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高考作文:高考作文创新断想(二)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5 20:05:43 高中作文
高考作文:高考作文创新断想(二)作文高中作文

精选作文:高考作文:高考作文创新断想(二)作文

作文创新断想(二)

王大绩

 

二、模仿 •模式

 

可是话说回来,我们的考生,甚至每个普通人,大体上都没有独力创造新巧作文样式的能力:我们不能像屈原,创造出楚地辞赋;我们也很难像老舍,酿造出醇厚京味。“另类作文”中表现出的亮点,大多还只是模仿。只不过有的模仿是有意的,刻意为之的;有些是无意的,潜移默化的。在考生作文中出现的闪光点,往往是自发的、散漫的、随意的。我们提倡用备考的自觉意识取代自发的、散漫的、随意的以至教条的等等不自觉状态。怎么办?抄袭他人作品有失道德,背诵自己的宿构成文,也很容易失误。可行的路有一条:移植一棵“草莓”,经由“创新样式”的有效培植,融合自己的个性特长,从而实现“一招鲜,吃遍天”!与此同时,使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兴趣盎然、方向明朗的“另类”培植中提升。

 

其实,我们谈“另类”谈到这里,已经泛化了“另类”的初始意义,“另类”已经成了“创新”的代用词。如果说,具有创新价值的、人文价值的、思想价值的、情感价值的、审美价值的考场作文是浩瀚大洋里的一座冰山,那么,初始意义的“另类作文”,只是浮露出洋面的一角;如果说,具有题材价值的、立意价值的、体裁价值的、语言价值的、结构价值的考场作文是航行大海的一艘艘潜艇,那么,初始意义的“另类作文”,只是遥窥远方的潜镜。可以说“另类作文”给“创新”一种展示,一种启发。从这层意义看,“另类作文”居功至伟。“另类作文”开创了“创新”航线,“创新”思维理应披波斩浪扬帆远航。

 

下面再谈谈高考作文中的“模仿”问题。

 

曾参加中央电视台12演播室发起的讨论:“模仿作文中的优秀之作应不应该得高分?”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一个简单到不言而喻的问题,一个不存在见仁见智分歧的问题----既然是作文“优秀”,当然应该获得高分。

 

可是,既然这个问题被提出,显然是有些人不够明白,也有些人存心让别人不明白。那就只好谈一谈了。

 

“模仿”,也可写为“摹仿”。《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模仿”的意思是,“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这个解释应该是权威性的。

 

广义来说,模仿是无所不在的。在自然科学领域有“仿生学”,这是用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原理改善或创造工艺技术的科学。其实,远在“仿生学”成为一门新兴科学之前,模仿,已经在广泛的领域创造着人类最初的文明。你承认物质是第一性的吗,那就无法否认“模仿”的伟大意义。在社会科学领域,我们也都很熟悉毛泽东同志的一句名言:“走俄国的道路,这就是结论。”所谓“走俄国的道路”,就是“模仿”俄式社会革命。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和“改革开放”这一既定国策密切相关的。换句话说,学习国外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是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电视台的主持人,每位嘉宾和观众,也在有意无意地模仿。我们的严肃、端庄、优雅、诙谐,不都是模仿的产物吗?节目主持人优雅机智,其风格完全不同于喜剧明星赵本山。赵本山在一腔一调、一举手一投足里,有意模仿土气、村气、盘锦的家乡气,进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喜剧风格。节目主持人可能无意于模仿,但它必然接受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将自己雕塑成今天的主持风格。接受影响不也是模仿吗?

 

切近写作来说,模仿也是无所不在的。有哪一首唐人绝句、律诗,不是对前人诗歌样式的模仿呢?又有哪一首宋词元曲,不是在套用前人现成的词牌、曲牌进行创作呢?一部《全宋词》,就是一部“仿写佳作全集”。清人张问陶在他的一首绝句里称“模宋规唐徒自苦”,可就是他自己这首诗,不也是严格按照近体诗格律模式,“模宋规唐”创制出来的吗?倒是这首题为《论文》诗的第一句“文章体制本天成”,说得有些道理,既为“天成”,人人皆可用之,人人皆可模之。更多的诗人、文学家并不以模仿为耻辱,大量“步原韵奉和”的诗词应和,书写着诗坛佳话;一副副脍炙人口的楹联,对句不都是出句的模仿之作吗?没有宋代说书艺人的话本,就没有《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没有金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就没有石破天惊的《红楼梦》。没有《玩偶之家》,就没有《雷雨》;没有《雷雨》,就没有《于无声处》……文学宝库中瑰宝的创造光华,正是在模仿与继承中闪射。

 

反驳者也许会反驳,你说的那些模仿充其量是形式的模仿,而文学瑰宝的价值与光辉,首先在于它们的内容、情感和思想。看来,我们又得暂时回去,重温一下“模仿”的定义了。前面说过,对模仿的权威性解释是“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那么,这里面的“样子”又是什么意思呢?《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作为标准或代表,供人看或模仿的事物”。样子,就是样式,本来就不属于内容、情感和思想的范畴。看来,反驳者是自己跑题了。那么,从他们界定的意义上讨论扩大外延的“模仿”,又怎么样呢?尽管我们也能把感情做喜、怒、哀、乐,或者更细密些的门类划分,但是考虑到前卫精英对情感个性化的“娇嫩”如此敏感,对“模式”与“模式”的摧残人性深恶痛绝,再何况我也没有就此请教过心理学专家,还是不要贸然开罪于大方。在这里,权且借助毛泽东同志的一首咏梅词,曲折地表达一下自己的意思吧。这首词广为人知,我也就不摘章引句了。词前有一则小序:“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用之”的“之”,代指“陆游咏梅词”。毛泽东和陆放翁同以“卜算子”的词牌写“梅”,形式和内容上是仿写无疑了;那么,感情和思想呢?哈哈,“反其意而用之”,你还能说是“仿写”吗?唉,可惜呀,可惜事实正像钱钟书先生精辟剖析过的,“模仿有正有负,反其道行之也是一种模仿”,看来,无论是谁,在何领域,以何种心态、何种形式,也难越出“模仿”的雷池。大到人类文明前行的历史,小到每个个人成长的历程,都离不开模仿。如果说,创造是前进的灵魂;那么,模仿就是创造的起点,是创造得以展示的平台。

