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笔记笔记笔记笔记笔记笔记笔记笔记笔记这四课的``1.文学常识2.文言知识(就是一词多译、古今异意什么的)``3.简答题``尽快``陈不胜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4:05:42

《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笔记笔记笔记笔记笔记笔记笔记笔记笔记这四课的``1.文学常识2.文言知识(就是一词多译、古今异意什么的)``3.简答题``尽快``陈不胜
《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
笔记笔记笔记笔记笔记笔记笔记笔记笔记
这四课的``
1.文学常识
2.文言知识(就是一词多译、古今异意什么的)``
3.简答题``
尽快``
陈不胜受恩感激- -#

《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笔记笔记笔记笔记笔记笔记笔记笔记笔记这四课的``1.文学常识2.文言知识(就是一词多译、古今异意什么的)``3.简答题``尽快``陈不胜
诸葛亮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先后辅佐刘备、刘禅父子,为创立蜀汉基业、为“兴复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北伐曹魏,耗尽了毕生精力.诸葛亮在辅佐刘备、刘禅父子中取得的业绩和忠于蜀汉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受到历代人们的称颂.而诸葛亮这一切成就的取得,都与其著名的《隆中对》(也称《草庐对》)的战略决策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隆中对》是诸葛亮对汉末时代风云观察的杰作、蜀汉政权立国的建国方略,同时也是诸葛亮善于审时度势,决策北伐的战略方针.本文试就此作一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诸葛亮《隆中对》产生的社会背景
东汉末年,由于东汉王朝的残酷压榨和自然灾害的猛烈袭击,广大的农民家破人亡,颠沛流离,无以为生,被迫挺而走险.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在张角兄弟的领导下,爆发了著名的黄巾起义.起义军用黄巾裹头,呼喊出“苍天当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义军到处,“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川黄巾起义的浪潮迅速席卷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沉重地打击了东汉豪强地主的反动统治.面临灭顶之灾的东汉王朝为了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急忙调兵遣将,向农民起义军疯狂反扑;各地的豪强势力也趁此机会招兵买马,加人镇压农民起义军的行列.
经过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东汉王朝已经是奄奄一息,名存实亡了.而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豪杰并起,跨州联郡者不可胜数.”各地的军阀势力纷纷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经过十多年的火并厮杀,公孙瓒占据幽州;公孙度占据辽东;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并州;袁术占据扬州;曹操占据充、豫二州;刘表占据荆州;孙策、孙权占据江东;韩遂、马腾占据凉州;刘焉、刘璋父子占据益州,唯独刘备没有固定的地盘,率领部队辗转四方,先后依附于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到许,政治上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图的有利地位.并先后率军消灭了吕布、袁术、袁绍等割据势力,占领了冀、幽、青、并等州,平定了北方,大有一举平宁南方,一统华夏的趋势.
诸葛亮出身名门氏族,少时就才华横溢,超群出众.史称其“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z]《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珪,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亮早孤,从父诸葛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诸葛亮就是在东汉末年的战乱年代出生成长起来的,他亲眼目睹了战乱给百姓造成的家破人亡的痛苦.特别是诸葛亮随同叔父诸葛玄南下过程中,沿途那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凉悲惨景象,更是在年青诸葛亮的心灵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同时也为后来诸葛亮立志消除分裂割据,统一天下奠定了思想基础.公元197年诸葛玄病逝,年方十七岁的诸葛亮就开始了独立生活, “躬耕陇亩”于湖北襄阳以西二十里的古隆中.在隆中,诸葛亮度过了十个寒暑春秋.
诸葛亮高卧隆中,“躬耕陇亩”的十年,过的也并非是与那种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生活.在隆中,诸葛亮认真研读史籍,总结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密切注意当时的政治形势,冷静地观察与分析各个政治集团实力的消长和斗争的成败.并且经常与当地及因避战祸而流亡到荆州的名士司马徽、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纵论时局变幻,交换政见,畅谈未来.
他最佩服春秋时期齐国的名相管仲和战国时期燕国的名将乐毅,并“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立志要象管仲、乐毅那样,干一番有益于天下统一的事业.为此,诸葛亮高卧隆中,静观天下风云变幻,等待时机,期遇明主,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宏伟抱负.
