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心之所向75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5 15:29:10 高中作文
心之所向750字作文高中作文

精选作文:心之所向750字作文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题记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顾,两者皆可抛。”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就开始着对自由的憧憬。老庄迷梦于自由自在的蝴蝶,讨钱亦留恋于采菊东篱的悠闲恬淡。心之所向,唯独自由。

  青春期的我们让身边的人头疼。总想着跨越年龄的鸿沟无拘无束的过自己梦想般的生活。哪怕这个世界有多残酷。我们年轻,拿着青春做筹码去追寻飞蛾扑火的最后一丝光和热,哪怕遍体鳞伤,满目疮痍,甚至烟灭灰飞也抵挡不了我们追求光和热、向往自由的热切与躁动的心。

  抬起头看到同一片星空,甚至同一颗星辰。彼此相距的也许是海角与天涯的距离。在那一天看到的星星会不会更美?山那边到底是什么?我渴望的是日后每个黄昏的我能悠闲的坐于阳台,看太阳洒下最后一抹光辉,看天边第一颗星辰开始闪烁。我会品一口香茗,细细体味这生活的平淡与自由。

  但,这世界上又哪有白来的午餐。要得到回报就得付出

  我知道追求自由的这条路上有遍地荆棘,也有无尽空虚,毕竟向往的东西总不是那么唾手可得。在这段旅程中,我将荆棘当做横越鸿沟的桥梁,把空虚当做沿途伤口上的良药,奔向辽阔的天际。让梦去放逐,让心去流浪。

  当我像一匹骏马奔跑于辽阔的草原,当我像一只雄鹰展翅在无尽的苍穹,当我像一尾鱼儿遨游在幽深的大海。我会感受到心之所向的自由,并开始不在沿线古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高三:潘伟

预测2016年高考作文题10择心之所向,崇灵魂光芒

预测2016年高考作文题10:择心之所向,崇灵魂光芒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科学家解决人类生存问题,哲学家和文学家解决人类思想问题,医学家解决人类健康问题,怎么享受不了红得发紫的待遇?而一些笑星、歌星、影星,甚至不入流的选秀者、模特却万民追捧,举国崇拜。

我们究竟应该崇拜谁?崇拜什么?怎么崇拜?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择心之所向,崇灵魂光芒

王婉听

当疯狂的粉丝为了一张俊秀的脸涌上街头,当激动的观众为了一场群星荟萃的节目在电视前蹲守,当崇拜已成为社会上一种普遍的姿态,我想,是时候该去思索,我们该为心灵选取一个怎样的仰望方向?

崇拜,并非简单的悦慕与追捧,它承载着人们价值标准的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崇拜什么,便是想成为什么。崇拜,也体现着我们的价值观念,它将在我们人生道路上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果想在前进之路上印下坚实的脚印,那么,我们必须要拨开皮相和物欲的迷云,择心之所向,擎一盏灵魂之光闪烁的灯,照亮行进的方向。

这灵魂的光芒绝非影星的精致面容、歌星的迷人歌喉、笑星的开心小段子以及选秀者的拙俗炒作。人们往往容易被皮相的华丽和物欲的香气迷晕头脑,使崇拜的方向流于肤浅,甚至误入歧途。在这个娱乐至死、物欲主义横流的时代,太多人把享乐当作价值所在和奋斗目标,向往着外表的美丽和物质的富足。于是,当代表貌美多金的各色“偶像”符号出现时,便契合了各种粉丝内心浮夸的标准,致使他们陶陶然醺醺状,不知不觉就选错了价值取向。

多么可悲!看哪,巴黎左右岸的对比早已为我们揭示了心灵的正确趋向。那先贤祠中沉睡的贤者,有着对人类命运最深挚的关怀,对奉献价值最无保留的热情,他们灵魂的高尚与思想的深远,至今仍为全世界所崇仰——那才是崇拜的正确方向!

