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艺术类论文 > 教育资讯

艺术论文 :守护在“巴洛克”音乐星空下的一颗明珠[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6 04:59:21 艺术类论文
艺术论文 :守护在“巴洛克”音乐星空下的一颗明珠[1]艺术类论文
【找论文网 - 艺术类论文】
内容摘要 :宗教题材清唱剧《弥赛亚》是作曲家亨德尔创作生涯中最为成功的一部声乐作品。文章透过对《弥赛亚》中几首具有代表性咏叹调演唱风格的探究,提出应当把握作品的“角色”形象,细致处理“花唱走句”及处理好伴奏对歌声的“追逐模仿”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 键 词 :亨德尔 弥赛亚 咏叹调 风格 语言 宗教 表现
  
  “清唱剧”①是17世纪“巴洛克”时期,盛行于欧洲的一种独唱、合唱和管弦乐队演出的大型音乐体裁。其内容主要取自圣经题材,在教堂或音乐厅供“圣乐音乐会”演出,在“大斋节”和剧院不开放的季节,用以代替歌剧演出。演出时,不着特制的演出服装、道具、布景,没有舞台戏剧表演,用宣叙调、咏叹调、二重唱以及合唱来叙述“清唱剧”的故事情节。后来,“清唱剧”的题材内容有了新的变化,形成世俗题材类室内清唱剧和宗教题材类清唱剧两种类型。
  乔治·弗瑞德利克·亨德尔(George Frederick Handel,1685—1759)笔下的清唱剧《弥赛亚》②创作完成于1741年,1742年初即首演于柏林。其脚本和歌词的创作是亨德尔的朋友杰恩斯根据圣经《旧约全书》中的故事创作的,全套作品仅用24天就全部完成,是亨德尔清唱剧创作中最具影响力的一部作品。它以其抒情性和感人的音乐形象,描绘了耶稣基督降生人世以及受难死去、复活、升天的全过程。全套作品气势宏大,产生出震撼人心的强烈效果。“弥赛亚”③在古希伯来语中,意为“被淋圣油者”。在旧约时代,犹大、先知、祭司、国王等人要求被淋圣油,已成一种习俗。据传“耶稣”就是被淋圣油而降生的“救世主”。所以,“弥赛亚”也被称为“救世主”。
  《弥赛亚》全曲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自序曲开始到第21首,是“基督即将降临的预言与基督的降生”;第二部分,由第22首至第44首,其中约有一半为合唱,气势宏大,是“受难与赎罪”;第三部分,由第45首女高音咏叹调《我知道,给我们赎罪的人永远活着》到第53首合唱《小羊理应接受荣光》结束,集中反映了“基督复活以及接受最终的审判”的过程。全套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咏叹调有:男高音宣叙调《安慰你们,我的百姓》《每座山谷都会欢呼》,女高音咏叹调《快乐吧,锡安镇的人民》《我知道,我的救世主活着》,男低音咏叹调《你看哪,黑暗遮盖天地》等。
  作为“巴洛克”时期一部艺术水平和演唱水平极高的声乐精品,在《弥赛亚》这部鸿篇巨著中,各个声部的演唱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咏叹调和宣叙调。剧中宣叙调和咏叹调的主要内容虽然十分注重耶稣基督赎罪的过程,却远远超越了教会的宗教程序,成为了一种“非礼仪”的圣乐,面向全人类传达着赎罪的喜讯。约翰·杰恩斯所采用的圣经资料的广博及其一贯性,证明了他本身对于救世主、“弥赛亚”的神学福音思想深入了解的程度。尽管亨德尔的《弥赛亚》内容选自《旧约全书》中的圣经故事,但音乐中的戏剧性和对于人性的颂扬却远远胜过了其他同类宗教声乐作品,它以主调音乐风格为主,充满了英雄主义的精神内涵。同时,最大限度地将美声唱法(Bel Canto)的演唱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是音乐内容与音乐技巧的完美结合。因此,作为美声唱法的教学研究或音乐会的演唱曲目,这些优美的声乐作品仍然在当代具有宝贵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一、充满史诗性叙述的“救赎”之歌
  
  创作宗教题材《弥赛亚》时,亨德尔显然并未像传统古典歌剧写作那样,首先确定具体人物角色的“咏叹调”“宣叙调”,而是根据圣经故事情节的叙述过程,杂糅着性格各异、庄严神秘的不同“音乐形象”,作曲家以此来揭示作品思想内容。
  该清唱剧第一部分第一首宣叙调“Comfort ye, my people”,是一首由男高音演唱的宣叙调,歌中唱到“你们的上帝说,你们要顺从,顺从我的百姓,要对耶路撒冷说顺从的话,又向她宣告说,她争战的日子已满了,她的罪孽赦免了……”表现耶稣基督正在向世人传教的神圣庄严景象。开始的时候,男高音使用了一种安静祥和的语气缓缓唱出音乐主题,明亮的线条中透出一丝温暖的音色。全曲节奏舒缓,旋律宽广流畅,使听者仿佛感到置身于充满上帝之爱的音乐中。演唱者此时已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歌唱故事内容的独立个人,要以上帝化身的语气,让这种安静、祥和、温暖的歌声,喻义仁慈的上帝在向世人布道的神圣场景。另一首咏叹调《一切山谷都必须填满》“Every valley shall be exhaled”中,音乐开始就充满着一种强烈的召唤感。歌中唱道:“一切山洼都要填满,大小山冈都要削平,高高低低的要改为平坦,崎崎岖岖的必须成为平原。”在高亢的歌声中,使人仿佛看到全世界的人们都被召唤起来为共同迎接耶稣基督的降临而做好准备。为了将这种强烈的召唤感与内心不可抑制的喜悦情感相互艺术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