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种植粟是什么时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16:06:08

我国最早种植粟是什么时期?
我国最早种植粟是什么时期?

我国最早种植粟是什么时期?
谷子的起源与分类史研究
作者: 张履鹏 单位:河南财经学院 出处: 中国农史 出版时间: 1986 卷期: 01 [收藏][关闭此页][下载][打印]
关键词: 谷子 起源 分类史 裴李岗文化遗址 小米 旱农生产起源 粱 粟
文摘:
全文: 谷子的起源与分类史研究 张履鹏 (河南财经学院) 一、从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小米看旱农生产起源 谷子(粟)是我国栽培最古老的作物,可以用大量的史前文化遗址出土实物加以证实,在人类开始从事农业生产的新石器时代,即广泛种植谷子.出土这一时代谷粒、谷穗、米粒等碳化物的就有河北武安磁山遗址、河南裴李岗遗址、西安半坡遗址、河南郑州大和村遗址、山西夏县西荫村遗址、青海乐都柳湾遗址、甘肃永靖大何庄遗址等多处. 粟栽培生产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集中于中原地带,以裴李岗和磁山两处遗址发观最为重要,说明中原新石器文化是种粟的旱农生产.裴李岗遗址根据C—14断代,估计为距今7500年左右,磁山遗址也在7300年以上.(比长江下游进行水稻农业生产的浙江河姆度遗址还早近千年)两处文化遗址,时代,地区相接近,农具、用具有相似性,加上陆续出现的一些相联系的遗址,如磁山以西的南岗,新郑的唐户,密县莪沟等地把裴李岗和磁山文化相接连,就形成为沿太行山东麓到嵩箕山东麓山前缓斜冲积平原的中原种粟农业区.这一带范围是很广阔的,属于裴李岗文化遗址的就有现新郑,密县、许昌、巩县、中牟等二十多处. 裴李岗文化遗址所出土的炭化实物来自许昌五女店乡丁庄遗址,根据鉴定结果,谷子(粟)经过脱粒,米粒完整,虽全部炭化,但形状历历可见.唯米粒的胚已不复存在,有的发生破损.其原因有的是由于碾米机械的摩压而破损;其破损率,根据三个重复的取样观察,平均为百分之四十六点七,而现代小米破损率亦达百分之四十八.另一原因是小米的胚含脂肪较多,易于在炭化过程中消失.现代的小米经炭化后,亦不能保存胚的部份.出土的小米籽实很饱满.炭化状态小米的千粒重为1.88克;以现代小米炭化后的比例折算,新石器时代出土的小米千粒重可达到3.02克,相当于春谷的米粒大小,高于目前栽培的夏谷米粒.从籽实的实物看,当时谷物种的进化,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具有现今谷子种植的品种特点.除千粒重加以衡量外,也作了小米体积的观察:出土小米的长宽厚分别为1.73、1.68、1.36毫米,而炭化后现代的夏谷小米则分别为1.61、1.58、1.18毫米.出土小米不比现代的夏谷小米小,说明当时种的很可能是春谷. 从上述文化遗址看出,当时农业生产的环境利用了山前的缓冲积平原,这一地域是山地丘陵和黄土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地势是非常有利生产的.现列举有关种谷各遗址的地理位置条件,许昌丁村遗址为平原地带,位于老□河南岸,比河床高出3米,距裴李岗五十公里;密县莪沟遗址位于绥水和淆水交汇的三角地带,高出北岸约70米;新郑裴李岗遗址西边为泊河河湾,高出河床25米;磁山遗址,西面为丘陵,南面为滏阳河支流.从地形看:在山前平原地带,依山傍水、排水比较容易,又有一定的水源.从而看到古代的所谓“三农生九谷”中的三农即原隰、平地中首先是由地势较高平地开始的.