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情怀,特蕾莎修女“行小事,举大爱”的追求,曼德拉“黑白无间,众生和睦”的梦想??天空中伟人的星斗如此繁多耀眼,如何择不出一心之所向?还有身边最平凡的奉献着们,他们隐于为人类服务的后台,创造着最不凡的价值。擦去浮躁世俗的尘土,我们会发现,身边也有着如此明亮的灵魂光芒,等待我们去崇拜。

当然,崇拜,只是开始而并非终点,在这之后,还有着“成为”。我们在择心之所向后,还要以沉潜的毅力,坚忍的品格,奉献的热情点亮自己的灵魂。

1

只要我们抛得掉皮相与物欲的诱惑,放得下个人小利的动摇,忍得了磨难中坚定心志的苦楚,舍得出为人类作贡献的价值,我们就可以从崇拜出发,走向光芒并成为光芒。

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讶然发现,自己胸口处荧荧的光亮,已经足以成为被崇拜的方向。

仰高山时行景行

孙慧敏

这是一个信仰缺失而崇拜风行的时代。

一方面,我们跨越了千山万水只为去见心目中的明星一眼,歌星、影星、笑星正在坐上万民敬仰的宝座;而另一方面,我们享受着人类的各种发明创造却仍然要弃发明家如敝屣,而我们也很容易发现,那些哲人、文人、医者正在蹲坐在社会的角落里默默饮泣。

诚然,我们有选择自己的崇拜对象、崇拜目的以及崇拜方式的权利,可当我们对于世俗的偶像与人类的精英的态度竟是天壤之别时,崇拜本身就已超越了人的主观喜好而成为社会精神趋向的代表,而其中反映出的价值取向才是我们真正应该重视的。而我认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就是要做到:仰高山时行景行。

曾经,我们心目中的高山是一段段绵延不断的文学之岭,抑或是一座座高耸入云的科学之峰。我们感佩着医者仁心,沐浴着唐风宋雨,惊叹于宇宙奥妙,崇敬于思想深邃。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全部的物质基础与精神根基皆来源于此,因此何必把这些全部白白抛却呢?何必让崇拜的对象只是流俗地拘泥于明星呢?我们固然不能做到像唐人葛清那样在身上纹满诗歌以示对诗人白居易的喜爱与尊敬,但至少可以尊重他们的努力,肯定他们的价值,直至让简单的崇拜变为高尚的信仰,熠熠如星光,照亮人类的未来。

我常常想,或许,尊重,即是尊国之重者;崇高,即是崇行之高者。这样说或许有失偏颇,但我们崇拜的目的绝不只限于慕明星的貌美年少,或是羡他们的一夜成名,我们应该为崇拜赋予更深层次的意义。我们所看重的,往往是俗世的功成名就、大红大紫。我们所崇拜的,也恰恰是我们希冀着得到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向往诚心正意,山高水长呢?我们为什么会忽视“自由主义牛虻”的作用?为什么会嘲笑“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呢?这无疑是我们身上正确价值观的缺失,而“仰高山时行景行”,便是要让我们回归崇拜的本质。

崇拜既定,高山既仰,不行景行,又会如何呢?可笑当今之世,为明星出言不逊者层出不穷,甚至于打骂周围不理解的人都已成为常态。试问,做一个 2

“脑残粉”真的好吗?我们为什么不能走上崇拜的正道,安静而虔诚地去爱、去尊重、去给予?这才是理性崇拜,快乐崇拜的不二法门啊!

心仰高山,身行景行,此为正道,为信仰之本质。我们应该做的,便是为信仰正本清源,让崇拜,让信仰,呈现出清明澄澈的本心。

3

我们心之所向的好学校

我们心之所向的好学校

作者:徐蕾

来源:《中国西部·教育刊》2014年

都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我和妻子这两年工作比较忙,基本只有晚上回家才能陪孩子,我很担心孩子去学校跟着不好的人学到坏习气,或者受欺负。这也大概是每个家长都担心的事吧。

我心目中理想的学校应该是这样的。

干净,整洁,周围环境比较安静,便于孩子专心学习,也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审美;安全,无论是学校保卫措施,消防、电力设备,还是学校工作人员的意识和能力层面,都要确保孩子的绝对安全;学校的校风,肯定要让孩子融入进去后经常都有个良好的精神面貌,能够养成积极进取的行为习惯,热爱钻研一切知识,有礼有节对待人和事——这个要求有点高,家长肯定是要配合的,但很大一部分,需要学校有经验的老师去引导;作业适量,写的东西保证孩子在2个小时内能完成最好,其他的素质教育作业一定要多考虑家长的实际情况;老师推荐购买学习用品时,适度,适度,再适度。

