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和中国 谁更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4 22:17:23

印度 和中国 谁更牛
印度 和中国 谁更牛

印度 和中国 谁更牛
印度经济发展中的弱点远大于中国
现在,许多西方媒体,总是在拿印度与中国进行比较.有不少西方人认为,印度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模式,将超过中国,并真正成为世界上的超级经济体.发表这样言论的人,大部分不是经济学家和社会科学家.更多的是一些政客、记者和非经济类的所谓“政治学者”.那么究竟印度是不是真就比中国强,或者说比中国更有后劲,更有前途?可以肯定的说:决非如此.
第一,印度经济的发展速度从来没有超过中国.按照西方自己讲的,中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发展速度一直保持在9%以上,这个速度超过战后六、七十年代日本连续十年保持的8.4%记录.超过了亚洲四小的持续发展水平.而印度不论是在其改革前还是改革后,经济发展速度从来也没有超过中国.2005年,中国的发展速度是9.4%,而作为印度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年份,仍只有不到8%.而且据西方一些权威经济学家预测,中国这种发展速度至少还将持续20年左右.如果印度不能在发展速度上超过中国,那就谈不上超越中国.
第二、印度的经济模式并不具有创造性.目前印度采用的是混合所有制模式,这种模式类似于上世纪初英国的发展模式.即强调以服务业为主,拉动其它产业发展.这种模式虽然有经济效益水平较好的优点,但在解决基本工业发展水平和规模、建立国家工业体系上,并没有多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解决就业和为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不能发挥根本性的作用.这也是印度虽然有效益比较好的公司、产业,但去不能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根本性作用的主要原因.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国家所提供的只是少数人就业的先进产业,而大多数人并不能够进入国家的基本发展领域,那对整个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此外,印度的中小民营企业也不强大,没有形成一种群体性的发展势头.大部分企业技术落后,规模偏小,不能参预国际竞争.
第三、印度的投资体制不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目前印度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银行自主投资方面,也就是说,大部分投资来源于金融资本而非产业资本.这种投资体制确实比较先进,属于西方后工业时代的特征.说白了,就是是一种非常理性的投资体制.而中国目前的投资是以产业资本为主,即以相关产业的资本及产业链扩张为主的投资体制.这种体制的弱点是盲目性强、风险性大,资本的投资收益率小于金融资本.但产业资本投资的最大优点是:资本与产业的结合非常紧密,资本运行的规模大、速度快,投资积极性高,对经济发展和就业的直接拉动作用非常明显,而且极易形成规模性产业基础/.按照西方一些经济学家的话说,印度的投资可能更理性,效益更高,但却显得过于理性了.如果一个资本的运行过于谨慎,按照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资本运行基本规律来看,风险很小的资本,它的收益率就不可能是最高的.尤其对那些需要以规模投资取得效益的资本来说,这种体制不具有吸引力.这也是印度在吸引外资方面,始终落后于中国的原因之一.如果印度每年吸引的资本始终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那印度就不可能超越中国.
第四、印度的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而其投资体制又影响大规模资本的进入.据西方估计,印度要使其基础设施达到中国目前的水平,大概需要8千到1万亿美元的投资.而目前印度每年投资于基础设施的全部资本,不过百亿美元.以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印度的基础设施只能是越来越破旧不堪,根本不能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可能.印度不仅在航空、水运和陆路运输的规模、水平上远远落后于中国,就是被印度自诩为世界最大的网络的铁路看,其运输量和效率也根本不能和中国相比.印度的铁路死亡率也是世界最高的.
第五,印度的经济发展没有使广大的农民和城市贫民得到好处.由于印度经济的所谓“贵族化”特点,虽然促进了印度的白领阶级的扩大和提高,但由于印度经济对就业和农村人口的转移并没有产生太大的作用,因此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和城市贫民并没有享受到这种经济发展的好处.由于印度人的观念问题,在世界几次经济转型期,都没有主动吸引到以劳动密集型转移为主的资本,印度经济发展没有大规模的促进人口就业.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印度经济对人口就业的规模拉动作用明显不足,因此印度在解决人口大面积贫困化的问题上也没有多少进展.从国际经验来看,要解决人口贫困的最主要做法,不是什么经济发展质量的高低,而是就业.只能大规模的促进就业,才能从根本上缩小贫困面.而印度经济发展恰恰是在这方面没有明显作用.
第六、印度的经济相对封闭性,也不可能促进印度产业竞争力的提高.据一些理性的西方经济学家分析,印度经济的封闭性远大于中国,就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其封闭性也是比较高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印度的政治体制.虽然印度是所谓的民主体制,但由于当选的政治领导人,要顾虑到自己选民的利益,也就是说他们只能选择保护印度落后的产业,以免造成民族产业的大面积破产和政治动荡.从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看,封闭就意味着落后,如果一个国家的产业和技术不进入国际竞争体制,不能积极的解决好保护与推动竞争的关系,那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进步.同时,这种封闭性,也极大的限制了资本的进入,特别是劳动形态转移资本进入印度.
