政府宣布探戈是阿根廷民族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外国人来说,探戈只是一种独具魅力的舞步,而对阿根廷人来说,它已是与生活密不可分.融化在血液里的文化.
  探戈可唱可跳可演奏,它是一种集音乐、舞蹈、歌唱和诗歌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形式.由于它是拉普拉塔河流域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更确切地说,探戈应该是乌拉圭的蒙得维地亚人和阿根廷的布宜诺斯人共同创造的艺术形式,是他们共同的文化财富.但因为布宜诺斯艾利斯是个港口城市,无论从地理位置、人口及在欧洲的影响等方面,都处于优势,因此探戈后来在蒙特维特亚就逐渐衰落了. 由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当年曾是大量移民流入的门户,所以探戈的音乐、舞蹈、诗歌、唱词等都受到过多种外来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欧洲文化和非洲文化的影响.
  音乐方面,探戈最主要受到的是早在1850年左右西班牙水手们带来的安达卢西亚“探吉约”歌舞的影响.其次,是非洲黑人音乐的影响,探戈音乐中使用大量节奏明快的切分音就是这一影响的表现.再就是高乔人“米隆加”音乐的影响,吉他作为演奏探戈不可缺少的乐器之一就是这一影响的标志.到了1920年前后,大量意大利、西班牙等移民的涌入使探戈音乐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早期欢快的四二拍逐渐变成了适于表达忧伤情感、节奏较慢的四四拍.
  内容方面,探戈音乐和即兴编出的唱词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完全是欢快、开朗、风趣、诙谐的.随着大批意大利和西班牙移民的到来,它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移民们担着开垦、致富的目的而来,最后只能定居下来,无法返回故土同亲人团聚,这就使探戈增添了表达移民思念故乡和怀念亲人的忧郁、伤感、凄凉的内容.此后,由于歌词作者大多是移民的后裔,因此无论是歌词内容还是在歌词中使用的大量外来俚语,都反映着外来文化的影响.
  舞蹈方面,探戈的雏形源于阿根廷牧民男子粗壮有力的独舞,在形成过程中主要是受非洲黑人舞蹈的影响.18世纪末19世纪初,贬卖黑奴在美洲很盛行.当时在拉普拉河流也出现了大量非洲黑奴.他们对探戈舞蹈中的折腰、扭摆等动作都源于非洲舞蹈的动作.此外,也有西班牙安达卢西亚的影响.
  阿足球以其自由洒脱的风格而风靡世界,多次获世界杯冠亚军.阿根廷的烤牛肉也是声名远扬.
  教育:教育水平较高,实行义务初等教育.2000年文教经费为33.1亿美元.文盲率(10岁以上人口)为3.8%.6岁——14岁儿童入学率为99%.15岁——17岁入学率达80%.阿共有81所高等学府,其中公立大学36所,私立42所.著名大学有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拉普拉塔大学、科尔多瓦大学等.
  新闻出版:全国发行各类报纸2062种,杂志96种,还有250种外文出版物.首都及各省重要报纸35家.主要报纸有《民族报》,1870年创刊;《号角报》,1945年创刊;《纪事报》,1963年创刊;《新闻报》,1869年创刊.重要周刊有《市场》、《索莫斯》、《人物》等.美洲通讯社属总统府新闻国务秘书处领导.阿根廷新闻社和报联社均为私人通讯社.调幅电台101家,调频电台约1500家.开放式电视台46家,超高频电视台115家,微波电视台61家,有线和闭路电视台866家.
  阿根廷是一个移民国家,85%以上的居民来自于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后裔,所以它的饮食文化也搀杂了欧陆西餐的成分,肉食方面主要以牛、鸡、驴为主,甚少吃猪,而炭烧烤肉是当地的特色.
  这里的招牌炭烤王中王牛扒,不需要腌制,只是洒上点盐,直接用炭火烤至七八成熟,外表烤得略有点焦,肉香味飘散开来,吃起来外酥内嫩,里面还保留着肉汁.阿根廷人对烤肉的吃法是,吃一口烤肉,再吃一口蔬菜,所以在每一份烤肉上来的时候,也会配上些新鲜的蔬菜沙拉,这样吃起来不至于肥腻.炭烤牛肋条也是肉质甘香,配上用洋葱、青红椒切细的香料,不肥不腻,香嫩可口.
  马黛茶也是阿根廷的特色,据说这种茶是被阿根廷誉为“国宝”、“国茶”,在当地语言中“马黛茶”就是“仙草”、“天赐神茶”,因为它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不仅可以清除胆固醇、降低血脂,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提神醒脑等等,所以阿根廷人认为“马黛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茶,他们每人每天都在喝,从小孩到老人,从都市到乡村,甚至有“宁可食无肉不能居无茶”这样的说法.
  原来马黛茶的喝法还有一定的讲究,不是像喝一般的茶或咖啡,是要先用特制的吸管、勺子、过滤器三合为一的工具,放进冲了水的茶里先吹一口气,然后再慢慢的吸,可以轻轻拌一下,但不可经常搅拌.喝起来有点像苦丁茶的味道,如果觉得苦,可以加点砂糖.吃烤肉喝马黛茶可以消暑降火,看来这才是真正的“鬼佬凉茶”.
  1、布宜诺斯艾利斯
  布宜诺斯艾利斯位于阿根廷东部沿海的拉普拉塔河的河口右岸,全市分1个联邦区、19个城郊区,总面积达3885平方公里,是南美洲最大最繁荣的城市.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建筑风格奇异多彩,几乎包罗了欧洲古今建筑的全部风格与造型,其中有著名的科隆大剧院,其规模居世界第三位.这里还是南美洲最繁华的商业和工业中心,全市工业产值为全国工业产值的70%,对外贸易额为全国的45%,又是全国的交通中心及对外联系的海空港口.
  布宜诺斯艾利斯作为西班牙殖民中心近300年之久,1816年阿根廷独立时被定为首都.今日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已经跻身于世界特大城市之列,它集中了全国35%以上的人口,2/3的工业产值,近一半的国民生产总值.这是一座十分欧化的城市,不仅城市居民几乎都是欧洲移民的后裔,而且城市布局、街景以及居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情趣,处处显露出欧洲风情.
  多广场、街心花园、纪念碑和雕塑,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城的一大特色.市中心的五月广场,中央矗立着方尖塔形纪念碑,其正面刻有“1810年5月25日”几个醒目大字,这是阿根廷人民推翻殖民统治的起义日.许多著名的大街由广场呈辐射状向四周伸展,颇似巴黎凯旋门的街道布局.
  布宜诺斯艾利斯最繁华的佛罗里达大街是一条步行商业街.这条商业街长不足两千米,狭窄而又拥挤,但国内一些著名品牌的老商号全都聚集在这里,还有伦敦、巴黎等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大公司设立的分号.五光十色的商品琳琅满目,舞厅、夜总会、饭馆、影剧院等随处可见,终日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号称“南美百老汇”.建于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外的“儿童共和国”,精巧的建筑和街道富有浓郁的欧洲和东南亚情调,建筑内陈列着一些国家的绘画、木刻等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