王祖进

四川师范大学离休处职员,有一名在上初中的孩子。

好学校是不分名校、优质学校的,它以孩子的天性为主题来发展,保留学生每个年龄段的特点和每个孩子的特质。没有补习班,也没有什么假期补习。

有人之前说,中国好几十年都没有出现过一个大家,我想这个应该就是因为中国现阶段的教育现状——一切都向分数看,只有分数好的人才是优等生。但是我们发现只会学习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因为他们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同时,他们缺乏个性,独立性差。

好学校是脱离了应试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它培养能够迅速适应社会并且创造价值的学生,这一类的学生能够正面社会给予的压力,并将之转化成为自我发展动力。

到那个时候,我们衡量一所好学校的标准就不再是升学率,而是学生是否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或者说是普通人。

陶庆

个体经营者,一年前因为工作调动全家搬到成都,因为7岁的女儿,她

好的学校有一个卫生的食堂,有营养均衡的饭菜,每天的食材都是新鲜的,几乎是不打农药的,每天都能吃到不一样的饭菜,还能够规范孩子在吃饭时的习惯。

有一次孩子放学回家问我,妈妈老师吃不完的饭都可以倒掉,为什么还要要求我们节约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想,一所好的学校,老师在要求学生做到的同时,自己要先做到、做好。

社会人眼中的好学校

罗大爷

82岁退休老职工

一个学生能够考得上大学的,升学率高的学校是好学校。当然,不一定是“知识改变命运”,很多时候还要考虑到技能,所以除了升学率之外,还能教给学生生存技能的学校才能叫好学校。

在一个好学校里面,老师如果要教学生,首先自己要成为一个有才学有才华的人,智力方面和德育方面都要达标。老师是很纯粹的职业,千万不能被社会世俗化,一旦老师的教学不单纯,那他们教出来的学生在对事情的认知上也会有很大偏差。

蒋兵

成都尚宅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就觉得我们小时候的学校好,很温馨,老师对学生很负责任。

那时候我在班上就是后进生、刺头,当时老师就要优等生来帮我,她自己也给我开小灶,连我生活上的问题都是事无巨细,照顾周全。

那时候老师没有一点点功利心,她就是单纯地希望你能够更好,一点点把你从一个后进生变成普通学生,继而才是优等生。

如果要说一个学校好不好的话,就看学校是如何看待后进生的,不仅要一视同仁,还应该将更多的关注和关爱放在他们身上。

徐茂辉

资深律师,民事、经济法律顾问,四川蓉城律师事务所。

一所好学校必须有一个高瞻远瞩,走在时代前沿的办学理念,它所看到的必须是人类更远的发展方向。

当然,在它成为好学校之前必须先做到,它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纯粹的公办学校。只有这样,学校才会抛开它的功利性,才能真正地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我也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但是我发现我们所有人都在为了让孩子成为大学生或者是让他以后能赚更多的钱而努力。学校本身就应该是一个给孩子们“造梦”的地方,老师是引导和帮助孩子们完成自己梦想的人,不应该是为了让孩子成为大学生,或者实业家而存在的。

我看到身边的同学也好朋友也好,真正在学业上有建树的毕竟是少数,而其他大多数人都是社会的普通公民,那么究竟我们用什么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呢?现阶段我们的标准就是你有多少钱,这种标准是非常单一,也是非常片面的。

教育应该是同社会挂钩的,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会影响未来整个社会。所以在我看来,除了“造梦”之外,学校还应该教给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一个人成功的方式有很多种,或许他并非家财万贯,但是他是某个领域的专家,甚至是他只是一个平凡的小职员,但是他生活充实幸福,这些都应该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

生命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育,好的学校会将生命教育变成生活的一部分慢慢渗透到学生的思想、行为中去,规范到细节,如上下楼梯、如何应对陌生人等等方面,在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要教会孩子相互尊重,除了尊重自己,也要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尊重他人。

