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16:05:16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人的认识和行为要一致,不可口是心非.
观察事物要细致入微,用心揣摩,从而在该事物中得出道理和知识.

知行合一:科学知识要与实践检验结合起来(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佛家的闻思修,(由闻而思,由思而修,由修而证,乃修学通途)(个人拙见)
百度: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

全部展开

知行合一:科学知识要与实践检验结合起来(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佛家的闻思修,(由闻而思,由思而修,由修而证,乃修学通途)(个人拙见)
百度: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格物致知:探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现代)。
(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朱熹)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
(致其知者,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也,格物者,作唯心识观,了知天下国家,根身器界,皆是自心中所现物,心外别无他物也。——蕅益智旭)
(格物致知确解,解曰,格除幻妄私欲物,致显中庸秉彝知。此物,即心中不合天理人情之私欲。一有私欲,则所知所见皆偏而不正。若格除此幻妄不实之私欲,则不偏不易,即心本具之正知自显。一举一动,悉合情理,了无偏僻。-印光大师)

收起

知行合一
通俗的理解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个理解虽然不能算是错,但是只是对于“知行合一”四个字的浅显的理解了。王阳明认为知与行本就是一体,知就是行,行就是知。比如说看见美女心里欢喜,不是先看见美女,然后才去欢喜的;看到便便偏皱眉头,不是先看到了,再立个皱眉头的想法。再比如讲孝,说一个人知道孝顺父母,一定是他已经做出了孝顺的事情,人们才会这样认为的。就是说,知是内在的行动,行就是外的观...

全部展开

知行合一
通俗的理解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个理解虽然不能算是错,但是只是对于“知行合一”四个字的浅显的理解了。王阳明认为知与行本就是一体,知就是行,行就是知。比如说看见美女心里欢喜,不是先看见美女,然后才去欢喜的;看到便便偏皱眉头,不是先看到了,再立个皱眉头的想法。再比如讲孝,说一个人知道孝顺父母,一定是他已经做出了孝顺的事情,人们才会这样认为的。就是说,知是内在的行动,行就是外的观念。
格物致知
朱熹版”格物致知“: 万事万物都有天理存在,我们要努力寻找蕴含于万事万物中的道理,最后摸索总结出天下至理,最终成圣。说白了就是”格物穷理“
王阳明版”格物致知“: 格为正,物为事。这里的事也不是事物的事,而是意之所在,意之所发,也就是心中之事,心中之物。所以王阳明理解的格物就是”格心中之物“。王阳明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也就是说,我们都有成为圣人的潜质。格物也就是回归自己的内心,把自己的心中种种不正常的思想,欲望,情绪,观念正过来。
简言之,朱熹向外寻求天下的道,王阳明向内向自己的心寻求。
再说个额外的:存天理,去人欲。
这在近代中国应该算是被误解最深的六个字了。
这里的"人欲”并不是指的人的欲望,而是指超出合理 、正当范围的欲望。虽然说这个“合理”与“正当”很难界定。但是却不难判断的。比如说人饿了,一天吃三顿饭绝对百分百的正当,可是一顿吃个三五万的,就不正当了。再比如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个是天经地义的,可是如果你娶一个不算,包了个二奶还觉得不过瘾,再来个小三小四小五啥的,就属于要去的那个“人欲”了。所以宋明理学家们提倡的“存天理,去人欲”是指去掉不合理的欲望,而不是所有人的欲望。
以上为个人浅见,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多多包含。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