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怎么写,最好是能把思路说出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4 10:26:07

三国演义读后感怎么写,最好是能把思路说出来
三国演义读后感怎么写,最好是能把思路说出来

三国演义读后感怎么写,最好是能把思路说出来
要看你是什么要求的读后感了,如果是初中的,先大体的简介一下三国演义这本书,然后只需要找一个切入点,比如曹操刘备孙权的比较,你最欣赏谁,为什么,这其中就可以罗列一下书中出现的出彩情节,然后给出自己的分析和看法.
如果是高中要求,你就写得更有特色一点,简单的说就是写出自己的观点,甚至可以把书中一些情节一些英雄的做法和现实中对比,探讨现实意义为人处世之道什么的,也可以写得像评论一样,分析谁是真英雄.
其实读后感最好是从自身出发,不要盲目抄袭,毕竟没什么意思.
我贴一篇网上的读后感,只作为参考吧:
曾多次品读三国演以及相关的评论书籍,感叹历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规律的演绎.抛开与真实历史的差距,这本书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世之道.
先来说说曹操这个人物带给我的启示.从书中的描述可以看出曹操属大胆型人物,同时也十分奸诈.他误杀吕伯奢一家,其无情无义至此,陈宫便离他而去,曹操后来说的那句话耐人寻味:“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是奸诈带来的只会是一时的小利,一直是奸诈的话,自然会遭到报应.后来董承一伙人便刺杀曹操,可惜事败.后来陆续都有人刺杀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败,否则这位曹阿瞒也不会叱咤风云.曹操给我的启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诈.
与曹操截然相反的人物当属刘备,他以仁义当先,他热爱百姓.刘备一生的行为大都与曹操相反,曹操奸诈,刘备仁义.刘备在落难时,还带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个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爱戴.仁义在现代的解释应该是“以人为本”,人是问题的出发点,也是问题的落脚点,改革发展本身不亚于一场战争,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老百姓生活更加富裕,城市环境更加美好,社会关系更加和谐.
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个吕韦,祭奠时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独哭吕韦.他的谋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刘备则更重视人才了,起初赵云并不是刘家的将军,但他十分器重赵云,几次留他,后来终于归到了刘备门下,才使得扶不起的刘阿斗两次脱险.徐庶被曹操“拐骗”到那边,在送别时,刘备哭着送别,还要砍掉挡在前面的竹林,后来徐庶才又回来推荐了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更是成为聘用人才的典范.
与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绍,应该说袁绍与曹操一战的时候,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但袁绍为人不重视人才,有许多忠臣在身边而不能发掘,他如果听忠臣的话,那曹操怎么可能胜得了他呢?而他却听信小人之言,致使败给了兵力较少的曹操.回顾历史,每一次科技革命都给社会带来根本性影响,在科技革命中起重要的莫过于人才,能否积极的吸纳人才并使其发挥作用,将决定一个地区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水平.
三国演义还告诉我们,要善于听取好的意见,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战为什么会败?我觉得还是因为没有听信好的意见,面对新来的庞统这个外人,他却毫不犹豫地相信了他的“连环计”,而面对另一个臣子对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说的是:“若敌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现在这个季节,不会刮东南风,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烧他们自己的营了”.虽然事实缺乏依据,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议,曹操也应该有所警觉呀,不然也不会兵败如此.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其实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议,说敌人如果用火攻怎么办?所以,能否正确听取他人的意见,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最终成败.
三国演义中的其他人物,也给我们许多启示.那些贪财,贪色的人,最终一定不会有好结果.董卓与吕布之所以会兵刃,还不是让一个小女子貂婵在中间挑拨离间,所以董卓便是败在了自己的好色上.曹操修了铜雀台后,还要把东吴的“二乔”放于台上,于是便让孔明用这点三激周瑜,在明知胜利无望的情况下,周瑜还是决心出兵迎敌,因而有了赤壁一败.与之相反的则是关羽了,他不贪财也不好色,得到了曹操的敬佩,也得到了千千万万读者的敬佩.若不是因为他一点点的骄傲,以及刘封的见死不救,他也不会死得那么早.因此,为人不能贪财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刚正不阿的人.
三国演义中,还可学的东西还有许多,比如研究历史的规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成败原因.毛泽东曾经五读三国演义,原因大致也在这吧.
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反复阅读,反复推敲《三国演义》,受益颇多.目前我镇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怎样做好人才的吸纳培养工作;怎样更深层次地集思广益,听取合理意见;怎样做好党政队伍的廉政建设工作;怎么透彻地分析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前因后果关系,找到问题的真正症结等等问题,我想从这本书里都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你先可以写一些你对三国演义整体的感觉,再写一些里面人物的读后的感觉,对他们进行评价。

建议你别写这个东西,多学学历史,现在很多人把三国演义当历史,把小说当历史真是可悲。

先写故事,再写感受,然后写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