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有何典故?起源于那里?为什么叫“吹牛”不是“吹猪、吹狗”呀什么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10:30:04

“吹牛”有何典故?起源于那里?为什么叫“吹牛”不是“吹猪、吹狗”呀什么的.
“吹牛”有何典故?起源于那里?
为什么叫“吹牛”不是“吹猪、吹狗”呀什么的.

“吹牛”有何典故?起源于那里?为什么叫“吹牛”不是“吹猪、吹狗”呀什么的.
吹牛、拍马、溜须一词的来历
  吹牛、拍马、溜须——元大都的文化遗产
  蒙古入主中原,建立了元帝国,定都在燕山脚下,建起了大都城,后来人把它称为“元大都”.
  元朝住在北京的,蒙古人和色目人居多,因此,他们的文化也就逐渐渗透到北京文化中,例如:北京方言把街巷称为“胡同”,就是受蒙语的影响.“胡同”在蒙语中就是“水井”和“帐篷之间的小道”的意思,草原上的“帐篷之间的小道”到了城里,不就变成“街巷”了吗?
  另外,我们常说的吹牛、拍马、捋须,也是元大都文化的遗产,但是在流传中改变了原意.
  (一)吹牛
  人,总希望自己血统高贵、家族富有、家史辉煌,尤其是在官场,“苦出身”虽然可以说明自己的奋斗和拼搏,但同时也说明自己的“根基浅”、“关系弱”.所以,混在官场就要攀龙附凤,就要夸赞自己从前的富有和现在的富裕.
  蒙古人是游牧民族,富的标志就是牛,所以官员凑在一起,都爱显示自己曾经在草原上拥有多少牛.就是在手下人的面前,也时常要夸一夸“老爷我想当年.在草原上有多少多少牛.”
  当老爷正在兴致勃勃地吹嘘自己牛羊成群的时候,如果有下级官员来访,仆人就会告诉他:“请稍候,大人正在吹牛呢.”
  “吹牛”的原意本是“吹嘘”、“显示”的意思,四川到现在还把东一句西一句地闲聊叫做“吹牛”,有人物有情节地讲故事才叫“摆龙门阵”呢.
  汉族在杀猪的时候,为了容易把猪毛刮干净,要从猪腿处插进一截管子,往里吹气,一直要把猪皮吹得鼓鼓的,这个动作就叫“吹猪”.
  当“吹牛”从蒙古人流传到汉人中间的时候,硬拿猪去套牛,就产生了误解,于是就派生出“吹牛皮”、“吹牛腿”,后来又发展成“吹牛Bi”了.
  我们现在所说的“吹牛”,已经成了“夸大事实”甚至“无中生有”的意思,“有了象就不吹牛了”这句话,就说明吹牛就是夸大.而当年的吹牛,可没有浮夸的意思耶!
  (二)拍马
  蒙古是马上得天下的民族,所以元朝的官员大多是武将出身,下级对上司最好的赞美,就是夸他的马好.一方面是蒙古人对马钟爱有加,另一方面马也是他权力、身份、地位的象征,因此夸他的马就等于是夸他.
  下级见到了上司,往往要对上司的马夸赞几句,一边拍着上司的马背一边用尽天下最美的词夸赞这匹马,什么“膘肥体壮”,什么“鬃长毛亮”,什么“追风赶月”,什么“踏雪无痕”……总之是要把上司的马夸成是宝马良驹.后来,人们就把对上司的奉承称为“拍马”.这是因为夸赞的话是不一样的,而拍马的动作是一样的.
  很少骑马的汉人,用自由的想象把“拍马”逐渐演绎成了“拍马屁”,就足见是外行了,既不符合逻辑也没有事实依据.
  拍马,只能拍马的腰,或是肚子或是背,如果拍了马的屁股,就是给马一个“开路”的信号,马就会向前走了.马走了,马的主人当然也要走了,所以“拍马屁股”就等于撵上司走,您说,哪一个下级敢拍上司马的屁股?
  拍马到了现在,就是“拍汽车”.要奉承你的上司,你就在他下车或是上车的时候,拍拍他的车说:“首长的车真棒,流线型乳白色,又有气派又够时尚!”他听了一高兴,兴许就提你个一级半级的.
  (三)“溜须”
  在蒙古舞和新疆舞中,一到表现欢快的时候,男演员总是用大拇指从鼻子向左右抹他的胡子.在电影和电视剧里,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镜头,新疆和蒙古族的男人在喝完了酒或者奶茶以后,也要左右抹两下胡子,然后就哈哈大笑,由此可见,抹胡子就是蒙古人、新疆人(即色目人)高兴时的传统习惯动作.这个“抹胡子”的动作,用汉语说就是“捋须”了.
  奴仆总是不愿意老爷烦闷焦躁、上司怒火中烧,因为他们往往会迁怒于下级和奴仆,所以,下级和奴仆的最好办法,就是想方设法让上司和老爷高兴,上司和老爷心平气和了,手开始捋须了,大家悬着的心就像一块石头一样落地了.后来简而化之,就把哄人高兴称为“捋须”.
  这种起于官场和大宅门的简称,通过口耳相传流入民间以后,发生了两个变化,一个是把“捋须”变成了“溜须”,另一个是把捋须的人从上司和老爷变成了下级和奴仆.比如我们现在经常说的“XX又给领导溜须去啦?”或者说“你又溜领导的须啦?”.
  要知道,上司和老爷的须,是不可能让别人捋的,别人也不敢去捋,俗话说“谁敢给老虎捋须呀!”
  再后来的“打溜须”就更没有道理了,我们也只好让步给约定俗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