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成长的故事作文让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7 05:37:32 字数作文
成长的故事作文让座字数作文

篇一:五年级作文-感动的事-让座

让座

从懂事以来,令我感动的事情有很多,有些来自电视和报纸,使我肃然起敬,热泪盈眶;但更多的来自我的身边,看似平凡无奇,却如夏日的凉风,冬日的暖阳,在一瞬间让我觉得非常感动。

四年级时国庆长假里的一天,爷爷带我乘公交车去科技馆玩。刚上车的时候,乘客不太多,我和爷爷都找到了座位。坐了几站以后,乘客渐渐多了起来,车上变得越来越拥挤。车又到站了,上来一个抱小孩的阿姨,孩子很小,大概只有一两岁。阿姨抱着孩子,费力地挤到我的旁边。汽车再次启动后,车晃得很厉害,阿姨一只手勉强抱着孩子,另一只手拉着头顶上的扶手,显得很吃力。“我把座位让给她吧。”我心里想着。可是看到拥挤的车厢,我犹豫了。“我还要好几站才下车,到了科技馆还要走好多路。再说我也还是个孩子,在车上站不稳的,算了吧。”我找到好几条理由“说服”了自己。不忍心看到那个阿姨吃力的样子,我把头转开,望向车窗外。

“您坐我这里吧。”从身后传来一个清脆的声音。呼??我长出一口气,那个阿姨总算有座位了。我顺着声音回头望去,让座位的是一个身材瘦弱的姐姐,穿着一身运动服,看起来应该是个高中生。她一边说一边慢慢地站起来,一只手扶着前面的座椅靠背,另一只手却撑起了一根拐杖。看着她站起来时费力的样子,想着刚刚给自己找的那些理由,我的脸忽然觉得好热,像发了烧一样。抱小孩的阿姨显然也注意到了那个姐姐竟然拄着拐杖,一下子停住了。“哟,你的脚??”那个姐姐笑着说:“上周学校开运动会的时候扭伤了,没事

的。”“这可不行,你这样哪里站得稳。”“我的平衡能力强。再说,车上这么多人挤着,想摔也摔不倒啊。”那个姐姐居然开起了玩笑。阿姨说什么也不愿坐那个座位,而那个姐姐也不肯再坐下,两个人推让起来。“姐姐您坐吧,阿姨您坐我这儿。”这次我没有犹豫,立刻站了起来,心里一下子变得好轻松。

此后,车上的乘客仍旧很多,我一直站到科技馆下车也没有找到座位。在科技馆里玩了好几个小时,一直走来走去,我却没有感觉到累。一想到那个让座的姐姐微笑的面容和执著的眼神,我的心里面就充满了感动,双脚也好像有了用不完的力量。

篇二:小学生好人好事作文《让座》

让座

今天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我早早的乘公交车上学。

我刚坐在座位上,就发现车门口站着一位抱小孩的阿姨,阿

姨累的满脸是汗,小孩在怀里还不停的哭闹... ...

我立刻站起身来,把座位让给抱小孩的阿姨。我还不

时的做着鬼脸,把小孩和阿姨逗得开怀大笑。坐在前排的老

爷爷,望着我亲切的说:“你这个小朋友,真是一个懂事的

好孩子。”坐在后一排一位带眼镜的叔叔,笑呵呵的对我说:

“到我这里来吧!我抱着你咱两坐一个座。”我说:“谢谢叔

叔,不用了,再有两站我就到学校了。”叔叔高兴的说:“你

真是一个当代的小雷锋啊!”

放学回到家,我把今天的事告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

直夸我是懂礼貌的好孩子,其实做一件事好事并不难,难得

是大家都向雷锋叔叔学习。只要我们心中有爱,人人争做好

事。那么,我们的社会该有多文明啊!

逸夫小学 二年级 刘传铭

篇三:让座的作文

让座的作文

每次在公交车上看见让座的情景,都觉得心里暖暖的,从而也会想起这件事来。

放学了,我背着沉重的书包向车站走去,这时已是乘车高峰期了,公交车可能没座位了,我想。

终于,车来了,我凭借我小巧玲珑的身体赶紧往车上钻。

“咦,还有一个位子!”我好像发现了猎物一样,不管三七二十一,三步并作两步往空位奔去,终于坐上啦,我舒了一口气。

车子开出几站后,人越来越多,这时,上来了一位手抱婴儿的阿姨,走路摇摇晃晃的,司机看见了,就一遍一遍地播放着录音:“请照顾有需要的乘客,给他们让个座,谢谢!”可是尽管播了好几遍,还是没有一个人愿意让座。

