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五年级上册人教版《草原》这一课的内容1.西部的自然环境2.西部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3.西部的开发和旅游4.西部的变化5.西部的教育、西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切记:在3月1号之后没有回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19:09:45

有关五年级上册人教版《草原》这一课的内容1.西部的自然环境2.西部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3.西部的开发和旅游4.西部的变化5.西部的教育、西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切记:在3月1号之后没有回
有关五年级上册人教版《草原》这一课的内容
1.西部的自然环境
2.西部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3.西部的开发和旅游
4.西部的变化
5.西部的教育、西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切记:在3月1号之后没有回答不给分.在3月一号之后给20分!

有关五年级上册人教版《草原》这一课的内容1.西部的自然环境2.西部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3.西部的开发和旅游4.西部的变化5.西部的教育、西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切记:在3月1号之后没有回
草原 = Steppe ( 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国满洲到匈牙利的8000公里的干旱草原带是草原(大英百科全书)
编辑本段概念分类
Steppe: 蒙古高原草原和欧洲中部草原. Pampas:南美洲草原. Prairie: 北美洲草原. Savanna:非洲、印度、澳洲热带有树草原. Vold: 非洲草原. 草原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草原包括在较干旱环境下形成的以草本植物为主的植被,主要包括两大类型:热带草原(热带稀树草原)和温带草原. 狭义的草原(Steppe)则只包括温带草原.因为热带草原上有相当多的树木. 根据生物学和生态特点,草原(1张)可划分为四个类型: ①草甸草原; ②平草原(典型草原); ③荒漠草原; ④高寒草原.草原上生长着多种优良牧草,是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此外,草原植被还蕴藏着许多药用植物,可采收利用. 《草原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法所称草原,是指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天然草原是指一种土地类型,它是草本和木本饲用植物与其所著生的土地构成的具有多种功能的自然综合体.人工草地是指选择适宜的草种,通过人工措施而建植或改良的草地.
编辑本段草原起源
最广阔的草原可视为介于环境梯度的中间,其中森林和沙漠分在两端.森林占据最有利的环境,那里湿气充足,可让乔木为主的高大密集植被生长和存活.沙漠见于水气缺乏的地方,无法维持永续的植被.草原则位于这两个极端之间. 草原起于全球气候干冷期(出现在新生代),与它们常混进的莽原、沙漠、灌丛地相似.其实,禾草科本身(早熟禾科和禾本科)在新生代早期才进化完成.草原最早出现的日期因地而异.在好几个地区,可在新生代化石中发现一系列植被类型,当时的气候逐步变迁.如在过去5,000万年里,澳大利亚中部热带雨林接续被莽原、草原,最后是沙漠所取代.在某些地方,草原扩展到接近现代规模的情况仅出现于200万年前极度干冷时期,在北方温带区称为“冰期”. 