怎样才能够实现自己的鸿鹄之志呢?综观其时军阀混战的结果,到赤壁战前,只剩下了曹操、孙权、刘备、刘表、刘璋、公孙度、韩遂、马腾等人.那么,为什么诸葛亮不投靠已经平定了北方,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或是已“据有江东,已历三世”的孙权,而要为四处奔走,无固定的地盘的刘备出谋划策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虽然曹操实力最强,政治上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并先后率军消灭了吕布、袁术、袁绍等割据势力,占领了冀、幽、青、并等州,平定了北方,大有一举平定南方,一统华夏的趋势.但诸葛亮深知,曹操的手下有荀彧、郭嘉等一批贤才谋士,如投其帐下,难以其施展才能.同时东汉王朝虽已名存实亡,但在汉末士人中仍有较大的影响.在许多汉末士人的眼中,曹操名为汉承相实为汉贼.道不同不相为谋,诸葛亮自然不肯为其出谋划策.2.孙权虽据有江东之地已历三世,但其缺乏统一天下的雄心,而诸葛亮志在结束分裂割据,完成统一大业.况且孙权承继父兄基业,属下早已有张昭、周瑜等一批元老重臣.诸葛亮深知如到孙权之处,同样难以施展其盖世之才.因此,在张昭荐亮于孙权时,诸葛亮不肯留下,人问其故,诸葛亮曰“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3.刘备在当时虽无立足之地而依附于荆州刘表,但自起兵以来,虽屡经挫败,壮心不已,为时人所敬重.就连曹操也认为: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刘备)与操耳.”诸葛亮审时度势,认为刘备可以夺取荆州、益州作为立国之基,效法高租刘邦,成就帝业.同时刘备身边一直缺乏真正的谋略之士,诸葛亮认为自己辅佐刘备,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实现其抱负.因此,当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欣然应允出山辅佐刘备.
二、《隆中对》踌躇满志,制定天下三分和北伐战略
东汉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的好友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而此时刘备正依附于荆州牧刘表门下,尽管刘表以宗室之谊对刘备待以上宾之礼,让刘备所部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但刘备作为一代枭雄并不甘心寄人篱下,急切地盼望壮大实力,以求能实现其逐鹿中原的大志.刘备对诸葛亮其人是早有所闻,据《襄阳记》载:“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风雏.”,因此,当徐庶力荐诸葛亮时说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四十七岁的刘备便迫不及待地冒着隆冬的严寒和大雪,三往隆中,向年方二十七岁的诸葛亮请教统一天下的大计.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三顾茅庐”描述成了一段十分精彩的故事.诸葛亮认为刘备是与他志同道合,可以信赖的明主,便把自己对当时社会形势的观察与分析和盘托出,并且针对刘备集团的处境,向刘备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三分天下,建基立国和北伐中原的战略方针,这便是著名的《隆中对》.
《隆中对》曰:“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联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联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是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从《隆中对》中我们可以看出,《隆中对》是诸葛亮对当时政局的看法,并且针对刘备集团无根据地的处境提出的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方针.概括起来,诸葛亮《隆中对》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当时的形势是“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而荆州和益州乃用武之地,应利用荆州刘表、益州刘璋不能守成的机会, “若跨有荆、益,”取代割据荆、益的刘表、刘璋,建立起可靠的根据地,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2.在夺取荆州和益州的同时,利用“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的声望,招揽人才,“内修政理”,逐步增强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
3.在益州要妥善处理好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解除以后北伐时的后顾之忧.
4.在荆州要“外结好孙权,”与孙权建立抗击曹操的联盟.待“天下有变,”再分兵两路,“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如果这样的话,刘备“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
综观后来的历史进程,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基本上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为刘备集团制定的战略决策,大体上也是行之有效的.
