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05:20:21

互联网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
互联网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

互联网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给学生了解、认识、探索外面的世界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但同时也给学生、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因上网成瘾,不能自拔.他们要网吧不要学校,要鼠标不要书包,要游戏不要成绩……许多家长、老师“谈网色变”,不得不面对与网络“抢”孩子的尴尬局面.为何会存在这般局面,原因何在?我在这里试作简要分析,以寻求对策.
学生上网成瘾的因素有:
一、面对虚拟世界缺乏自控力
  专家指出,中小学生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是导致易上网成瘾的主观原因.他们自控能力欠缺,一旦上网往往可能被网上光怪陆离且层出不穷的新游戏、新技术和新信息“网住”.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面对网上新奇、刺激的信息极易受其诱惑.“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强烈.在网络上人人平等,在匿名的保护下可以畅所欲言,不用担心受到什么审查,带来什么惩罚,而且观点越新、奇、特,可能得到的反响越大、回应越多.”网络成为中学生心目中展现自我的最好平台.
据一项调查显示,学生上网时,约有28%的时间用在了网上游戏.网络游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如多人玩的在线游戏,每个人都想战胜对方,但往往胜不了,此时,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受到挑战,于是便花去大量时间,千方百计谋求战胜对方的良策妙计.有些游戏还没有奖励,对学生的诱惑就更大了.网上游戏抓住了中学生好奇、好胜等心理特征,极容易使自控能力还比较弱的中学生们上网成瘾.
二、生活中缺乏情感交流
专家指出,中小学生可能身处的不利环境是导致易上网成瘾的客观原因.目前网吧遍布大街小巷,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条例,但在实践中对网吧尚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网吧一定程度上成为他们的乐土.家庭环境上,当前我国中学生多属独生子女,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身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与同龄伙伴交流.在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今天,他们的父母极有可能因忙于工作和生计而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情感交流的中学生,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
另一方面,在升学考试的压力下,学生机械地读、被动地背,心里充满了厌学的情绪,他们又不愿向老师、家长诉说,网络世界便成了倾诉烦恼最好的选择.网上交友是大多数上网中学生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因为在网上大家都是陌生人,没有什么思想负担,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必为说过的话负责,不必为做错的事内疚,内心的烦恼和压抑可以得到宣泄,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满足.调查还发现,中学生在网上交的“网友”大都是异性.这是因为中学生由于生理的发育,引起青春期性心理的萌动,对异性产生好奇和朦胧的好感.虽然现在的中学开设了青春期性教育课程,但大多数流于形式,只注重生理方面而忽视了心理教育.另外,谈恋爱会受到学校和家长的明令禁止,中学生内心情感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于是,网络世界成了中学生情感的“避风港”.通过网上聊天交友,了解异性内心的情感世界,感受异性的体贴和理解,同时释放、缓解自身的情感压抑.
针对以上中小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我总结了以下通过心理干预“网瘾”的方法.
  1、冷静分析,耐心引导,逐步提高“网瘾”学生的自身免疫力
陶宏开教授说,“利用爱心、耐心和诚心就能解开孩子心中的“结”.耐心地用真诚的爱去感动他们,让孩子接受一些朴素的道理,也就是如何爱自己、爱父母、爱祖国、先苦后甜等这些最简单的道理.”当与孩子进行交谈时,态度一定要真诚,切记不要做作,特别是语速、语态或是肢体语言,甚至是一个眼神,都要让孩子感觉到你和他是平等的,是真正和他来交流的,而不是来训斥、敷衍他的,这样孩子才会向你打开心扉.
游戏是伴随学生成长的一个精神要素,学生需要游戏.随着科技和社会发展,游戏形式、内容、规则都在不断发展,从现实发展到虚拟,而且可以成千上万人同时玩一款游戏.通过玩游戏,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然,认识社会,训练与人交往、合作共事,提高组织、策划的能力、反应能力与应变能力等等.健康的网络游戏同样能起到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娱乐身心的作用.问题的核心并不是不要游戏,而是应尽快开发适合于不同年龄段孩子健康成长的、不易成瘾的教育类网络游戏,大力开发以知识为主,渗透游戏因素,或以休闲为主,伴以知识性、趣味性的教育类游戏软件.玩游戏(包括电子游戏)是未成年人的权利,而提供健康的可供选择的多种形式的游戏是成年人的责任.
2.感受现实生活,培养热爱真实生活的情感
  一般来说,上网成瘾者主要集中于11岁至25岁这一年龄段.他们共同的特征是“没有理想,敌视父母,不爱学习”.一旦与他们交谈时,最好不要直接和孩子谈上网、游戏的话题,而是选他们感兴趣的话题,逐渐过渡到中心问题.但是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有所不同,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家长和教师要学习网络知识,研究网络游戏,提高教师和家长的教育和监护能力,不要再“妖魔化”网络游戏.要经常了解哪些游戏适合中小学生玩,同时知道孩子们正在玩哪些游戏,对学生给予指导,引导青少年选择适合自己的游戏.组织中小学生到专门的网络游戏网站玩游戏,避免受到部分成年玩家的不良影响.对青少年专用网络游戏网站实行限时,配合网络游戏实名制和分级制度,对不同年龄段的玩家采取不同的对策,从根本上消除青少年通宵玩网络游戏的土壤.
青少年需要充实的精神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释放精力,调节情绪与心理,缓解学习带来的压力.所以,不让他们上网,就必须找到别的爱好代替,如打球、集邮、下棋、或户外活动等,让青少年在活动中、在参与集体生活中感受现实生活的真实与快乐.
  3.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不断提升学生的分析鉴赏水平
学校要把普及上网知识与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培养创新能力的工具,经常组织一些健康有益的有关网络的活动,充分发挥校园网的育人功能,提高中小学生信息素养,但校园网不能仅仅是一个教师资源平台和学生的学习平台,还要成为学生的娱乐和交流平台.学校要积极开展对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网德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养成良好的网络文明习惯,增强青少年网络安全方法意识和网络道德意识.教师要指导学生上网,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关注学生的网络生活,教育学生学会选择,认识网络中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区别,提高自控能力.
最后,孩子们会自我认识到上网成瘾的坏处而自觉地将其戒除.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孩子能够脱离网瘾,不仅在于孩子自身的决心,还在于家长的配合.许多家长需要改变教育方法,赢得孩子的信任和尊敬,不要过多地去干预孩子,否则会让孩子反感.更多的是要理解、关爱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情关系.
陶宏开教授说:“电脑不是洪水猛兽,这不是事实,也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我们要告诉孩子,说到底,电脑是一种工具,是给我们用的,而不是玩的;学会用的人是聪明人,只会玩的人则是愚蠢的.我很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网瘾患者,用自己的爱心帮助他们,关怀他们.我一个人的力量很单薄,要靠整个社会共同的努力,才能更好地去挽救这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