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艺术类论文 > 教育资讯

艺术论文 :毕业论文:贝多芬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6 07:44:25 艺术类论文
艺术论文 :毕业论文:贝多芬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艺术类论文
【找论文网 - 艺术类论文】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是跨两个世纪,连接古典和浪漫两种乐派的音乐巨匠。其创作牢牢扎根于古典传统,具有音乐逻辑感,结构均匀感和宏伟音乐的气概。由于社会变革的要求和自身的才能,大大发展和改变了古典音乐,成为浪漫乐派的源头。可以说没有贝多芬,浪漫乐派不会那么快显露在大家的眼前。

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OP.61,作于1806年。

这部作品是贝多芬专为当时维也纳剧院的第一小提琴手克莱门特创作。并由克莱门特于1806年12月23日在维也纳首演。本曲作于1806年,是贝多芬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作品,自古以来被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

这部作品包括三个乐章:1.不太快的快板,从定音鼓的5次敲击开头,这个乐章中弥漫的安详情绪,令人想起莫扎特,主部主题一直在奇妙的宁静中曲折的游动。2.小广板,这个慢乐章开头小提琴加了弱音器,圆号和单簧管呼应后,小提琴在装饰音的花环后有一系列美好的变奏,华彩乐段后进入末乐章。3.快板,一首轻松而又辉煌的回旋曲,其中有又一个精彩的华彩乐段,然后辉煌的结尾分地体现了贝多芬复杂的心理变化以及丰富的情感表现。

关键字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贝多芬简介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2.17-1827.3.26),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后一位,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7日诞生于德国波恩。祖籍荷兰(亦说波兰),自幼跟从父亲学音乐。父亲是该地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碌碌无为、嗜酒如命;母亲是一个女仆,心地善良、性情温柔。她第一次嫁给一个男仆,丧夫后改嫁给贝多芬的父亲。艰辛的生活剥夺了贝多芬上学的权利,他自幼表现出的音乐天赋,使他的父亲产生了要他成为音乐神童的愿望,成为他的摇钱树。他不惜打骂,迫使贝多芬从4岁起就整天没完没了的练习羽管键琴和小提琴。7岁时贝多芬首次登台,获得巨大的成功,被人们称为第二个莫扎特。此后拜师于风琴师尼福,开始学习作曲。11岁发表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13岁参加宫廷乐队,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1787年到维也纳开始跟随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1800年,在他首次获得胜利后,一个光明的前途在贝多芬的面前展开。可是三四年来,一件可怕的事情不停的折磨着他,贝多芬发现自己耳朵变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没有比失聪更可怕的了。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他了很多启发,从而奠定了他人文主义世界鄣幕——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同一个“时代”。海顿一生备受凌辱,他虽也偶尔被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和革命情绪都很少能使他激动,他的音乐同斗争也是永远绝缘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丝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


与其说贝多芬是个伟大的音乐家,不如说贝多芬是个出色的诗人,他的音乐能把人完全带进他完美的意境之中,他有着一颗炙热的心,对大自然美好的憧憬,而又不失严谨的态度。贝多芬总是向往着和平与自由,他有一种比海顿,莫扎特更高一层的思想境界,贝多芬敢于公开咒骂复辟回朝的奥地利皇帝:“他(指奥地利皇帝)首先应该被吊死在第一棵树上!”


贝多芬也有一些极为紧张的内心生活,烦恼的爱情,耳朵的失聪,与朋友,亲人的痛苦关系,以至他多疑,易怒。但是他精神世界的不断发展,却产生了更为深刻的洞察力。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OP.61


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OP.61,作于1806年。

这部作品是贝多芬专为当时维也纳剧院的第一小提琴手克莱门特创作。并由克莱门特于1806年12月23日在维也纳首演。本曲作于1806年,是贝多芬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作品,自古以来被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这首乐曲旋律柔美、格调高雅、规模宏大,颇具王者风范。然而,本曲在被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前,也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考验。本曲初演以后,几乎没有人再对它回顾,本曲的华彩乐段,并不像钢琴协奏曲那样由贝多芬亲自谱写,而是留给各式各样的演奏者谱曲,其中较常采用的有约阿西姆、奥尔和克莱斯勒等的手笔。当年贝多芬作曲时,正值他与他的学生,匈牙利的伯爵小姐勃伦斯威克产生了深深的艺术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