三、《隆中对》的历史局限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当时形势后,又为刘备谋划了“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建基立业的宏伟蓝图.应该说,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形势分析和提出的战略决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和可行的,但同时也存在着它的困难和局限,这在后来形势的发展中逐渐显现出来,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跨有荆、益”和“外结好孙权”存在着极大的矛盾.在《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首先夺取刘表的荆州和刘璋控制的益州为根据地,然后“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刘备“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伟蓝图.但是,荆州“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联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占有荆州,向南可威慑江南,进而扫荡割据江东之地的孙吴;向北可出兵宛、洛,北定中原.因此争夺荆州,无论是对曹操、刘备、孙权都至关重要.在赤壁战前,面对来势汹汹的曹操大军,唇亡齿寒,共同的利害关系,使刘备、孙权结成抗曹联盟.赤壁之战曹操战败,退出了对荆州的争夺,而赤壁战后,刘备与孙权荆州争夺的序幕就拉开了.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孙权“以备已得益州,令诸葛瑾从求荆州诸郡.备不许……(孙权)遂置南三郡长吏,关羽尽逐之.”为争夺荆州地区,吴、蜀不惜兵戎相见.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集团留驻荆州的大将关羽率军攻打曹魏占领下的樊城,水淹曹操派来援助曹仁的于禁所督七军,“羽威震华夏”,曹操甚至“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刘备集团势力的发展,不仅对曹魏集团是一种威胁,对孙吴集团也是严重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和孙权又暂时结成同盟.孙权趁关羽出兵樊城,后方空虚的时机,命大将吕蒙袭取荆州,斩杀了关羽.
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为了夺回荆州,刘备不惜倾巢出动,沿长江而下伐吴.夷陵之战,蜀军大败,刘备的蜀汉再也不能对孙吴构成威胁,这时倒是曹魏对孙吴的威胁更加显现.于是,孙吴向蜀汉“遣使请和”,蜀汉与孙吴又结成了抗曹联盟.由此可见,“跨有荆、益”和“外结好孙权”之间是存在着极大的矛盾,是有一定条件的.
二、荆州的失去,使得北伐的基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诸葛亮《隆中对》“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的提法,也逐渐了失去了原有的号召力.诸葛亮《隆中对》认为在军事战略上要分两步走:首先利用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璋的弱点,不失时机地夺取荆、益二州;然后再以荆州、益州为根据地,等待时机成熟,两路出兵,对曹魏实施两面夹击,以达到逐鹿中原,兴复汉室的目的.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形势也正是按照诸葛亮提出战略决策发展的,刘备集团先后夺取了荆、益二州.此时真可谓万事俱备,只欠“天下有变”的东风了.
然而,荆州的失去,使得后来诸葛亮北伐时的条件,已异于《隆中对》中提出的北伐战略条件.失去荆州,使得蜀汉政权处于偏安一隅的窘境,经济实力大大削弱,军事上丧失了“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与“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遥相呼应,两面夹击曹魏的可能.
尽管诸葛亮后来与孙吴重修盟好,解除了可能来自孙吴方面的威胁.同时诸葛亮对蜀汉政权在政治上加强治理,整顿吏治,举贤任能,调整了蜀汉集团内部,主要是随刘备入川的荆州集团和原属刘璋的益州集团的关系;经济上则大力奖励耕战,务农植谷;军事上治戎讲武,为北伐作准备.经过几年的励精图治,蜀汉出现了“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的局面,训练出了一支十余万人的精兵.为了安定蜀汉的后方,解除北伐的后顾之忧.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经过两年的准备,亲率大军南征,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迅速平定了南中四郡南夷首领的叛乱.同时,又得以征收南中地区出产的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等物资以给军国之用;并挑选劲卒万人编入蜀军,号曰“飞军”,加强了蜀汉的军事实力.但仅管如此,蜀汉与曹魏、孙吴相比,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都还是最弱的.
为了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统一天下的大业,诸葛亮从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开始,到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病死北伐军中,七年中先后五次兴兵北伐曹魏.以诸葛亮之才,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却功败垂成,收效甚微.客观地讲,北伐的失败,与其北伐时的条件已异于《隆中对》时提出的北伐战略有关,蜀汉和曹魏两国力量过于悬殊,蜀汉以一州之力难以蹈覆雄据九州之地的曹魏,失败是必然的.唐代大诗人杜甫对诸葛亮十分崇敬,他在《蜀相》诗中写道:“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对诸葛亮北伐未能成功深感惋惜.

考!这要怎么搞?楼主你现实点吧,不能指望别人帮你写笔记然后让你用的,学习还好要靠自己的.....

