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艺术类论文 > 教育资讯

艺术论文 :叙述声音浅论(本科毕业论文)[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6 05:11:31 艺术类论文
艺术论文 :叙述声音浅论(本科毕业论文)[1]艺术类论文
【找论文网 - 艺术类论文】
摘 要:叙述声音是叙事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是叙述风格形成的一个显著标志。叙述声音应符合叙述者的身份、年龄、性别、学识修养、性格气质等;叙述声音也是隐含作者(即作者的第二自我)思想,情感的代言;而对隐含读者的预先设定,决定了叙述声音的风格特征,也决定了文学接受意义的现实性生成。

关键词:叙述声音;叙述风格;叙述者;隐含作者;隐含读者

在西方的文学理论中,关于“声音”主要有三种指称,分别是:文学作品修辞的要素之一,是叙事学的重要术语之一,是文学的政治批评的术语之一。 有学者认为,“声音”是叙述中的讲述者,以区别于叙事中的作者和非叙述性人物,而且叙述声音与其所讲述的外部世界发生互构:没有讲述者就没有故事,没有故事也就没有讲述者。[1]而詹姆斯·费伦认为:“声音是说话者的风格、语气和价值的综合。”[2]本文较认同后者的说法,即认为叙述声音是叙述者以何种态度、口气讲述,以及他对这一事件的判断、评价等。叙述声音在叙事性作品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学术界对这一理论范畴还没有系统而深入的学理性研究。本文试图通过考察叙述声音在叙述风格形成中的作用,以及他与叙述者,与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的关系,对这一理论范畴进行深入把握。

一. 叙述声音与叙述风格

成功不朽的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将文学风格定义为: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3]具体到叙述风格,我们认为是叙述者的叙述话语所表现出来的节奏、语调、态度、情感等特点。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叙述声音的特点对叙述风格的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而在表现形式上叙述声音则成为叙述风格的显著标志。

在叙述学中,按在叙事时表露得主观态度的强弱,一般把叙述声音划分为“讲述型”和“展示型”。“讲述型”一般来说较明显地呈现出一种情感,价值判断;而“展示型”则追求所谓客观和真实,较少带有感情色彩。在叙述风格的形成中,这两种叙述声音的作用是明显的。展示型叙述声音的采用,可营造出一种冷峻客观,不动声色地冷叙述。海明威的作品可以说是绝好的例证,如《白象似的群山》《杀人者》等,叙述者退居幕后,只呈现人物的动作、对话,基本上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因此也常被叫做“戏剧式”叙述。正是这种不动声色地冷峻,形成了所谓“冰山文体”。余华的作品也常用一种冷漠的平静、客观,将淋漓的暴力、血腥展示出来,让人面对触目惊心的人性“本恶”。传统小说则一般采用“讲述型”的叙述声。采用这种叙述声音,往往形成一个“讲——听”的在场模式,读者好像面对着全知全能的叙述者,听他将前因后果娓娓道来,在“亲爱的读者”“列位看官”的召唤声中,形成一种“故事场”氛围。这样的叙事文本,叙述者具有上帝般全知全能的权威性,叙述语调是肯定的,公开的,其评论、判断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和价值、道德导向,以引导读者认同某一种意识形态。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叙述声音对叙述风格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家采用什么样的叙述声音,不仅体现自己的个性气质,同时也决定了故事将会有什么样的叙述模式,将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叙述风格,可以说叙述声音是叙述风格的显著标志。

二.叙述声音与叙述者

叙述声音来自叙述者,是叙述者以何种态度、口气讲述故事。叙述者是叙事学理论中极为重要的概念范畴。本文根据叙述者对故事的介入程度,将其划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旁观型的叙述者,即叙述者处于故事的外部或边缘,即处于异故事层面上。这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叙述者如上帝般的全知全能,采用第三人称的外视角叙事;第二种情况是叙述者处于故事边缘,作为见证人来讲述故事,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外视角叙事。与旁观型叙述者相对的是主人公型叙述者,即叙述者处于故事中心,采用第一人称的内视角来叙事。传统的小说大多为第三人称的旁观者叙述,叙述者上帝般全知全能的特殊身份和无所不在的权威地位,决定了叙述声音是公开的,肯定地,具有不容置疑的权威性。而采取第一人称见证人叙述和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则因为叙述者具有一定的身份、性别、年龄、生活经历、学识修养、性格气质等,其叙述声音就一定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和叙述者保持一致。

在第一人称见证人的叙事作品中,叙述者“我”的所知一般并不多于人物,作为讲故事的人,“我”只将自己所看到、听到的讲述出来,有时也会发表一些评论和感想。例如王安忆的《叔叔的故事》这篇小说,一开篇就说“现在我终于要讲一个故事了”,讲故事者“我”的形象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我”讲述“我”与“叔叔”的关系,讲这个故事的原因,对一些情节和人物的心理,“我”甚至并不讳言是“猜测”,是虚构出来的。艺术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