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医药学论文 > 教育资讯

医药学论文:血液和血液成分的细菌污染现状及对策[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9:51:53 医药学论文
医药学论文:血液和血液成分的细菌污染现状及对策[1]医药学论文
【免费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关键字:细菌污染 输血 表皮 皮肤 葡萄球菌 血液 血小板 细菌 污染 成分
  1 血液和血液成分细菌污染现状


  1941年美国报导了由于输入细菌污染的血液成分而死亡的病例。之后,此类输血事件不断发生。20世纪80年代,在室温条件下保存的血小板细菌污染的报导也随之增加。尽管改善了无菌采血技术,但污染的血液成分造成的菌血症仍保持在一个固定的水平,并且时有致死的病例发生[1]。


  输血传播HBV、HCV和HIV的比例分别为1/20万、1/6000~1/10万和1/45万~1/60万,由于检测试剂和技术的提高,输血传播疾病较血液污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因此细菌的血液污染近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2]。1995年9月25日FDA和AABB等发起在美国NIH临床中心召开了“血液成分微生物污染现状”研讨会。目的在于回顾血液成分细菌污染的原因,测定和预防[3]。FDA强调所有执业证持有者和注册登记的厂家以及输血机构都须在7d之内向FDA的检查监察部门报告与输血有关的死亡情况。FDA报告每年的死亡数字为30~50例,其中细菌污染为9例[3]。Ramsey等[4]报道了自1993年1月~1996年12月美国血液成分FDA强检报告,在960份血液中,细菌污染占0.2%。Klein等[3]指出向FDA报告的由于输注了细菌污染的血液造成死亡的数字1986年~1991年是1976年~1985年的2倍。1993年全年发病和死亡数字为179例,其中55%的死亡者与红细胞输注有关,18%与血小板输注有关,13%与血浆输注有关。


  Currie等[5]指出,血小板在室温下保存,有利于细菌的繁殖,其细菌污染较高。Blajchman等[6]报道第1天的血小板中细菌数目不多,不易被检测出来,第3天后细菌数目增加,其污染率为0.67%。Burstain等[7]近来的研究表明血液的污染比例为1∶1000。由于血小板是5~10份混合后输注,所以病人污染机会增加至1∶100,估计每年污染的血小板致死者为150例。


  在加拿大血小板的细菌污染比例是4.1/万~10.7/万。法国从1994年~1997年5月发生8028例输血事故,144例与细菌污染有关,涉及到红细胞的有97例,涉及到血小板的有53例,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占51%,革兰氏阴性杆菌占28%,棒状杆菌占6%[3]。


  2 血液和血液成分细菌污染的原因


  Klein等[3]指出造成血液污染的是普通细菌。污染源包括献血者、针穿刺处的皮肤、四周环境、空气、仪器、人群以及采血过程。Schaffner[8]指出在人的表皮上有两类细菌菌落。一类为短暂的菌落,即细菌污染表皮是短时间的,这些细菌不能固定在表皮繁殖。另一类为可残留的细菌菌落,它可以牢固地寄生在细胞上或细胞间、细胞碎片和皮肤脂质之中,在那里繁殖。肘窝部位的菌落主要含有革兰氏阳性球菌,如表皮葡萄球菌菌属。个别人身上可能有棒状杆菌和一些革兰氏阴性细菌。P.charache强调微生物在血液中生长和繁殖的关键因素包括接种的数量、贮存的条件(主要指温度)和特殊生物的品种和株别。例如肺炎链球菌需要一定的接种量,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少于10个时,在适宜的环境下也能生存并繁殖[3]。


  对临床反应来说微生物的数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葡萄球菌在输血时达到10CFU时,受血者可以耐受,并能被患者清除。耶尔森小肠结肠炎杆菌在4℃时经过10~20d后便可迅速生长,即使细菌本身失去致病力,但是释放的内毒素,使患者受害[3]。


  关于献血者菌血症是血液污染的原因有不同看法。Benson[9]认为近期有皮肤破损穿刺史的献血者可能存有无症状的菌血症。Goldman等[10]认为献血者患了胃肠和呼吸道感染,即使其血液培养阴性,也应当进一步收集数据,确定细菌的来源。


  血液的细菌污染率高于临床患者的菌血症,其中原因是采血后的血中白细胞在短时间内仍有吞噬作用。Samz[11]报告22℃16h后在全血中接种的表皮葡萄球菌和埃舍利希大肠杆菌数目减少,但金黄色葡萄球菌除外。Wagner[12]报告,血液在22℃保存,延长至24h,细菌生长情况与8h时相同。


  3 血液和血液成分细菌污染的预防


  3.1 皮肤消毒 针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对防止血液污染很重要。肥皂清洗不能杀 死细菌,乙醇有较强的杀菌作用。皮肤涂抹酒精至少30s后,1min为最佳,待全部蒸发后才能起到最大的消毒效果。碘酊制剂与洗必泰能与皮肤结合,并且有效地发挥抗菌作用[9]。对碘过敏者可用洗必泰[13]。

医药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