 

回归到学生作文来说,模仿也是不可避免的。就中学生群体而言,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吸纳”,着其中也包括好的体裁样式、题材样式、立意样式、语言样式和结构样式。中学语文学习和考查中有一种题目,叫“仿写”。仿写,就是仿照给出文句的样式,随意或根据要求改换内容。好的语言样式本身就包含着促进思维深刻和内容丰富的因素。仿照好的文章、语言样式,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不只是语言的训练,更是促使思想深刻的训练和对真挚感情的呼唤。

 

诚然,在学生作文中有许多局促、僵化、刻板,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究其原因,绝不单单是语文或作文教学的问题。更不只是高考作文题的问题。作文教学和考查,是需要改进的,尤其需要建设性的建议。可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例如2000年语文高考刚结束,7月8日,《北京青年报》以最快的速度,整版刊出《五作家试做2000年高考作文考题》的专栏。可是,看几位青年作家又似演绎、又似评论的大作,却总觉得他们(《如果我们带上三维透视镜》除外)对高考所考的作文题其实是一头云雾,根本没弄明白。也难怪,考题,是电话“传达”而来,又口头“转述”而去;编者和作家,抱定批它一通的主意,谁还管“风马牛”,还是“牛马风”呢?这期专栏很有象征意义。近年来对高考作文题的批判,大多就是这样抱定成见,不顾事实,破字当先,急功近利思想方法的产物。如果,只是一个高考作文命题在阻隔着学生作文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那问题的解决就太简单了,集天下之智,拟出一个、两个、八个、十个卓异超凡的作文题,不就天下大吉了?事情并不会这样简单吧?

 

问题到了第二个层面,创造究竟容不容许模式?模式是不是一定就是对创造的桎梏?这是在一段时间内认识相对模糊的一个领域。一种看法认为“模式有罪”,作文“模式”是专为“应试”而人为设置的,应当完全、彻底的摒除。这种“模式有罪”的认识有两个误点。一是将“应试”等同于应试教育而彻底否定;而没有认识到“应试”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作文应试能力是考生语文素质,乃至综合素质的体现。二是将“模式”与能力完全对立起来,既无视合理的模式是某种规律的结晶,是能力施展的天地,也不承认合理地、灵活地运用模式,本身就是对创造性思维的锤炼,是较高的创造能力的反映。于是,在竞赛作文的辅导和实践中,刻意摒除、排斥模式,而对模式是否合理不闻不问。

 

我认为,千字左右短文是存在着合理模式的。这个模式可简略归总为八个字:“两个主体,互不雷同”。

 

所谓“两个主体”,就是指一篇千字短文的主体部分应由两个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主体部分构成。所谓“互不雷同”就是指这构成作文主体的两部分,在选材、结构与行文上要有变化,不做简单的、无意义的重复。

 

当我说出这样一个模式时,是几乎一定要招来“八股”的讥讽的。是的,这“两个主体”倒真有些像“八股”中的一股。而正如启功先生所说,“‘八股’二字,现在已几乎成为‘陈腐旧套’、‘陈词滥调’或说‘死套子’、‘滥调子’的代称”,“其实,‘八股’是一种文章形式的名称,它本身并无善恶之可言。”我想,八股文的出现,以及八股文曾在几百年间成为中国中央政府选拔知识分子的官方文体,是必有其符合汉语言文字、文章规律乃至人们思维规律的原因的;只是,又如启功先生所说,当“八股”“被明清统治者用它来束缚士子思想的工具,同时他们又在这种文章形式中加上些个繁琐而苛刻的要求”,“八股”才成为代人受过的“死套子”、“滥调子”的。

 

用“八股”限制文章思路,似乎可以比喻为人们常说的“穿小鞋”。给别人“穿小鞋”,固然心地阴暗,但这明显是指给大脚的人穿小鞋;设若穿鞋人原本就是一个孩子,一双小脚,那么穿小鞋也就成了理所应当的事。无论是给孩子做小鞋的工厂,还是给孩子穿小鞋的妈妈,都没有任何过错。倒是如果硬让孩子穿一双大鞋,踢里趿拉,动转不灵,显得不很明智;或根本无所谓鞋,完全自发地随意裹上些布条麻絮,使孩子摔个鼻青脸肿,那简直就是不道德了。考场千字作文本就是一双小脚,最适于穿“两个主体,互不雷同”这双小鞋。

 

广义来讲,任何创造都是在一定限制下实现的;任何创造也都是在一定模式下完成的。没有地球引力的限制,飞机这项伟大的创造就没有任何意义。同样,任何飞机的创意又都是在“机身+机翼”的模式下实现的。在万国飞机博览会上,我们无不为飞机设计师们富有创造性的构想喝彩,又有谁会去指责所有的飞机无非是“死套子”、“滥调子”呢?这并不奇怪,因为只有这种模式,适合在地球大气对流层高速飞行。这种例子数不胜数,汽车、家具、器皿以至我们人类。人,是宇宙最伟大的创造,徜徉在繁华的街道,我们只会感到人们秉性有别,风采各异,谁会为自己周遭摩肩接踵的同类都是躯干四肢一只头颅,而兴“八股”之叹呢?因为只有这种模式,最适合高智能动物在地球上生存、繁衍。

 

从文章本身讲,我们所见过的千字短文,绝大多数也都是“两个主体,互不雷同”的样式,只是未被人们挑明罢了。这不是偶然,当然更不是刻意,而是一种固有规律的体现。事物本身的多面性,文章思路要展开的需求性,都不允许单打一;千字文的限制,时间、精力的约束,也不允许洋洋洒洒写“九九八十一”难的“西游”,不允许淋漓尽致写魏、蜀、吴三国纷繁复杂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其实,《西游记》也以孙悟空皈依前后划划为两大部分。《三国演义》也可按鼎足分立和三分归晋分为两个层次;而且在三国中,魏、蜀为主,吴国为辅。这倒颇像“两个主体”并不一定拘泥于“两个主体”,但若出现第三主体,那这第三者,倒还是以略写一些为好。