草原与相关植被类型之间通常会出现一种动态平衡.有时候,干旱、火灾或密集放牧的时段有利于草原形成,其他时候,湿季和没有重大干扰时有利于木本植被生长.这些因素在频率和严重性方面的改变可造成植被类型整个的转变. 其他草原类型出现于太冷而乔木无法生长的地方,也就是高山或高处林木线以上.南半球湿冷部分的典型草原是丛生草原,以丛生或群集的禾草为主,这些禾草发展出盘根错结的根茎草垫,让植被有高低不平的外表.丛生草原出现于不同的纬度.在热带,丛生草原见于某些高山的林木线上方,如在新几内亚和东非洲.在南极海的较高纬度区,丛生草原形成亚南极群岛的植被.丛生草原也是纽西兰寒冷地区和南美洲最南端的典型植被. 然而,并非所有的天然草原都起于与气候相关的环境.木本植物可能因其他原因而无法在某些地区生长,禾草便大肆蔓延.原因之一是季节性泛滥或浸水,使季节明显的亚热带部分地区和其他地方较小地区产生并维持大型草原.季节性泛滥亚热带草原最佳的例子之一是巴西马托格罗索(Mato Grosso)的潘特纳尔(Pantanal).在140,000平方公里(54,000平方哩)的地区,草原在一年的一半时间里扩张,水浅的湿地在另外一半时间里扩张,小片林地限于湿季没有泛滥的矮岗.在气候适合森林生长的其他许多地方,不肥沃或很浅的土壤可让乔木无法生长,导致草原发展起来. 由气候干旱所造成的最大片天然草原区可分为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两大类,热带草原通常位于沙漠和热带森林之间,温带草原通常位于沙漠和温带森林之间.热带草原与稀树草原(savanna)出现于相同地区,这两个植被类型之间的差异见仁见智,视乔木多少而定.同样地,温带草原可能散布着一些灌木或乔木,在接近灌丛地或温带森林的地方出现时,界线可能较模糊. 热带草原主要见于东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萨赫勒(Sahel),还有澳大利亚.温带草原主要出现北美洲、阿根廷和横跨乌克兰到中国的一条宽大区带,但在这些地区草原大致已因农业活动而大幅改观. 许多原本被视为天然的草原如今被认定是先前生长于边陲干燥气候的森林,因早期人类的干扰使它们转化.例如,人们相信:纽西兰南岛东部几乎整个大型低地草原是18世纪欧洲开垦前800里由玻里尼西亚人(纽西兰最早的殖民者)焚烧所造成的. 半天然的草原可能出现在那些以前为了耕种而清除木本植被但后被废弃的地方,因一再焚烧或放牧使原本的植被无法复原.在潮湿的热带地区,这些类型的草原可能非常密集,如东非洲以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为主的草原,或如新几内亚以沼芒草(Miscanthus floridulus)为主的草原,这两处的草皆可长至3公尺(9.8尺0高. 各地草原的面积和特点一部分可能决定于草原与人类交互影响的漫长历史,尤其是透过火这个媒介物.
编辑本段草原环境
草原气候各不相同,但所有大型草原区通常是炎热(至少在夏季)而干燥的,不过也不像沙漠那么干热.通常,热带草原每年平均降雨500~1,500公里(20~60寸),每季气温约15~35℃(59~95℉).干季可持续8个月,只有湿季期间才会出现降雨多于蒸发的情形,导致短暂河川流动.热带草原气候与稀树草原气候重叠很广.如前所述,这些植被类型彼此差异很小,稀树草原只是乔木稀落的草原.管理和利用方面的小小改变可使这两者互相转换. 温带草原比热带草原干燥一些,也比较冷,至少在一年当中部分时间里是如此.热带草原季节性温度变化可能很小,但温带草原区温度变化可达40℃(72℉).北美洲草原区每年平均降雨量为300~600公里.1月平均温度从北方的-18℃(0℉)到南方的10℃(50℉),7月平均温度北、南各为18℃(64℉)和28℃(82℉).北美洲草原区最北地区的年均温低于0℃(32℉). 草原出现于各式各样的气候和地质环境,也与许多不同土壤类型有关.草原生态系统本身影响着土壤形成,这又导致草原土壤异于其他土壤.草原枯枝落叶层及其分解型态通常造成上层富有机质土壤(可达地表以下300公厘)的发展.沙漠土壤没有这一层,与森林土壤典型枯枝落叶腐烂表层也不相同.其结构松散,富含植物养分.土壤下层是典型的白中带黄,尤其是深度2公尺左右的土层.