这时我的思想开始斗争了:到底让还是不让呢?还是让吧,不然这位阿姨很可能站不稳会摔跤的,可是,车上这么多人,为什么非得我让呢,再说了,我也背着这么重的书包,要是来个急刹车,我也会摔跤的。但是,看着阿姨费力的样子,我还是站了起来。

“阿姨,你坐吧。”

“不用不用,我站得住。”阿姨忙推辞。

“我要下车了,你坐吧。”看这个样子,我只好撒了个小小的谎,并起身往下车门走去,

“谢谢,谢谢!”面带感激地坐下了。

突然一个急刹车,车上的人全都往后仰了一下。要是那位阿姨还站着,准得摔跤,我想。

过了几站,我下车了,心情变得快乐起来。看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啊!

篇四:(2014秋第30期)作文训练:“让座”话题

高二试验班专用 高二上期第30期 2014、12、6 编 审 邱 军

作文评析: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训练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近一年半来,在綦江公交车上,给一位80多岁的老人让过座位的人,都会收到老人回赠的一个红包。红包里除了2元崭新的纸币,还有一张卡片,上面印有感谢的话语:“你高风格让座和帮助,感谢您!綦江代正兴。”本月1日,一名让座者在网上发帖公开了此事,贴出了老人送出的红包和卡片,引起了人们的热议。(9月5日《重庆晨报》)

日前,在郑州发生的两件与公交车上“让座“相关的事情,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其中,3月13日,在郑州某公交车上,一年轻女孩因未给一名60岁左右老人让座,被其拽住头发暴打,后被其他乘客分开。3月15日至19日,一群老年人则走上郑州街头,举牌发出“给年轻人让座”的倡议。(3月21日 中新网)

针对上述报道的现象,请你发表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指导】

此两则材料现实意义强,均涉及公交车为老人让座,实为三则材料,侧重其影响,均为道德考量,联系社会现实评论。

第一则材料中老人为让座年轻人送红包表感谢,一方面体现其知恩感恩,表现出热心肠,另一方面也引人深思,反衬现实社会传统道德的缺失。

第二则材料中老人暴打女孩,实属为老不尊,戾气横行。而郑州老人走上街头,提倡为年轻人让座,一样颇具讽刺性,反映出现实中为老人让座之稀罕,更能激起对当前金钱观价值观的考量。

该不该为老人让座,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一个和谐的社会,公民道德水平是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尊老爱幼永远是值得大力弘扬的传统美德。而这种以暴力裹挟强制性的让座恰是社会戾气的表现,极不文明。

进一步探究,此举的社会根源在哪里?社会道德的滑坡(小悦悦惨死,南京彭宇案,倒地老人扶不扶,旅游区刻字留念,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网络人肉搜索,毒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不法奸商制售地沟油等),为其根本。文章要能由表及里,透过现象反映实质。

【佳作展台】

公交车上的道德

高二(10班 高升

近日,因公交车上的让座问题而引发的纠纷时常见诸报端,引起了社会舆论的轩然大波。人们不由得发出疑问:公交车上的道德究竟怎么了?

在郑州某公交车上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一年轻女孩因未给一名60岁的老人让座而被其拽住头发暴打。此事一

成长的故事作文让座

经报道,便引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议:到底是谁做的不对呢?女孩没有给老人让座固然不

对,可老人也不应该对女孩拳打脚踢。由此可见,此事虽小,却是一滴水里见世界。折射出潜藏在人们心中的一场道德危机。

众人皆知,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弟子规》、《论语》中更是有许多强调道德的至理名言。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心中的道德却是日渐式微。究其原因,正是现代社会的功利教育给人们的传统道德观与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就像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则公益广告一样,以为老大爷颤颤巍巍地登上了一辆公交车,满座年轻人却无一人愿为老大爷让座,每个人心中都打着自己的算盘,凭什么让自己让座,自己不让总会有别人让的??于是老大爷只能摇摇晃晃地站在公交车内。让人们不禁感叹,让一下座为什么如此困难?孰不知古语有云,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下座,虽然给自己一份劳累,可是却能换来别人的一份舒适与感激的话语。人生在世,总要学会为别人,而为他人付出的前提便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诗人雪莱曾说过,当道德渐渐死去,人心不过是活着的墓穴。总有一份力量让我们的目光变得柔软,让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温暖,这一份力量叫做道德。雷锋同志一生的所作所为便是对道德的最好诠释,他并未很伟大的事,但却做了很多不平凡的小事,让世人知道了风险的真正含义。道德并不一定要惊天动地,涓涓溪流亦是一种力量,道德可以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体现出来,譬如为老弱病残让座,事情虽小,却能折射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亦能温暖一个世界。

今天你“让”了吗?

