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是有限可分还是无限可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2:01:49

物质是有限可分还是无限可分?
物质是有限可分还是无限可分?

物质是有限可分还是无限可分?
我就问,你是不是以一种静止的思维来看物质或色法,心里想的色法是象果冻那样连续的可以任意切割的?他回答是. 显然,现代科学所揭示的微观物质图像绝不是这样一种静止的状态.大家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而原子是由原子核以及绕核高速旋转的电子构成.唯识宗是怎样来证明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呢?无著在其所著的《唯识二十颂》中说:“极微与六合,一应分成六,若与六同处,聚应如极微.”对这段话有各种讲解[1,2],我觉得于凌波居士讲的最贴切[2],这里就直接引用: 【 讲极微是物质分析到不可再分析的最後单元,这邻乎太虚的单元,有没有方分,是否可与六方相合?如果有方分,可与六方相合,那麽一个极微仍可分成六分,分後的极微仍可再分下去,如果是这样,则所谓极微者,是但有其名,并无此物,因为它根本不可能存在.故颂文说:“极微与六合,一应分成六.”
----方分,是佛学名词,其实就是体积.凡是物质,以其有质碍性,所以必有体积(即长乘阔乘高的三度空间) ,且占有空间.有体积,必有上下左右前後六接触面,此即颂文中的 “与六合”.事实上,古代印度学者分析体积,用的是七分法,即一物分割去六个接触面後,还有中心的一部分,也就是一分为七.所以才合七极微为一微量,合七微量为一金尘.
如果说极微没有方分 (即以其邻乎太虚,没有体积而言.) 则即使七极微合而为一,合後其量并没有加大,仍然是没有体积.如果是这样,则聚极微集合成粗色的理论就不能成立 (如果极微是零,聚多少零仍然是零.) 粗色仍不能为五识所缘.反之,如果粗色能为五识所缘,则证明极微有方分 (体积) ,极微又可“一应分成六” 了.】
其它的解释[1]所用的逻辑推理就不够清晰.
那么上面分析方法是不是可以用于实际的微观粒子上面呢?我们不妨试试.在现代科学的发展史上,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当人们还不知道原子内部结构而认为原子是物质的最小组成单元的时候,如果用上述六尘绕中尘的方法来分析,我们可以把任何原子分成六分(或七分).我们现在知道最简单原子氢原子其原子核是一个质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分解氢原子只能分成两份,即电子和质子.显然唯识这种六尘绕中尘的方法在这里是失败的.问题出在哪里?就出在电子是高速运行的.因为氢原子的体积是由核外电子所运行的空间所决定的,你把这样的空间一分为六是没有意义的.就象我们用一支点着的香高速旋转,香头就会划出一个火圈,如果有人说把火圈可以分成几份,那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一个体积不是被静止的物质充满,实际上是无法运用唯识这种六尘绕中尘的办法.原子是可分的,但是原子不是任意可分的,要分割原子必须满足一定条件,你可以把氢原子分成电子和质子,但不是简单地把氢原子所占的空间任意划分得到的.换句话说,物质的可分性是受到一定条件限制的.
无论是最现代最尖端的科学观察,还是最原始最直接的南传佛教内观观察,物质都不是静止的.南传佛教内观所观察到的极微粒子,本身由地水火风四大构成,粒子之间是由没有四大的空间隔开来,而且这些粒子即生即灭,生灭的速度极快,而每个粒子里面的四大是一同生起一同灭掉.南传佛教讲的极微粒子或色聚是由内观观察看到的,而不是想象出来的.南传佛教只是观察四大自然聚集形成的形态,虽然极微粒子有组成成分——地水火风,但是它们是聚集在一起而不单独存在.
实际唯识的方法只是证明了没有四大的虚空是无限可分的.这相当于中学数学课本里几何或解析几何的内容.在数学的抽象空间里,任何体积都是无限可分的,中学生都明白这点.没有物质的虚空或者按数学想象的空间不存在物质的相互作用,一个人可以用思维去任意分割.而在物理学里面对真实物质的时候,物质之间有相互作用,所以就不是任意可分的.现代科学发现,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各自都是由三个夸克和一个胶子构成,胶子把三个夸克“胶”在一起,因此得了一个胶子的名称.夸克之间通过胶子传递相互作用,由于这种作用力量太强,夸克被囚禁在质子或中子中出不来,所以科学家提出了“夸克禁闭”这样一个概念来表达这样一个事实.虽然科学家知道质子、中子有内部结构,有组成部分,但是却不能把当中的某个组分单独分开来.很有趣的是,南传佛教说极微粒子中的水元素的作用就是把其它三大“沾”在一起,和胶子的作用相似.这使得极微粒子的组成和质子、中子之间有高度的相似性,进一步分析请参看我的博文:比较佛教的极微粒子和现代科学的质子、中子 .
