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思品辨析题:现代的师生关系就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17:00:30

【求助】思品辨析题:现代的师生关系就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急!)
【求助】思品辨析题:现代的师生关系就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急!)

【求助】思品辨析题:现代的师生关系就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急!)
现代教育要求构建新的师生关系.新的师生关系确立的前提就是抛弃教师权威,改变教师权威过去所体现的绝对性、不可替代性,师生之间形成真正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教师的“教”不再是教师的职业,而成为教师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感需求,学生把学习不再当成一项痛苦的、不得不完成的苦差事,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形成自主、自觉的一种内心需求,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当中,师生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关系.笔者认为:在师生关系的三种基本的关系——教学关系、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中,教学关系是师生关系中最本质的关系,没有教学关系就无法形成师生关系,就不能实现学校的教育任务和培养目标.但是,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配合,仅有教学关系也不能完成教育任务.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在师生关系中具有激励和润滑功能,能保证教育关系的正常运转.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也就是构建和谐师生教学关系、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三个方面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001.用平等与互动来构建和谐师生教学关系
00教育本质上是成人之学.依照人学理论的框架,师生关系的建构必须考虑师生的属人性,师生双方的和谐相处是师生存在的根本.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是相互独立的个体,彼此要相互尊重.师生之间双向互动交往的实质是使学生获得发展,即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它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在互相理解,开放互信和支持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思想与别人的思想交换,拿自已的经验与别人的经验共享,使自己的情感与别人的情感联结,最终形成主动参与、自主思考、协调发展的动态生成的互动场.这一目标的实现即依赖于教师运用教育智慧,采取教育策略,力避形式化的低效、无效互动,大力倡导和推动有学生认真思考、有思维火花碰撞的有效、高效互动.教师要相信学生,承认只要教育得法,他们将来定有作为.正如韩愈所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即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雏凤清于老凤声”.学生是一个成长者,是一个探索者,要允许学生在这一过程发挥积极能动作用,提高认识水平.所以,课堂教学互动应尽力平等对待学生,将机会给予每一类、每一位学生,使每位学生在互动中表露自我个性,体验交流、沟通、对话带来的愉悦,真正地在互动中获得发展与提高.
002.用对话与交流来构建和谐师生社会关系
00所谓对话,是指师生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沟通和交流方式,是师生之间平等的、寻求知识与精神的际遇的爱心交流,这种对话既有言语交流,也有知识、多方面的深层次的交流.从知的角度看教师与学生存在先知与后知的关系,二者并不存在尊卑关系,从情的角度看,学生与教师在人格上是独立的,学生和教师都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双方的理解与尊重,知与情二者的统一,构成师生双方关系的基本内涵.对于教师,它通过教师对某些教学事件、教学生活和日常生活的讲述,发掘内隐于这些事件、行为背后的意义、教育思想和理念,从而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并使叙事回到了鲜活的教育现实之中.对于学生,它通过学生对某些学习事件、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的讲述,改进学生的学习实践,也使叙事回到了鲜活的教育现实之中.倾听、吸引、包容,是师生双方在精神层面彼此的“敞开”思想、经验和情感的“接纳”.通过这些对话,教育主体也就实现了教学对话以外的生活对话及生命对话,也因此,教育成了一种真正的交往活动.教育应当是一次次生命的对话,是师生内心情感的真切流露,是双方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
003.用尊重与关爱来构建和谐师生人际关系
00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互为主体的交往是以双方的相互尊重和彼此的关爱为前提.一方面,对话是促成双方直接理解的前提,彼此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相互尊重和关爱.通过对话,产生不同的“界”的融合,形成新的共识,师生的尊重与关爱才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对话以尊重与关爱为导向,尊重与关爱是对话的目的.没有对话,难以达成共识,难以互相理解和承领;没有尊重与关爱,对话便失去了导向.只有主体间相互尊重,师生才能相互确认对方,把握对方的独特,才能与对方产生精神上的相遇和沟通,共同体验同一经验;只有主体间彼此间有关爱,师生才有彼此的“敞开”和“接纳”,真正进入对方的精神领域,做到精神理解精神,生成平等的对话.同样,教师要把微笑与鼓励带进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同样的欢乐.教育改革家李希贵有句名言:“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作为教师要主动放弃作为权威的优越感,尽可能地摒弃高高在上的“讲台情结”,要走进学生,“蹲下来”与学生平等民主对话,要善于体谅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体察学生的情绪感受,要善于“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位置上去认识、思考问题,并且要适时加以表扬,恰当地给予鼓励,从而减少甚至消除学生的恐惧感、疏远感.
00我们相信,在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都会体验到平等、民主自由、尊重信任、友善、理解与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与鞭策、鼓舞与感化、指导与建议,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