 

“两个主体,互不雷同”,其实是一种合理的思维样式的反映。我们还可以拿中国古典文学成就最高的唐诗做比照。律诗自不必多说,那颔联、颈联,是被形式所规定的“两个主体”;绝句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一“主体”;“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又一“主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一“主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又一“主体”……几万首唐人绝句,可有例外?律诗、绝句,相对于洋洋洒洒的《长恨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而言,可以说是古代诗歌中的“小脚”吧。

 

有兴趣的话,请查阅一下历年、各地出版的高考优秀作文和竞赛获奖作文选,不敢说篇篇都是“写两例,不雷同”的范例,但绝对敢说大多如此。这些作文,当然不是自觉地,刻意地套用、活用模式,只能说它们顺应了思维与写作的规律。

 

于是又一个问题出现了:既然都是这样,还有什么必要说呢?这里就有一个“自觉”与“不自觉”的差别。也就是说,不自觉写“两个主体”,也必然是“两个主体”,只是可能“畸形”,不够合理而已。

 

“两个主体,互不雷同”的自觉应用,可以有助于克服中学生写作常见的毛病,有助于中学生矫正自发的不合理的写作模式。

 

中学生写作的一大毛病是虎头蛇尾,这已经构成一种习惯性模式。例如写自己第一次体验演讲,他往往要从一星期前老师布置这次活动谈起,历数自己的兴奋、困难、向往,写自己咚咚的心跳,写这位那位同学的神态各异的表演,待到终于写到自己登台,三言两语匆匆收场。例如写“雨后”,往往要从久旱无雨起笔,写“春游”,大约总要从老师布置、班里酝酿、购买食品开始,临到那天,也要先“万里无云,小鸟喳喳”一番。例如1994年高考写“尝试”,这样的例子不乏其人:选材骑自行车到太行山旅行。他往往要从学校发布通知写起,接着是家长不同意自己参加,动员了爸爸,又央求妈妈,好容易过了家长关,却过了学校的报名期限,再找这个找那个……还没骑上自行车“尝试”呢,已经写了500多字。中学生这种思维模式是他们生活处境、社会地位的反映:作为未成年人,受着呵护和监管,从小至今,要干什么事不说清原因是不行的;至于过程则很少有家长、老师过问。那么,先想好“互不雷同”的两个主体吧:或沿途见到的自然风光的美,社会和谐的情;或崎岖山路骑行的艰难,同学互相帮助的温暖;或同学们效法“环法”自行车赛,于是就有了平地赛段和山地赛段,有了“冲刺王”和“爬坡王”等等。主体既具,串接、镶嵌的“装修”工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中学生写作的另一个毛病是趋同从众,于是很轻易地形成了一种跑题模式。例如有这样一则话题作文命题:

 

有人说,未来是一朵玫瑰花,要想摘到它,就必须发现它的美,并有不怕它的刺扎手的勇气;还有人说,未来是一片瓦蓝的天空,要想到空中遨游,就要有飞翔的翅膀和胆量。你的未来是什么?你想怎样实现她?

 

请你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达你的想法或看法。

 

命题材料和要求中有着一个又一个“两个主体”的提示:玫瑰花和蓝色天空的两个比喻;“你的未来是什么?你想怎样实现她?”的两个问题;“表达你的想法或看法”的两个要求。但相当多的同学要从“我的未来不是梦”写起。命题明明白白要求谈“你的未来是什么”,他非要先谈“我的不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来可笑,其实,无非是一句中学生熟悉的歌词,就形成了相当普遍的跑题模式。

 

又例如要求写“我向往这样的环境”。同学作文在开始进入所向往的“空气清新、整洁优美”的自然环境前,往往要先写恶劣的自然环境:如果在1998年,作文里便会“洪水泛滥”,如果在2000年,“风沙暴”就会席卷而来;开始进入所向往的“人情温暖、人际和谐”的社会环境前,往往要写冷漠的社会环境:或歹徒行凶上百人漠然围观,或垃圾沿路“三包单位”熟视无睹。命题明明白白要求谈“向往”,他非要先谈“厌恶”。为什么这样?除了主观上有必须交代“向往”原因的心态,还有客观上社会热点的左右。先想好向往的“两个主体”的环境,就有了作文的定心丸:“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教室环境”、“寝室环境”,“食堂环境”、“车站环境”,“一人环境”、“两人环境”……许许多多素材奔拥而来,可供选择的余地顿时极大的开阔。如果要创写新意,就避开“空气清新、整洁优美”,避开“人情温暖、人际和谐”,不妨写写“我向往当年延安的环境----延河之滨、宝塔山下,那里曾集合着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子孙,我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和他们一起步入抗日军政大学的礼堂……”,不妨写写“我向往淮海战场隆隆的炮声----枪林弹雨、红旗呐喊,那里是热血男儿为民族建功立业的大好环境……”;也不妨写写“我向往岳阳楼的环境----我和范仲淹并肩站在一起,‘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吐诉仁人的情怀……”,不妨写写“我向往黄鹤楼的环境----‘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我和岳武穆仗剑携手,抒发‘直捣黄龙’的未酬壮志……”开阔创新的思路,往往凭借合理的模式展开;有了合理的模式框架,就有了创造性思维展开的平台,超越旧我,超越群体的创新,就在这平台上腾飞。

 

当然,中学生写作还有一个毛病是干瘪无味。只忙于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却无暇顾及作文是否血肉丰满、花叶美茂。把“两个主体”中的每一主体,当成一个作文片段去写,写足300—400字。这就从一方面,减轻了写作这项创造性思维劳动,给同学带来的心理压力;从另一方面,当然更容易写得具体些、生动些,或说。可以调动、鞭策、逼使同学写得更具体和细致些。

