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古城消失之谜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05:12:47

楼兰古城消失之谜
楼兰古城消失之谜

楼兰古城消失之谜
楼兰消失之谜
公元400年,高僧法显西行取经,途经此地,他在《佛国记》中说,此地已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楼兰--这座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在辉煌了近500年后,逐渐没有了人烟,在历史舞台上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公元4世纪之后,楼兰国突然销声匿迹.
据《水经注》记载,东汉以后,由于当时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滨河改道,导致楼兰严重缺水.敦煌的索勒率兵1000人来到楼兰,又召集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士3000人,不分昼夜横断注滨河引水进入楼兰缓解了楼兰缺水困境.但在此之后,尽管楼兰人为疏浚河道作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和尝试,但楼兰古城最终还是因断水而废弃了.
有说楼兰的死亡,是由于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导致的,楼兰人盲目滥砍乱伐致使水土流失,风沙侵袭,河流改道,气候反常,瘟疫流行,水分减少,盐碱日积,最后造成成王国的必然消亡.
无论怎么说,有一点是肯定的,给楼兰人最后一击的,是瘟疫.这是一种可怕的急性传染病,传说中的说法叫“热窝子病”,一病一村子,一死一家子.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楼兰人选择了逃亡——就跟先前的迁涉一样,都是被迫的.楼兰国瓦解了,人们盲目的逆塔里木河而上,哪里有树有水,就往那里去,那里能活命,就往那里去,能活几个就是几个.楼兰人欲哭无泪.他们上路的时间,正赶上前所未有的大风沙,是一派埋天葬地的大阵势,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声如厉鬼,一座城池在混浊模糊中轰然而散……
至此,辉煌的楼兰古城也就永远地从历史上无声地消逝了.虽然逃亡的楼兰人一代接一代地做着复活楼兰的梦,但是,梦只能是梦.而且,梦到最后,连做梦的人都等不及,消失了,楼兰,依然是风沙的领地,死亡的王国.
TTGTTG
楼兰:俗称汉时西域的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3800年,想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是一个多大的时间跨度?在中原的3800年,还是夏朝的统治时期.文中的<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楼兰姑娘就生活在那个时代,不管当时是一个怎样的生存条件楼兰姑娘的美,跨越时空还是留给了生活在3800年后的我们,那没有去过古墓沟的人,要找到它绝非易事.这里实际上是一片正在发育中的雅丹地貌,类似的沟壑一条又一条,似连又若离,我们也是几经周折,才在这片沟群中找到古墓沟.古墓沟距孔雀河不过数里之遥,墓地选择在台地上,也有防洪之虞,看来当时人们就很看风水".初见墓地,就给人震撼之感.偌大的墓地上,仿佛落下了无数光芒四射的"太阳",每一个"太阳",就是一个墓.此情此景,使我不禁浮想联翩:当年后羿射日,射下的9个太阳,是否就落在了这里?每个墓地,都有一个"核",这个"核"是由紧密的一圈圈胡杨木桩构成的.我数了一数,每个墓地的胡杨木圈都是7层,"7"的数字,一定在当时有什么含意,也许与佛塔多为7层寓意是一样的吧?墓地之外围,又有一批鳞次栉比、埋葬甚浅的小墓,正是这些小墓地,给我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 第一具女干尸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大家都赶忙上前照相,留下永远的纪念.我却在一旁沉入了思考. 我曾见过斯文·赫定当年给楼兰女尸拍下的照片,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想不到我也会亲眼目睹楼兰女尸的真实形象,给我的感觉更是十分强烈.