从小的农业生产环境看,各遗址的生产地域比较平坦,易于耕作;地势较高,可避洪水;而且附近都有河道,有利于人们的生活,但又不在河道近旁.说明是以旱农生产为主的.这便是谷子在史前农业生产的主要生态环境,但并非是完全干旱地区. 出土农业生产工具主要是石铲,裴李岗出土的石铲以磨光为主,铲身长扁平薄,两端制作园弧刃.另一种有肩铲,两端也有园弧刃,这是从事种谷的主要工具.收获工具则为石镰,镰身长条三角形,刃部并有细密的锯齿,便于收割.而磁山遗址的石铲、铲身较厚,多上窄下宽,两端或一端为园弧形,石镰则比较粗糙,且无细锯齿.两处出土了大量石磨盘和石棒为碾米工具,和出土的小米相呼应.加工在当时还是很重要的工作.丁庄遗址出土的小米加工非常精细,所提供的出土实物,异常清洁,无有糠秕,竟然也未发现一颗谷子,足见其碾制过程的精细.裴李岗遗址历年出土的磨盘达四十余件,都经研磨而成.盘底附有柱状的四个腿,而精致对称,与扁园形的磨棒配成一套.磁山的磨盘与其相似,制作较粗糙些,也与磨棒组成一套碾谷工具,共发现四十余件,数量很多.当时这样重视制造加工工具,推论当时一定有大量需要碾制的谷子.伴随着作物种植的还有畜牧业生产,遗址出现有猪、狗、羊、鹿、牛等兽骨,即为佐证. 据考古学的研究,以裴李岗、磁山为代表的文化,估计经历上千年的时间,以后,即进入新石器时代中期,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时期,断代大约距今四、五千年.陕西的西安半坡遗址,河南郑州大河村遗址,临汝大张遗址,山西夏县西荫村遗址都有谷子出土.说明当时种谷子还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农具较早期有所发展,从少到多,从无到有,但石磨盘和石棒等加工工具都消失了.从谷产量的增加看,加工工具应当有所发展,石磨盘的消失,应该为一种制造简单,工效又高的工具所代替,以杵臼代替就比较合宜,但尚少证据说明.仰韶文化延续时间较长,大约有二千年. 石器时代的晚期以龙山文化为代表.此后像青海乐都柳湾遗址,在墓葬中有容积较大的装有谷子的陶器,可以设想,有这么多粮食,生产不会十分低下.种植地理环境比较好,处于潢水中游河谷地带.农作工具有石制的,铲、斧、凿、刀等,石农具质地坚硬.制造规整,大多是全部或部分磨光,形制多样,类型复杂,比新石器时代的早、中期农具又有发展. 台湾风鼻头文化遗址,断代为三千五百年.牛稠子遗址的红陶文化层中有谷子的遗迹.农具有石锄,宽平园刃而左右不对称,推测为除草用具,还有石刀、石斧,凿、锛等.牛鼻头文化层出土的黑陶片上,还有用谷子杆印出来的圈圈纹,说明谷子在台湾已有久远的栽培史. 二、粱与粟的分类史 梁是指什么作物,及与粟的关系等问题,一直是农学史研究和作物分类上所注意的问题.最近考察研究了河南洛阳烧沟汉墓中所出土各种粮食,贮存粮食的陶仓上还附有粮食名称,字和实物两相印证,这对进一步澄清梁是什么作物有较明确的认识. 1.汉代以前梁与粟的记载情况:古代文献出现粱、粟已见于《诗经》,《小雅黄鸟篇》上有“黄鸟黄鸟,无集于谷;无啄我粟,……无啄我粱……无啄我黍.”粱、粟和黍同列为等类.《圃田篇》“黍稷稻梁,农夫之庆.”粱也是作为一种作物记载的.又有些文献上稻粱连称,如《荀子》就提到“刍豢稻粱”,足见其在农作物中的重要性.粱在当时是很好的粮食作物,汉代以前文献就常见“膏梁”,“粱肉”连称,应是美好的粮食代表.粱是什么作物,以往学者多认为是谷子的另一称呼,或是谷子的一种类型或是变种.秦汉以来的训诂学,对粱已有明确的看法.秦代的《仓颉篇》提到“粱,好粟也”.汉代的《氾胜之书》上说:“梁是秫粟”,即粘粟.训诂家的注释,反映了当时这种作物的情况,此后都沿用此说.梁和粟在植物学分类上应是同一作物. 2.洛阳汉墓出土的实物佐证:洛阳烧沟出土的墓群中有大量的粮食,对澄清作物种类是较有力证据.