《陈涉世家》------史记(司马迁)
一、词语解释
1. 少时 年轻的时候
2. 尝与人佣耕 曾经
3. 辍耕之垄上 停止;去、往
4. 怅恨 失望
5. 苟富贵 如果
6. 若为佣耕 你
7. 太息 长叹
8. 安知 怎么
9. 适戍 强迫去守边。适通谪
10. 屯大泽乡 停驻

全部展开

《陈涉世家》------史记(司马迁)
一、词语解释
1. 少时 年轻的时候
2. 尝与人佣耕 曾经
3. 辍耕之垄上 停止;去、往
4. 怅恨 失望
5. 苟富贵 如果
6. 若为佣耕 你
7. 太息 长叹
8. 安知 怎么
9. 适戍 强迫去守边。适通谪
10. 屯大泽乡 停驻
11. 皆次当行 编次;当在征发之列
12. 会天大雨 适逢
13. 度已失期 估计;误期
14. 乃谋曰 于是、就
15. 亡亦死 逃走
16. 等死 同样
17. 吾闻二世少子也 听说
18. 数谏故 屡次;缘故
19. 上使外将兵 皇上;带领
20. 今或闻无罪 有人
21. 楚人怜之 爱戴
22. 今诚以吾众 如果
23. 为天下唱 通“倡”,首发
24. 以为然 对的
25. 乃行卜 去、往
26. 卜者知其指意 意图
27. 念鬼 考虑卜鬼的事
28. 威众 威服众人
29. 丹书帛曰 用朱砂;写
30. 陈胜王 称王
31. 所罾鱼腹 用网捕
32. 得鱼腹中书 字条
33. 固以怪之矣 通已:本来认为奇怪
34. 间令 暗使。 间,私自,偷着
35. 之次所旁丛祠中往,到
36. 旦日 第二天
37. 指目 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
38. 素爱人 向来
39. 广故数言欲亡 故意;屡次
40. 令辱之 使
41. 笞广 用鞭、杖或竹板打
42. 陈胜佐之 帮助
43. 并杀 一齐
44. 召令徒属 号令;所属的人
45. 公等 你们诸位
46. 藉第令毋斩 即使、假若
47. 宁有种乎 难道
48. 诈称 假装
49. 袒右 露出右臂
50. 为坛而盟 筑;盟誓
51. 蕲下 攻克
52. 徇蕲以东 攻占
53. 比至陈 等到
54. 数万人 几
55. 弗胜 不
56. 豪杰 指当地有声望的人
57. 会计 集会商议
58. 身被坚执锐 亲自;通“披”;
紧握着;铁甲;武器
59. 伐无道 攻打
60. 诛暴秦 消灭
61. 社稷 国家
62. 刑其长吏 惩罚
二、翻译句子
1.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翻译:陈涉年轻年轻时,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次他)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
2.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翻译: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翻译:适逢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时期。误了期限,按法令都得杀头。
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翻译:现在逃走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5.天下苦秦久矣。 翻译:天下老百姓苦于秦(的统治)很久了。
6.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翻译: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7.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翻译: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托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部下,向天下人倡导,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8.此教我先威众耳。 翻译:这是教我们先威服众人罢了。
9.固以怪之矣。 翻译:自然就诧怪这事了。
10.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
翻译:又暗使派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夜间用篝火装作“鬼火”,又装狐狸叫,喊道
1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翻译:第二天,戍卒中到处谈论,都在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
12.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
翻译:吴广故意屡次扬言要逃走,使尉恼怒,让他责辱吴广
13.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翻译:即使仅能免于斩刑,可是守卫边境而死的人一定也占十分之六七。
1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翻译:况且大丈夫不死便罢,死就要干出大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15.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翻译:(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
1.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翻译:几天后,(陈胜)下令召集三老、豪杰一起来集会商议大事。
17.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翻译:将军亲自披着坚固的盔甲,手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无道的昏君,消灭暴虐的秦王
18.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
翻译:各个郡县里痛恨秦朝的官吏的,都惩罚当地郡县长官。
三、问答总结
1.本文选自哪部名著?作者是谁? 答:《史记》;司马迁
2.陈涉起义的直接原因及根本原因分别是?
答: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天下苦秦久矣。
3.陈涉为起所作的两方面舆论准备是? 答:丹书鱼腹;篝火狐鸣
4.陈涉是怎样一个人?