礼仪之邦?鄙夷之邦?

高二(10班 潘浩鹏

说道中国文化,人选一个凡受过期教化的人来说,回答绝对是如出一辙:“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泱泱大国”??充满自信的回答中也洋溢着自豪,的确,在古代,中国绝对是个礼仪之邦,对外自命天朝,可见其享誉。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是这样做的吗?在外人眼里,我们的形象还值多少分呢?祖国会以我们这样的花朵为骄傲么?

“礼仪之邦”秒变“鄙夷之邦”,令人大跌眼镜。公交车上,因为让座一由导致口角,最终引发公车打架事件。六十多岁的老人与年轻女孩扭打在一起,这是一个老人该有的风范吗?年轻女孩出口脏言,这是一个现代人该有的节操吗?看完这些,顿时让人感到汗颜,自己曾引以为傲的”礼仪之邦“去哪了?我们可亲可敬的老人和文明有礼的国人去哪了?

这哪还是个礼仪之邦啊,无非就是吃着“名誉簿”的鄙夷之邦。在外国,可以见到用中文写下的“不要践踏草坪”,“不要随地吐痰”等标语,你还能高傲的起来吗?

找回礼仪之邦的风范,扶起眼镜。古有孔融让梨,黄香温席,今有众多“XX哥”、“最美XX”。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称谓也随处可闻,随处可见。难道他们就是伟人吗?不是。他们不也做出了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事情吗?我们也可以跻身这样的行列,以高尚的道德品质为荣,抬起头,骄傲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国人以礼仪之邦自称,自然是心中充溢着热血。可当类似于青丝白发扭打在一起,摔倒老人无人扶的事情发生时,我们也不能只是感到无奈,要直视病根,采取相应措施。纵然别人没有做好,自己也要做好,去感染周围的人,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在于此了。否则当礼仪之邦秒变鄙夷之邦是,我们也不会有多大的感觉落差。

任何人都向往五柳先生眼前的桃花源,唐朝盛世的路不拾遗,究其原因在于道德素质高,转看现在,官员醉驾爆粗口,土豪违规肆无忌惮的现象层出不穷。地位、文化再高,没有品行的人充其量也只是个“假绅士”。

接受挑战的时刻到了,礼仪之邦?还是鄙夷之邦?你准备好了吗?

热“让座”,冷思考

高二(10)班 李金忞

近年来,“年轻人该不该让座”又掀起社会舆论大波。报纸上频出年轻人不让座遭暴打之类的新闻,“让座与不让座”的针锋评论也不绝如缕。就像老人摔倒扶不扶的社会问题一样,让座风波不单单反映现代人的心理,更是对中华美德的一种冲击。什么是中华美德,他就一定得是年轻的孝敬老人,事无巨细的听从老人,而老人们只是这些行为的受益者吗?热让座冷思考就此展开。

首先,年轻人不让座的行为应该批评。中华美德自古传承下来,有一个部分是尊老爱幼,当我们看见行动不便的老人在公交车上时,怎能不让座?我们年轻的一代应担负起社会的责任,将美德传承下来,而尊重老人是我们该做的,让座冲这个角度上来讲也理所应当。但是,报纸上出现“女孩不让座遭老人暴打”的新闻又该如何解释?

且不说女孩在言语方面上的不当,老人暴打女孩的行为也大失妥当。从这件事来说,老人给我的慈祥和蔼的形象有所动摇。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也应是我们必备的品质之一,而这位老人所反映出的,却是现代都市居民急躁,冲动的心理。尊重与理解是相互的,更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在要求年轻人做到尊老爱幼,尊重他人时,是否以身作则,将尊重与理解的接力棒交给他们,这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再说郑州老人走上街头发出“给年轻人让座”的倡议一事。这些老人的行为虽不是惊天动地,但他传播给我们的是一种微力量,一种正能量。并不是仅仅停留于给年轻人让座这一事,而是呼吁社会百姓能够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多为对方想想,这样才能让某些不良的行为得到抑制。

多一些理解,也许他人并非是故意做出让你不愉快的事;多一些宽容,也许他人只是不小心做错了什么;多一些尊重,也许你不会再那么冲动。这就是热“让座”让我们拥有的冷思考。愿天下人都能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与尊重的心态,世间才会少一些不愉快!

