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把握好文本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4 01:21:45

语文教学如何把握好文本的
语文教学如何把握好文本的

语文教学如何把握好文本的
1.自己先要养成了解,整体感知课文,走进文本
2.自己先诵读几遍找长感悟,引发想象,走进文本
3.抓住核心问题,潜心研究会文,走进文本深处.
4.依托文本,注重拓展,走出文本.

自从这几年实行课改以来,各种教育学说真是百家争鸣,众说纷芸、莫衷一是,实在让人有些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也让我们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在各种教育学说中迷失了方向。说实在话,有时真是深深地感觉到语文不好教,不知道到底该如何教,到底要教学生什么?
最近,在学校的安排下,我分别去了马鞍山和泾县,听了几节观摩课。且恭听了宣城市教研室周敏老师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新动向以及对这些课的精彩点评,让我收获颇多,感受...

全部展开

自从这几年实行课改以来,各种教育学说真是百家争鸣,众说纷芸、莫衷一是,实在让人有些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也让我们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在各种教育学说中迷失了方向。说实在话,有时真是深深地感觉到语文不好教,不知道到底该如何教,到底要教学生什么?
最近,在学校的安排下,我分别去了马鞍山和泾县,听了几节观摩课。且恭听了宣城市教研室周敏老师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新动向以及对这些课的精彩点评,让我收获颇多,感受很深。很多平时在教学中所遇到的困惑都迎刃而解,让我大有拔开乌云见青天的感觉。结合这次学习的收获以及我自身的工作实际,针对如何把握好小学语文教学这个问题,概括起来讲,有以下几点薄见:
一、 词句的教学要“精”且“深”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容易忽略对文章语言本身的评析,忽略了在教学中对重点词句的反复品读,体会、揣摩,以及它们对体会文章中心思想所起到的作用。
对于词句的教学,我们平时总是让学生通过自学去了解。自学方式包括查字典,词典,其它工具书以及联系上下文,看图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对词句表面意思的了解,却不能深入地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和作者的选词对于表达文章思想价值所起到的作用。
理解词句,是学习文本的首要任务。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就成了空谈。可是一篇文章的新词那么多,内容那么广,我们既不能把文章中的词全都拿出来一一评析,把文章搞得支离破碎;也不能不讲不问,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摸索。
怎样才能做到合理地把握词句的教学呢?只有通过把握文章中能够体现作者思想的,或是体现作者写作艺术水平的重点词句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前,先要熟悉文本,熟悉教材,把握好课文的文眼(即关键词),打开这双眼,一切就变得简单实在了。
如王群老师在教学《七律 长征》这一课时,先让学生通过读文明白长征道路的遥远,经历的艰辛,再让学生从一、二两句中找到体会到红军面对长征态度的词语,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到了“难、不怕、只等闲”这几个词。这样就抓住了文章的文眼,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紧紧围绕这几个词展开教学:长征路上,红军都遇上了哪些困难,都是怎样面对和克服的。整课堂的教学井然有序,层层相扣。
在学习一篇课文时,除了把握好重点词,还应注意让学生划出文中令自己感动的语句,并找出适当的依据,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这样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思想的体会。如果要学生写感受,一定要及时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并随机予以肯定和表扬。让学生写写感受,有以下好处:一能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二能照顾个别差异,三能做到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思考与研读文本之中。
二、恰当运用多媒体或课件,形式要为实效服务
以前不论是上公开课还是去听公开课,似乎一直都很强调多媒体的运用,于是心里就有了一种感觉,只要多媒体用的好,那就是一节成功的课。只要多媒体搞得天花乱坠,这节课就生动而精彩。而事实是不是这样呢,我自己也常常起疑。这样的课到底是语文课还是综合课。这堂课学生真的有所收获吗?学生收获的是什么,是知识、是语言的的魅力还是简单的快乐。
我认为,多媒体的运用一定要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服务,对于老师不好教,不好导,学生没有实际生活经历的内容,可以运用多媒体的展示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文章内容或写作思路的理解,不然多媒体运用得再多,再精彩,也只是花架子。不过是哗众取宠,没有实际意义,既不利于有效地节约教学时间,也不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受。
如,在王群老师所教的《七律 长征》一课,没有过多的运用多媒体,但在教学“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一句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句中为什么要用上“暖”、“寒”两字,王群老师先是通过讲述“巧渡金沙江”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暖”,再通过观看电影录像中飞跃大渡桥的艰险场面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寒”。如果不运用多媒体的展示,不观看到红军跨越大渡桥时,那悲惨壮烈地激战场面,学生又怎样才会领悟到这 “暖”、“寒”二字是指心头的感觉呢?
