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二 > 教育资讯

第一学期高二历年地理期中考试题(带答案)[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7 07:46:15 高二
第一学期高二历年地理期中考试题(带答案)[1]高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5分)
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下图为“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示 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主要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⑤
2、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③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A.产品需求量大
B.劳动 力廉价丰富
C. 交通便利 D.政策支持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不少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受用工荒、电荒、油荒、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目前生存困难,面 临倒闭或需要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内地城市。读图回答3~5题。
3、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的区位选择大多符合
A.模式1 B.模式2 C.模式3 D.模式4
4、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内地城市,最主要的原因是
A.国家中部崛起的需要 B.地理区位相同
C.寻求更好的区位条件 D.当地基础设施完善
5、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众多的加工型企业而言,目前最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A.缩小生产规模,加大资金投入 B. 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
C.降低劳动力报酬 ,节省成本支出 D.申 请破产保护,谋求东山再起
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关于 M、N两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两湖分别是所在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泊
B.M湖周围的植被为热带雨林,N湖周围的植被为温带草原
C.M湖是内力作用形成的,N湖是外力作用形成的
D.两湖均为内流湖
7、M、N两湖泊所在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为
A.甲、乙两区域经济发达,农业分别为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B.甲、乙两区域资源丰富,资源分别为铁矿、铀矿和煤炭、石油
C.甲区域环境 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乙地区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 主
D.甲、乙两区域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读图回答8 ~9题。
8、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面积广阔,水源充足
B.乙-土壤肥沃,雨热同期
C.丙-草场茂密,气候温和
D.丁-河流众多,黑土广布
9、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科技水平低 B.乙-机械化水平低
C.丙-水利工程量大 D.丁-商品率低
下图表示我国某农作物在三个地区的位置。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农产品可能是 ( )
A.小麦 B.棉花 C.水稻 D.花生
11、与②、③两地相比,①地生产该农产品的最有利气候条件是( )
A.降水丰沛 B.地势低平
C.光照条件好 D.气温较高
芬兰森林面积不到世界总量的1%,木材产量也仅占世界总产量的1.5%,但芬兰以其强大的 森林产业链和处于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在全球造纸自动化产业和技术领域扮演着领导角色。2012年,芬兰林纸业巨头斯道拉恩索公司拟与中方合作,计划在广西北海建设一家综合性纸板和纸浆生产厂。结合图示信息完成12~15题。
12、芬兰最主要的森林类型是( )
A.温带落叶林 B.山地灌木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
13、影响芬兰森林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森林资源 B.交通运输
C.地形地势 D.科学技术
14、芬兰重视森林工业环保,林纸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采用了清洁技术,这种做法会使( )
A.环保对工业区位的约束力显著减小
B.环保对工业区位的约束力显著增大 
C.科技对工业区位的约束力显著减小 
D.交通对工业区位的约束力显著减小
15、芬兰林纸工业向中国转移的主要目的,是利用中国及周边国家的( )
A.廉价劳动力 B.丰富的林业资源  C.广阔土地 D.广阔市场
甲图是某著名湖泊,乙图表示其水位季节变化情况,读图回答16~19题。
16、乙图所示湖区,坡度最大处位于( )
A.北部 B.东南部 C.东部 D.南部
17、影响该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过度放牧 B.过度樵采 C.地形 D.气温
18、近年来,②线逐渐靠近①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引水灌溉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