张慧敏

《未来导报》编辑部副主任,从事教育方面报道10年。

我心目中的好学校是这样的:老师德艺双馨,有君子之风,有儒雅气质,有大家风范,能给孩子带来精神的鼓舞,方向的指引,智慧的启迪,思想的启蒙,真正能引领孩子走向人生的正途,让学生享受读书,享受做学问,享受做人的酸甜苦辣,拥有一颗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对生活的热爱之心。

我希望学校里的孩子们快乐学习,明理知书,对学问有探索的欲望,有享受学习的状态,自己主动去学习,探索着去学习,创新着去学习,以学习为人生乐事,以上学为奖赏,以和老师辩论人生道理、社会知识、时事局势为乐趣,以在学校的每一分钟为宝贵财富。我希望这样的学校多起来,让孩子们喜欢的学校多起来。

尹显华

保安,在成都打工二十年,在做保安之前一直都干的是清洁工,五十多岁的他有两个孙子在身边,一个在上小学,一个在上幼儿园。

二十年前我们从仁寿到成都,我们和孩子两地分居。在成都当清洁工也挣不到多少钱,交不起城里的学费不说,户口不在成都孩子也没有办法跟在我们身边上学,那时候孩子就只能在老家上学,我们都是两头挂着,我们根本就照顾不到他,所以孩子读完初中之后就跟着我们一样出来打工了。

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学校就是好学校,因为现在的学校都很公平。

孙儿他们虽然户口不在成都,但是有政策可以让他们跟着父母就留在城里上学了。而且,小学、初中都是义务教育,家庭条件差的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减免费用。像我们这些打工的孩子都上得了学,学校也没有因为他们是农民工子女就瞧不起他们,学校的老师对他们也非常关心,还经常教我们如何和孩子沟通。

我感觉就现在挺好了,孩子有书读,以后肯定可以考一个好大学,就不用像我们这样在外面只能挣一些体力钱。

刘欣

应届毕业生

我是一名刚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就自己的读书经历而言,感觉一所学校的灵魂就是老师,老师人品好这所学校才会是好学校吧。除了教书育人,老师要有很高的情商,要擅于处理学生之间的关系。

青春期的学生难免闹矛盾,一般的小摩擦都能够自行解决。但这不表示老师可以漠视一些发生在学校的异常事件。什么时候该让他们自己解决,什么时候该介入调解或杜绝此类事情,如何掐灭校园暴力的苗头,只有把这个“度”把握好了,学校里的学生才会真正地好起来。

再者,青春期的孩子很难管教,有的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心切,会对“差生”用一些过激的方式,出发点或许是好的,却让学生害怕和学校有关的一切。这同样也是不可取的。不少老师自恃书教得好,轻则冷嘲热讽,重则无良体罚。之前就有媒体报道过一些极端例子,学生读书把命都赔上了,这样的老师哪怕书教得再好,也不会有家长愿意认同他的专业性,更不可能放心地把小孩交给他。

老师眼中的好学校

胡瑶

我本身就是一所村小里的老师,我们学校在一座大山深处,和其他村小不一样的是,我们的学生连井底之蛙都算不上——别人或许还有一片天可以看,而他们能看到的只有山。

下页

我们心之所向的好学校

学生心中的好学校

周国璞

师大一中七年级学生

在好的学校里面学习感觉不是一成不变的机械的学习状态,更像是一种生活。

老师教学好,学生们都喜欢这一课,才会很积极上进;对待学生的方法好,学校里才没有厌学的情况。同学之间有竞争但是没有嫉妒,每个同学都能够互相帮助,比如你帮我补数学,我就帮你补习英语;每个人心中有一个信念,就是要大家一起进步,一个都不能少。

校长也和老师一样,会经常出现在学校里,他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或者说就像家长一样,除了关注我们的学习成绩之外,还能够关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如着装、行为和在学校里是不是开心等等。