 

无论虎头蛇尾、趋同从众,还是干瘪无味,都是思维的自发行为,是思维懒惰的表现,是创造性思维发扬的障碍;“两个主体,互不雷同”,就是以“自觉”取代“自发”的合理模式。同样,“两个主体,互不雷同”,既为合理模式,并且是一种思维模式,当然就不会是刻板僵化的教条,而必然是灵动多变的。是有多种样式和变化的。因为任何合理的模式都为激励创造而存在,它们必然不会是窒息创造的桎梏。

篇一: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创新断想(二)模仿模式

作文创新断想㈡

二、模仿·模式

可是话说回来,我们的考生,甚至每个普通人,大体上都没有独力创造新巧作文样式的能力:我们不能像屈原,创造出楚地辞赋;我们也很难像老舍,酿造出醇厚京味。“另类作文”中表现出的亮点,大多还只是模仿。只不过有的模仿是有意的,刻意为之的;有些是无意的,潜移默化的。在考生作文中出现的闪光点,往往是自发的、散漫的、随意的。我们提倡用备考的自觉意识取代自发的、散漫的、随意的以至教条的等等不自觉状态。怎么办?抄袭他人作品有失道德,背诵自己的宿构成文,也很容易失误。可行的路有一条:移植一棵“草莓”,经由“创新样式”的有效培植,融合自己的个性特长,从而实现“一招鲜,吃遍天”!与此同时,使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兴趣盎然、方向明朗的“另类”培植中提升。

其实,我们谈“另类”谈到这里,已经泛化了“另类”的初始意义,“另类”已经成了“创新”的代用词。如果说,具有创新价值的、人文价值的、思想价值的、情感价值的、审美价值的考场作文是浩瀚大洋里的一座冰山,那么,初始意义的“另类作文”,只是浮露出洋面的一角;如果说,具有题材价值的、立意价值的、体裁价值的、语言价值的、结构价值的考场作文是航行大海的一艘艘潜艇,那么,初始意义的“另类作文”,只是遥窥远方的潜镜。可以说“另类作文”给“创新”一种展示,一种启发。从这层意义看,“另类作文”居功至伟。“另类作文”开创了“创新”航线,“创新”思维理应披波斩浪扬帆远航。

下面再谈谈高考作文中的“模仿”问题。

曾参加中央电视台12演播室发起的讨论:“模仿作文中的优秀之作应不应该得高分?”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一个简单到不言而喻的问题,一个不存在见仁见智分歧的问题----既然是作文“优秀”,当然应该获得高分。

可是,既然这个问题被提出,显然是有些人不够明白,也有些人存心让别人不明白。那就只好谈一谈了。

“模仿”,也可写为“摹仿”。《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模仿”的意思是,“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这个解释应该是权威性的。

广义来说,模仿是无所不在的。在自然科学领域有“仿生学”,这是用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原理改善或创造工艺技术的科学。其实,远在“仿生学”成为一门新兴科学之前,模仿,已经在广泛的领域创造着人类最初的文明。你承认物质是

这就是结论。”所谓“走俄国的道路”,就是“模仿”俄式社会革命。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和“改革开放”这一既定国策密切相关的。换句话说,学习国外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是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电视台的主持人,每位嘉宾和观众,也在有意无意地模仿。我们的严肃、端庄、优雅、诙谐,不都是模仿的产物吗?节目主持人优雅机智,其风格完全不同于喜剧明星赵本山。赵本山在一腔一调、一举手一投足里,有意模仿土气、村气、盘锦的家乡气,进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喜剧风格。节目主持人可能无意于模仿,但它必然接受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将自己雕塑成今天的主持风格。接受影响不也是模仿吗?

切近写作来说,模仿也是无所不在的。有哪一首唐人绝句、律诗,不是对前人诗歌样式的模仿呢?又有哪一首宋词元曲,不是在套用前人现成的词牌、曲牌进行创作呢?一部《全宋词》,就是一部“仿写佳作全集”。清人张问陶在他的一首绝句里称“模宋规唐徒自苦”,可就是他自己这首诗,不也是严格按照近体诗格律模式,“模宋规唐”创制出来的吗?倒是这首题为《论文》诗的

回归到学生作文来说,模仿也是不可避免的。就中学生群体而言,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吸纳”,着其中也包括好的体裁样式、题材样式、立意样式、语言样式和结构样式。中学语文学习和考查中有一种题目,叫“仿写”。仿写,就是仿照给出文句的样式,随意或根据要求改换内容。好的语言样式本身就包含着促进思维深刻和内容丰富的因素。仿照好的文章、语言样式,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不只是语言的训练,更是促使思想深刻的训练和对真挚感情的呼唤。

诚然,在学生作文中有许多局促、僵化、刻板,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究其原因,绝不单单是语文或作文教学的问题。更不只是高考作文题的问题。作文教学和考查,是需要改进的,尤其需要建设性的建议。可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例如2000年语文高考刚结束,7月8日,《北京青年报》以最快的速度,整版刊出《五作家试做2000年高考作文考题》的专栏。可是,看几位青年作家又似演绎、又似评论的大作,却总觉得他们(《如果我们带上三维透视镜》除外)对高考所考的作文题其实是一头云雾,根本没弄明白。也难怪,考题,是电话“传达”而来,又口头“转述”而去;编者和作家,抱定批它一通的主意,谁还管“风马牛”,还是“牛马风”呢?这期专栏很有象征意义。近年来对高考作文题的批判,大多就是这样抱定成见,不顾事实,破字当先,急功近利思想方法的产物。如果,只是一个高考作文命题在阻隔着学生作文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那问题的解决就太简单了,集天下之智,拟出一个、两个、八个、十个卓异超凡的作文题,不就天下大吉了?事情并不会这样简单吧?

