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都城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4 23:50:08

我国古代都城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我国古代都城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我国古代都城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特点:
第一、古代都城移动的空间呈现出三条轨迹.第一阶段,从商朝盘庚迁殷、都城稳定开始到北宋为止,都城一般都建立在中原地区,这里是关中平原中央,地形开阔,享有水上交通的便利,可以与诸侯国进行便利的经济文化往来. 中唐以后因为气候的变迁及关中地区的过度开垦,黄河、渭河泥沙大增,渭河及黄河三门峡一带漕运十分困难,致使天子也常常不得不“逐粮而居”,就食东都洛阳.关中已失去了容纳国都的经济基础.国都城址向经济文化发展更有前途的东部转移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阶段前期都城呈现出由西向东迁移的轨迹:镐京、长安----洛阳.后期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都城迁移呈现由北向南迁移的趋势:长安、洛阳----开封.
第二阶段,从北宋至清朝百多年间,都城完全离开中原移到临海地区,都城的迁移又出现由南向北移动的趋势:临安----北京.北京位于东北大平原、华北大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地理单元的结合处.经过辽、金、元、明、清五代,从陪都发展成为首都前后也近1000年.这里处于北方民族文化交流的有利地位.大运河的续修将中国另外两大地理单元,即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连接起来,使北京得到长江流域经济与文化的支持.
第二、古代都城既是统治阶级的政治中心,又是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这点同西欧社会早期封建国家都城只是政治中心、与商业和经济中心的城市分离有明显的区别;
第三、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权和神权是社会统治的中心,有至上的权威,这种社会状况反映在城市布局中,就是皇宫和宗庙居于城市的中心,作为商品交换场所的“市”在都城中则偏于一隅.古代都市的建筑布局,都是整齐划一,有纵贯全城的中轴线,两边是对称分布.
第四、古代都城的规划体系分为两个重要发展阶段.从曹魏到隋唐都城的规划都表现为封闭的棋盘形状,“坊”、“市”分开(商业区和居民区严格分开),店铺全部集中在市里,是典型的封闭式市场模式.从宋都东京到明清都城北京,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贸易的日渐频繁,城市的布局呈现出开放式街道规划.北宋东京( 开封)里城的中心被宫城所占据,而在交通便利的汴河两岸形成繁荣的商业活动场所.中国历史上长期实行的“坊”、“市”分设制度至此已经不再存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东京汴河两岸繁华的商业活动.
第五、古代都城随着封建国家的繁荣强盛,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逐渐形成国际性的大都市.从隋朝开始,京都长安成为少数民族和周边国家商贸往来的中心,后来唐都长安、元大都在经济文化交流中都具有世界性的特点.随着明朝中后期实行海禁,闭关锁国以后,古代都城的这一特点才逐渐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