答: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卓越的组织和领导才能,有超人的才略和胆识。
5.文中能体现陈涉少时就有远大志向的一句是? 答: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6.既表明陈涉对统治阶级无比愤恨又表明其伟大抱负的动员群众的名言是?
答: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7.陈胜是什么出身,他有什么性格特点。
答:陈胜佣耕出身,记叙陈胜与别人对话的手法表现陈胜不安现状。胸怀大志,有政治抱负的性格特点。
8.陈胜、吴广是在什么情况下决定举行起义的?他们的行为说明了什么?
答:是在陈胜,吴广等九百贫苦人被征戍边,途中遇雨,道不通而无法按期到达目的地,而按秦朝法律都要被杀的情况下,不得不举行起义的。 这既说明了秦徭役繁重,法律苛酷的暴政,说明了起义是被逼出来的,又表现了陈胜等人敢于反抗的精神。在这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在逃亡和起义同样都是死的情况下,毅然选择为了救国救民而举行起义的决定,充分显示出陈胜的“鸿鹄之志”。
9.决定起义后,陈胜、吴广为了哪些起义前的准备工作?
答:决定起义后,陈胜、吴广首先分析天下形势,拟定斗争策略;陈胜又分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制定了借深得人心的扶苏、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发动起义的斗争策略;然后为起义作舆论准备,他们运用问卜、念鬼、鱼腹藏书,篝火狐鸣等方法制造舆论,鼓动人心,树立威信,使人们相信"大楚兴,陈胜王"的必然趋势,结果在士卒中很快得到反应。
10.“陈涉少时,尝与人拥耕”,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陈步是个无田无地靠帮别人打工为生的贫苦农民。
11.“怅恨久之”,表明了什么?答:表明陈胜对自己所处的佣耕地位怨恨不满。
12.而对话中的“苗富贵,无相忘”,表达了什么?
答:表达了陈胜极想改变现状,摆脱贫困的愿望,也反映了他其有朴素的阶级友情。"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则通过形象的比喻,道出陈胜怀有远大的志向。这样课文开篇就让读者了解陈胜虽然出身低践,但却有反抗精神,胸怀大志,不同常人。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一、 词语解释
1. 不辱使命 辱没、辜负
2. 易安陵 交换
3. 其许寡人 答应
4. 大王加惠 给予恩惠
5. 甚善 好
6. 虽然,受地.. 虽然这样
7. 弗敢易 不;交换
8. 因使唐雎使于秦 于是;派;出使
9. 故不错意也 所以;错通“措”
10. 请广于君 扩充
11. 逆寡人者 违背
12. 轻寡人与 轻视
13. 非若是也 像;这样
14. 虽千里不敢易 即使
15. 岂直五百里哉 难道;只,仅仅
16. 怫然怒 盛怒的样子
17.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先生;曾经听说
18. 布衣 平民
19. 免冠徒跣 摘掉帽子,光着脚
20. 以头抢地耳撞;罢了
21. 庸夫之怒 平庸无能的人
22. 非士之怒 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23. 仓鹰 通“苍”
24. 休祲 吉凶的征兆
25. 若士必怒 如果
26. 缟素 穿丧服
27. 色挠 变了脸色;
28. 挠, 屈服
29. 谢之 道歉
30. 寡人谕矣 明白,懂得
31. 徒以有先生也 只是因
二、 翻译句子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
翻译:承蒙大王给予恩惠,用(贵国的)大面积的土地来换(敝国)小面积的土地,很好;虽然这样,我从先王那里继承了这块土地,(我)愿意意始终守住它,不局限性 拿它来交换。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翻译:安陵君于是派唐雎出使秦国。
3.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翻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4.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翻译: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扩大他的领土,然而,安陵君违背我的意见,(这)不是小看我吗?
5.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翻译:即使拿一千晨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只(换)面积为五百里的(土地)吗?
6.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翻译:老百姓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7.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情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翻译:这三个人,都是普通老百姓中最有胆识的人啊。(他们)心里的愤怒还没有迸发出来,上天就降下征兆。再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8.若士必怒,伏尸二人一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翻译:如果有能力有胆识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现在立刻)倒下两具尸体,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的人将会因此而穿上丧服,今天的情况就是样。
9.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翻译: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
三、 问答总结
1.本文选自哪部作品? 答:《战国策》
2.秦王是怎样一个人? 答:骄横狂妄、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
3.唐雎是怎样一个人? 答:从容镇定、不畏强暴、有胆有识、热爱祖国、不怕牺牲。
4.唐雎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史实有什么用意?
