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医药学论文 > 教育资讯

医药学论文:中西医结合治疗胆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0:13:30 医药学论文
医药学论文:中西医结合治疗胆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1]医药学论文
【免费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关键字:结合 治疗 临床 食管 复发 粘膜 有效率 对照组 痊愈 肝胃不和
  胆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多年来我们一直都在探讨其有效治疗措施,临床上常用的西药胃肠动力药、制酸剂及粘膜保护剂联合使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总有效率较低,复发率较高,笔者根据中医学理论,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该病,收到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诊断标准 参照文献(1,2)拟定。(1)有典型烧心、胸骨后灼感,口反酸水或苦水;(2)胃镜检查幽门口有胆汁返流或胃粘膜有黄染;(3)镜下见浅表性胃炎或伴食管下段、胃粘膜充血糜烂或呈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分为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兼有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


  2 一般资料 所有资料为1996~1998年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治疗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21~69岁,平均(43.2±15.6)岁;病程1周~20年,平均10个月。胃镜检查:浅表性胃炎28例,伴急性活动期及食管下段、胃粘膜充血糜烂6例;萎缩性胃炎12例。中医辨证分型:肝胃不和10例;肝胃不和兼有脾胃湿热11例;脾胃湿热10例;脾胃虚弱9例。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22~72岁,平均(42.1±13.6)岁;病程1周~21年,平均1年。胃镜检查:浅表性胃炎27例,伴急性活动期及食管下段、胃粘膜充血糜烂5例;萎缩性胃炎13例。中医辨证分型:肝胃不和11例;肝胃不和兼脾胃湿热9例;脾胃湿热10例;脾胃虚弱10例。


  治疗方法


  对照组:吗丁啉每次10mg,每日3次饭前0.5h口服;雷尼替丁每次150mg,每日2次早、晚口服;丽珠得乐每次1包,每日4次饭前及晚上口服,疗程1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肝胃不和证:平肝潜阳,益气和胃,降逆化痰。处方:旋复花10g 代赭石20g 党参30g 半夏10g 甘草3g 生姜3片 大枣4枚 柿蒂30个 石决明30g 沉香(后下)6g;脾胃湿热证:清热泻火,和胃降逆,活血祛瘀,止痛生肌。处方:黄连6g 竹茹10g 陈皮6g 半夏10g 茯苓10g 甘草3g 枳实10g 厚朴10g 元胡10g 川楝子10g 木香6g 黑蒲黄6g 白及10g 大黄末(冲服)3g;肝胃不和兼脾胃湿热证:疏肝和胃,清胃泻火,活血祛瘀,理气止痛。处方:柴胡6g白芍10g 甘草3g 枳实10g 黄连6g 木香6g元胡10g 川楝子10g 海螵蛸10g 浙贝10g 黑蒲黄6g 白及10g 大黄末(冲服)3g;脾胃虚弱证:温中健脾,降逆止呕。处方:党参30g 炒白术10g 茯苓10g 甘草3g 陈皮6g 半夏10g 木香6g 砂仁6g沉香(后下)6g 干姜6g。每日1剂,水煎服。疗程1个月。


  结果


  1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粘液色澄清,幽门口胆汁返流消失,食管下段及胃粘膜组织学改变基本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胃镜复查:粘液色变淡,幽门口胆汁返流减少,食管下段及胃粘膜组织学改变好转;有效:症状、体征有改善,胃镜复查粘液色变淡,幽门口胆汁返流减少,粘膜组织学改变减轻或无变化;无效:症状、体征,粘膜组织学无改变或加重者。


  2 治疗效果 治疗组40例中,痊愈25例,显效13例,有效2例,痊愈率为62.5%,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40例中,痊愈15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10例,痊愈率为37.5%,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临床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3 复发 治疗组复发(停药0.5年内症状、体征又复发或加重)者4例,复发率占有效率的10%,对照组复发者10例,复发率占有效率的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讨论


  胆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从十二指肠胃反流入食管。反流物使食管下段及胃粘膜产生炎症,近年来西医对胃肠动力学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胃肠动力系列药相继问世,胃肠动力药、制酸剂及粘膜保护剂的联合应用对治疗胆胃食管反流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4),但治疗1个疗程后,若停药复发率高,加用中药制剂,实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胆胃食管反流病的关键为胃失和降;病理表现为 热郁、血瘀、胃肠动力紊乱。病理生理涉及肝、胆、脾、胃等经络及脏腑功能异常。采用疏肝健胃,清热化瘀法等中药处方配合西药,其临床疗效较单用西药治疗为优,故弘扬祖国医学,实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胆胃食管反流病,有待进一步探讨、医药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