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和”写一篇作文,600字以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01:08:44

用“和”写一篇作文,600字以上!
用“和”写一篇作文,600字以上!

用“和”写一篇作文,600字以上!
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作业和作文批改的文章,但摄于形势,久久未能动笔.一怕被领导知道后,说我是偷懒的猪.二怕同事们议论,说我缺少敬业精神.一旦他人有了先见为主的深刻印象,恐怕一辈子也抹不掉,何其残酷也!
对于作业和作文批改的理念,在领导的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那就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教师以批改作业和作文为天职.一些“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同仁,也毫无疑问的认为,这一理念是自古以来的真理.如果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反对这一做法,那就全校共诛之,师生共讨之.
但是,这一理念果真就那么颠扑不破吗?果真就那么事半功倍吗?事实上,我们经常做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事而不觉,或者明知这样做有百害而无一利,而由于某种原因还要不折不扣的坚持.只要问一问为什么批改作业和作文,就知道这种理念和做法对不对了.作业和作文的批改,主要是为学生指出错误,并且帮助他们改正过来;其次,批改,也有检查、督促之效.
我的看法是,错误,不管道德的或知识的,只有自己意识到了它的危害,才有痛下决心改正的可能.如果别人给指出了,自己却以为对,或者自己认为改不改无关大局,无关痛痒,那就永远改不了.这就像抽烟、喝酒、赌博的不良习惯一样,已经形成,明知不对,也还是照做不误.所以,在作业和作文批改方面,和其他行为一样,只有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入手,引导学生自己去明白意义,逐渐学会自己批改,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工作做起来,才有可能事半功倍.
习惯的力量是最可怕的力量.没有计划生育时,一家往往有几个孩子,由于孩子多,加之生活困难,父母都要参加工作或者生产,哪有过多时间关爱孩子.往往顺其自然.怀抱的时间有限,跟踪的时间有限,接送放学、上学的时间也有限.孩子难免磕磕碰碰,坎坎坷坷,病病怏怏,但是,就是这样,不少孩子都茁壮成长起来,形成了独立能力,形成了不怕吃苦的性格.而不少独生子女,从一出娘胎,全家人就关爱有加,“扛在肩上怕吓着,含在口里怕化了.”祖父祖母抱,父亲母亲抱,叔叔姑姑抱……,一旦有一天,大家都没时间抱了,只要往床上一放,孩子就杀猪般的哭叫不止.摇篮中哺育,玩具中看哄,车子中接送,零食中营养,币子中供养……这些孩子却像温室中的花朵,见不了风雨,见不了烈日,娇嫩得很.永远都是扶不起来的“阿斗”,成了“老虎屁股摸不得”的“小皇帝”.
作业和作文批改也是如此.不少学生不知“批改”为何物,因为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高中毕业,批改都是老师“门前三包”.这样做,教学质量应该上去了.可是,适得其反,教学质量并不理想.老师把学生的错别字、格式、病句、结构等错误指明或者改正过来了,但是,仍然有不少学生“旧病复发”.“星星还是那颗星星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山也还是那座山哟,梁也还是那道梁.
碾子是碾子,缸是缸哟,爹是爹来娘是娘,麻油灯呀还吱吱地响,点的还是那么丁点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教师批改的是知识,是语法、修辞、逻辑、观点等表象内容,老师改的是“言传”,而涉及思维、习惯、语感等重要的“意会”内容老师则是无法批改的.而且,限于生活阅历,或者阅读水平,“个中滋味”他们还没尝到,所以,造成“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的现象.
以作文而论,学生的阅读没有达到一定得深度和广度,水平还处于“低洼”阶段;学生的写作还没有达到一定得“量”,没有由“量变”引起“质变”,教师主观上想“提高”,无疑等于“越俎代庖”或者“揠苗助长”.解决这一问题还要靠扩大阅读面,靠增加写作量,靠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教给规律等.光靠批改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抱大的孩子永远独立不了,从幼儿园开始的作业、作文批改,养成了学生懒惰的习惯.不是错误我要改,而是要我改错,学生永远处于被动状态.选择题的批改还好操作:主观题和作文,文字那么多,不可能让老师按道题,每篇作文一个一个学生去改.一个教学班五十多人,两个教学班一百多人,能改过来吗?即使改过来了,根本问题没解决,学生也还容易犯.我认为,比较好的做法是,从小学开始,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己批改,效果可能比教师全包要好得多.但我不是说,作业、作文批改可以放任自流.起始的指导,可能还要花许多功夫,费不少心血,也还要做好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还要研究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和,是乍暖三春里的一声问候,亲切悦人;
和,是严寒腊八的一个炭火,温暖感人;
和,是包纳百川的大海的宽容;
和,是壁立千仞的高山的伟岸。
以和为贵,因和而爱,由和而合,和是兴家之本,是旺国之基。因为历史的和鸣,才有今日的美好。
黄沙漫扬,驼铃婉转,黄昏里,王昭君抚动琵琶奏响和鸣,几许悲壮。正是这朔漠里的和鸣,才有了汉藩共一家的大...

全部展开

和,是乍暖三春里的一声问候,亲切悦人;
和,是严寒腊八的一个炭火,温暖感人;
和,是包纳百川的大海的宽容;
和,是壁立千仞的高山的伟岸。
以和为贵,因和而爱,由和而合,和是兴家之本,是旺国之基。因为历史的和鸣,才有今日的美好。
黄沙漫扬,驼铃婉转,黄昏里,王昭君抚动琵琶奏响和鸣,几许悲壮。正是这朔漠里的和鸣,才有了汉藩共一家的大汉。正是这紫台外的和鸣,传颂千载,让人在月夜里感受汉藩融合带来的欣喜,感受民族和好的强盛。
白雪皑皑,危峰林立,阳光下,布达拉宫闪烁着汉藏融合的金光,文成公主的面纱脱落在山顶,覆盖着白雪,飘扬着藏曲的高亢,传递到大唐的古都。布达拉宫是民族相和的凝结点,文成公主奏响又一曲历史的和鸣。
多少怨,多少泪,又多少感动民族的和亲马队在历史的古道里消失,却留给我们如今这广大一统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大度和宽容正是在一次次的民族之和契机中体现出来,而民族之和,又是由民族的宽容所度化的。
正如林肯说,当你和你的敌人成为朋友时,你便是消灭了敌人。用宽容一切的心和包容一切的胸怀去和解一切的恩怨,和解一切的矛盾,才能拥有博大,才能拥有强盛。
同样的道理,站在漫天星光下思考的康德告诉我的,“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以和为贵,以和为踏跳板,我们不仅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更能使眼前的敌人成为潜在的朋友。
和不仅是传统言文化里的美德,也是现代文明里的风尚。和,使中美中苏关系正常化;和使苏联从阿富汗撤兵;和,产生了APEC,产生了欧盟;和,使世界平息在团结合作中;使无数心牵系着苏门答腊岛。
和,不仅是和好,更是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平相处,民族与民族的和平相处,国家与国家的和平相处。因为和,世界才有了爱,才有了繁荣。
不同的冰雪融入相同的河流,是为和;不同的河流注入相同的海洋是为和;不同的海洋面朝同一片天空,是为和。
站在历史的波涛中,让宽容和大度激荡出和气,让和气澎湃出更波澜壮阔的和鸣之音,让和气酝酿出一个更淳更美的历史。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