徐瑞轩

七岁,成都译华学校,小学一年级,从幼儿园开始住校,只有周末才可以和父母见面。

我心中的好学校,每个班级的颜色都是不一样的,还有非常漂亮的校舍,体育课、英语课越多越好,有很多英语活动,每个学期都有游园会,游园会上有很多好吃的好玩儿的,没有寒暑假作业,老师也不会在我吃饭的时候喊我站起来,能对我犯的小错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老师能耐心地听我说完我的每一句话。

除了周末之外我还能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儿,他们可以过来看我在学校的英语课表演,还可以和我一起参加活动。

家长眼中的好学校

潘瑞齐

中国移动四川凉山宁南县分公司职员,正在为今年九月准备入学的孩子挑选学校。

都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我和妻子这两年工作比较忙,基本只有晚上回家才能陪孩子,我很担心孩子去学校跟着不好的人学到坏习气,或者受欺负。这也大概是每个家长都担心的事吧。

我心目中理想的学校应该是这样的。

干净,整洁,周围环境比较安静,便于孩子专心学习,也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审美;安全,无论是学校保卫措施,消防、电力设备,还是学校工作人员的意识和能力层面,都要确保孩子的绝对安全;学校的校风,肯定要让孩子融入进去后经常都有个良好的精神面貌,能够养成积极进取的行为习惯,热爱钻研一切知识,有礼有节对待人和事――这个要求有点高,家长肯定是要配合的,但很大一部分,需要学校有经验的老师去引导;作业适量,写的东西保证孩子在2个小时内能完成最好,其他的素质教育作业一定要多考虑家长的实际情况;老师推荐购买学习用品时,适度,适度,再适度。

王祖进

四川师范大学离休处职员,有一名在上初中的孩子。

好学校是不分名校、优质学校的,它以孩子的天性为主题来发展,保留学生每个年龄段的特点和每个孩子的特质。没有补习班,也没有什么假期补习。

有人之前说,中国好几十年都没有出现过一个大家,我想这个应该就是因为中国现阶段的教育现状――一切都向分数看,只有分数好的人才是优等生。但是我们发现只会学习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因为他们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同时,他们缺乏个性,独立性差。

好学校是脱离了应试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它培养能够迅速适应社会并且创造价值的学生,这一类的学生能够正面社会给予的压力,并将之转化成为自我发展动力。

到那个时候,我们衡量一所好学校的标准就不再是升学率,而是学生是否能成为对社会

有用的人或者说是普通人。

陶庆

个体经营者,一年前因为工作调动全家搬到成都,因为7岁的女儿,她

或许他并非家财万贯,但是他是某个领域的专家,甚至是他只是一个平凡的小职员,但是他生活充实幸福,这些都应该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

生命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育,好的学校会将生命教育变成生活的一部分慢慢渗透到学生的思想、行为中去,规范到细节,如上下楼梯、如何应对陌生人等等方面,在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要教会孩子相互尊重,除了尊重自己,也要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尊重他人。

张慧敏

《未来导报》编辑部副主任,从事教育方面报道10年。

我心目中的好学校是这样的:老师德艺双馨,有君子之风,有儒雅气质,有大家风范,能给孩子带来精神的鼓舞,方向的指引,智慧的启迪,思想的启蒙,真正能引领孩子走向人生的正途,让学生享受读书,享受做学问,享受做人的酸甜苦辣,拥有一颗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对生活的热爱之心。

我希望学校里的孩子们快乐学习,明理知书,对学问有探索的欲望,有享受学习的状态,自己主动去学习,探索着去学习,创新着去学习,以学习为人生乐事,以上学为奖赏,以和老师辩论人生道理、社会知识、时事局势为乐趣,以在学校的每一分钟为宝贵财富。我希望这样的学校多起来,让孩子们喜欢的学校多起来。

尹显华

保安,在成都打工二十年,在做保安之前一直都干的是清洁工,五十多岁的他有两个孙子在身边,一个在上小学,一个在上幼儿园。

二十年前我们从仁寿到成都,我们和孩子两地分居。在成都当清洁工也挣不到多少钱,交不起城里的学费不说,户口不在成都孩子也没有办法跟在我们身边上学,那时候孩子就只能在老家上学,我们都是两头挂着,我们根本就照顾不到他,所以孩子读完初中之后就跟着我们一样出来打工了。

