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2 22:02:11

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含义
  第一,它扬弃了新古典规模经济的概念,而用专业化经济来表征生产条件.
  第二,它没有纯消费者与企业的绝对分离,而新古典框架则是纯消费者和纯生产者绝然两分.
  第三,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交易费用对经济组织的拓扑性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如果初次接触新兴古典经济学,则恐怕难以理解这种新的分析框架之于经济学的含义,从而也就难以切身感受其魅力.让我们从这样一个问题开始:为什么要提出这一新的分析框架?答案很简单,新古典分析框架的一些缺陷限制了经济学的发展.如果我们空泛地讨论新古典分析框架的缺陷,恐怕难以令人信服.现在,我们以新古典框架下的迪克特-斯蒂格利茨(DixitandStiglitz,1977)、克鲁格曼(Krugman,1979)以及福济塔-克鲁格曼(FujitaandKrugman,1995)等人的模型为例,看看新古典分析框架究竟缺陷何在,以及新兴古典分析框架又如何克服这些缺陷.
  特征
  新兴古典经济学有一个非常大气的分析框架,此框架能将现代经济学的各个流派尽收囊中,从而整合成一个新的经济学主流学派.同新古典经济学相比,新兴古典分析框架有如下特征.
  作用
  大家公认,迪克特、斯蒂格利茨、克鲁格曼等人的理论对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的形成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他们的模型改变了过去增长模型中关于规模报酬递减或总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引入了规模报酬递增的假定,使增长理论的解释力大大提高.正是在他们的推动下,规模经济在1970年代以后成为国际经济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困境
  尽管如此,他们的理论却面临如下困境.   第一,他们关于经济增长等现象“当且仅当”厂商平均规模扩大时才能发生的预见与现实不符.   在他们看来,厂商规模之所以扩大,是因为存在无止境的规模经济,而厂商规模决不可能变小,因为这意味着规模不经济.但是,OECD国家、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以及中国的经验证据(参见张永生,2000:《厂商规模无关论:理论与经验证据》)却显示,厂商平均规模不是越来越大,而是越来越小,总体呈倒U型变化趋势.无疑,递增报酬现象是经济增长史上最激动人心的情节,但正如阿伦·杨格在他著名论文(1928)中指出,递增报酬的实现机制是分工与专业化,规模经济是对分工与专业化经济的一个错误描述.   第二,在他们的模型中,企业只是一个“黑箱”,企业为什么出现以及企业制度本身的经济含义则不能被解释,对现代商业社会中种种有趣的“新发展现象”,如企业规模变小、生产外包、合约出让、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特许连锁经营、贴牌(OEM)生产、电子商务等等,则更是无从解释.他们的框架无法将企业制度内生,如果要内生企业制度,则他们所有的结论都会随之改变;而如果没有先天就存在的企业,他们模型中所有的故事又都不会发生.   第三,交易费用在他们模型中没有实质性的含义,企业规模扩大等现象皆不存在交易成本.而经济学之所以在1970年代后解释力有了质的提高,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家将交易费用引入经济分析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修正问题
  那么,能不能在不改变分析框架的前提下,对这些理论进行修正,从而走出上述困境?琼斯、达斯格普特等人和国家研究委员会(参见C.Jones,1995a,b,1996;Dasgupta,1995;NationalResearchCouncil,1986)的做法或许对我们有一些启发.他们在发现否定R&D等新内生增长模型的经验证据后,提出了在原有框架内进行改进的方案.琼斯(C.Jones,1995),杨(AlwynYoung,1998)和西格斯托姆(Segerstrom,1998)建议了几种方法来避免R&D模型中的第V类(研究与开发投入)规模效应.但是,琼斯自己也承认,“这种改进后的模型也是不完善的,因为它又产生了人口(第I类)规模效应”.而新古典内生增长模型中如果缺少了规模效应,则内生增长就不会再出现.这些经验研究表明,新古典内生增长模型并没有对经济增长背后的驱动机制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Jones,1995a,pp.508-509).新古典增长理论将递增报酬归于规模经济,而规模经济的来源对它又是一个不解之谜.   如果仔细读过斯密的《国富论》、杨格1928年发表在TheEconomicJournal上的“递增报酬与经济进步”,以及斯蒂格勒1951年发表的“市场容量限制分工”等经典文献,我们就能理解为何斯密-杨格定理被称为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定理.经济增长中的递增报酬并非来源于规模经济,而是来自于分工和专业化经济.专业化经济是一个比规模经济恰当得多的概念.迪克特和斯蒂格利茨、克鲁格曼等人模型的缺陷在于分析框架,只有在分析框架上进行改进,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其局限.不幸地是,规模经济的概念由于更接近人们的直观,而且符合人们力图改造世界的决心,以致于误导了很多经济学家.如果用专业化经济替代规模经济,我们就不需再求助漏洞百出的规模经济概念来产生递增报酬.
  理论实践结合
  可见,以斯密分工理论为代表的古典经济思想更能解释我们周围的经济现实.但是,仅有分工理论还不够,斯密的分工理论中没有企业理论.如果我们不幸生活在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之中,那如何才能演进到一个以企业制度为特征的高度分工的现代社会呢?新古典经济学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科斯就出现了.他说,分工不足以产生企业,因为市场的功能就是组织分工;对风险的厌恶也不足以产生企业,因为保险市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企业制度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节省交易费用.张五常(1983)则进一步指出,企业的出现是因为劳动力交易费用低于产品交易费用的结果.但是,科斯等人的交易费用理论中却没有直接的经济增长含义.而贯通斯密、杨格、科斯和张五常等人理论的,则正是杨小凯等人.他们将分析框架建立在以个人自利决策交互作用的基础之上,在模型中引入交易费用,同时内生出企业制度、经济增长、递增报酬、厂商规模等现象,从而彻底克服了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上述缺陷.他们的模型将企业制度在分工中内生,在企业理论中直接注入了经济增长的含义.这样,一个新的理论通途就开辟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