洛阳墓群属于汉代的,起自西汉中期到东汉末年,前后约三百年之久.并有战国时代的.墓葬很多,仅一个区就有445座.重点发掘的汉墓225座墓中有近千件陶仓,内装各种粮食,有大麦、小麦、大豆、小豆、粱、粟、薏苡,黍、稷、稻、麻十一类.还有加工用的哺和鞠等,反映了当时粮食生产的情况. 有关写有梁的仓贮存物品还是谷子,并且有“梁米万石”字样的仓.另外还有“粱粟万石”的字样,粱粟是作为一种作物连在一起的,内装的实物还是谷子.说明粟、粱是同类作物.汉墓出土的粮食种类很多,唯独没有见到高粱.说明汉代还没有种植高粱,最低限度可以说高粱还不是当时主要的粮食作物.从“粱米万石”字样推论,也应是小米.高粱在中原地区一直到现在还没有碾成米食用的习惯.中原地区高粱粉质较多,制米困难.出土实物情况和当时训诂学和农学的说法是相一致的. 汉代文献依然把粱作为美好的食物记述.例如《史记》就有:“被绮縠,馀粱肉”把粱和肉连用.高粱的食用情况不能与之相趁的,只能是小米.《桓彬七设》提到的“新城之秔、雍丘之粱.重□代熟,既滑且香.”也是大米和小米的食用情况,粱与粟的区别在于一是糯性,一是粳性,但都是粟类作物(Setaria italica Beauv),这与黍类作物的黍、稷、糜,稻类作物的粳、秈、糯、秔等是一个分类方法.不同的米质做为一类,并有专门名称. 3.汉代以后对粱的认识:自晋以后,文献中依然沿用汉代说法.《广志》提到“有具粱、解粱,有辽东赤粱.魏武帝偿以为粥”.《名医别录》说:“凡云粱米、皆是粟类”.还分有青粱米、白粱米,黄粱米等几种.《齐民要术》是我国重要农书,也沿用汉代说法“粱是秫粟”(《氾胜之书》),“秫粘粟也”(《尔雅孙炎注》),在书中专列《粱秫》一篇.因为和种谷技术相类似,所以记述比较简单,只是与种谷特殊地方略作介绍.要种在薄地,而且不能过密,一亩地用种籽三升半.收获不可过早,早收的品质不好.其他耙耱操作方法,需要的干湿程度和种谷一样.并提出肥地多“雉尾”(白发病之类),只有粟类才发生此病. 唐代已有粱的性状描述.《唐本草注》上记载,“青粱谷穗有毛,……白粱穗大,多毛且长……米亦白而大,……然粱虽粟米,细论则别.黄粱……穗大毛长.”杜甫诗句中《赠卫八处士》有“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之句,《佐还山后寄三首》提到“白露黄粱熟……味岂同金菊,香宜配绿葵,老人他日爱,正想滑流匙”,均比较形象的形容小米香甜可口,而且滑粘,与汉代《桓彬七设》说法是一致的.自《博物志》开始记有蜀黍以来,到元代《王氏农书》和明代的《本草纲目》才对高粱作了真实的描述,但此二书对粱还是做为粟一种作物记载的,并非高粱而是谷子.北宋的《图经本草》和南宋的《尔雅翼》还是沿用传统说法“(粱)皆粟类也.”,“粱今之粟类,古不以粟为谷之名.但米之有壳者皆称粟.今人以谷之粒细而圆者为粟,则粱是其类.”而且提到宋代以来粟面积扩大,而粱减少的原因是:“今人大抵多种粟而少种粱,以其损地力而收获少耳.”李时珍对粱与粟做了具体比较,分出“穗太而毛长粒粗者为粱,穗小而毛短粒细者为粟.”现在农民中间依然保留粱的名称品种,如山西“赤巴粱”、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毛梁谷”、河南的“毛粘谷”等为代表品种,和明代《真珠船》提到“梁今燕代间谓之粱谷,关西谓之毛谷”是相一致的.这种类型的主要特征是:穗乏长而密,植株高大,叶片宽大,米为糯性或中性(米软),品质较好,分蘖少.虽然有抗风、抗虫、生长势强优点,但由于它毛多粒少,籽实产量低于粟类型品种,同时植株大,损耗地力并且不耐水旱,因而历代种植面积不如粟类型品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