你让,理让,礼让

高二(9)班 林凯

今日,某高校一大二学生在公交车上为一位老人当“人肉靠垫”的图片在网络上热传。有消息称,这名男孩在老人上车后主动让座给他,半路上老人睡着倒在男孩身上,男孩并未离开,而是主动靠近给老人当“人肉靠垫”,直到老人醒来??

男孩的事迹流传开来,至今许多人为之点赞。他让出了实实在在的“理让之座”,尽管他一路站着,还当起了“靠垫”。但他收获的是无形的“礼让之座”。

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然而近些年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符号。

“中国式过马路”曾一度引起热议。“只要凑足一拨人,不管红灯绿灯直接横行马路。”这一事件集中反映了民众素质低下,“礼让”的匮乏已从人与人之间上升到人没给车“让路”这一层面,我们不得不深思:我们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古有孔融让梨之佳话,而今我们却吝于给车“让路”。岂不是笑话?

綦江公交车上的那位老人,在得到他人让座后,回赠给让座人的红包及卡片上的话,带给让座人的是精神上的慰藉,这一举动有利于“让座”这一美德充分在社会涌流。另一方面,郑州公交车的那位老人,用暴力这一不合法手段去维护正当权益,不正是不理智的体现吗?年轻人不让座固然有错,但更需要的是理其让,然后才能获得别人的礼让。

还记得中央电视台的一则公益广告里有这样一个场景:公交车上人们蜂拥相聚,大家都互相抱怨太拥挤,一位老人就站了出来说了一句令在场人无语以对的话:“心放宽,就不挤了。”

的确,礼让源于我们将自己的心放宽,让座本就一件小事,但它却能反映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众多“不礼让”的小事汇聚起来也便成为了不文明的代名词。如果我们不反思自我,那么这些“文明颠倒”的现象势必威胁社会文明阶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让座,让出的是有形的“理让之座”,得到的是无形的“礼让之座”。而这一无形之座必将是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宝座。

留一份美德在身边

高二(10)班 胡澳

中国素来就是一个文明礼仪之邦。漫漫《诗经》传唱了“投桃报李”的高尚品质;朗朗《三字经》讲述了“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的美好德操。反观今日社社会,老人倒地无人扶,公交车上遇见老弱病残不让座的现象屡屡发生,成为大众议论的焦点,也确实值得我们反思更正。

从婴幼儿时期开始,父母便对我们进行礼仪教育,乐于助人的的品质也都牢记在心。那么,公交车上不让座的行为又因何而起呢?

其主要原因在于公民的道德意识不高。即使各种美德都为我们熟知,但不付诸行动就只是纸上谈兵,而道德意识指引着行动的方向,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所迫切需要的基本思想。提高道德意识是我们青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建设文明、民主、法制、和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础。

其次,责任意识浅薄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当今时代的安逸生活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物质上的享受,更影响了我们的社会风气。那些不负责任的行为渐渐动摇了我们的社会责任心,形成恶性循环,使日益浅薄的责任意识引起了公交车上不为老弱病残让座、不扶起倒地老人等一系列行为。

对于不让座而引起的殴打事件,则反映出的是另一方面严重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竟是因为几句口角之争。首先是应让座而未让座之人的原因,本来不让座就罢了,反而说出诸如“我就不让座怎么了”一类话语,这就体现出了个人素质、教养的问题,而此类问题的最终解决办法就是通过教育来提高个人修养。然后是施暴者的原因,则显示出的是宽容的问题。俗话说:“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

空。”只要人人都学会宽容,那么世间就会少了许多纠纷,就会增添许许多多的爱,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和谐。

无论是高尚的道德,还是强烈的责任心,不论是崇高的个人修养,抑或是海纳百川的宽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美德。任一种美德都能给人带来温暖和快乐。

留一份美德在身边,留一份快乐到永远!

让座这件小事

高二(10)班 胡琪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也有哲人曾说过,一滴水可以折射整个世界。的确如此,让座这件小事不仅仅只是一件小事。

让一次座,收获一份快乐,的确合算。但是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动作却能表现出个人的道德素质,能传播社会正能量。这件小事表现出的另有大道理。

然而,让座也仅仅是件小事。在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的乐谱上,它也只是一个小小的音符,不突出、不显眼,就是那么平凡。公共场合的谦让现象非常普遍,对于让座,许多有素质的公民早已习以为常。这件小事就像一颗糖,甜甜的,让受助者绽放笑容。

曾几何时,让座又不只是件小事。关于“让座”的话题已经成为热点。我们似乎已经习惯的让座最近“状况百出”:有人看见老弱病残不让座;有人因未被让座而使用暴力;有人认为自己被让座是理所当然的而不存一丝感激之情??这种现象无不让我们心寒:让座不仅仅是件小事啊!