问题到了

们思维规律的原因的;只是,又如启功先生所说,当“八股”“被明清统治者用它来束缚士子思想的工具,同时他们又在这种文章形式中加上些个繁琐而苛刻的要求”,“八股”才成为代人受过的“死套子”、“滥调子”的。

用“八股”限制文章思路,似乎可以比喻为人们常说的“穿小鞋”。给别人“穿小鞋”,固然心地阴暗,但这明显是指给大脚的人穿小鞋;设若穿鞋人原本就是一个孩子,一双小脚,那么穿小鞋也就成了理所应当的事。无论是给孩子做小鞋的工厂,还是给孩子穿小鞋的妈妈,都没有任何过错。倒是如果硬让孩子穿一双大鞋,踢里趿拉,动转不灵,显得不很明智;或根本无所谓鞋,完全自发地随意裹上些布条麻絮,使孩子摔个鼻青脸肿,那简直就是不道德了。考场千字作文本就是一双小脚,最适于穿“两个主体,互不雷同”这双小鞋。

广义来讲,任何创造都是在一定限制下实现的;任何创造也都是在一定模式下完成的。没有地球引力的限制,飞机这项伟大的创造就没有任何意义。同样,任何飞机的创意又都是在“机身+机翼”的模式下实现的。在万国飞机博览会上,我们无不为飞机设计师们富有创造性的构想喝彩,又有谁会去指责所有的飞机无非是“死套子”、“滥调子”呢?这并不奇怪,因为只有这种模式,适合在地球大气对流层高速飞行。这种例子数不胜数,汽车、家具、器皿以至我们人类。人,是宇宙最伟大的创造,徜徉在繁华的街道,我们只会感到人们秉性有别,风采各异,谁会为自己周遭摩肩接踵的同类都是躯干四肢一只头颅,而兴“八股”之叹呢?因为只有这种模式,最适合高智能动物在地球上生存、繁衍。

从文章本身讲,我们所见过的千字短文,绝大多数也都是“两个主体,互不雷同”的样式,只是未被人们挑明罢了。这不是偶然,当然更不是刻意,而是一种固有规律的体现。事物本身的多面性,文章思路要展开的需求性,都不允许单打一;千字文的限制,时间、精力的约束,也不允许洋洋洒洒写“九九八十一”难的“西游”,不允许淋漓尽致写魏、蜀、吴三国纷繁复杂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其实,《西游记》也以孙悟空皈依前后划划为两大部分。《三国演义》也可按鼎足分立和三分归晋分为两个层次;而且在三国中,魏、蜀为主,吴国为辅。这倒颇像“两个主体”并不一定拘泥于“两个主体”,但若出现

相对于洋洋洒洒的《长恨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而言,可以说是古代诗歌中的“小脚”吧。

有兴趣的话,请查阅一下历年、各地出版的高考优秀作文和竞赛获奖作文选,不敢说篇篇都是“写两例,不雷同”的范例,但绝对敢说大多如此。这些作文,当然不是自觉地,刻意地套用、活用模式,只能说它们顺应了思维与写作的规律。

于是又一个问题出现了:既然都是这样,还有什么必要说呢?这里就有一个“自觉”与“不自觉”的差别。也就是说,不自觉写“两个主体”,也必然是“两个主体”,只是可能“畸形”,不够合理而已。

“两个主体,互不雷同”的自觉应用,可以有助于克服中学生写作常见的毛病,有助于中学生矫正自发的不合理的写作模式。

中学生写作的一大毛病是虎头蛇尾,这已经构成一种习惯性模式。例如写自己

下页余下全文

篇二: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创新断想(四)满分完满

作文创新断想㈣

四、满分·完满

写作是用文字表达思维的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写作能力的档次最高、难度最大、综合性最强。在语文高考中,甚至在整个高考中,就单题而论,写作题也是占分最多、用时最长、主观性最强、影响面最大的试题。在高考考场上,作文获得满分,是每位考生追求的理想;作文获得满分,将是考生终生铭记的光荣。“创新”思维,正是开创满分作文的必由之路。

但是,对“作文满分”,还存在一些歧见,有必要说上两句。

有一种说法是“作文无满分”。2003年初夏,《北京日报》曾发表了某大学一位教授这样一段论断:(高考)命题的随意性导致学生写作的随意性,同时导致阅卷者评分的随意性。连续几年高考作文都出现了满分现象,这是不很正常的,是这三个随意性造成的。??笔者近年致力于探讨语文教学与备考的“自觉意识”,反对的就是“随意”行为,因此,这位教授的高论格外引起我的兴趣。读后,疑窦丛生。

我不敢苟同。

首先,高考满分作文和完美无缺的文章是不同概念。在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从来就没有“必须十全十美才可评满分”的规定。高考是一种选拔考试,基本使命是“区分”,与其他题目一样,作文评分,也依据标准进行区分。在一个阅卷点标准一致,就能实现公平选拔的区分。设若北京评出20篇最高分100分的作文,西京没有评出100分的,只评出20篇最高分90分的作文----那么,西京的90分,就等同北京的100分;或者,北京的100分,就等同西京的90分。再“深入浅出”一下,设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要从北京、西京各招20名新生,设若他们只考一篇作文,那么,北京20名100分的学生和西京20名90分的学生,会同样荣幸地被选中,成为教授的学生。问题原本就是这样简单。

我们再回到“随意”的话题,这位教授认为打出100分是“随意性”所致,那么,“最好的作文应该在80分至90分之间,中等的在70分左右,差的在50分到60分之间”,根据又何在呢?又有什么调查、实证的依据?依这位教授的标准,一篇“最好的作文”总要在“80分至90分之间”找一个位置,姑且算它85分吧,那么又是依据什么量出它与“没有缺憾的作品”15分,而不是14分或16分的差距?或者,再依教授的标准,最最好的作文应是90分了,它与那理想中“没有缺憾的作品”之间10分的差距,又是怎么丈量出来的?或者,再依教授的标准,中等的(作文)与最好的作文和差的(作文)之间,势必出现评分自然数列的空白,难道作文的客观,会有这样的空白吗?对不起,我都觉得自己过于挑剔了,这位教授无非是出于好意,顺口一说而已。可惜啊,教授偏偏选择了一个关于“随意”的话题,顺口一说,是不是更其“随意”呢?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评分标准,只是一把用来选拔、区分的尺子。全国600多万考生,靠这把有100个刻度的尺子来区分,每一刻度里原本已经相当密集。这可好,“出师未捷身先死”,尺子先被教授撅掉了10几20个刻度,600多万人只好再侧侧身、憋憋气,再拥挤、压缩一下了----“满分无理”的论调,公然在挑战高考的区分、选拔功能!

