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读书笔记N篇,字数不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7 01:22:41

高中语文读书笔记N篇,字数不限
高中语文读书笔记N篇,字数不限

高中语文读书笔记N篇,字数不限
关于多元解读与唯一答案的思考

在笔者所听的实验课中,执教者都能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解读,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是一种好现象,一改过去不管什么问题,总是引导学生往教师原先已设好的答案上靠,对文本的解读强求统一的标准答案的做法,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新课标指出:“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这种对作品进行多元解读的做法,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中学生处于正在成长、成熟的时期,由于年龄、学识、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有些问题并未能作出准确的理解和客观的评价,因此,提出的有些“不同意见” 站不住脚.这时,为师者就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找准思维方向,对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以得出科学的结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可是有的老师也许片面理解要鼓励多元解读,培养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能力,未能及时指出学生的错误所在及其原因.如在评价《水浒传》时,有学生批评武松打虎,认为武松的做法破坏了生态环境,进而批评作者环保意识不强.又如在讲到与夏商周有关的问题时,有学生对历史上是否存在“夏”提出质疑,认为“夏”之说的根据仅仅是司马迁的《史记》,而司马迁也仅仅根据道听途说.这些说法是够大胆了,只可惜难以服人.中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局限性,有些见解是幼稚可笑的,这并不奇怪;而有的执教者竟然对此加以表扬,而不是加以正面引导,这就与所谓的“多元解读”南辕北辙了.
众所周知,有些问题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些文本的解读是多元的;但也有些问题的答案是唯一的,有些文本的解读不是多元的.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句,一般认为是说富贵人家中吃不完的酒肉都发臭了,而在大路旁边却有因饥寒交迫而冻死的尸骨,把“臭”理解成是指“与‘香’相对的一种难闻的气味”.而有学生认为,这里的“臭”也可以读作xiù,解作“气味”.这是有道理的.对此,当然应该加以鼓励.又如,对李商隐《锦瑟》一诗的理解,可以采用“咏物说”,可以采用“自况说”,可以采用“悼亡”说,还可以采用“自序其诗说”,等等,因为这些说法都是持之有故的.相比之下,认为武松打虎是破坏生态环境就不够恰当,而否认“夏”的存在也难于自圆其说.对此,应该加以解说,或组织讨论乃至争论,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分析问题,寻求答案.一切必须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任何创新都必须以科学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否则,就会陷入反科学的泥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课标指出:要“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既能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也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在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又要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学风和态度,把创新植根于科学的沃土之中.

三、肢体活动与思维活动

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许多教师根据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不断地探索教学新方法,创建教学新模式.有的教师非常注意组织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在笔者所听过的实验课中,这些课堂活动大都组织得很不错;但也有一些是不够好的.比如,有一节《寂静的春天》的阅读课,开头先安排了表演活动:由两个学生分别扮演鸟妈妈及其女儿,女儿到处找不着爸爸,妈妈说爸爸被人类的化学药品毒死了,然后发表了一通议论;最后,这一对小鸟母女也相继被毒死,以致春天一片寂静.台上的学生表演得很投入,台下的学生也看得很入迷,课堂气氛是高涨的.也许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考虑的正是如何开展好课堂活动,把课上得生动活泼.而通过这样的活动对课文作形象的阐释,正好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但是,问题在于,就《寂静的春天》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而言,这样的表演活动是否具有必要性.这篇文章发表于1962年,曾成为轰动全美的畅销书,激起了公众的环保意识,并引起广泛的国际反响,被认为是环境保护主义的奠基石.从写作上看,它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滥用化学药品的巨大危害,使文章具有一种强烈的震撼力量.文字方面并没有什么艰深的地方,作为高中的学生,应该是一看就懂的.这样的表演,如果放在小学或者初中,应该是可以的;如果编成一个文艺节目在晚会上演出,效果也是会不错的.但是,放在高中的课堂阅读教学中,就不一定很恰当了.因为这样的表演,无论是对于演出者还是对于观看者,都没有什么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而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他们已经越过了以游戏的方式来感知世界的年龄,对于自然科学类的文章的阅读,他们逐渐趋向于客观的认知、理性的思考和逻辑的推理.教师应该在高中生的这一思维发展的进程中推上一把,以加速他们的成长、成熟.当然,并不是说在高中阶段不能通过表演的方法去开展学习活动,这里所强调的只是应该根据学习主体和具体文本的需要来确定组织何种语文活动.像这样的没有多少思维容量,只是追求一种气氛的语文课堂活动,对于高中生来说,就容易变成一般的肢体活动了.
我们所提倡的高中语文课堂活动,应该主要指思维活动.有些思维活动容量较大,并具有一定的难度,这样的课,学生即使没有“动”,也堪称最好的活动.如有个老师上《双桅船》一课,第一步是“知人论世”,主要由老师作必要的介绍;第二步是“诵读感悟”,组织学生反复诵读诗歌;第三步是“破译意象”,引导学生对诗中具体的意象进行分析;第四步是“鉴赏探秘”,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评论;第五步是“寻求共鸣”,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去探求文本的意义,并进行知识的拓展.可以说,学生的活动贯穿始终,既学到了知识,又训练了能力,思维容量大,这样的活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堂活动.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里强调了“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来运用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由此看来,对于高中教学来说,所谓的语文课堂活动,指的主要应该是思维活动,而不是简单化的肢体活动.

