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15:58:07

英语翻译
英语翻译

英语翻译
风虎云龙亦偶然,
欺人青史话连篇;
中原代有英雄出,
各苦生民数十年.
━━━ 于右任《读史》
公元214年,刘备兵围成都,派简雍去说降西蜀的统治者刘璋.史载,此时成都城内尚有精兵三万,粮棉足可支撑一年,“吏民咸欲死战”.但是被诸葛亮形容为“黯弱”的刘璋却告诉誓欲坚守的部下们:“我们父子治理西川二十多年,没有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百姓们遭受战祸之苦已有三年了,伏尸遍野.这一切都是因我刘璋之故,我又如何能心安?”.于是“与简雍同舆出降”,“群下莫不流涕”.
投降后的刘璋被刘备遣至荆州.关羽丢了荆州之后,刘璋随城归顺于孙权,被封为益州牧,成为孙权试图影响西蜀人心的“统战工具”.我由此推想,尽管被诸葛亮批评为“德政不举,威刑不肃”,但是刘璋在西蜀民众心中应该还是像史家所言“未为无道之主”(见《三国志·蜀书一》裴松之注),甚至颇有一定份量.如果是一个民怨沸腾的家伙,孙权是不会重新树起来作为号召的.
从历史关头的抉择来看,刘璋没有让全城百姓作他的“人体盾牌”,没有让成都毁于战火,而是把和平和民生放在一己权欲之上,作出了堪称仁义与智慧的决定.反观刘璋的后继者刘备,在蜀不到十年,就以举国之兵伐吴,结果“数万人死”,自己也一命呜呼.
再来看看那位俨然已成为中华传统智慧化身的诸葛亮,自刘备死后独揽大权直到命终五丈原十二年间,先后于蜀建兴五年、六年、七年、九年、十二年五次伐魏(即小说家言中的“六出祁山”),平均每两年多打一次仗.这些年里有多少蜀中的老迈父母忧子不归,有多少的孤孀怨妇望月空嗟,史书中没有记载.史书只是在无意留下的缝隙之间为我们展现了蜀民的生存真相,这位战争专业户连年累月劳民伤财的恶果就是“军旅数出,百姓雕瘁”(《三国志·蜀书十二》),“连年出军,调发诸郡,多不相救”( 《三国志·蜀书九》),“经其野民皆菜色”(《三国志·吴书八》裴松之注)以及“南夷复叛”( 《三国志·蜀书十三》),诸葛亮自己中所承认的“益州疲惫” (《出师表》)的状况愈加严重.
按理说这位“贤相”折腾数载无功而死,蜀国的民众理应拍手称快至少私下暗喜才是.但是据史书记载,蜀国的老百姓“私祀于野”,主动来祭奠他,为什么?我不怀疑这段历史记载的真实性,我想我能给出一种解释,尽管这里面不乏推测的成分.
首先,经过刘备诸葛亮二十来年的统治,刘璋(或许还应包括其父刘焉)时代的历史已经被大规模地篡改和抹杀.蜀国的老百姓真心地相信是刘备诸葛亮拯救了他们,否则他们还得生活在刘璋的黑暗统治之下永世难以翻身.那些知道历史真相的人们在诸葛亮的“严刑峻法”之下也只能缄口不言.其次,来自曹魏的信息完全被封锁住,西蜀的士民并不了解魏国的经济文化要比西蜀繁荣得多(以文化而论,魏有中国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建安七子”,而西蜀有什么?《出师表》?一份战争宣言?).在西蜀人民的心中,“贤相”带领他们讨伐的是“贼”,而“贼”治下的百姓一定正在等着他们“解放”呢!
扭曲的历史教育和对外界的信息闭塞导致愚昧,而愚昧的人民怀念谁或不怀念谁,都不足以反映出历史的真相,都不能作为对被怀念者盖棺定论的依据.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说,诸葛亮治蜀,“刑政虽峻而无怨者”(虽然《资治通鉴》中又曾载:“诸葛亮佐备治蜀,法尚严峻,人多怨叹者”),似乎很能说明诸葛亮的深得人心.但是在陈寿的同一段话里又泄露出血腥的秘密:“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在这种蛮横残暴的法令之下,但凡有点独立的思想,有点口才的人,虽无大罪过亦要命丧黄泉.如此一来诸葛大人治下谁会发牢骚,谁能为自己辩护,谁敢出声?由此而论,西蜀文坛的寂寞凋敝实在不是偶然的.
因顾念百姓而作出真正的英雄之举,交出了枪杆子的刘璋在胜利了的强盗眼中是“黯弱”者,在中国的历史中成了被遗忘者.善于巧取豪夺的强者诸葛亮则从书场到戏台摇着羽毛扇越来越“亮”,成为后世大小穷兵黩武者们心目中的智慧样板.这些大小诸葛亮们都拥有一种强者的智慧,其核心就是——愚弄,愚弄对手,愚弄百姓,今天你智取于我,明天我智取于你,热闹了千百年,搞出一大堆愚民,糊里糊涂地在为这些“英雄”们“泪满襟”.
不知道是不是,希望对你有用

风虎云龙亦偶然,
欺人青史话连篇;
中原代有英雄出,
各苦生民数十年。
━━━ 于右任《读史》
公元214年,刘备兵围成都,派简雍去说降西蜀的统治者刘璋。史载,此时成都城内尚有精兵三万,粮棉足可支撑一年,“吏民咸欲死战”。但是被诸葛亮形容为“黯弱”的刘璋却告诉誓欲坚守的部下们:“我们父子治理西川二十多年,没有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百姓们遭受战...

