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三,第四,第五单元检测和期末检测要有答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6 03:28:58

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三,第四,第五单元检测和期末检测要有答案
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三,第四,第五单元检测和期末检测
要有答案

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三,第四,第五单元检测和期末检测要有答案
首页>>初中试卷>>初中一年级>>语文>>人教版>>http://www.jsjyss.cn/czsj/czsj27.htm
∴ 07-08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2008-03-03
∴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 2008-03-03
∴ 七年级语文下册总复习全套试卷 2008-03-03
∴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同步期中期末试卷32套 2008-03-03
∴ 七年级语文下第一至第六单元练习试卷 2008-01-26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单元练习(全册) 2008-01-25
∴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2008-01-25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2008-01-25
∴ 宿州二中初一(下)文言文复习资料 2008-01-25
∴ 七年级下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题(一). 2008-01-25
∴ 合江县2007年度七年级下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题(二) 2008-01-25
∴ 福州市台江区06—07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质检语文试卷 2008-01-25
∴ 06—07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质检语文试卷 2008-01-25
∴ 百色市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考试题 2008-01-25
∴ 七年级下文言文训练习题 2008-01-25
∴ 冲蒌中学七年级(下)语文期末模拟考试卷 2008-01-25
∴ 武宣县二中2007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08-01-25
∴ 重庆市合川区南屏中学七年级语文下期期中考试题(无答案) 2008-01-25
∴ 语文七年级(下)期中考试卷 2008-01-25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阶段综合测试题 2008-01-25
∴ 横山三中七年级(下)中期考试语文试卷模拟题 2008-01-25
∴ 横山三中七年级(下)中期考试语文试卷 2008-01-25
首页 最后一页 下一页 每页显示22个资源,当前第1页,总共8页
第三单元测试
(时间:120分满分:120分)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每题5分,共30分)
1.给下面红字注音.
筹划( ) 深邃( ) 磐石( )
鲜为人知( ) 赫然( ) 彷徨( )
奠基( ) 迥乎不同( )
2.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写出正确的汉字.
潜心惯注 心会神凝 一拍既合 慷慨淋漓
锋芒毕露 搏学多识 马革裹尸 杂乱无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括号里的内容,填写成语.
(1)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____________ (由正义而激发的愤怒充满心胸);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辞劳苦地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到死为止)”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4.修改下面的语病.
(1)北京市将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了“绿色奥运”对北京环境质量的要求.
(2)通过中国运动员在亚运会上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具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3)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
5.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的人物,请写出你最崇拜(喜欢)的人,并说说理由.字数在60个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的话是围绕高尔基如何走上文学创作道路而展开的,但两段话在语气上不连贯,请你在横线上写出必要的过渡性语句,使两段连贯起来.
高尔基在童年时期就饱尝了生活的艰难.他拾过废纸,当过学徒,做过扫院人、面包师、守夜人、铁路上的司磅员,换过许多职、业.在这种最困难的生活环境里,高尔基的性格受到了锻炼,他的经验日渐丰富,同人民的联系日渐紧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尔基的外祖母聪明、慈祥,而且精通俄罗斯语言,她知道许多童话歌谣,常常生动地把这些童话和歌谣讲给孩子听.外祖母的童话和歌谣,引起了高尔基要做一个艺术家的愿望,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埋下了种子.
二、阅读理解.(每题4分,共40分)
(一)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平!”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7.找出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下边句中加黑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卿今当涂掌事
A.沿途掌管做事
B.在安徽省当涂县做事
C.掌权管事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A.过水去打猎
B.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
C.干涉别人打猎
9.下面的句子有几种译法,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A.吕蒙推辞;因为军中事务繁多.
B.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推辞.
C.吕蒙推辞军中事务繁多.
D.吕蒙推辞,因为军中任务多.
(2)孰若孤?
A.谁说你孤单?
B.谁说你像我?
C.你跟我比谁(事务多)?
D.准说你像我这样心?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A.爱卿今天的才干与谋略,比不上住在吴县的吕蒙.
B.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住在吴县的吕蒙.
C.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住在吴县下面的吕蒙.
D.爱卿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住在长江下游的吕蒙.