答: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
5.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的变化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
答:从侧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
6.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秦王真的屈服了吗?为什么?
答: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奸诈狡猾。他请唐雎“坐”,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文中所说,也只是恭维唐雎的话,从当时秦在军事的占压倒优势及秦王的性格来看,秦王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
7.体会下面各句中加粗词的语气。
①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②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③岂直五百里哉?答:强烈的疑问语气,疑问语气兼感叹语气
8.秦王所说的安陵君以五十里地而存者的原因是什么?
答:秦王把安陵君当作忠厚老实的长者,所以不放在心上。
9.安陵君能以五十里地而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原话)答:徒以有先生也
10. “且秦灭韩亡魏”一句,表现了什么?答:炫耀武力,进行恫吓
11. “轻寡人与?”表现秦王的什么性格特征?答:骄横
12.针对秦王的表现,唐雎是怎样和他斗争的?
答:针锋相对,“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13.唐雎提出“布衣之怒”的目的是什么?
答:针锋相对,显示平民的力量,阻止秦并吞安陵。
14.“与臣而将四矣”其中说到的是哪四个人?答:专诸、聂政、要离、唐雎
15.“伏尸二人”是指哪二人?答:秦王 唐雎
《隆中对》-----陈寿
一、 词语解释
1. 亮躬耕于陇亩 亲自
2. 好为《梁父吟》 喜欢
3. 身长八尺 身体
4. 时人莫之许也 承认、同意
惟博陵崔州平 只有
5. 谓为信然 说;确实这样
6. 屯新野 驻扎
7. 先主器之 器重
谓先主曰 对……说,告诉
8. 此人可就见 接近、趋向
9. 不可屈致 委屈(他)召(他上门)来
10. 宜枉驾顾之 屈尊;拜访
11. 先主遂诣亮 于是;拜访
12. 凡三往 总共
13. 因屏人曰 于是;命人退避
14. 汉室倾颓 崩溃、衰败
15. 孤不度德量力 估计;衡量;
16. 欲信大义 通“伸”,伸张
17. 遂用猖獗 因此;失败
18. 然志犹未已 仍、还;止
19. 君谓计将安出 计策;怎样;产生
20. 自董卓已来 通“以”
21. 非惟天时 只是
22.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已经
23. 此诚不可与争锋 的确
24.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可以凭借;谋取
25. 利尽南海 物资;全部取得
26.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大概;资助、给予
27.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兴旺富裕;爱抚、爱惜
28. 帝室之胄 后代
29. 总揽英雄 广泛地罗致
30. 外结好孙权 友好
31. 命一上将将荆州 将领;率领
32.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亲自
33. 百姓孰敢箪食壶浆
谁;用箪盛饭,用壶盛浆
34. 以迎将军 来
35. 诚如是 果真;这样
36.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一天天
37. 岂有意乎 有(这种)打算
38. 岂愿见之乎 是否(可)
39. 每自比于管仲 常常
40. 君与俱来 一起
41. 抑亦人谋 而且
42. 挟天子 挟持、控制
43. 因之以成帝业 凭借、依靠
44. 若跨有荆益 占据
45. 愿君勿复言 希望;再
46. 所以资将军 用来……
二、翻译句子
1.时人莫之许也。 翻译: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他这种比法。
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翻译:你只可以到他那儿见他,不可以委屈(他)来。将军应当亲自去拜访他。
3.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翻译:于是先主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
4.孤不度德量力
翻译: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
5.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翻译: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先生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
6.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翻译:曹操和袁绍相比,就显得名声小,兵力弱
7.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翻译:但是曹操终于能虎胜袁绍,以弱胜强,不只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谋划得好啊
8.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翻译:这大概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将军是否有(夺取它的)打算呢?
9.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翻译:百姓谁敢不用箪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浆来迎接将军呢?
三、问答总结
1.文中提到的诸葛亮有何特点? 答:智识卓绝、才华横溢、抱负非凡,料事如神,关心国家大事,有卓越的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2.文中提到的刘备有何特点? 答: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虚心诚恳
3、徐庶说诸葛亮是“卧龙”有什么含义?他为什么要刘备亲自去拜访诸葛亮?
