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通怎么死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00:59:00

蒯通怎么死的
蒯通怎么死的

蒯通怎么死的
应该是寿终正寝.
  尽管蒯通在策动韩信造反失败之后,就预感到自己处境的危险,因此装疯卖傻隐匿民间.但是,在刘邦夺取天下之后,他无论如何逃遁,也逃不出刘邦的掌心.蒯通侥幸逃命之后,发奋著书立说(这小子在汉朝中央政府是无论如何也混不下去了).史记《田儋列传》:“从蒯通者,善为长短说,论战国之权变,为八十一首.”;汉书《蒯伍江息夫传》也说:“通论战国时说士权变,亦自序其说,凡八十一首,号曰《隽永》.”,有人从楚汉时期记载蒯通的言论和上述严肃史书的记载认定《战国策》为其所著.不过,我认为,《战国策》确为西汉的刘向所编著,而其作者决非是蒯通,但是,蒯通可能对《战国策》后来的成书产生了某种积极的影响,奠定过一些框架.
  后来蒯通虽然受到相国曹参一定的礼遇,但作为汉朝反革命分子和黑五类的代表,蒯通始终没有大范围走上大时代的历史舞台,由此,他率先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个较为知名的“废才”.
  蒯通在《史记》中共出现三次,每一次的现身都不同凡响.第一次是秦朝末期,天下大乱,陈(涉)吴(广)起义,陈涉指派他的手下武臣攻打蒯通的老家范阳(今河北涿州),当时的范阳令姓徐,从蒯通与之对话中可知,他是一个严格执行秦朝法律的官吏,“秦法重,足下为范阳令十年矣,杀人之父,孤人之子,断人之足,黥人之首,不可胜数”(蒯通语).按照这位范阳令的禀性,势必一战,但此时人们痛恨秦朝的严刑峻法,人心所失.在这种情形下,这必定是一场打不赢的战争,老百姓的血白流不算,而且毫无意义.为了避免家乡的生灵涂炭,蒯通挺身而出,以一番巧妙的言语化解了一场战争的风云.你看他是怎么说的:他首先求见那位范阳令,以危言来惊动他,“窃闻公之将死,故吊”,我私下里认为您即将大难临头,所以先来祭悼您,说的徐县令心惊肉跳,连忙向蒯通作揖,请问其中的缘故.蒯通这才不慌不忙道来,说你徐公做了十年的范阳令,杀人无数,范阳的百姓早就对您恨之入骨,巴不得倾您皮,啗您肉,只是慑于秦朝的刑法.现在好了,机会来了,大家正好趁乱“争杀君”.接着蒯通又卖起关子,说如果您派我去见武臣,我就可能使您“转祸为福”.那位徐县令一听,求之不得,忙催促那你快去吧.蒯通见到叛军的头领武臣,又是语出惊人:“足下必将战胜然后略地,攻得然后下城,臣窃以为过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不战而略地,传檄而千里定,可乎?”足下您靠流血牺牲才能攻城拔寨,我认为这是错的.一上来就给这位正杀得兴头上的将领泼了一盆冷水.然后这才给他点明一条更高明的办法:你如果要听我的话,就可以不需要攻打范阳而能占领它,还可以起到模范样板效应,“传檄而千里定”,其它城池也会不战而降.武臣听了大为有理,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用军的上上策啊!那如何才能做到呢?蒯通见时机成熟,这才亮出底牌:“君何不赍臣侯印,拜范阳令,范阳令则以城下君,少年亦不敢杀其令.令范阳令乘朱轮华毂,使驱驰燕、赵郊.燕、赵郊见之,皆曰此范阳令,先下者也,即喜矣,燕、赵城可毋战而降也.此臣之所谓传檄而千里定者也.”您何不让我拿着您的赐令来封赏范阳令,他就会拱手献出城池.您再让他乘坐华美的车马,在燕、赵之地巡游一番,燕赵这些守城将士一看,范阳令先降能得到如此荣耀,那我们也降吧.说到这里,武臣是彻底信服了,“从其计,因使蒯通赐范阳令侯印”,结局果然是“赵地闻之,不战以城下者三十余城”.此事见《史记.张耳陈余列传》.现在看来蒯通此举是有积极意义的:一是顺应形势,暴秦无道,各地揭竿起事已成必然,死守一城就显得迂腐可笑;二是战争的最终受害者是范阳的黎民,化干戈为玉帛,受益的还是黎民百姓,所以蒯通是做了一件好事.