至于“没有缺憾的作品是不存在的”,这肯定是这位教授学术研究的成果了。这倒真令我寄予期望。常识告诉我,凡属“缺憾”,总是可以弥补的,不能完全弥补,总能补上一些,缩小一点的。是不是请教授不吝赐教:“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或者“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缺憾在哪里?弥补一下好吗?把我闹糊涂的还有这位教授作文命题的理想:“我一直主张出一篇短文作为材料,像小小说、寓言、童话等,这个文本是学生没有见过的、很陌生的,所有考生面对这样一个文本,然后

来解读。在这里你首先要看懂文本,然后要分析梳理,还要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学生各自的理解和感受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的高下,就在这个解读中分出来了。”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承担600万考生,不胜重负的高考作文总算见了一线曙光。可是,偏另有教授反对,反对的教授说:“学生如果在审题上没有对准命题者和阅卷者的思路,出现了偏离或者漏洞,或者在其它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会被判低分,其实这不一定能反映学生原有的水平,这样对学生不公平”。也是啊,按那位教授的理想命题,写作要取决于审读文本,这有什么新鲜的吗?这不是又回归到1998年以前的“材料作文”了吗?那么究竟是在考写作,还是在考阅读?想知道后面这位反对的教授是谁吗?匪夷所思,反对的意见竟出于同一位教授的同一篇议论。

“休休,这回去也!”我们还是拨开“随意”的迷雾,走自己的路吧!让我们经由创新思维之路,把高考作文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向着满分作文的理想高度,攀登。

篇三: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创新断想(三)猎奇超越

作文创新断想㈢

三、猎奇·超越

“创造”离不开“新”,“新”就必须突破旧有模式。对中学生而言,首先要有不同于“旧我”的意识,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求新,一次超越。中学生作文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是超越,首先超越旧我,继而超越群体。那么,我们该如何认识和实现这种超越呢?在对“作文创新”的认识上,似乎存在一个误区:人们一谈到“作文创新”,马上与“奇思异想”单一地挂钩,而很少想到,更很少认真对待创造的其他方面、其他因素。前面提到,作文创新,大体有五个领域,不仅是单纯的立意新奇。并且在五个领域中的任何一个领域,都不应以猎奇为目的;当猎奇超过了自己谋篇行文的能力,“天马行空”一旦变成“信马由疆”,超越也就必将失控,以致摔落。

创造当然欢迎奇思异想,但仅有奇思异想,构不成完整的创造,也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有价值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按爱因斯坦所说,“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而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创造要“新颖而有价值”,要“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据爱因斯坦的见解,我们可以将创造分解成三个要件。一、质疑,即对某种现状否定、批判;二、构想,从某种意义上说,构想越“新奇”,越有创造价值;三、实现,也就是找到实现这构想的途径,从而将“新奇”的构想转化为现实。三个要件有大体的分别和次序,又不是截然分开的。例如,将一个构想转化为现实的过程,势必要有一系列“子构想”来支撑,没有这些“子构想”及其合理化,总构想的合理化便是空谈。创造“构想”是出新的,但创造“实现”必须百分之百合理,直至每个细节。综上,我们认为,创造的意义,并不只在于有否定、有构想;使构想“合理化”,更具不可替代的创造价值。

为了更形象地说明这个不只是对作文,就是在任何领域谈创造都不能不弄清楚的关键性问题,让我们举一个最贴近生活的例子:“衣食住行”的“行”。人之为人,最初的运动方式是行走,两只脚一前一后地行走,但是,具有创造精神的人类是不满足这种运动方式的,它又慢又累,人们提出质疑,于是有了创造的萌芽,迈出了创造的

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前辈,如果想把运动方式改变为飞,那绝对是想入非非,十分荒诞,它只能出现在神话中。但“飞”的运动方式构想,是具有更新换代的革命性的,是具有超乎寻常的创造性的。以上是创造的

为了表明“诚信”的珍贵,就把从“美丽”到“才学”的六个“背囊”说得一文不值,表现出思维的片面性。再如,类似这样的论述也比比皆是:“如果马克思不讲‘诚信’,他怎么能写出巨著《资本论》?如果居里夫人不讲‘诚信’,她怎么能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同样,毛泽东正是讲了‘诚信’,才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郑海霞正是讲了‘诚信’,才成了中国女篮的主力中锋??”表现为论述的武断性。

再看如下一些考场实例:

“就这样,司马迁凭着自己的腐刑精神,坚强的意志,再一次接受了腐刑,完成了人生的转折。”

“司马迁从原来的宠臣一下变成了宦官,他并没有堕落。他将自己几十年的官场生活记录下来,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著名的《史记》。”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留学美国十年,接着潜入德国获取了最新核技术资料之后,毅然回国报效人民,这样的转折令人敬佩!”

“终于迎来了农村经济改革,老家的面貌发生了很大转折,爷爷奶奶再也不挤眉弄眼(疑为‘愁眉苦脸’之误)了!”

“我们要飞蛾扑火,燃烧自我,转折出美好的未来;我们要春蚕吐丝,作茧自缚,转折出崭新的明天!”