楼兰姑娘的确十分美.她们脸庞不大,下颏尖圆,双眼大大,似乎还能令我们感觉到那双明亮眼睛中透出的清澈喜人的目光.长长的眼睫毛,历历可数.高高的鼻梁有力地增强了整个脸庞的造型美.浓密的黄褐色自然卷曲的长发,很有风致地散披肩后,头顶则卷压在尖尖的毡帽中.黑褐色的毡帽缘边饰有耀眼的红色绒线,色彩协调、美观,帽顶左右还缀有几支彩色斑斓的翎羽.颈部,围有一条绒绒的皮裘,既保暖,又漂亮.赤裸的身躯紧裹在一件毛线毯中.出露的双脚穿着一双几经补破缀新的短腰皮靴.整体形象是一个迷人的标致女孩. 据后来新疆文物考古所所长王炳华研究员告诉我,他们曾以古墓沟墓地出土的木材、毛布、羊皮等为材料,先后请国内多家权威研究机构总共做了10组碳14测定,除两组差别较大外,其余都在3800年上下.基本上可以认为古墓沟墓的入葬年代在距今3800年左右.关于那两组差别较大的测定,还曾经有过一段故事.那一年,新疆考古所将楼兰女尸送往上海展览,急不可待的新闻记者捷足先登赶到机场迎接,考古所负责护送的同志不小心说出了误测的女尸年龄,第二天的上海《解放日报》抢先发表了楼兰女尸有6000年尸龄的报道.6000年的尸龄,远超过了埃及法老5000年木乃伊的记录,引起了世界的轰动.好在后来大量的检测结果出来,才弥补纠正了这一错误. 楼兰女尸虽然只有3800年尸龄,但是是在自然状态下的保存,而且保存十分完好,也是足以创造世界记录的.在出土的女尸身上,我们发现了干瘪的臭虫,在她那修长的金发内还找到了死去的虱子.虱子、臭虫是"趋温性"寄生昆虫,居然未因人体死亡冷却而离去,抑或它们对美丽的楼兰姑娘也有一番深深的恋情?这也许是值得昆虫学家进一步研究的新课题.美丽的楼兰姑娘生活其实是十分困苦的,从勉强裹体的织造十分粗陋的毛皮,脚上穿的千缝百补的皮鞋可以看出,当时的物质是很不丰富的.从已发掘出的干尸或人骨标本看,当时人们死亡时年龄都很低,艰难的生活环境,使她们过早耗尽了精力,走向了生命的终点楼兰姑娘来自何方?在见到古墓沟的女尸后,从她们高隆的鼻梁、黄褐的卷发、尖顶的毡帽,我猛觉得,她们与今日的塔吉克族十分相似.考古学家们告诉我,我这种感觉是正确的,她们与塔吉克民族确有某种亲缘关系. 在古罗布人的墓葬中,在包裹尸体的毛毯上,凡相当颈下的部位,都置放有一个小囊,囊内收藏有一些细碎的胡麻细枝.这种葬俗,据瑞典学者贝格曼研究,与印度跋希人相似.跋希人在宗教祭礼中用一种植物来产生所谓"浩玛"或"所玛",以使灵魂能安然升天.古罗布人所用的胡麻碎枝,大约也是起这种功用的.跋希人是古伊兰人的一支,而新疆的塔吉克人也是古伊兰人的一支.这种习俗的一致,也可能是他们民族渊源的一种反映.当然,邻近地区间因文化思想的交流而表现出在某些习俗上的一致,也是可能的.新疆考古学者也曾经对楼兰城郊墓葬中发掘出土的6个颅骨进行过人种学测定,其中5个属欧洲人种,1个属蒙古人种.5个欧洲人种头骨中4个形态比较一致,与地中海东支的印度--阿富汗类型接近,另 1个则介乎地中海和帕米尔--费尔干类型之间,但在许多特征上仍可能是地中海人种的变异.属蒙古人种的头骨,略接近南西伯利亚类型.由此,也许可以推测,古罗布人的种族组成,以欧洲人种的地中海东支类型占相当优势.这一特点,与帕米尔塞克类型居民相似,说明他们之间存在密切的种族系统学关系.而个别蒙古人头骨的存在,又说明古罗布人的人类学成分不是单纯的欧洲人种民族.罗布洼地,连同塔里木盆地,在地质时期都曾经是古地中海的组成部分,而在与地中海断绝自然的联系后,在历史时期,在人类学上又表现了惊人的相似.这一事实说明,环境与社会,是具有继承性的.
有专家们指出,孔雀河与车尔臣河汇入塔里木河,经库鲁克河流入罗布泊.罗布泊是古楼兰的生命之源,罗布泊的迁移,使楼兰水源枯竭,植物死亡,导致了气候恶劣,楼兰人继续留在这里只可能坐以待毙,于是他们只好弃城别走,楼兰古城也就在历史上消失.
许多学者也认为,古楼兰的衰亡是与社会人文因素紧密相连的,我国古书记载楼兰古国的最后存在时间在东晋十六国时期,这正是我国历史上政局最为混乱的时期,北方许多民族自立为藩,相互战争.而楼兰正是军事要冲、兵家必争之地.频繁的战争、掠夺性的洗劫使楼兰的植被和交通商贸地位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而沙漠边缘的古国,丧失了这两个基本要素,也不可能存在下去.于是,它就变成了今天满目黄沙、一片苍茫的景象.
但楼兰被遗弃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专家学者们还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