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艺术类论文 > 教育资讯

艺术论文 :刍议青少年变声期嗓音特点及其保护[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6 06:44:23 艺术类论文
艺术论文 :刍议青少年变声期嗓音特点及其保护[1]艺术类论文
【找论文网 - 艺术类论文】
内容摘要:文章从嗓音在社会交往中的用途入手,阐述了美好的嗓声在社会生活及交往中的重要性。要想使青年朋友将来都能有一副甜美悦耳的嗓音,就必须了解嗓子在变声期有什么特点,应该如何保护好青少年的嗓子,使他们安全度过变声期,人人都拥有美好的嗓音。

  关 键 词:青少年 变声期 嗓音特点 嗓音保护
  
  声音就是力量。声音就是我们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身份证,当它从我们的身体里呈现出来的时候,它正向世界展示着关于我们的一切。因此,声音就像一个比喻、一个向世界说明着我们是谁的标志。我们生活在“感知即现实”的文化中,如果你拥有自信的、有说服力的声音,那么你可以很容易地区分开被重视与被忽视的两种不同感觉。
  中国人历来重视内在美。但谁也不能否认,内在美绝对无法取代外在美。内在美如能与外在美结合起来,是更完整的一种“美”。对这种“完美”的追求,恐怕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对于“舌头”即言语表达来说,也是如此。一个人一开口,最吸引人的,当然是话语所携带的有用信息,即好的内容;但是,若没有健美的嗓音为物质载体,即好的形式,则其所负载的好的内容为对方接收的效果,必将大打折扣。换言之,我们在说出吸引人的话语时若能运用上悦耳的嗓音,则是如虎添翼,表达效果与感染力都会得到提升。
  现实生活中,不论是艺术嗓音行业的演员也好,非艺术行业的嗓音从业者也好,还是自娱自乐层面的普通民众也好,在用声方面都普遍存在着“崇高媚强”的心理。这是导致大量嗓音受到损坏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要想保护好青少年的嗓子,首先要了解青少年嗓音变化时期的身体、生理等特点。因为嗓子是整个肌体的一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有医学书籍记载,血液病的咽病、神经系统病变的声嘶、营养缺乏、代谢紊乱、循环障碍等精神因素等,都有可能影响歌唱发音的各部器官。所以,只有充分了解掌握了青少年变声期嗓音的基本特点,才能更好地保护他们的嗓音,使他们能有一个健康、清脆、明亮、甜美、雄健的嗓音。
  变声是一种生理现象,是性腺发达所引起的第二次性征候,是咽喉在短时期内急剧长大而引起的。人们在儿童时期喉头、声带都比成年人小,大约只有成年人的一半左右。这时的发声器官比较脆弱,男孩女孩的声音差异不明显。但到了青春发育期,由于内分泌的作用,身体各方面迅速发育,喉部在外形和机能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喉头、声带等发声器官迅速生长发育与变化而引起明显的声音变化。这一时期在生理学上就称之为“变声期”。
  整个变声期可分为变声初期,变声期(也就是变声的旺盛期)和变声后期。据生理学家和医学家观察的结果:“在变声期前男女儿童喉的大小相差无几,喉的形状与体积的生理变化也很小”。从嗓音特点来说,音质、音色、音量和音域都大体相近。据有关专家对变声期前儿童音域的统计结果表明:“男孩和女孩声音的音域几乎是一样的”。而在青少年步入变声期时,首先喉头的外形有明显的变化,如甲状软骨即喉结迅速地增大并向前突起,喉腔变大,声带变长。在变声前,女孩的声带长度为10—12毫米,男孩的声带为12—13毫米;而在变声后,女孩增长到14—16毫米,男孩增长到18—22毫米;到成人时,女性为14—18毫米,男性为18—24毫米。根据医生在喉镜下的观察,青少年变声期间声带有充血、水肿和声门闭合不严等症状。由此发声器官必然会引起声音的变化,如在变声初期青少年会有声音不稳定、持久性差、容易疲劳、唱歌吃力、音质粗糙等现象;在变声中期(即旺盛期),则有声音变化无常、控制力差、胸声增多、声音低沉甚至有沙哑和失声等现象;到变声后期,由于喉结与声带的发育基本趋于稳定,声带充血状态基本消失,声带闭合基本完好,声音已接近于成人的声音,并且男女声之间在音色、音质、音量上的差异也明显形成,在音域上男声的实际音高比女声降低了一个八度。由此可见,这些生理与声音上的变化,也可作为判断青少年变声期的依据。
  我们了解到青少年变声期嗓音的特点与过程之后,更重要的是如何保护好青少年的嗓音,笔者根据20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严禁大声喊叫
  在教学中常听人们谈到有些青少年因为平时不注意保护嗓子,大喊大叫,遇到聚会、运动会时更是控制不住自己,常常出现嗓音嘶哑、说话吃力的现象,直接影响到唱歌甚至说话。所以,要保护好青少年的嗓音,首先要教育青少年不要尖叫、乱喊。
  因为,过分激烈而紧张地叫喊是最容易破坏声带的。中小学校在安排音乐课时,最好不要安排在体育课以后。在上体育课时,学生们紧张的跑跳,使呼吸加快、脉搏跳动加速,声带充血,在这种呼吸急促的情况下,青少年是不宜唱歌的,因为即使是稍稍平静下来,声带也还在充血状,脸色还是涨红的,这时的歌唱是不会动听的,反而会损坏声带。不论是在青少年时期,还是成年之后,过分的疲劳和【1】【2】 【3】 下一页 相关内容推荐

  • 艺术论文 :机遇与危机并存 保护与竞争并重——新世纪全国地方戏曲剧种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 2012-03-30
  • 艺术论文 :我们应该向百老汇学什么? 2012-03-30
  • 艺术论文 :作为社会论坛的戏剧 2012-03-30
  • 艺术论文 :天地大舞台——解析义和团运动戏剧性格的启示 2012-03-30
  • 艺术论文 :工业时代的戏剧命运对魏明伦的四点质疑 2012-03-30
  • 艺术论文 :理解人物和体现人物 2012-03-30
  • 艺术论文 :熊佛西:中国现代戏剧教育的丰碑 2012-03-30
  • 艺术论文 :秦声秦韵歌盛世 群芳争艳竞风流——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综述 2012-03-30
艺术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