全部展开

风虎云龙亦偶然,
欺人青史话连篇;
中原代有英雄出,
各苦生民数十年。
━━━ 于右任《读史》
公元214年,刘备兵围成都,派简雍去说降西蜀的统治者刘璋。史载,此时成都城内尚有精兵三万,粮棉足可支撑一年,“吏民咸欲死战”。但是被诸葛亮形容为“黯弱”的刘璋却告诉誓欲坚守的部下们:“我们父子治理西川二十多年,没有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百姓们遭受战祸之苦已有三年了,伏尸遍野。这一切都是因我刘璋之故,我又如何能心安?”。于是“与简雍同舆出降”,“群下莫不流涕”。
投降后的刘璋被刘备遣至荆州。关羽丢了荆州之后,刘璋随城归顺于孙权,被封为益州牧,成为孙权试图影响西蜀人心的“统战工具”。我由此推想,尽管被诸葛亮批评为“德政不举,威刑不肃”,但是刘璋在西蜀民众心中应该还是像史家所言“未为无道之主”(见《三国志·蜀书一》裴松之注),甚至颇有一定份量。如果是一个民怨沸腾的家伙,孙权是不会重新树起来作为号召的。
从历史关头的抉择来看,刘璋没有让全城百姓作他的“人体盾牌”,没有让成都毁于战火,而是把和平和民生放在一己权欲之上,作出了堪称仁义与智慧的决定。反观刘璋的后继者刘备,在蜀不到十年,就以举国之兵伐吴,结果“数万人死”,自己也一命呜呼。
再来看看那位俨然已成为中华传统智慧化身的诸葛亮,自刘备死后独揽大权直到命终五丈原十二年间,先后于蜀建兴五年、六年、七年、九年、十二年五次伐魏(即小说家言中的“六出祁山”),平均每两年多打一次仗。这些年里有多少蜀中的老迈父母忧子不归,有多少的孤孀怨妇望月空嗟,史书中没有记载。史书只是在无意留下的缝隙之间为我们展现了蜀民的生存真相,这位战争专业户连年累月劳民伤财的恶果就是“军旅数出,百姓雕瘁”(《三国志·蜀书十二》),“连年出军,调发诸郡,多不相救”( 《三国志·蜀书九》),“经其野民皆菜色”(《三国志·吴书八》裴松之注)以及“南夷复叛”( 《三国志·蜀书十三》),诸葛亮自己中所承认的“益州疲惫” (《出师表》)的状况愈加严重。
按理说这位“贤相”折腾数载无功而死,蜀国的民众理应拍手称快至少私下暗喜才是。但是据史书记载,蜀国的老百姓“私祀于野”,主动来祭奠他,为什么?我不怀疑这段历史记载的真实性,我想我能给出一种解释,尽管这里面不乏推测的成分。
首先,经过刘备诸葛亮二十来年的统治,刘璋(或许还应包括其父刘焉)时代的历史已经被大规模地篡改和抹杀。蜀国的老百姓真心地相信是刘备诸葛亮拯救了他们,否则他们还得生活在刘璋的黑暗统治之下永世难以翻身。那些知道历史真相的人们在诸葛亮的“严刑峻法”之下也只能缄口不言。其次,来自曹魏的信息完全被封锁住,西蜀的士民并不了解魏国的经济文化要比西蜀繁荣得多(以文化而论,魏有中国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建安七子”,而西蜀有什么?《出师表》?一份战争宣言?)。在西蜀人民的心中,“贤相”带领他们讨伐的是“贼”,而“贼”治下的百姓一定正在等着他们“解放”呢!
扭曲的历史教育和对外界的信息闭塞导致愚昧,而愚昧的人民怀念谁或不怀念谁,都不足以反映出历史的真相,都不能作为对被怀念者盖棺定论的依据。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说,诸葛亮治蜀,“刑政虽峻而无怨者”(虽然《资治通鉴》中又曾载:“诸葛亮佐备治蜀,法尚严峻,人多怨叹者”),似乎很能说明诸葛亮的深得人心。但是在陈寿的同一段话里又泄露出血腥的秘密:“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在这种蛮横残暴的法令之下,但凡有点独立的思想,有点口才的人,虽无大罪过亦要命丧黄泉。如此一来诸葛大人治下谁会发牢骚,谁能为自己辩护,谁敢出声?由此而论,西蜀文坛的寂寞凋敝实在不是偶然的。
因顾念百姓而作出真正的英雄之举,交出了枪杆子的刘璋在胜利了的强盗眼中是“黯弱”者,在中国的历史中成了被遗忘者。善于巧取豪夺的强者诸葛亮则从书场到戏台摇着羽毛扇越来越“亮”,成为后世大小穷兵黩武者们心目中的智慧样板。这些大小诸葛亮们都拥有一种强者的智慧,其核心就是——愚弄,愚弄对手,愚弄百姓,今天你智取于我,明天我智取于你,热闹了千百年,搞出一大堆愚民,糊里糊涂地在为这些“英雄”们“泪满襟”。
不知道是不是,希望对你有用

收起

风虎云龙亦偶然,
欺人青史话连篇;
中原代有英雄出,
各苦生民数十年。
━━━ 于右任《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