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二 > 教育资讯

高二上学期生物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同步练习[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7 07:35:41 高二
高二上学期生物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同步练习[1]高二
2016高二上学期生物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同步练习
1.谚语“一山不容二虎”,用生态学的观点来解释应是(  )
A.虎的个体太大,生活的空间也大
B.虎的性情孤僻,不喜欢群居
C.虎的性情凶残,把幼虎吃掉了
D.虎是营养级很高的生物,能得到的能量少,个体数量也就
答案:D
2.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  )
A.10千克      B.28千克 C.100千克      D.280千克
答案:D
3.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消耗量降到最低,应采取下列哪种食物结构(  )
A.以淡水养殖的鱼类为主 B.以家畜的肉类为主
C.以谷类和植物蛋白为主 D.以禽类的肉和蛋白为主
答案:C
4.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因为上一个营养级的生物不可能以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为食
B.能量逐级递减流动的原因之一是呼吸消耗
C.能量的流动特点说明自然界中的能量是不守恒的
D.能量的传递效率大约为10%~20%
答案:C
5.农民经常拔除稻田里的稗草,人们要不断地清除鱼塘中食肉的“黑鱼”。用生态学的观点分析,这样做是为了(  )
A.保持生态平衡 B.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
C.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 D.使物质和能量能尽快地流动
答案:C
6.能量在生态系统内单向流动的原因不包括(  )
A.各营养级利用的能源物质不同 B.生物体内的能量最终以呼吸散失
C.生产者不能固定呼吸热 D.食物链中各营养级关系不可逆转
答案:A
7.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已知初级消费者与次级消费者的个体数分别为N1、N2,个体平均重量分别为M1、M2,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N1•M1> N2•M2 B.N1•M1=N2•M2
C.N1•M1
答案:A
8.关于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群落中的碳元素主要是依靠光合作用固定的
B.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造成的
C.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时,大气中的CO2即可维持稳定
D.碳循环过程中伴随着能量流动
答案:C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就获得了兔子的全部能量
B.当狼把兔子肉同化为自身有机物时,能量便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
C.当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时,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
D.当物质循环进行时,能量流动早已开始了
答案:C
10.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占陆地面积的一部分,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了(  )
A.DDT是挥发性物质
B.DDT已加入全球性的生物地化循环
C.考察队将DDT带到南极
D.南极动物也偶尔到施用农药的地区寻食答案:B
11.20世纪60年代,美国农庄主为了提高农业作物产量,曾用飞机反复大面积地喷洒有机磷杀虫剂,几年后显而易见的是(  )
①彻底消灭了该地区的害虫 ②害虫的抗药性愈来愈强 ③消灭了该地区杂草 ④这个地区鸟类数量减少 ⑤未喷洒农药的邻近地区一些生物体内也含有农药的成分
A.①②      B.②④⑤ C.③④      D.②③
答案:B
12.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缺少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 D.分解者很少
答案:D
13.夏季既是鱼类摄食与生长的旺季,又是昆虫大量滋生的季节。有些养鱼专业户创造了一种夜间在鱼塘水面上方安装黑光灯诱集昆虫喂鱼的好方法。这种方法利用了昆虫的什么特性,给昆虫传递的是何种信息(  )
A.趋光性 物理信息 B.向光性 物理信息
C.趋光性 行为信息 D.向光性 化学信息
答案:A
14.下面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因
B.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
C.并非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