答:“卧龙”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诸葛亮的超人才智,再一次表明他是一个隐居山野的非凡人物。在徐庶看来,“枉驾”才是得“宜”,“俱来”便为“屈致”,这就更突出了诸葛亮的才能。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
4、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态度和心情怎样?从哪些行动和语言里能看出来?
答:“凡三往,乃见”,既表现了诸葛亮的谨慎性格,也说明了刘备的热心求贤。针对时局特点,表明平生抱负,询问除奸兴汉的大计。谈话简明得体,语气委婉有致,态度谦虚诚恳,流露了对汉室江山的焦虑心情。
5、为什么要先分析曹操?摆了哪些事实?得出了什么结论?
答:因为曹操使“主上蒙尘”,“汉室倾颓”,是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头号敌人。曹袁并论,用事实有力地肯定了曹操谋略出众,兵力雄厚,政治地位优越。得出强弱悬殊,难与为敌的结论。
6、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了孙权?结论是什么?
答:从政权、地利、人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孙、曹矛盾,可结为外援。
7、对刘备来说,荆州有哪些有利条件?诸葛亮是怎样暗示刘备的?
答:荆州的有利条件是物产丰富、军事要塞、刘表无能。所以诸葛亮用反问句的方式来暗示刘备,含蓄而有分寸,巧妙地将荆州可取、勿失良机的信息传达给了刘备。
8、为什么要分析益州?诸葛亮认为益州有哪些优越条件?
答:由于荆州四通八达,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只能做外围,不能做主要的根据地,因此最后分析了益州。益州的有利条件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天然粮仓,条件优越;政权动摇,民心已失。因此有机可乘,并且益州可以作为可靠的根据地。
《出师表》------诸葛亮
一、词语解释
1. 崩殂 死(皇帝)
2.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实在;时
3. 盖追先帝殊遇 原来是;优待,厚遇
4. 以光先帝遗德 发扬光大
5. 恢弘志士之气 发扬扩大
6. 陟罚臧否 善恶
7.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显示;治
8. 是以先帝简拔 因此
9. 以遗陛下 给予
10. 悉以咨之 都;询问
亲贤臣,远小人 亲近;疏远
11. 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遗憾
12. 躬耕 亲自
13. 猥自枉屈 降低身份
14. 卑鄙: 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15. 由是感激 感动,激动
16. 遂许先帝 于是;答应
17. 二十有一年 通“又”,表余数
18. 夙夜忧叹 早晚
19. 恐托付不效 实现
20. 深入不毛 不长草(的地方)
21. 庶竭驽钝 差不多;比喻才能平庸
22.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重任
23. 以彰其咎 表明,显扬;过失
24. 咨诹善道 询问
25. 临表涕零 流下眼泪
三、 翻译句子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翻译: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向您竭诚进谏的道路。
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翻译: 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3.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家会有司论其刑赏。 如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以 翻译:及有忠心耿耿做好事的人,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
4.必能使行和睦,优劣得所。 翻译:一定能够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翻译: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
6.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翻译: 因此我很感激,于是答应先帝愿意为他奔走效劳。
7.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翻译:陛下也应自行谋划,以询问(治国的)好道理,考察,采纳正确的意见。
三、问答总结
1.本文中诸葛亮主要向刘备提出了哪三条建议?答: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2.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蕴含着作者对先帝的感恩图报之情,表达其竭力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3.诸葛亮在文中向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提出这三条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答:三条建议:(1)建议陛下广泛听取臣下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们的精神,广开言路;(2)宫廷和丞相府是一个整体,里面的人都是国家官员,对他们实行提升、惩罚、表扬、批评,应当用一个标准,严明赏罚;(3)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即亲贤远佞。目的:上面这些治国大计和政事安排,都是为了出师。只有国内政局稳定,有了“平明之理”,诸葛亮才可以后顾无忧,专力伐魏。
4.从全文来看,诸葛亮向刘掸提出的三条建议,他反复强调的是哪一条?
