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资讯

社会学论文 :论人口流动机制—以建国后三次人口大迁徙为例[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07:03:40 社会学论文
社会学论文 :论人口流动机制—以建国后三次人口大迁徙为例[1]社会学论文
【找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当代中国人口流动是在二元社会结构体系下发生的流动,户籍管理制度不但是强制人口流动的手段,而且是限制社会流动的枷锁;而且,当前中国的人口流动是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社会体制结构不健全情况下的流动。我们选择建国后三次较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比较和分析,认为人口流动必须符合社会进步的方向,顺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市场理性”的原则,让流动者自主选择流动;否则,缺乏社会经济基础的政府主导的流动,必然造成社会动荡和资源浪费。

  关键词:人口迁徙;流动机制;路径特点;市场理性

  人口迁徙①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既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又有利于个人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国内外的移民史也告诉我们,移民是当地社会的新鲜血液和最活跃的力量,经济越发达,社会的流动化程度就越高。建国后,我国的人口流动频繁,规模庞大,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影响强烈。小规模的流动次数难以精确统计,千万人以上规模的就有三次,即:1958年至1962年的大跃进运动和三年暂时困难时期的精简下放,1968年至1980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农民工流动。我们择其比较,因为它波澜壮阔,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过程和普通家庭生活命运;我们探讨其流动机制,有利于揭示人口流动发生的内在原因和驱动力量,使人口流动更好地促进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面发展。

  一、建国后三次人口大迁徙的情况概述

  (一)第一次人口大迁徙(1958-1962年)——大跃进和三年暂时困难时期

  1949年到1957年,我国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和五年的经济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两个阵营”冷战背景下,如何快速发展经济,与资本主义世界竞争,创造中国独特的发展模式,这是摆在我国领导人面前的主要问题。当时我党没有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的发展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的思想,1958年起,在急于求成、急于赶超的“左”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农村大力推行人民公社制度,城乡各地大办工业、大办钢铁,大批农民经招工进入工矿企业,城镇居民人口极度膨胀。1958年一年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猛增到4532万人,比1957年增加了2000多万。城镇人口由1957年的9949万猛增到1960年的1.3亿多人,3年增加3124万。同期所增人口中约有90%属于机械增长,其中2000万来自农村,流动主要集中在1958年。

  违反经济规律的实践必然失败。由于三年自然灾害,粮食大幅减产,农产品供给短缺,工业经济效益下降,国家无力负担庞大的吃“商品粮”的城镇人口,在经济形势危急关头,国家被迫从1960年底开始将1958年以来新招职工中的原农村人口大批下放回农村。到1962年上半年,全国共下放城镇人口2600多万,其中职工2000多万,干部100多万。当时的提法是“增强农业战线的劳动力”。这是中国人口流动中的第一次逆向大迁徙。②

  (二)第二次人口大迁徙(1968-1980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建国后,党和国家一直倡导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但规模较小,方法较为温和,对社会和城镇居民的影响不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变味和转折在于1968年12月11日的毛泽东的最新指示,(《人民日报》同年12月22日发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在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毛泽东的这一指示改变了整整一代城镇青年和数千万家庭的命运,同时也影响了广大的农村和农民生活。在这一时期,全国共有1600多万知识青年走向农村、走向边疆。上山下乡的高峰在1969-1971年,三年内,全国有573万知识青年到农村落户。1972年后,国家规定下乡两年以上的知青可作为招工对象回城,改变了知青有去无回的状况。知青的大批返城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和无法继续在艰苦的农村、边疆生活,绝大部分知青通过合法和“非法”的途径,陆续返回城市。至此,这次运动宣告结束。这是中国人口流动中的第二次逆向大迁徙。

  (三)第三次人口大流动(1984年-现在)——80年代中期以来的“民工潮”和农村人口流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民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快速的发展,大中城市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急需大量的劳动力,而农村由于人民公社制度的废除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劳动力有了选择劳动方式和劳动地点的自由,农村多余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这一时社会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