10.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不同义.
(1)博士
古义:
今义:
(2)布衣
古义:
今义:
11.本文以对话为主,不多的几句话就表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请根据课文内容,写出以下人物的特点.
(1)孙权:
(2)吕蒙:
(3)鲁肃:
(二)怀李叔同先生
丰子恺
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即后来的弘一法师.那时我是预科生,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我们上他的音乐课时.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严肃.摇过预备铃,我们走向音乐教室,推门进去,先吃一惊:李先生早巳端坐①在讲台上.以为先生总要迟到而嘴里随便唱着,喊着,或笑着,骂着而推门进去的同学.吃惊更是不小.他们的唱声、喊声、笑声、骂声以门槛为界限而忽然消灭.接着是低着头,红着脸,却端坐②在自己的位子里.端坐③在自己的位子里偷偷地仰起头来看看,看见李先生高高的瘦削的上半身穿着整洁的黑布马褂,露出在讲桌上.宽广得可以走马的前额,细长的凤眼.隆正的鼻梁,形成威严的表情.扁平而阔的嘴唇两端常有深涡,显示和蔼的表情.这副相貌.用“温而厉”三个字来描写,大概差不多了.讲桌上放着点名簿、讲义,以及他的教课笔记簿、粉笔.钢琴衣解开着,琴盖开着,谱表摆着.琴头上又放着一只时表,闪闪的金光直射到我们的眼中.黑板(是上下两块可以推动的)上早已清楚地写好本课内所应写的东西(两块都写好,上块盖着下块.用下块时把上块推开).在这样布置的讲台上,李先生端坐着.坐到上课铃响后(后来我们知道他这脾气.上音乐课必早到.故上课铃响时,同学早已到齐),他站起身来,深深地一鞠躬,课就开始了.这样地上课,空气严肃得很.
有一个人上音乐课是不唱歌而看别的书,有一个人上音乐时吐痰在地板上,以为李先生看不见的,其实他都知道.但他不立刻责备,等到下课后,他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郑重地说,“某某等一等出去.”于是,又用轻而严肃的声音向这某某同学和气地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或者:“下次痰不要吐在地板上.”说过之后,他微微一鞠躬,表示“你出去罢”,出来的人大都脸上发红.又有一次下音乐课,最后出去的人无心把门一拉,碰得太重,发出很大的声音,他走了数十步之后,李先生走出门来,满面和气地叫他转来.等他到了,李先生又叫他进教室来.进了教室,李先生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向他和气地说:“下次走出教室,轻轻地关门.”就对他一鞠躬,送他出门.自己轻轻地把门关了.
12.找出描写李叔同先生外貌的语句.
13.作者用“温而厉”来形容李先生的外貌,这“温而厉”是指__________.
14.第一段中有几处“端坐”,分析正确的是( ).
A.①处“端坐”,表明李先生对学生们的做法的不满意,用“端坐”来警告他们.
B.②③处“端坐”体现学生看到这情形很害怕所以“端坐”.
C.①②③处“端坐”都表示了师生的自觉.
D.预备铃响,李先生就早已“端坐”在讲台上这①处“端坐”表现了李先生的工作态度自认真,而②③处,则体现了榜样的力量.
15.第二段写了李叔同先生与学生交往的几件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
A.李先生不责备学生,是因为这些小事,用不着大声批评.
B.上课不批评,只是怕影响课堂气氛,并非姑息,而是要下课严惩.
C.批评时是“轻而严肃的”,体现出李先生对这些事情很重视,但是以“礼”和“理”服人.
D.李先生脾气很好,不怎么跟学生计较.
16.李先生对犯了错误的同学都“和气”,还“躬”,然后“自己轻轻地把门关了”,这体现李先生对学生的教育是_________.
A.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B.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C.不斤斤计较
D.严格要求,坚决禁止
三、作文.(50分)
17.题目:与的对话
(1)空白处可任意填写一位名人,如鲁迅、马迁、杜甫、邓稼先、贝多芬等等.
(2)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可以写入叙事,也以寄语抒情,重要的是既要与时代结合来,又要打破时空的界限.
(3)50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