诸如此类从选材到行文的荒芜,实际都是欠缺实现作文构想“合理化”意识的反映,这种状况严重阻遏着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完整形成。

对创造性思维能力,国际上著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尽管各有不同看法,但无不认为创造是一个过程。沃拉斯教授将创造过程归结为四个阶段: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在作文中,后两个阶段便是实现构想“合理化”的阶段。伊区博士认为在发展新创意时,主要有两大阶段:萌芽阶段和实用阶段。其中“实用阶段”,在作文中便是实现构想“合理化”的阶段。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人间词话》中借用古典诗句形容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三种境界。我们不妨借用一下,如果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譬喻的是作文中的新奇构想的产生,那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譬喻的便是使构想“合理化”的苦心孤诣的思维劳动过程。我认为,就中学生而言,实现构想“合理化”比产生创造构想重要,也更难一些,就像将一架飞机送上蓝天总要比萌生展翅高飞的幻想难得多一样。因此,在谈到作文创新时,应以实现构想“合理化”为重点。应该充认识到,任何一个构想都需要若干不同层级的子构想支撑,一如许许多多部件构成一辆汽车、一架飞机。还应认识到,尽管构想可以海阔天空、超越常理,但实现它的“合理化”的过程必须合情合

理,一如实现奇思异想而飞上蓝天的飞机,必须处处符合科学原理。就作文而言,必然要涉及到体裁、题材、立意、语言和结构五个方面。

篇四: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创新断想(一)另类创新

作文创新断想㈠

篱笆那边,田野里一棵草莓,果实又红又大又鲜。我爬过去,尝一尝,哦,甜香可口!于是,我移植到我的园圃里,精心培植。我期待我的丰收——这些,理所当然??

一、另类·创新

1999年高考作文命题首次启用给“话题”的形式,引出一篇“白话”古文《赤兔之死》,举国为之哗然。2003年高考尘埃甫定,陕西冒出一篇诗歌《无题》,有人细细数来,通篇209字,居然得了满分;北京一篇“经典”古文《转折》,从“天地万物”侃到“笃志愤发”,也得了满分。于是,社会生活和写作辞典里,平添了一个创新词语:“另类作文”。

“另类作文”这称呼,怎么听,也像有点贬义。本想弃置不用,忽然记起毛泽东同志曾这样阐释成语“对牛弹琴”:如果我们除去讥笑对象的意思,放进尊重对象的意思,那就只剩下讥笑弹琴者这个意思了。想到这一层,就还是拾起“另类”。我当然在“另类作文”中放进了尊重之意,但并无意讥笑它的创造者,我只是还“另类”以本应属于它的“创新”名分----就从它说起。

“另类作文”云者,显见是相对于人们见惯了的议论文、记叙文这些“大路货”、“看家菜”而言的。的确,近年来种种构思新巧的考场优秀作文,有相当数量的“另类”。可这难道有什么不对,应该侧目而视?又有什么不好,应该嗤之以鼻吗?

我认为,“另类作文”没有任何不对之处。它不违规,不但符合命题所规定的“文体不限”,更为高考评分标准所鼓励----鼓励“有创新”,鼓励“构思新巧”。“另类作文”使原本“万马齐喑”的考场作文天地,一下子群星璀璨!其实,富有创新价值的“另类作文”绝不仅限于文章体裁;它涉及到作文的题材、立意、体裁、语言和结构等诸多方面,其共同点是突出个性特征,展示创新才华。所谓“另类作文”,也绝不仅萌生于“话题”作文的园地,更不仅限于考场作文。在严格限制的“材料作文”时代,颇具创新胆识和个性才华的作文,历年也层出不穷。只是1999年以来的高考“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为考生展示写作个性和创造性思维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舞台,凭借这个舞台,展示创造意识与个性才华的风潮方兴未艾,从而引起社会更为广泛的关注。在时装展示、个性张扬的舞台上,你不穿上色彩绚丽的“另类”服装,不走出优美典雅的“另类”步态,而是穿着家常衣裤,迈动疲沓脚步,当然不会为人激赏,不会赢得掌声;并且,迟早有一天,当公众熟习了舞台,提高了品位,那种“家常衣裤”“疲沓脚步”,倒肯定将沦为真正的“另类”。

构成考场话题作文的突出特征之一是“大话题、小文章”。1999至2003五年来,全国高考所用的作文话题无不相当开阔,文体也不作限制。它允许并鼓励考生以自己擅长的体裁样式和语言样式、结构样式,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高考“话题”作文,就这样为考生搭建了一座相当开阔的舞台——展示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舞台。同时,考场作文又是要求在一个小时左右时间内,由一个尚显稚嫩的考生完成,大体控制在千字之内的“小文章”。以“小文章”承担“大话题”,就不大适合拉开架式来写作形式呆板的常规文章。它特别适合,因此也就要求考生努力写出构思新巧的作文精品。正因为此,尽就体裁样式而言,书信、日记、消息、通知、总结、报告,乃至病历、案卷等应用文体(实际是文艺性杂文)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故事新编、科幻故事,乃至诗歌、剧本、小品、相声等文学体裁应运而生,在考场上、在阅卷点、在媒体间、在优秀作文选中相映生辉。

就高考而言,这种构思新巧的“另类作文”,较为常见的有五种样式:体裁新,例如戏剧诗歌、医案病例等;题材新,例如《赤兔之死》一类的演义戏说、故事新编;立意新,例如反弹琵琶、别出新意、独辟蹊径、见解卓异等;语言新,例如文言语言、杂文语言、辞赋语言等;结构新,例如复式线索、画龙点睛等。很多作文综合着两种、三种或更多的“另类”因素、“另类”价值。例如《赤兔之死》,在语言上和题材上,就都有相当高的“另类”价值,而且以“白话”古文演义“三国”故事,两种“另类”因素和谐交融,别具风味。如果一定要为某篇“另类作文”贴上一纸归类标签,也就只能忍痛割爱、偏取其一了。

我还认为,“另类作文”更没有任何不好之处。打个比方吧,2003年春夏之交,抗击“非典”成了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完成的“话题”,这就好比大家共同参与写一篇大文章。主力军当然是广大医护人员,这就好比作文中的议论文、记叙文。生活中,常规文章是必不可少的。可是交通民警、出租司机、建筑工人、影视明星、节目主持??也都发挥各自特长,以各种不同的“样式”,参加这场战斗,写这个“话题”。记得有一位民间艺人,精心制作了一幅剪纸,表达自己抗击“非典”的心愿和决心,这就颇有些像高考作文中的诗歌,有点儿“另类”。可这是人家的特长,别人一时还学不来。在别人眼里是“另类”,对于这“另类”的创造者而言,却正是他的应门行当、看家本领。对民间剪纸艺人的才华,人们交口称赞,民间剪纸艺人的心意也融入抗击“非典”的全民合力。这是不是也很好呢?

