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20:09:19

为什么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
为什么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

为什么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
因有些人利用他的可怜有些过了,他竭尽所能来搏取别人的同情心,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达到他的某种目的,那些可怜人的心中或多或少有些不平衡,你看过白夜行吗,那女主角就是见不得别人过的幸福,虽然她的身世很可怜,但她的内心世界已成一种病态.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这个标题是一句民谚.其它方言区有没有类似的说法我不清楚,至少它流行于北京、天津这片.这句话涵盖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的人生智慧:我们看到那些痛哭流涕的人,就一定要去同情吗?答案当然是个“不”字.
对于一个心理咨询师来说,他面对的肯定就是“可怜之人”——主动诉说自己痛苦的人.当然,这些人并非都有可恨之处.但以笔者片面的经验所见,咨客咨询的动机本身就常常包含着几种人格问题,也即“可恨之处”.
一类就是过度自恋.高度关注自己,对他人漠不关心,这样就放大了内心的痛苦体验.他们拿到咨询师面前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换成别人根本算不上什么问题.
另外,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如“希望周围的人都喜欢我”、“希望自己成为众人关注的中心”、“希望大家都真诚待我,对我讲实话”,表面看起来满正常,其实都是过度自恋的表现.这些目标谁也不可能实现,于是就陷入痛苦之中.凡因过度自恋而产生的痛苦,都属于自寻烦恼.
过度自恋型的咨客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根本不在意咨询师的看法,只是想让咨询师认同他自己的判断.动辄与咨询师争辩,令你头疼不已.对于这种咨客,咨询师能有什么办法呢?除非你认同他的小题大作.
其次就是喜欢推卸责任.这类咨客认为,自己所有痛苦的根源都在于他人和社会.别人排挤自己,大家合伙陷害自己,领导埋没自己,等等.他们把心理咨询当成信访处,自己的内心痛苦往往只是个引子,通过它要给你唠叨许多所谓的不公平待遇.实际上他根本不是想解决心理问题,而得想得到一个认同:我无辜,我占理.既然他认为自己遭到这么多“不公平待遇”,心理咨询师又能作什么呢?
再次就是过度依赖型.他们把咨询师当成依赖的对象.不光长期咨询,甚至不分时间、场合骚扰咨询师.有个咨客半夜打电话给熟悉的咨询师,要她来解决自己和爱人吵架的问题.连起码的作人礼貌都没有,这种可恨之人难道一定要同情他?
有趣的是,遇到这种咨客,开始咨询师往往觉得是个收获:你看,他按时来,经常来,多好的消费者啊.天长日久后你会发现,他会象块膏药一样甩不脱.
笔者这些年遇到过不少心理咨询的过客.什么叫过客呢?就是主观感觉自己可能有心理问题,去心理门诊一两次后,认为自己完全没问题,或者完全可以自己解决问题,以后再也不登门.心理咨询业师遇到这类过客,可能会沮丧不已:唉,我又失去了一个顾客.但就其本人来说,极有可能是完全正确选择.(有几个还是笔者推荐去的.推荐的对象还不是江湖诊所,而是吃国家财政的心理卫生中心.他们去了一次后就回来质问我,那地方是不是要骗我钱啊!搞得我灰头土脸.)事实上,笔者见过的这些例子中,没有一个人的心理问题后来变得更严重.
这并不是说,来心理门诊的人都有“可恨之处”.确实有些咨客,如强迫症患者,有很清晰的症状表现.但由于心理咨询现在的收费模式(按时计费,而不是按件计费,按问题计费,必须要拖长咨客的咨询时间),客观上助长了一些性格上,甚至道德上就有缺陷的人,一些喜欢无病呻吟的人汇集到这里.这种情况下,心理咨询不仅没有正面作用,甚至是帮倒忙.比如一位“小鸟依人型”的女士,家人和同事都不愿意惯着她,搞得自己很痛苦.如果这样下去,她很有可能明白要自立自强.但她在心理咨询业这里找到了依赖对象.这时候,心理咨询是能解决她的问题,还是恶化她的问题呢?

诶。。。。

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之所以现在这么可怜,是因为以前做的事让人可恨

个人理解
一句话,,,不会做人,爱占小便宜,自己又没多大能力,没资本又爱出风头,不出问题运气好,出问提了好心人就可怜他
还有就是穷,为了生活,专门干坏事,

因为自身种种的性格缺陷
人往往被自己的弱点所左右
命运也是因此而牵引发展
比如你厌恶一个人
那么也许他脾气暴躁,贪小便宜或者其他
那是可恨之处
而他便是可怜之人

小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