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和土家族吊脚楼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22:00:03

蒙古包和土家族吊脚楼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蒙古包和土家族吊脚楼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蒙古包和土家族吊脚楼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土家吊脚楼
建筑技术美与艺术美结合的古朴典范.主要体现在实用性、地区性、技术性三个方面.从实用性来说,土家吊脚楼作为民族物质文化的标志,不但充分满足了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而且也满足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从地区性来说,土家吊脚楼总是以它别致、优美的形式和艺术特色点缀所在的自然环境美,不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通过互相映衬、烘托和照应,使整个土家山寨的景物向美的境界升华;从技术性来说,土家吊脚楼博采我国木构建筑井干式、穿斗式、抬梁式优点,具美观、坚固、实用于一体,整个构架,均以榫穿卯相连,无钉无栓,并且从构思、设计到每一道工序的完成,不用图纸,其形式及数百根瓜柱梁枋的大小长短和开卯作榫的部位,以及复杂的力学估计等数据,皆胸有成竹,表现出土家匠师们精湛的建筑技术和别具匠心的创作精神,实现了技术性能与审美性能的有效结合.正因如此,土家吊脚楼在中国建筑民族形式中的地位,值得刮目相看.
皖南古村落是指位于安徽省长江以南山区地域范围内、以西递和宏村为代表的古村落,是具有共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历史传统村落,有强烈的徽州文化特色.
皖南山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保存了大量形态相近、特色鲜明的传统建筑及其村落.皖南古村落不仅与地形、地貌、山水巧妙结合,而且加上明清时期徽商的雄厚经济实力对家乡的支持,文化教育日益兴旺发达,那些徽商还乡后以雅、文、清高、超脱的心态构思和营建住宅,使得古村落的文化环境更为丰富,村落景观更为突出.
皖南古村落与其它村落形态最大的不同之处是,皖南古村落建设和发展在相当程度上脱离了对农业的依赖.古村落居民的意识、生活方式及情趣方面大大超越了农民的思想意识和一般市民阶层,追求与文人、官宦阶层相一致的生活情趣,因此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皖南古村落民居在基本定式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装饰手法,建小庭院,开凿水池,安置漏窗、巧设盆景、雕梁画栋、题兰名匾额、创造优雅的生活环境,均体现了当地居民极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
皖南古村落选址、建设遵循的是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周易风水理论,强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尊重,注重物质和精神是双重需求,有科学的基础和很高的审美观念.皖南古村落的建筑特色是随着明清时期徽商的兴盛而发展起来的,能够在有限的建筑空间内最大程度地体现其构思的精巧以及工艺的高超,实为别具匠心的建筑形式.后来徽商逐渐衰败没落,而这种徽派民居的建筑特色却因依附于古民居村落而保留下来,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建筑价值.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据《黑鞑事略》记载:“穹庐有二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思,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草地之制,以柳木组定成硬圈,径用毡挞定,不可卷舒,车上载行.”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穹庐或毡帐逐渐被蒙古包代替.蒙古包呈圆形尖顶,顶上和四周以一至两层厚毡覆盖.普通蒙古包,顶高100-150尺,围墙高约50尺左右,包门朝南或东南开.包内四大结构为:哈那(即蒙古包围墙支架)、天窗(蒙语“套脑”)、椽子和门.蒙古包以哈那的多少区分大小,通常分为40个、60个、80个、100个和120个哈那.120个哈那的蒙古包,在草原是罕见的,面积可达6000多平方米,远看如同一座城堡.过去几十个如此大的蒙古包聚在一起,十分壮观.
蒙古游牧人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600米左右,用条木编围砌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
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它们就是蒙古包.
蒙古包是许多蒙古人的日常居住地.大多数的蒙古人是终年赶着他们的山羊、绵羊、牦牛、马和骆驼寻找新的牧场.蒙古包可以打点成行装,由几只骆驼运到落脚点,再起帐篷.
古族传统民居.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牧区.一圆形天空,通烟气.包门小,朝南或朝东南.具有制做简便,便于搬运、耐御风寒,适牧等特点. 多用在族“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600多人;小者可以容纳20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搭建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蒙古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便可以开始按照圈的大小搭建.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毯,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40峰骆驼或10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20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族居住和使用.
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崐一个“口”字形.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
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间,东、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如以每间11-12平方米计算,全部面积约200平方米.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 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和亲和美,其乐融融.由于院落宽敞,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居住者不仅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它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四合院的营建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
北京四合院,天下闻名.旧时的北京,除了紫禁城、皇家苑囿,寺观庙坛及王府衙署外,大量的建筑,便是那数不清的百姓住宅.