  蒯通第二次出现正值楚汉战争的高潮,他在韩信手下担任一个小小的幕僚.《史记.淮阴侯列传》介绍他时说“范阳辩士”,也看不出他受甚重用.时值刘邦经历荥阳、成皋两次大败后,急欲要开辟后方根据地,他选中了齐国,就派手下一位谋臣骊食其去说服当时的齐王田广.一通煌煌大言之后,齐王终于被打动(事见《郦生陆贾列传》),就撤走了历下的守军.这种结果对刘邦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但节外生枝,蒯通站出来对韩信讲了这么一席话:“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将军将数万众,岁余乃下赵五十余城,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鼓动韩信乘机进攻齐国,抢得头筹,有挑拨之嫌.后人对蒯通这番话很是诟病,认为多此一举,不守信用,还使得刘邦的一位重要谋士被烹.事实是否真的 如此?结合蒯通以后的行为,我认为他的话里实际隐藏着很深的心机,他在投石问路.经过多年的战争,韩信的军队已经非常强大,逐渐形成气候,而刘、项则兵疲力竭,这时趁势而起是最合适不过,第一步先把齐国消灭掉,再图将来.时机不到,蒯通不好明说.只可惜韩信只想做一个地方的诸侯王,没能领会其中的深意,后来他给刘邦发的一封求王书更证明他的目光短浅.
  蒯通的第三次出现则是“知天下权在韩信”.此时,楚军经潍水之战后,大将龙且被杀,主力殆尽,项羽感到很恐惧,派武涉来拉拢韩信.刘邦也是屡战屡败,“智勇俱困”.时不我待,蒯通想挑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劝韩信举事,自立为国.他话说的仍很巧妙,“欲为奇策而感动之,以相人说韩信”,看相是个幌子,目的还是劝谏,你看他是怎么说的,“贵贱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色,成败在于决断,以此参之,万不失一”,这是劝韩信把握机会,早下决断.蒯通接着又说了句更有意味的话:“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说你韩信如果只在乎表面的封侯称王,危险将至,不如尽早立国.韩信不知是真糊涂,抑或是假糊涂,他还在问“何谓也”,此话怎讲?这时蒯通不得不打开天窗说亮话了.下面是节选其中的一段,精彩至极,不愧为另一篇“隆中对”!
  “以臣料之,其势非天下之贤圣固不能息天下之祸.当今两主之命悬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夫以足下之贤圣,有甲兵之众,据强齐,从燕、赵,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割大弱强,以立诸侯,诸侯已立,天下服听而归德于齐.案齐之故,有胶、泗之地,怀诸侯以德,深拱揖让,则天下之君王相率而朝于齐矣.盖闻‘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愿足下孰虑之.”
  可叹韩信只有雄才,没有大略,他不像刘备,对诸葛亮的隆中策能欣然接受.他对刘邦还心存感激与幻想,他说汉王给我的待遇很优厚,他的车子给我坐,他的衣裳给我穿,他的食物给我吃,我怎么能够图谋私利而背信弃义呢!蒯通又劝诫了两次,甚至指出韩信不这样做的危险:“野禽殚,走犬亨;敌国破,谋臣亡.”(见《汉书.蒯伍江息夫传》)后来,韩信被刘邦逮到,当面讲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那人指的就是蒯通,遗憾的是韩信悔之晚矣!
  蒯通见劝说未果,就假装疯癫做了巫师,他知道自己的事迟早会败露,以这样的方式也可以暂缓一下危机.果不出所料,由于韩信临死前脱口一句话“吾悔不用蒯通之计”,蒯通被刘邦捉到.他有先见之明,已做好了应对之策,最后靠巧妙的言辩,免了被烹之刑,并且无罪释放.
  《史记》除了这三次正面描写蒯通的事迹外,在《田儋列传》的结尾有一段评语也很能说明问题.司马迁这样叹道:“甚矣蒯通之谋”——蒯通的计谋实在厉害呀!接着专门用一句话介绍蒯通:“蒯通者,善为长短说,论战国之权变,为八十一首.”后世人中有人认为《战国策》就收录了他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