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学校就是好学校,因为现在的学校都很公平。

孙儿他们虽然户口不在成都,但是有政策可以让他们跟着父母就留在城里上学了。而且,小学、初中都是义务教育,家庭条件差的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减免费用。像我们这些打工的孩子都上得了学,学校也没有因为他们是农民工子女就瞧不起他们,学校的老师对他们也非常关心,还经常教我们如何和孩子沟通。

我感觉就现在挺好了,孩子有书读,以后肯定可以考一个好大学,就不用像我们这样在外面只能挣一些体力钱。

刘欣

应届毕业生

我是一名刚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就自己的读书经历而言,感觉一所学校的灵魂就是老师,老师人品好这所学校才会是好学校吧。除了教书育人,老师要有很高的情商,要擅于处理学生之间的关系。

青春期的学生难免闹矛盾,一般的小摩擦都能够自行解决。但这不表示老师可以漠视一些发生在学校的异常事件。什么时候该让他们自己解决,什么时候该介入调解或杜绝此类事情,如何掐灭校园暴力的苗头,只有把这个“度”把握好了,学校里的学生才会真正地好起来。

再者,青春期的孩子很难管教,有的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心切,会对“差生”用一些过激的方式,出发点或许是好的,却让学生害怕和学校有关的一切。这同样也是不可取的。不少老师自恃书教得好,轻则冷嘲热讽,重则无良体罚。之前就有媒体报道过一些极端例子,学生读书把命都赔上了,这样的老师哪怕书教得再好,也不会有家长愿意认同他的专业性,更不可能放心地把小孩交给他。

老师眼中的好学校

胡瑶

我本身就是一所村小里的老师,我们学校在一座大山深处,和其他村小不一样的是,我们的学生连井底之蛙都算不上――别人或许还有一片天可以看,而他们能看到的只有山。

所以,在我心里,好的学校没有城乡差异,不分农村或是城市,每个学生能获得的信息量都是同等的,村小的孩子也能够拥有和城市孩子一样的眼界和胆识,都看一样的书,参与一样的活动。学生的家长会协助老师的工作,能够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学校的教育不局限于校园内,它应该是延伸到社会,和社会互动,提高整个片区,乃至整个城市的素质。

同时,它还是一所亲近大自然的,活泼的、自由的学校。特别是小学应该更注重一些国学方面的人文气息的培养,因为传统才是根本。

陈季良

在苏州市吴中区藏书实验小学从事语文教学18年

“每一个旭日东升,朝霞满天的清晨,老师们都迈着轻松的步伐走在上班的路上,一路上与可爱的孩子打着招呼来到学校。”这应该是一个好学校给予教师在上班时候的理想状态。然而,教师作为一个当下“压力山大”的职业,或多或少、时隐时现地都会有心理问题在我们身上发生。所以关心教师是一所学校最应做的。虽不要“学校待我如初恋”,但至少要让我们有“我在学校如在家”的舒适感。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目中有人,注重以人为本,这样的好学校必定“沟通有温情”。

当然,任何行业光有温情,全无法则,肯定会逐步造成不公、无序,从而影响单位的运作和办事效率,其最终也会影响到每一位置身其中的员工,学校也不例外。所以,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制定合乎情理,也符合学校自身实际,关注各方利益的规章制度就必不可少,所谓 “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以制度建设推动学校发展,师生发展才是最有保障的。因此,好学校必定“行事有法度”。

当然,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结构多元的教师群体,好学校也必定注重教师发展,只有教师发展,才会有学生发展,最终也才会促进学校发展。因此,针对不同教师群体,存在差异的个体,要以长远的眼光制定教师发展的计划,创设条件构建教师发展的平台,把“培训作为教师最大的福利”,给予教师发展不竭的原动力。也就是说好学校必定“教师发展可私人定制”。

一所好的学校,必定是学校与老师在感情上融合,发展目标上归一,荣辱与共,共赴前程。而在教师心中,这样的学校将会化作那一方不灭的图腾。

。即使被批斗,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