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但用得过多过杂,就失去了语文学习的本色。
三、把握好“省时高效”的原则,探究不能脱离文本。
语文课的综合性比较强,如历史典故,科技自然、天文地理、音乐美术,一切都可以囊括在内。
一堂课的教学,只有四十分钟,不能要求面面俱到,否则时间便不够用。谈到这里,不得不提起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教师上课之前,必然都会精心地备课,然而上课的时候通过对学生的引导以及和学生的交流,必然会导致生成的火花。课堂上的生成实在太多也太意外,教师往往始料未及。面对生成,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支持学生的创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不忍折了孩子的兴头,于是放下自己备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和程序,让学生自由交流或和学生大侃特侃。有时弄得不好,反倒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从而脱离文本。一课堂貌视上得生动而精彩,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学情也空前的高涨。然而,当这堂课结束后,教师忽然发现自己的教学目的没有完成,教学目标没有达到。该讲的没讲,不该讲的却说了一箩筐。于是不得不接着再上这一课,从而延误了教学时间。
学生的学习应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所以教师在平时上课时,不必操之过急,应注意着重把握好一个重点方向。使得学生学习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面对课堂上的生成,教师要学会审时度势,如果生成是和教学预设有关并有利于达到教学目标的,要加以支持和鼓励,善于引导;如果是不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要及时把学生引回文本,不能让学生漫无边际地游离于文本之外。
每一堂课的教学,都要使学生学有所获,力争一课一得。这个“得”,也就是教师所预设的知识、情感、价值观等目标。
四、教学要敢讲,讲授要有技巧。
而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教学流程通常都是让学生以读为本,自主感悟课文内容,当学生遇上不明白的问题的时候,再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然后再汇报交流,拓展延伸,总结全文,布置作业。而我们教学的内容不过是让学生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后讲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让学生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有哪些收获。
这样的学习,在整体方面虽然教学的比较全面,但是从局部来说,却不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基本功的把握,一篇课文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学完了,自己也感觉到没什么东西好教的。这也就是没能做到扎扎实实学语文。学生的学习总是一带而过,教师也常常感觉到还有很多该让学生明白的东西,没有让孩子去弄明白。为什么会导致这样呢,因为现在教师的不敢讲课,不论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总是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去摸索,去研究。教师为什么不敢讲课呢,因为只怕给冠上一顶跟不上时代,教学方法陈旧、老套的大帽子。
而学生的理解能力毕竟有限,而农村,学生的学习条件差,比不上城里面。城里的孩子遇上不懂得东西,还可以通过上网查资料来解决。可是农村里的孩子去哪儿找自己想要的东西呢?所以还有很多让学生弄不懂的地方,也就蒙混过关了。这样能做到扎扎实实打基础吗?
其实该讲的还是要讲,教师不讲,学生就是不明白。虽然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是,学生对一件事物的理解是有一段时间过程的,而不是仅靠读书就能弄明白的,还要通过不断的生活积累,感悟。我自己也深深地有过这样的体会,小时候一些文章读不懂,文章内容虽熟记于胸,然而却一直不明白其义。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不断增加,才有所感悟和理解。
如果一篇课文,就让学生就这样翻来覆去读上百遍,上千遍,又有何用呢?难道这样就能把课文读懂,读透?这是不可能的,还是得靠学生自己慢慢地从生活中,从成长的过程中去感悟、去理解,这需要的是时间。我们不能把一切知识都寄托于孩子自己对事物的感悟之上。而且这些感悟也只能算是学生自己通过生活实践去了解的,而不是教师教的。既然是教师,就不能失去“教”的作用。处处都“导”,不就是导师了吗?更何况,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有些东西,没有实际生活经历,教师是根本“导”不出结果,学生也谈不出感受来的。
所以,该讲的还是要讲,特别是在信息比较贫匮的农村地区,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去理解他们所不能弄懂、弄明白的地方。
经过这多年以来有关于语文教学方面的学说变化,我深深地感受到:既要致力学习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也不可把传统的一些优秀的教学经验全都抛于脑后,对于新的东西,我们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批判地接受。要吸收其合理的成分,抛弃其远离自身教学实际的东西,切不可生搬硬套。要真正使语文教学做到简简单单,实实在在。

收起

你是老师吗,我也是,你的问题好像不完整,希望以后都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