四、肤浅与深刻

在笔者所听过的高中实验课中,有的是比较肤浅的.例如,有位老师上《荷花淀》一课,在引导学生分析水生夫妻对话时,只是强调夫妻是如何的恩爱情深,难分难舍;有位老师上《故乡的榕树》一课,在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时,也只是停留在热爱故乡的层次上;有一节驳论写作指导课,老师出了这样的一道堂上训练题:公共汽车上,有一个学生给外国人让座,别人嘲笑他崇洋媚外,请你反驳,等等.听过以后,觉得似乎是在听初中的课;因为如果是在高中,像这样解读文本,像这样进行写作训练,未免显得过于肤浅了.
我们面对的是高中的学生,而高中的学生与初中的学生是有很大的不同的.经过了初中三年的学习,高中学生在学识方面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拓展;尤其是在高二以后,其所涉猎的知识面和所掌握的知识量,更是初中的学生所不能相比的.而且,随着思维能力的提高,高中学生看问题也会逐渐地深刻起来,他们已经不会只满足于是什么,还要去探究为什么,对有的问题可能还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但是,他们的学识毕竟还只是初步的,他们的思维毕竟还正在逐步地走向成熟,还需要老师加以引导.高中语文教学,必须适应学生的这些变化,在课堂教学中提出有一定质量的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并引导他们深入进行研究.这是高中教学与初中教学不相同的地方.否则,学生的学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就有可能仍然停留在初中阶段,得不到应有的提升.像《荷花淀》中的夫妻对话,更突出的应是表现了国家、民族的感情;像《故乡的榕树》,应是通过抒发对家乡的热爱来表现对祖国的热爱.像驳论写作练习题,思维的空间就很小,学生不用怎么思考就能回答好,因为思维定势太明确了.
近年来,随着高中的扩招,不少学校增加了许多老师.在这些老师中,有一部分是从外地调进的,有一部分是原来一直在初中任教的,还有一部分是大学刚刚毕业的.在第一部分老师中,有不少自然是各地的教学精英;在后两部分老师中,不少的很快就适应了高中的教学,但有的还必须继续适应.尤其是从初中转到高中的老师,更要注意区别初中和高中的不同,并能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有个老师上《霸王别姬》这一课,从“择生与择死”这个角度,引导学生去对比项羽的“择死”与司马迁的“择生”:项羽觉得无面目见江东父老,同时不愿意让一个亭长来怜悯自己,认为这是一种耻辱,他要保有自己的尊严,要站着生,也要站着死,所以他以死明“志”;而司马迁虽然遭受了奇耻大辱,但是他忍辱负重,选择了生,因为他认为有比个人尊严更重要的东西——事业.这样的分析,涉及到了“价值观”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深刻性,适合高中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也有助于培养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能达到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
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确实很有必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同时,深入研究学生的特征,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到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提出切合高中学生实际的目标、要求和具体的问题,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未知领域,不断地提高思维能力.

五 精心设置“探究”点

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老师习惯用“授—受”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自从实施新课标以来,老师们积极运用“探究”的方式,指导学生通过探索研究去阅读和把握文本,使得新课堂中充满了浓厚的“探究”气氛,这是符合新课标理念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其良好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同时我们也发现,有的老师是在滥用“探究”,例如,有的把所有问题都归在要“探究”的一类中,从读音、字形、词义,到句、段、篇,都是“探究”的对象,可谓整节课都在“探究”之中;有的则进行毫无意义的“探究”,例如,要学生去“探究”柳永词《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句中即将离别的两个情人可能想说些什么话.
显然,这些“探究”点的设置太随意了.
探究学习(发现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能力的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目标.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所以,创造融洽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大胆“质疑问难”和“别出心裁”地探究问题是很重要的.
根据上述探究学习的特点、目标和必须采用的方法来看,那种看似满堂“探究”的做法实际上是没有领会探究的内涵,把探究简单化了,会影响真正的探究;而对“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的所谓“探究”则是把探究庸俗化了,句中的意境贵在“此时无声胜有声”,是没有必要去“探究”的.
那么,应该如何设置探究点呢?一般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学习的重点.例如,《拿来主义》中,作者是如何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和先破后立的方法的?
二是评析的难点.例如,《失街亭》中,应该如何评价诸葛亮在这场军事斗争中的决策?
三是文本的疑点.例如文本中的错误之处.
四是理解的分歧点.例如,《鸿门宴》中,对“与之同命”,历来有两种解释,一说“之”代刘邦,意谓跟刘邦同生死,重点突出樊哙之“忠”;一说“之”代项羽、项庄他们,意谓跟项羽、项庄他们拼个你死我活,重在表现樊哙之“勇”.你同意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五是鉴赏的空白点.例如,《祝福》中,假如祥林嫂的丈夫没有死,或假如她的阿毛没被狼吃掉,或假如她没进鲁四老爷家打工,或假如临死前没遇上“我”,她会不会有不同的结局?为什么?
六是阅读的延伸点,例如,传记文学的阅读和以前所学过的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的文学作品的阅读在方法上有什么异同?
实际上,一节课中,设置一二个探究点就足够了,宜精不宜滥,必须克服“探究”的随意性,精心设置探究点.
当然,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正确的指导,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避免学生陷入任凭自己瞎闹的“探究”之中;当学生无法解决问题时,则要进行适当的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