第七、印度的受教育率大大低于中国,这对印度经济的发展来说是个致命的弱点.据联合国统计,中国与印度的国民文盲率分别为5-10%、40-50%,这种差异反映了整个国民毒素的基本情况.从亚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经验看,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30%以上.随着经济发展质量的不断提高,这种制约作用会越来越大.印度虽然在高等教育方面有一定的成就,但基础教育的严重落后,必将严重制约印度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经验是,在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不断扩大国民基本教育覆盖规模的同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这种两条腿走路的教育发展道路,是符合国际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仅从数字统计上看,中国不仅在国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规模水平上大大高于印度,就是在高等教育与科技发展的整体进步上,也要高于印度.同时,从国家对国民教育的重视程度上看,中国的投入也远高于印度,并且这种投入的水平还在不断的提高.如果印度不能改变大部分国民是文盲的状况,不改变每年以近20%的财政收入,用于到处引进和购买各种互不兼容的武器系统,即使印度的高等教育再精、再尖,也谈不上与中国进行竞争.
第八、印度的人口增长率将为印度经济发展付出沉重的代价.目前印度的人口增长率为千分之十到十五,而中国的人口增长率为千分之三到千分之四.中国将在2050年左右,进入人口平衡期,到那时,中国的人口规模大约在16亿左右.而印度目前的人口为11亿,据西方估计,大概在2020年,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如果印度不实行计划生育,那么印度何时进能进入人口零增长,将不得而知.印度的国土面积大约为中国的三分之二,虽然印度的耕地面积比中国约多百分之十,但印度的农业仍以小农生产为主,还不能完全满足印度的基本粮食安全需要,仍需进口粮食.按照国际通用的经验,一个国家正在进入工业发展时代时,人均GDP每提高100美元,粮食需求率就增长千分之二.如果印度不能控制住人口的增长,那印度不仅人均GDP的增长速度提高不了,就是农业、交通业等基础服务业,也将不堪重负.当然,如果印度仍处在目前这种基本的困状态,对这些需要的压力可能会感到不大,可随着印度经济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就会越来越感受到这种人口压力的特别沉重性.如果一个国家不能解决大面积的贫困状态,那就谈不上超越.从西方发展的道路看,如果人口不进入零增长,那就意味经济增长对资源与环境仍具有破坏性和增长的不稳定性,仍可能产生不可预见的后果.
第九,印度的经济发展环境也不能和中国相比.中国所在的东亚,经济发展水平成阶梯状阵形,但整体起点较高,已基本形成促进良性增长的循环体系.在东亚,中国可以直接面对经济发展水平很高的美国、日本,又可以依托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同时,又能和马来西亚、泰国等中等发达国家形成互补、转移、投资、市场、协作、服务等多种经济联系和贸易合作.这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健康性和促进性是非常明显的,而且这种拉动作用还会越来越大.而印度经济从根本上说,还没有融入亚洲,印度对亚太经济的依赖度远低于中国,而它周围的国家又一个比一个穷,经济发展水平一个比一个低.这反而让印度人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它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高于中国.虽然印度想融入东亚,但已经落后中国很多了,不论是从地缘优势,还是从宗教、文化与民族融合性来讲,印度也无法与中国竞争.
第十、印度人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与世界,也不可能打开自己的视野.印度人在面对世界其它发展时,总是采取一种非常可笑的心态.比如,在对待西方先进技术与发展水平的时候,印度人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殖民地心态.即一切以西方的发展模式为好.在面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时,印度人总认为自己的发展水平、模式和速度好于中国.印度人最经常的就是拿他们优势,来与其它国家进行比较.比如印度人最常拿的就是他们的软件产业水平来与中国进行比较,而对中国在基本信息产业规模、移动通信保有量、个人计算机保有量和网络人口上的巨大优势却视而不见,听而不信.绝大部分印度人并没有来过中国,而印度人却十分听信媒体对其孟买、班加罗尔好于中国的上海、深圳的说法.一些来过中国的印度人,出于一种妒忌和传统封闭的心理,也不能正确的报道中国的发展与进步.这反映了印度人不能正确的看待世界和自己.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的认识这一点,那他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科学的发展观念和清醒的选择,也不会形成发展的紧迫性和持续动力.
最后,印度人并没有形成民族发展的基本共识和正确道路.由于印度的政治体制决定了,每一个上台的政党都要代表不同的利益.这就使不同阶层、地域、民族,对不同政党的发展观和执政理念,产生不同的信任度.如果印度不能在发展道路选择、发展速度紧迫等方面形成民族共识,那就不能凝聚全民族的思想,不能发挥出从中央到地方的多方面发展经济的合力,所制订的政策就不能够产生巨大的力量和针对性.如果印度是一个发达国家,这种政治体制也许比较合适.可偏偏印度是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说印度的政治体制如何先进,检验的标准是什么?只能是看其对国家、人民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有没有作用.而恰恰在这方面,印度的政治体制非常缺乏说服力.一个充满着赤贫的国家和人民,民主对他们来讲是一种讽刺,因为你的制度并没有帮助你改善生活,那你拿什么来说服人家啊?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印度的制度不民主,只是说民主应该是促进人权与经济发展的武器,如果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那民主就是一种鸦片,它只能让人们心安理得的享受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