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的阅读答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01:25:39

如梦令的阅读答案
如梦令的阅读答案

如梦令的阅读答案
1.如梦令 李清照中“常记”“日暮”“溪亭”告诉了我们什么
2.词中对人物动物的描写运用了那几个动词?
1、“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2、动词有“常记”“醉”“知”“入”“回舟”“争渡” 这是人物的;“惊起”是动物的
这首词中表现作者心底欢娱的词语是(兴尽晚回舟---兴尽 )
词中与“误入”互为照应的是(沉醉不知归路--沉醉,因为沉醉所以"误入" )和(惊起一滩鸥鹭--惊起,因为误入所以"惊起")
1.(1)《如梦令》这首词的作者是___,词中表现作者心底欢娱的词语是___,词中与“误入”互为照应的是“___”和“___”.
4.对《如梦令》一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欢畅心情和清雅逸趣.
B.“沉醉”表明因尽兴畅饮而大醉,也包含了词人为初秋溪边美景沉醉之意.
C.“惊起”句让我们联想到当时鸥鹭受惊纷飞,主人公心惊酒醒,倍感舒畅的情景.
D.朗读时,第一句节奏可划分为“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沉醉、不知归路、争渡.C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误入藕花深处”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2.两个“争渡”有何韵味?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女主人公昨夜饮酒过量,到底是为什么?
2.女主人公为什么不自己去看看,却问卷帘人?“试问”的“试”字反映了怎样的心理?
3.“应是”包含着女主人公复杂的心理,你能说出来吗?
4.“绿肥红瘦”好在哪里?
5.词人到底为何如此惜花?
1,“误入”与前面的“不知归路”相互呼应,正好显示出主人公游赏时的忘情心态.
2,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1,主人公因怜惜花儿而痛饮
2因为她不忍心亲眼见到花儿残败的景象,故而去问卷帘人,“试”字反映出词人猜测犹疑的心理,既猜出半分海棠花必然遭到骤雨的催败,又带点侥幸的希望现实情况不若如此才好
3.,词人用一个“应是”来纠正卷帘人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
4“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5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1.如梦令 李清照中“常记”“日暮”“溪亭”告诉了我们什么
2.词中对人物动物的描写运用了那几个动词?
1、“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2、动词有“常记”“醉”“知”“入”“回舟”“争渡” 这是人物的;“惊起”是动物的...

全部展开

1.如梦令 李清照中“常记”“日暮”“溪亭”告诉了我们什么
2.词中对人物动物的描写运用了那几个动词?
1、“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2、动词有“常记”“醉”“知”“入”“回舟”“争渡” 这是人物的;“惊起”是动物的

收起

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