这件小事变得不再“小”了。为何会如此?责任应是多方面的。首先,这些让人寒心的“让座”事件起因大概都相同,那就是有人没有为老弱病残让座。小学语文课本就已经提到“要助人为乐”而有些人连最基本的个人素质都抛下了,自私冷漠地面对需要帮助的人。其次,部分老人道德素质较差,如果别人不为他让座,他就会大声辱骂甚至拳脚相加。这些都是让“让座”这件小事变“大”的原因。

让座这件小事真的那么难吗?不过是一个起身,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罢了。如果有一天让座只能靠发红包来维持,那么我们的社会公德何在?我想,这样的社会是可怕的。同时,受助者也应懂得感恩,不可以一味地索求别人的帮助,毕竟,那只是个座位,只是几十分钟的平稳。

让座本来就是一件小事,关键要看我们如何践行它,有没有把它变成习惯。一件小事体现出一个人的智慧与修养,而让座则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水平。

让座这件小事,你做好了吗?

当礼让蔚然成风

高二(9)班 张昌宇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也日趋多样化。但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要让他们享受到现代生活的便利出行,则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怀与帮助。

公共交通工具因其廉价,覆盖面广而深受老年人的青睐。在公交车上,为年迈的老人让个座,本是一件普通的事,但近来发生的一系列“暴力让座”的事件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为老人让个座,怎么就这么难呢?

对于不让座的原因,可能不能仅仅用“道德素质低下”来简单地说明。北京市一位记者在下班高峰期进入地铁进行调查,其中有一件事引起他的注意。一味老人徘徊在扶手之间,而他身边的年轻人竟熟视无睹。事后当记者问到时,这位年轻人说:“工作了一天太累了,于是就在座位上睡着了,没有看到老人。”

我们对于这位年轻人不能多加责怪,谁不想在工作一天之后能休息一下呢?电影《搜索》也为我们展现了类似的一幕:电影的女主人公在乘坐公交时没有给一位站在她身旁的老人让座,甚至说出“要坐,就坐在我腿上”的轻蔑话语,这显然是不对的。但在此之前,她刚刚得知自己身患绝症,所以才情绪失控,说出这样一番话。

但对于不让座的人,就应该大打出手吗?公交车上没有规定说“一定要为老人让座”。因此有人借此说,我没有让座,又不违反法律,有什么错呢?要知道,法律不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多的是以社会公德与传统约束自己。如果一个人做事都要触碰到“法律”这根线,那么这个社会早已是矛盾重重了!

“我站在你左侧,却像隔着银河。”人与人之间愈来愈远的距离,是这些问题的根源。倘若我们多一些礼让与关怀,少一份冷淡与无视,怎么不会让一切纠纷的萌芽失去生长的土壤?

老人年轻时为我们的社会和国家尽力,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于祖国建设的洪流之中,而现在,年轻一代的我们更应多一份责任与担当,对老人多一份礼让与尊重。

让礼让蔚然成风,不会再有老人们举着“给年轻人让座”的牌子这令人痛心的一幕发生。 当礼让蔚然成风,公交车上的针锋相对,将变成谦虚礼让的美好图景!

篇五:英语作文:让座位(图画)

Directions: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composition on the topic the gradual loss of social morality. You are required to give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cartoon and then comment on it.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50 words but no more than 200 words.

From the cartoon given above,we can observe that there are many passengers in a bus. When seeing that an elder man is entering into the bus, someone near the seat just stands up instantly, says “ please have a seat here” and offers his seat to the elder one. However, all of the other folks around, young and healthy show no intention of giving seats to the old and infirm man. The cartoon aims at informing us of the phenomenon of the gradual loss of

social morality.

Quite a few people today are selfish and egocentric (self-centered). When putting self-interest in the first place, they tend to overlook others’ benefit or feelings and become self-centered. Moreover, this phenomenon can also be attributed to people’s concern that their social morality, which can be best expressed through kindness, hospitality and warm-hearted behaviors, will sometimes bring unnecessary trouble.

(3) 建议:As a college student, I am convinced that it is of great necessity for our citizens to provide others with a helping hand. To start with, it is urgent for the government to adopt some measures to reverse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addition, we should educate, advocate and encourage our friends, classmates, and acquaintances to equip ourselves with the awareness of social morality. If we try our utmost to do so, the future of our society will be promising, hopeful and rosy.(230)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