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河的诗句和典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21:11:11

关于黄河的诗句和典故
关于黄河的诗句和典故

关于黄河的诗句和典故
《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黄河--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浪淘沙》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川.--王安石《黄河》
“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王昌龄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 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杜甫《黄河二首》
“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
“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
“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 ---元代诗人萨都剌《过古黄河堤》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 --李白
“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 --王维
“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黄”.-- 李商隐
“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 --白居易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
黄河--俗语
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心不死
黄河清,圣人出
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跳进黄河洗不清
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九曲黄河十八弯,一碗河水半碗沙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黄河--成语
中流砥柱 鱼跃龙门 九曲黄河 泾渭分明、海晏河清、河山带砺、俟河之清
鲤鱼跳龙门!
很早很早以前,龙门还未凿开,伊河水流到这里被子龙门山挡住了,就在山南积聚了一个大湖.
居住在黄河里的鲤鱼听说龙门风光好,都想去观光.它们从孟津的黄河里出发,通过洛河,又顺伊河来到龙门水溅口的地方,但龙门山上无水路,上不去,它们只好聚在龙门的北山脚下.“我有个主意,咱们跳过这龙门山怎样?”一条大红鲤鱼对大家说.“那么高,怎么跳啊?”“跳不好会摔死的!”,伙伴们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大线鲤鱼便自告奋勇地说:“我先跳,试一试.”只见它从半里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离弦的箭,纵身一跃,一下子跳到半天云里,带动着空中的云和雨往前走.一团天火从身后追来,烧掉了它的尾巴.它忍着疼痛,继续朝前飞跃,终于越过龙门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变成了一条巨龙.山北的鲤鱼们见此情景,一个个被吓得缩在一块,不敢再去冒这个险了.这时,忽见天上降下一条巨龙说:“不要怕,我就是你们的伙伴大红鲤鱼,因为我跳过了龙门,就变成了龙,你们也要勇敢地跳呀!”鲤鱼们听了这些话,受到鼓舞,开始一个个挨着跳龙门山.可是除了个别的跳过去化为龙以外,大多数都过不去.凡是跳不过去,从空中摔下来的,额头上就落一个黑疤.直到今天,这个黑疤还长在黄河鲤鱼的额头上呢.
民间故事:
传说中有个小伙子叫黄河,英勇无比.恋上一富豪的女子.但女子的父亲看不起他,就让他百步之内射箭,进一个铜钱的孔里.他做到了.女子的父亲又让他在百步之外射一箭,穿透原先的箭他也做到了.又要求他在百步之外射中铜钱并接住它.他知道其夫在刁难他,就一箭射向她父亲.怎知他以前学过武功,躲开了.他很气恼,他从来都是箭不虚发的,这次没射中.就到深山去修炼.一次意外射下一只鸟,鸟告诉他那姑娘自杀了.小伙子很悲哀,就泪水不停地留下来,形成了现在滚滚的黄河.
神话传说:
河伯冯夷受命治理黄河,但操劳一生没有把黄河治好,到年迈时,跋山涉水,察看水情,画了一幅黄河水情图,又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大禹,将水情图交给了他.大禹根据河伯授给他的这一幅图,疏通水道,终于治理好了黄河.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历史人物:
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与后世.

林则徐以虎门销烟名闻天下,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在治水方面也是个“能人”.嘉应观建成106年后的1831年,林则徐出任河东道河道总督,负责黄河中下游防汛.林则徐在河道任上是出了名的认真.他上任的时候正是冬天.冒着严寒,林则徐沿黄河两岸千里巡视,检查防汛物资储备,“无一垛不量,无一厅不拆”.查到谁弄虚作假立马撤职查办.道光皇帝夸他:“向来河工查料垛,从未有如此认真者!”鸦片战争失败后,林则徐被发配新疆.这时候黄河又在开封决了口,束手无策的皇帝急忙把林则徐调回来堵口.百病缠身的林则徐到开封后精心设计堵口方案,并与民工一起打桩抬土,最终堵上了决口.

李白的将进酒嘛,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典故那应该算是庄子里的秋水篇里,曾经提过的望洋兴叹,指的是黄河的河伯妄自尊大,结果看到了东海(现在的渤海)以后叹息自己贻笑大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