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艺术类论文 > 教育资讯

艺术论文 :钢琴结构与演奏方法的演变[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6 04:27:07 艺术类论文
艺术论文 :钢琴结构与演奏方法的演变[1]艺术类论文
【找论文网 - 艺术类论文】
钢琴素有“乐器之王”的美誉,它以宽阔的音域,丰富的声音层次而著称。自从18世纪初钢琴在欧洲问世后,300多年来钢琴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钢琴的结构日臻完备,制作方法、工艺也越来越科学。伴随着钢琴结构的演变,钢琴的演奏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提高,人们不断地追求更科学合理的弹奏方法,由最初的基本指法、单一的弹奏方法到灵活多样的弹奏技巧,直至系统的研究。钢琴的改进和发展是直接影响钢琴演奏方法的重要因素。
  
  一、钢琴发音原理及结构的演变
  
  1.钢琴的发音原理
  钢琴属于击弦乐器,钢琴中的击弦机构是一套非常复杂与灵活的多级复合杠杆,当手指弹奏钢琴时,通过杠杆传动,钢琴的击弦槌就敲击琴弦,然后迅速返回,让琴弦振动。当手指离开琴键时,击弦时闪开的制音器又把琴弦按住了,但是单靠弦来发音是很轻微的。我们从钢琴听到的声音,不是直接来自弦的振动,而是从音板辐射出来的,音板在若干点上与弦接触,音板的接触面大,可以使大量空气波动,有增强弦的音量的作用。
  钢琴还有一套杠杆——踏板,它使弹奏者在一定范围内能改变音量音色。右面的踏板叫做制音踏板,是用来抬起制音器的,这样手指离键时制音器就不会把琴弦捂住,琴声就可以加强、延长,增加了音的响度。左面的踏板叫弱音踏板,踩下时使击弦槌的起始位置靠近琴弦,使音弱下来。在三角琴上则是使琴槌错位,敲击三根琴弦中的两根或一根弦,起到减弱音量和音色变化的作用。立式琴中间的踏板踩下后,使琴槌与琴弦之间垫上一层薄呢子,削减了琴槌击弦的力度,比左踏板的声音更弱。在三角琴上的中踏板叫选择性持续音踏板,当弹奏一个音或一组音之后踩下中踏板,中踏板的机械装置使这个音或这组音的制音器离开琴弦,这个音或这组音得到持续,使得演奏的音色更丰富,声部层次更清晰。
  2.钢琴结构的演变
  钢琴刚刚诞生时,没有今天这么完善,所以作为钢琴前身的“击弦古钢琴”和“拨弦古钢琴”曾经与钢琴并存直到大约18世纪末。钢琴在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历经了数次重大革新,才达到现代钢琴的这种力度幅度,钢琴才盛行起来。
  ①击弦古钢琴
  击弦古钢琴的特点是击弦发音,18世纪以前的古钢琴,一根弦可发几个音,也可以在同一根弦上,使用几个铜片击弦,产生几个不同的音,因此琴键多于琴弦。后来为了增加音量,击弦古钢琴改成一弦发一音,并且从一音一弦增加到一音二弦或一音三弦。最初它的音域为4个八度,到17、18世纪为5个八度。击弦古钢琴的音量范围在pp—mp之间,适合在家庭或小客厅演奏,它的音量小、发音轻柔,并且当演奏者按下琴键后左右移动就会发出类似小提琴揉弦的效果。击弦古钢琴的琴键,触键灵敏,窄而短,所以演奏者只用3个手指,即食指、中指、无名指来演奏。
  ②拨弦古钢琴——羽管键琴
  羽管键琴的外形更接近现在的三角钢琴,是用鸟类羽管或皮制的拨子拨弦发音,当手指按下琴键时,琴键内端的木杆上升,装在木杆顶端的拨子拨动琴弦发音,弹奏这种羽管键琴时,如不用力按键,琴弦不发音,故此发出的都是强音。羽管键琴也有立式的,结构有较大改变。木杆从琴体后壁横向地动作,发音较弱。羽管键琴上装了许多音栓,来控制调节音量、音色。
  羽管键琴的音量比击弦古钢琴大,力度范围从P—f之间音色也比较明亮,因为是用羽管拨弦发音,所以声音清晰而有穿透力,可以在较大的空间范围内演奏。但缺点是音色较硬,声音衰减较快。根据琴的大小,音域从3个八度到5个八度之间。在羽管键琴的演奏中,音量和音色的变化不是由手指触键控制而是靠音栓来控制,所以音量只能呈阶梯式的变化,因此无法奏出渐强或渐弱的效果。
  ③钢琴
  1709年,意大利人巴尔托罗梅奥·克里斯多夫制造出一架被称为具有“强弱音变化的古钢琴”。他把拨弦古钢琴的拨弦装置改成用鹿皮包裹在木槌头上击弦而发音,通过演奏者手指的触键来控制琴弦的振动强度和音质,音量大小取决于下键的速度,使钢琴更富有表现力,声音层次更加丰富。后来,克里斯多夫又安装了一种启动杠杆,使击弦速度提高了10倍,音域也增加到了4组。1726年,克里斯多夫又制作出了另一种钢琴,装有一个由手操纵的音栓,可以让两根弦中的一根弦发音,这就是现在钢琴上弱音踏板的前身。
  德国管风琴师、制作师戈特弗里德·西尔伯曼利用手动音栓使全部制音器离弦,增加各弦之间的共鸣,使钢琴的音量增大,声音更加连贯。音栓最早由手控制,后来到膝控制,最后成为脚控制。
  18世纪中叶,出现了两种不同机械性能和音响效果的钢琴——“维也纳式击弦机钢琴”和“英国式击弦机钢琴”。“维也纳式击弦机钢琴”触键感觉较轻而且反应灵敏,能弹出快速的音符,共鸣不强,音量小,但音色清晰。约翰内斯艺术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