《日下旧闻考》中引元人诗云:“云开闾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这“百万家”的住宅,便是如今所说的北京四合院.
为什么叫“四合院”呢?因为这种民居有正房(北房)、倒座(南座)、东厢房和西厢房四座房屋在四面围合,形成一个口字形,里面是一个中心庭院,所以这种院落式民居被称为四合院.
四合院在中国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根据现有的文物资料分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四合院形式的建筑出现.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人特别喜爱四合院这种建筑形式,不仅宫殿、庙宇、官府使用四合院,而且各地的民居也广泛使用四合院.不过,只要人们一提到四合院,便自然会想到北京四合院,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国为北京四合院的型制规整,十分具有典型性,在各种各样的四合院当中,北京四合院可以代表其主要特点.
首先,北京四合院的中心庭院从平面上看基本为一个正方形,其他地区的民居有些就不是这样.譬如山西、陕西一带的四合院民居,院落是一个南北长而东西窄的纵长方形,而四川等地的四合院,庭院又多为东西长而南北窄的横长方形.
其次,北京四合院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房方向的房屋各自独立,东西厢房与正房、倒座的建筑本身并不连接,而且正房、厢房、倒座等所有房屋都为一层,没有楼房,连接这些房屋的只是转角处的游廊.这样,北京四合院从空中鸟瞰,就像是四座小盒子围合一个院落.
而南方许多地区的四合院,四面的房屋多为楼房,而且在庭院的四个拐角处,房屋相连,东西、南北四面房屋并不独立存在了.所以南方人将庭院称为“天井”,可见江南庭院之小,有如一“井”,难免使人顾名思义,联想到“井底之蛙”、“坐井观天”的成语.
北京四合院是名符其实的院,宽敞开阔,阳光充足,视野广大.
还有一点,就是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内涵丰富,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居住观念.
譬如东北地区汉族的套大院(东北农村四合院),符合北京四合院的前两个特点,但却不具备文化内涵丰富这一特点.
举例说,东北四合院的单扇门(中国传统多为双扇门的形式)、堂屋背后设“倒闸”作为贮物间等做法都使人感到是清代山东等地“跑关东”的移民带去的穷人习惯的延续.
正是因为以上几个特点,人们往往将北京四合院作为中国四合院民居的典型代表形式.
吊脚楼为土家族人居住生活的场所,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依山的吊角楼,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房屋规模一般人家为一栋4排扇3间屋或6排扇5间屋,中等人家5柱2骑、5柱4骑,大户人家则7柱4骑、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间屋结构者,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 从前的吊脚楼一般以茅草或杉树皮盖顶,也有用石板当盖顶的,现在,鄂西的吊脚楼多用泥瓦铺盖.吊脚楼的建造是土家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第一步要备齐木料,土家人称“伐青山”,一般选椿树或紫树,椿、紫因谐音“春”、“子”而吉祥,意为春常大,子孙旺;第二步是加工大梁及柱料,称为“架大码”,在梁上还要画上八卦、太极图、荷花莲籽等图案;第三道工序叫“排扇”,即把加工好的梁柱接上榫头,排成木扇;第四步是“立屋坚柱”,主人选黄道吉日,请众乡邻帮忙,上梁前要祭梁,然后众人齐心协力将一排排木扇竖起,这时,鞭炮齐鸣,左邻右舍送礼物祝贺.立屋坚柱之后便是钉椽角、盖瓦、装板壁.富裕人家还要在屋顶上装饰向天飞檐,在廊洞下雕龙画凤,装饰阳台木栏. 土家人还在屋前屋后栽花种草,各种果树,但是,前不栽桑,后不种桃,因与“丧”“逃”谐音,不吉利. 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干”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吊脚楼的形式多种多样,其类型有以下几种:
单吊式,这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有人称之为"一头吊"或"钥匙头".它的特点是,只正屋一边的厢房伸出悬空,下面用木柱相撑.双吊式,又称为"双头吊"或"撮箕口",它是单吊式的发展,即在正房的两头皆有吊出的厢房.单吊式和双吊式并不以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主要看经济条件和家庭需要而定,单吊式和双吊式常常共处一地.
四合水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又是在双吊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是,将正屋两头厢房吊脚楼部分的上部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四合院.两厢房的楼下即为大门,这种四合院进大门后还必须上几步石阶,才能进到正屋.
二屋吊式,这种形式是在单吊和双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一般吊脚楼上再加一层.单吊双吊均适用.平地起吊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也是在单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吊、双吊皆有.它的主要特征是,建在平坝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脚,却偏偏将厢房抬起,用木柱支撑.支撑用木柱所落地面和正屋地面平齐,使厢房高于正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