编辑本段动植物
在欧洲人殖民前的北美洲,草原遍布陆地一大片地方,从西部的洛杉矶山脉到东部的落叶林.在这片广阔地区里,仅有零星小片保留在略似原先状态的环境下.最大中心区由混合草原组成,以针茅属(Stipa)、冰草属(Agropyron)、格兰马草属(Bouteloua)、Koeleria属几个禾草种类为主.北方混合草原被羊茅属(Festuca)和异燕麦属(Helictotrichon)草原取代,在西方被格兰马草(Bouteloua gracilis)和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的短草草原取代,在东方被大须芒草(Andropogon gerardii)和小须芒草(A. scoparium)的长草草原取代.通常没有乔木和灌木,但有许多不同的草本植物与禾草一起出现. 北美洲草原最大的食草哺乳动物包括野牛和叉角羚羊,其典型捕食者为灰狼.兔、野兔的几个种和獾很普遍,许多小型穴居啮齿动物亦然.在无脊椎动物中,蚱蜢一直是特别重要的.典型情况下,草原无脊椎动物总生物量超过大得多且较显眼的脊椎动物的总生物量,只有包含大量家畜的地区除外. 南美洲主要草原区在大陆东南部,可分为阿根廷的彭巴草原和邻近地区乌拉圭和巴西的疏林草原.在彭巴草原众多禾草中,针茅属是最多种多样的,而疏林草原中较常见的是雀稗属(Paspalum)和须芒草属禾草.如今此区的植被因几百年来密集的焚烧和放牧而大变.在此之前,主要的大型食草动物为潘帕斯鹿,现在只有一小群存活.负鼠、犰狳、啮齿动物也很丰富,它们被狐、美洲狮、美洲豹等各种猫科动物捕食.鶆这种不飞的大鸟也是此区产物. 占据前苏联和蒙古大片地带的欧亚草原在许多方面类似北美洲草原,因此栖息着许多类似的动植物.针茅属各个种支配着大部分地区的植物,在各处与其他禾草相混,其中主要是羊茅属和冰草属.啮齿动物的进食和穴居活动对植被的维持和组成是重要的,这些啮齿动物种类包括大型旱獭,还有各种田鼠和其他较小种类.在蒙古有一种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可在几年里消耗极高比例的植被,因而几乎把草原栖地退化为沙漠. 东非洲的草原包括了比萨赫勒潮湿的环境,因此较为多样.在森林被摧毁之处,由狼尾草属(Pennisetum)或苞芽属(Hyparrhenia)组成的高草原发展起来,也可能在焚烧或大象等食草动物啃食后无限期维持这种情况.三芒草属、金须茅属(Chrysopogon)等其他禾草在较干燥地区是重要的,菅草属(Themeda)出现于较冷的高地. 食草哺乳动物包括角马、几种羚羊,还有犀牛、大象、水牛(在仍然存活的地方).食肉动物包括各种不同的犬科动物(胡狼)、猫科动物(狮和猎豹)、鬣狗和獴. 澳大利亚广大干燥区的热带草原通常以三齿稃草(Plectrachne属和Triodia属)为主,丛生草的底部捕捉风吹沙,形成典型的圆丘.北方较湿的草原区以黄茅属(Heteropogon)和高粱属为主,米契尔草属(Astrebla)广布于季节性干燥区,尤其是在东部断裂的黏土上.其他禾草种类通常是次要的,但可能支配着某些地方.木本植物(特别是在干燥地区的金合欢属和较湿地方的桉属)可能数量太多,让植被不能被视为真正草原.米契尔草原一度单纯得多,直到家畜密集放牧使情况改变为止;如今,大片地区已被人类引进的非洲灌木刺槐(Acacia nilotica)入侵. 澳大利亚草原最大的土生动物是袋鼠,其中以红袋鼠最大,这种动物在典型情况下出现于可见天然草原的干燥内陆区.然而,从其他大陆引进的哺乳动物已变得同样常见,包括牛、绵羊等家畜,还有骆驼、马、驴、山羊等野生动物.欧洲兔也是广布、丰富而破坏性强的.主要捕食者为澳洲野犬.爬虫类非常多样,尤其是蜥蜴;鸟类包括大型不飞的鸸鶓,还有各式各样的鹦鹉和飞行动物. 纽西兰的丛生草原和亚南极岛屿通常以早熟禾属(Poa)的种类为主.相关植被亦出现于赤道区的高山.这些禾草大致在没有食草哺乳动物的情况下进化,引进鹿、绵羊等外来动物已在许多地方造成植被严重退化.
