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艺术类论文 > 教育资讯

艺术论文 :景色·人物·场景[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6 07:41:24 艺术类论文
艺术论文 :景色·人物·场景[1]艺术类论文
【找论文网 - 艺术类论文】
内容摘要:音乐形象分析是对标题音乐(这里指器乐)对具体艺术形象“描绘”的分析。在《培尔·金特》组曲中,分别使用了《朝景》《苏尔维格之歌》等标题,作曲家格里格用音乐的表现形式描绘了自然景色、故事场景和勾勒出了几个不同性格的女子形象,深入人心。
  关 键 词:组曲 形象 形象美 音乐形式
  
  音乐形象分析在理论上是以音乐美学中的“情感论”学说为基础的。音乐美学中将其定义为“音乐艺术通过乐音运动塑造的具有一定思想感情内容和审美意义的艺术形象,也就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运动对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印象和心理感受所进行的艺术概括”。①也有音乐理论家称之为“当音乐能够真切地表现出某种特定的情绪、场景或过程等,并能使听者在相应方面产生有关联想时,这种被表现的对象和所产生的联想就叫做音乐的‘形象’”。②这种对“音乐形象”的诠释与浪漫主义时期标题音乐的繁荣有直接关系。所谓标题音乐,是指用文字来揭示音乐内涵,阐明创作构思的器乐曲。也就是说,音乐形象分析即是对标题音乐(这里指器乐)对具体艺术形象“描绘”的分析。
  《培尔·金特》组曲是作曲家格里格从诗剧《培尔·金特》的配乐中选编的两部管弦乐曲。作品取材于挪威的民间故事,讲述了培尔·金特的冒险故事。剧作家易卜生借培尔·金特这个典型的市侩形象揭露了利己主义者的口是心非、怯懦、残忍的人物面貌。作曲家为该剧作了二十二段配乐,并在公演后从中选出八段改编成两套管弦乐曲(《培尔·金特》第一、第二组曲)。这部作品成功地以音乐的表现形式描绘了自然景色、故事场景和几个不同性格的女子形象。
  一、自然景色的“形象”
  用语言文字来描绘自然景色可以非常细腻、准确,而用音乐语言来描绘自然景色,那只能是得其“意”而忘其“形”。也正由于如此,用音响的形式表现自然景色更能激发听者的联想,因为音乐的抽象性给欣赏者留下了广阔的再创造的天地。
  《培尔·金特》第一组曲的第一乐章《朝景》结构是三段式:第一段(第1—30小节)采用牧歌的主题,由长笛、双簧管交替演奏。木管的音色使音乐充满田园气息。这个主题是按照色彩性的调性关系展开的:E大调—#G大调—B大调—E大调。作者用调性、音色和音区的对比来描绘旭日初升时的色彩变化。第二段(第30—55小节)是全曲的高潮,描写朝阳升起,由大提琴演奏。曲调来自第一段牧歌主题。在结尾中,法国号暗示猎人的号角,长笛和单簧管上的颤音暗示鸟鸣,最后长笛的牧歌音调由大管应和着,渐渐消失在早晨恬静的气氛中。这一乐章是一幅色彩鲜明的清晨风景画,直观地表现了田野风光的音乐形象,令人陶醉。
  第二组曲第三乐章《海上风暴之夜》似一幅交响音画,描写了培尔·金特倦游归来,当船驶近挪威海岸时遇到飓风沉船的情景。作者在这一乐章中充分使用了各种音乐表现手段,在力度、和声、复调、音色、节奏、演奏形式的有机结合下描写了海上风暴之夜的“海浪”“孤舟”“暴风雨”等形象。在呈示段中(复乐段)由纯五接纯四度向上跳进的主题音调在清澈的和声背景上以强力度全奏,与另一平稳的音调在单簧及巴松以弱力度的演奏形成一强一弱、一浓一淡(织体)、一宽一窄(音域)的对比,并以模进的手法反复几次,宛如“冲击的海浪”一起一伏的生动形象。后部分采用主题音调,由双簧等乐器以单旋律的形态用卡农式的复调手法交替演奏。这种流动起伏的音响效果似乎让人看到一叶孤舟漂摇在大海上。乐曲中段是由两个乐段的构成与主题连续对比。前乐段主题是一连串的八分音符成半音阶的形式波浪式的快速进行。后乐段以半音阶形式快速下行的音调(木管演奏)及在八六拍子下的附点八分音符(不同演奏法结合)等形式,描写出一幅“滂沱大雨”的逼真画面。
  在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中,作曲家调动了各种音乐的表现手段。他对不同的景色、景观采用了音乐的习惯表达方式,又融入了自己独特的创作手法。如木管演奏牧歌式的旋律来表现田园风光;长笛快速演奏半音阶表现刮风等,都是音乐的习惯表达方式。又如在表现“冲击的海浪”时采用一强一弱的“回音”式写法,这是格里格所喜爱的一种音乐表现手法。以上的两个乐章中,作者描绘了两幅不同的自然画面,塑造了不同的音乐形象,使人们在感受音乐形式美的同时也获得了极大的精神审美和愉悦。
  二、人物“形象”
  格里格在这两部组曲中多次用音乐语言对人物形象进行描写和对人物性格及内心世界进行刻画。
  第一组曲第三乐章《阿尼特拉舞曲》,是一首具有玛祖卡性格的活泼舞曲。这是写培尔·金特在沙漠绿舟的阿拉伯帐篷中,美丽的女子阿尼特拉用舞蹈欢迎他时的情景。这一乐章的结构是三段式的,配器也很有特色:只有弦乐组(小提琴加弱音器)和三角铁;在三四拍子的节拍下使用小提琴演奏主题旋律。作曲家以此来表现活泼妩媚的阿尼特拉的形象。乐曲中长艺术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