中观论师认为[3],在名言中物质微粒不是无限可分的.如果认为无限可分,那么一粒微尘能分出的微粒数和须弥山的微粒数没有什么差别,因为都是无穷多,这显然和佛经不合.佛经中曾比较指甲上的微尘数和大地的微尘数,说大地微尘数比指甲上的微尘数多得多.考虑到这种过失,所以他们认为当微尘分到一定时候,再分就成了虚空,这种临近虚空的微尘就被认作无分微尘.所以中观是承认名言中有无分微尘的,或者按现代的话说就是有限可分的.他们认为再分下去就成了虚空,这可能也只是他们的一种臆测.有趣的是,中观论师认为《唯识二十颂》中遮破无分微尘是按胜义理论观察,因此,不仅得不到极微尘,实际上,连任何有事法也得不到.同样的微尘,他们可以分析为有,也可以分析为无,分析为有就被认作是世俗谛/名言,分析为无则被认为是胜义谛,难道这就是大智慧?
另外唯识宗认为一切有部等论师执着无分微尘和无分刹那为实有,我们现在难于知道当时的具体情形,但是我们看到《杂阿含经》第一经等诸多属于有部的经典反复讲,如实观察色法,观察色法的无常、苦、空、无我是为了于色生厌离,厌离则无贪爱,无贪爱则解脱.所以根本不存在执着问题.从现在南传佛教看,修行人会看到色法微粒[5],但是按照南传讲的十六观智,人们是不会去执着色法微粒的,同样观察是为了见无常,从而对色法生厌离,由厌离而离贪,由离贪而解脱(见 SN12.23经).有些朋友可能不是很了解无分微尘、无分刹那和观无常的关系.无常就是生灭变化的意思.粗显的无常普通人都能观察到.比如有人念佛,说我观察佛号的生灭,这就是很粗显的无常.但是色法、心法深刻的无常是不易被观察到的,需要有定慧的基础才行.有了真实定慧的基础,将看到平时我们觉得是连续的色法不再是连续的,而是由色法微粒构成,而且这些微粒是刹那生灭的;平时觉得连续的心念也不是连续的,也是刹那生灭的.如果定慧力深厚,你可能看到最微细的色法和心法,也就是无分微尘和无分刹那.北传佛教阿含经或者南传佛教经典说你看到色法心法真实的无常相,你会生厌离.生厌离当然就不会执着了,因为不执着就能证入涅槃.
值得注意唯识的另一观点:小乘人因为智力的差别,无法理解他们所讲的空性.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前述论证物质无限可分的方法,只相当于中学几何和解析几何的水平,这种方法很容易被同样具有中学水平的人所接受,所以会有市场,然而实质上却是错误的.这种观点我们中国的古人也有,如庄子说,“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所以说不是什么佛教特有的甚深智慧.庄子的禅定功夫应该不错,但是庄子也不知道真实的微观物质结构,不然他就不会这么讲了.到了质子、中子、电子这种程度,或者到了极微的程度,日取一半就成问题了.这种错误的关键是把宏观观察得到的对物质的认识无限地延伸到微观.一个凡夫看到眼前的东西比如桌子、椅子是静止的、连续的,所以他以为在微观世界也是一样.实际这只是一种想象.而南传佛教通过内观得到的真知灼见,是可以和现代最尖端的科学发现相媲美,实际上是超前于现代科学.智力孰高孰低显而易见.唯识论师以破极微来论证外境为空,实际上只是证明了虚空为空,根本和真实的色法无关.唯识所讲的空性是建立在破一切有部等部派的无分微尘和无分刹那的基础上,由于这种论证不成立,那么这套理论的可靠性是值得思考的.很多人初学佛法的时候就很难接受一切唯心造的观点,但往往经过多年的熏习也就接受了,其中很要的原因是中国佛教界大家都这么讲,唯识宗的历史又这么长久,自然就会觉得我们自己错了.当今信息发达,各种资讯可以通过互联网得到.有了南传佛教作为对比,那么一切有真实智慧的人都应该反思,过去的盲目接受是不是有道理.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关于物质有限可分还是无限可分的问题会不时出现在论坛上.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有助于修学南传佛教的佛弟子建立自己的信心.无论是当今科学的观察,还是南传佛教内观的观察,都揭示存在最小的物质微粒,尽管其内部还有组成部分,但是这些组成部分却是不能被分开单独存在的.那种认为物质可以无限分解的显然是出于想象而不是实际观察.我这里只是提供一些材料供有缘人思考分析,无意挑起宗派之争.修行道路的选择、对法的取舍是佛弟子个人的事,别人不能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