编辑本段群体群落发展和结构
不管是热带还是温带,天然草原出现于生长条件仅在短暂季节有利的环境.在热带区,这段生长季节通常是雨季,在某些情况下是土地不泡水的季节.在温带草原,生长季节通常是湿冷冬季和干热夏季之间的短暂时期.多年生禾草靠着地下储存的食物来迅速成长,很能利用这短暂的生长季节,在几周内长到最大并结籽完成.接着,其地上部分死去,为环境中典型草原火灾提供潜在的燃料.然而,火灾中禾草地下多年生的根和根状茎受到良好保护. 若一再遭受某种侵扰(通常是放牧或火灾)而无法累积较厚的枯枝落叶层,草原会倾向长出大量新生部分.在枯枝落叶层得以形成的地方,它会以一种不直接有利于根部的形式保留养分,对伸出地表的新芽来说,此层在物理上阻挡了阳光;在温带草原,此层扮演隔热角色,减缓土壤春暖的过程.这也显然关系到这些生态系统的放牧管理. 会遮光并支配草原植被的木本植物因生长季节短而处于不利地位.不过,如果没有哺乳动物严重啃食,而且没有经常发生火灾时,某些生长快速的乔木和灌木可能长存下来.草原是在自然或半自然的火灾、放牧干扰的情况下才能维持下来,这些干扰可防止草原植被逐步变为热带落叶林、稀树草原、灌丛地或温带森林.
编辑本段生物产能
草原
由于放牧和其他草原农业生产上的重要性,草原产能一直藉各种方式广受研究.然而,大部分研究仅着重于地上的产能,忽略了地下的重要成分,甚至在地上产能达到季节性高峰时,地下成分可能比地上的还丰硕--可达至10倍.北美洲草原典型地上生物量(一区有机物的无水重量)为每公顷2.5~6公吨,其中约3/4呈现死亡嫩枝形式;然而,某些热带草原记录到每公顷20公吨以上的数值. 草原里植物物质有相当快速的转换.大部分植物器官寿命仅维持一季或数季,导致每年全面转换率达20~50%.把消费者所消耗的植物加进来算,每年产能即与生物量相近.如果把淋溶和死亡嫩枝分解的所有损失算在内,典型的加拿大草原地上植物每年的产能为每公顷6.4公吨.其他草原的数值大不相同,但常低于此值,部分原因是没有完全计入这样的损失.重覆收获(替代放牧)每年产能通常为每公顷1.5~2.5公吨. 草原经常被改变为种植可食谷物的耕地,这使人类可从草原本身直接取得粮食,不必在牧场环境下放牧那些啃食土生禾草的动物.这种产量增加很可观,如根据北美洲大平原北部的统计数字,每公顷牧牛的天然草地可提供每人一年所需食物能量的1/10,而播种小麦的同样面积可供给4个人的需求量. 然而,应该注意的是,如不另外加入肥料,小麦产量无法每年维持最初的高水准.相似地,天然草原如持续密集的放牧,很快会导致植被退化和土壤侵蚀.在没有围篱而呈现不出篱线对比情形的牧场环境地区,这种情形特别容易在不知不觉间出现.在这些没有围篱的地区,因过度放牧所引起的植被退化可能很难和长期或短期气候变化所致的环境改变加以区别.
编辑本段温带草原
温带半干旱至半湿润环境下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的地带性植被类型.草原地区冬季寒冷,夏季温热, 温带草原
降水较少,蒸发强烈;土壤淋溶作用微弱,钙化过程发达,限制高大乔木的生长.草原植物的群落结构简单,季相显著,主要有旱生的窄叶丛生禾草,如隐子草、针茅、羽茅等属,以及菊科、豆科、莎草科和部分根茎禾草等.依水热条件不同,草原可划分为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和草甸草原等类型.典型草原是草原中分布最广泛的类型,由典型旱生草本植物组成,以丛生禾草为主,伴生少量旱生和中旱生杂类草及小半灌木和灌木.荒漠化草原为最干旱类型,由强旱生丛生小禾草组成,并大量混生超旱生荒漠小灌木和小半灌木.草甸草原是草原中较湿润类型,由中旱生草本植物组成,常混生大量中生或中旱生双子叶杂类草及根茎禾草和苔草.按热量生态条件,草原可分中温型草原、暖温型草原和高寒型草原.在水分状态不稳定和发生干旱的盐渍化条件下,还会形成盐湿草原或碱性草原.在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温带地区,森林带和荒漠带间构成了欧亚-北美环球草原带;南美洲南部和亚热带非洲,也有一定面积草原,但远不及北半球发达.在中国,草原广布于东北地区西部、内蒙古、黄土高原北部、西北荒漠地区山地和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此外,草原还可越带出现在荒漠区山地并在垂直带谱中占据相应位置. 由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有时旱生小半灌木)组成的植物群落.分布于温带,是一种地带性植被类型.草原地区年降雨量较少,而且多集中于夏秋两季,冬季少雪严寒,具明显的大陆性气候.植物以丛生禾本科为主,如针茅属、羊茅属等.此外,莎草科、豆科、菊科、藜科植物等占有相当比重.中国草原是欧亚草原的一部分,以东北经内蒙古直达黄土高原,呈连续带状分布.此外,还见于青藏高原、新疆阿尔泰山前地区以及荒漠区的山地,大致从北纬51度起南达北纬35度.