人各有志,人和人的才能也不同。“大家闺秀”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明显“另类”的《何典》,那份“俚俗诙谐”也挺有意思。从体裁角度看,我们不能苛求艾青写出曹禺那样的剧本,也难以威逼曹禺写出艾青那样的诗歌。从题材角度看,岑参、高适是“边塞”诗人,王维、孟浩然是“田园”诗人;写农村的浩然写不了金庸的武侠,写武侠

的金庸也写不了浩然的农村。从立意角度看,无论“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的劈头断喝,还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腐朽化神奇,无不使人耳目一新。从语言角度看,韩潮苏海、郊寒岛瘦,李白的俊逸豪迈,杜甫的沉郁苍凉,如日月相辉;铜琶铁板唱“大江东去”,牙板朱唇吟“晓风残月”,更令人绝倒。从结构角度看,《麦琪的礼物》和《项链》匪夷所思的巧妙结局,《药》和《内蒙访古》双线复式的端严框架,篇篇匠心独运。学生不也一样吗?他们有的擅长议论,是学校辩论会的最佳辩手;有的擅长编故事,张嘴就是一部电视剧。用一个模子去“磕”,还有什么个性发展可言?设若奥运会只有百米赛跑一个项目,那王军霞永远无法为国争光,更不用说许海峰、邓亚萍、李小鹏、占旭刚诸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要为“另类作文”大声叫好!

当然也有人担心,提倡“另类”,会助长学生投机取巧的心理。会是这样吗?面对一篇篇样式新颖的考场优秀作文,我们也许会有一种新奇感,这些“一巧拨千斤”的“另类作文”,考生在考场上是如何想出来的?记得茅盾先生在谈到“麦浪”一词时曾说:“若非妙手偶得,便一定是千锤百炼”,我想,“妙手”之所以能成为“妙手”,也必经过不同形式的千锤百炼,那么,“偶得”,实际也是寄寓在必然之中的。如是,考生及早明确自己应考作文的确切样式并反复练习,力求得心应手,便应是作文备考的一项必要任务了。这实际是在明确自己的个性特长,发挥并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曹禺写剧本,艾青写诗歌,李义山凭七律独步晚唐,杜牧之以七绝称冠一代,“喜看稻菽千重浪”,无不是千锤百炼的成果。没有目标明确的阅读、吸纳、借鉴和专项写作训练的构思、推敲、锤炼,就没有新颖巧妙的考场精品,就没有考生写作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的精彩展示。十几次、几十次的专项训练,正如幕后彩排,是考场花团锦簇精品的基础。这不是“宿构”,更不是“缺德”。中日围棋擂台赛关键一战,棋圣聂卫平,要关门几个月,专心打对手小林光一的棋谱;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孔令辉、刘国梁,也得封闭几个月,针对主要对手专项训练。万事同理,作文亦然,高考考场作文一定要有备而来。

有的语文老师直到考前一个月,还一板一眼、孜孜不倦地让学生练基本功,吃“看家菜”。可这“看家菜”,学生不是已经吃了十年有余吗?比如健身,长跑,当然好,是“看家菜”,可他不爱跑,没兴趣;你让他踢踢足球,不也就在练长跑吗?健身是目的,你可以跑步游泳,也可以登山骑车,可以打篮球排球,也可以练南拳北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学生个性所容纳、所喜爱的作文样式,是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提高写作综合素质的足球场、健身房。“术业有专攻”,“梅雪各千秋”----发现个性,发展特长,是作文创新的必由之路。

不要以为我们的同学肤浅、贫乏吧,他们必定在某些方面相当的深刻和丰富,只是有相当数量未被我们和他们自己认知、开掘、剖琢、锤炼罢了。

构成考场作文的另一特征是,一篇考场作文只有一位读者----阅卷老师,即使是名扬九州,洛阳纸贵的满分作文,在评分意义上仍然只有一位读者。这位读者用于这篇作文的时间是2—5分钟,尽管有些媒体为此愤懑不平,似乎阅卷教师在草菅人命,但只要理性地算一笔帐,也就只有这点时间!以北京为例,80000多份考卷作文,需动用120名阅卷教师,每天紧张工作7小时,在6--7天内阅完。最简单的计算表明,每位教师一个小时的平均工作量是15篇作文,包括读文、分类、评分、登录、核分和复查。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话说回来,如果有明确的标准、丰富的经验和相当的责任心,2—5分钟足以判定一篇作文大致准确的得分。竞技体操、高台跳水、花样游泳和花样滑冰,众多令人看得眼花缭乱的体育比赛,不都是在短暂的时间内判定得分吗?反之,如果没有明确的标准、丰富的经验和相当的责任心,再充裕的时间又有何用?设若一定要挑出作文阅卷中的精微误差,那主要原因只有一条,作文这种优劣相对模糊的考题本不适宜精确评分。“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告诉我们:与其怨天尤人、听天由命、自暴自弃,真不如直面现实,尽可能地将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

一位读者,2—5分钟审阅一篇作文的实际状况,要求考生必须努力创新,努力以新巧样式、精彩语言创造亮点,打动这位唯一的读者,从而将作文的命运更有把握地掌握在自己手里。新巧的样式、精彩的语言是最容易被阅读感知的,也只有新巧的样式、精彩的语言才可以显示深刻的思想与丰富的学识。或者说,具有创新价值的作文样式,本身就具有展示深刻思想、丰富内容和美好情感的特征。说得透彻些,我们作文备考的全部努力应该集中到一点:为阅卷人在两分钟里悦目动心而经营亮点!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