答:反复强调的是“亲贤远佞”,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佞、广开言路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作者以先汉、后汉的历史事实说明了亲贤远佞的利弊,促使后主亲贤臣远小人。
5.诸葛亮是在向刘禅提建议,但文中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到“先帝”却有十三次之多,这是为什么?
答:不难看出,诸葛亮事事都以先帝之意为依据,句句都借先帝之口说出,既不失人臣之礼,更无教训人主之嫌,使刘禅听了,忠言而不逆耳,十分得体;同时也表明他本人处处念及先帝之遗德、遗训,时时不忘先帝之殊遇重托,既能表明自己的心迹,又容易以情打动刘禅。文中虽然明提陛下只有八次,但暗提陛下尚有五处(即“诚宜开张圣听”之前,“宜付有司”之前、两次“悉以咨之”之前、“则责攸之”之前),实际共十三处,或表忠诚,或表心愿,或提具体建议,表明诸葛亮处处为刘禅着想,使再昏庸的皇帝也不能无动于衷了。总之,“受恩感激”, “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贯穿全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刘备父子的无限忠诚。
6.作者对他所推荐的贤臣和后主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 贤臣——稳定政局,提兴德之言
后主——亲近贤臣,听取他们的“兴德之言”,赏罚分明,以保持国内政局分明
7.篇末的“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固然集中地体现了诸葛亮最刘氏父子的无限忠诚,但这“涕零”中还包含着诸葛亮哪些未言亦不可言的话?
答:也隐含着他对国内政局的担忧,对刘禅能否采纳建议,修明内政的担忧,透露出他复杂矛盾的心情。刘禅十七岁继位,诸葛亮此次出师时他也只有二十岁。刘禅黯弱昏庸,亲信宦官,远避贤能,胸无大志,苟且偷安,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对后主确实是无法完全放心的。然而刘禅毕竟是主,诸葛亮是臣,尽管他有很多的不放心,却不能完全明白地表述出来,他只能一再表明其忠心,以先帝托孤、先帝遗志为理由,劝勉后主广开言路,亲贤远佞,以安定大局。说的过多,语气过于教导,难免有教育后主、倚老卖老之嫌,所以他言而未尽。
参考练习:阅读《出师表》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悉以咨之 辍耕之陇上
B. 试用于昔日 叹息痛恨于桓、灵
C .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以塞忠谏之路也
D. 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人不知而不愠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
A.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B. 诚宜开张圣听C. 不宜妄自菲薄D. 叹息痛恨于桓、灵
3.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的“益州”指蜀汉,“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
B.作者分析形势先说不利的主观条件,后说有利的客观条件。
C.作者在提出自己的建议时,先从正面说,再从反面说。
D.本段的主旨句是“诚宜开张圣听”,这是作者提出的第一个建议。
4.这段文字分析了蜀国的内外形势,作者的用意是( )
A.表达对“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先帝的怀念。
B.赞扬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的忠心耿耿。
C.表达出师伐魏以报效先帝的决心。
D.希望刘禅认识形势的危急,实施广开言路的政策。
5.请将“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6.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其中一条,并就这条建议谈谈今天对我们有何借鉴意义?

收起

《陈涉世家》《隆中对》《唐雎不辱使命》这些文章中那些段落要背? 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是不是都要背 陈涉世家,出师表,隆中对的译文还有唐雎不辱使命 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 其中有哪些名句? 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和出师表当中考试更容易考到哪篇? 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 其中有哪些名句? 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哪些是重点?还是都重要? 请提供《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的通假字 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这四课的通假字是什么? 隆中对 唐雎不辱使命,陈涉世家的重点句子【千古名句】急 怎么写《陈涉世家》,《唐岨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的导读 文言文 重点篇目出师表 隆中对 陈涉世家 唐雎不辱使命 考试如果考两篇 ,会考哪两篇 40分~求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的译文(都是初中的课文~) 马鞍山前年考出师表隆中对,去年考陈涉世家,今年会考什么?唐雎不辱使命? 如题(除了陈涉世家、隆中对、唐雎不辱使命)外还有其他的么? 九上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人教版)《陈涉世家 》《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详细介绍与理解. 考 陈涉世家、出师表、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 哪个几率大出师表是打星号的文章 隆中对也是 九上语文下面哪些语文文言文需要背?沁园春雪、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词五首、课外古诗词背诵.上面哪些需要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