编辑本段泛滥草原
泛滥草原又称河漫滩草地.指湖泊四周、河道两岸滩地、山麓河道谷地,由于长期洪水泛滥、所带泥沙的淤积,或河水溢出河床、泥沙的沉积,而形成大面积或狭长的平坦草地.沿海由于海水经常回流泛滥、泥沙不断淤积,亦形成大面积滩涂草地.泛滥草地主要分布于河流下游低地、湖泊周围以及沿海滩涂.土壤为淤积草甸土、湖土,海涂为盐碱土,土层深厚较肥沃.植被以水生、湿生植物为主,主要有芦苇、莎草科植物、茭草、水蓼、鸭跖草、双穗雀稗、长芒稗,以及大穗结缕草、獐茅、盐蒿、碱蓬、大米草等.以禾草为主的草地,产草量高,草质优良,适口性好,适于放牧或刈草用.以杂类草盐蒿占优势草地的草质差,饲用价值较小.
编辑本段荒漠草原
在干旱条件下发育形成的真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旱生小半灌木起明显作用的植被性草地称为荒漠草原或漠境草原.生境及植物类型具草原向荒漠过渡的特征.分布于内蒙古中北部、鄂尔多斯高原中西部、干草原以西及宁夏中部,甘肃东部,黄土高原西和北部,新疆的低山坡.土壤为淡栗钙土、棕钙土和淡灰钙土、腐殖质层薄.植被具有明显旱生特征,组成种类少,主要由针茅属的石生针茅、沙生针茅、戈壁针茅,蒿属的旱篦子蒿、,以及无芒隐子草、藻类及一年生植物.植株高23厘米-30厘米,覆盖度30%-40%,产草量低,每公顷产干草仅2-3公斤,适于羊、马等放牧.
编辑本段高山草原
海拔4000米以上,在高寒、干燥、风强条件下发育而成的寒旱生的多年生丛生禾草为主的植被型草地称为高山草原(高寒草原).分布于青藏高原北部、东北地区、四川西北部,以及昆仑山、天山、祁连山上部.混生垫状植物、匍匐状植物和高寒灌丛,如地梅、蚤缀、虎耳草、矮桧等.植物分布较均匀,层次不明显.草层高15厘米-20厘米,覆盖度30%-50%,产草量低.宜作夏季牧场,适于放牧牛、羊、马等家畜..
编辑本段草原特色
1.开阔平坦,视野宽广,适于奔驰,辽阔无垠 2.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 3.雨量约在250mm~750mm 4.缺乏高大的植物 5.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
编辑本段草原动物
1.有良好的视觉 2.灵敏的嗅觉及听觉以及善跑的肢体 3.体型庞大、具有独特的体格和生活
编辑本段我国草原
若尔盖大草原
若尔盖大草原地处四川、甘肃、青海三省结合部的中国西北大草原,是由若尔盖、阿坝、红原、壤塘四县组成,为中国五大草原之一,面积35600多平方公里,系以牧为主的藏族聚居地. 若尔盖大草原
这里有四川省最大的草原,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由草甸草原和沼泽组成.草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人烟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