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当经社会的意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20:05:28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当经社会的意义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当经社会的意义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当经社会的意义
宋代思想家、理学家周敦颐写《爱莲说》,以花喻己,颇有些孤芳自赏的味道.其脍炙人口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更是被后人视为“一个人道德高尚”的意喻.
  不过,近日重读《爱莲说》,却忽生疑义.我陡然发现,周敦颐呈现给我们的这句话,不过只是他眼前的“两种表象和结局”——“出淤泥”、“而未染”.虽是“事实”,却未必是“真相”.我们需要一种眼光和思路,还原“未出淤泥”之前的“莲花”,不能仅以结果论道德、以“事实”论品质.
  倘以花喻人,我当然推崇那些不愿“同流合污、狗苟蝇营”的品质高洁之士,任凭屑小之徒的熏染拉拢、重金利诱,依然恪守本性与操守,他们是真正的“出淤泥而不染”,给予道德上的褒奖与赞扬,完全当之无愧.
  不过,还有一种可能在于,我们完全有可能在视听被蒙蔽的状态下,让自己的判断发生极大的误差,从而出卖自己的掌声与喝彩.
  这里,权且划定一个圈子吧,就像周敦颐笔下的那方池塘.莲花比作圈子中的正义,淤泥比作圈子中的恶邪.正与邪,如果势不两立,“出淤泥而不染”便成事实,更是真相.但一种疏忽在于,倘若在“莲花与淤泥”的长期共处之内,会不会有如下的场景发生?——
  莲花极力“献媚”淤泥,欲与其“同流”.但“淤泥们”却看不上莲花,甚至觉得莲花没有任何利用价值,从而排斥疏远.当然,最后的事实便是,由于“淤泥们”的不屑不睬,莲花终于“未染”,这是整个事件的真相,却可能被我们误读,将“欲邪恶,而未遂”的莲花,视作道德高尚之花.
  这并非一种臆断,现实社会极有可能让我们发生这样的误读:一个人、一个官,顶着“出淤泥而不染”美誉,但其真相未必如此.陈希同落马前,还在担任国际反贪大会的主席,还在掷地有声地发表反腐宣言呢,但后来呢,拔出萝卜带出泥,一窝子全被端了.这很值得庆幸,一种可怕在于,假如陈希同等贪官“隐藏很深”,你根本发现不了的话,那么,陈希同之流,究竟还会顶着“莲花“的美誉风光到几时?
  当然,沆瀣一气者,你情我愿,属于“相互主动式”.最终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但是,正如前文揣想,再假如:一朵莲花很想和淤泥结党营私,而最终遭到排斥,没有任何机会.那么,“出淤泥而不染”只能是莲花接受的唯一结果,属于被动式,单相思.然而,就是这样一种被动式,却往往蒙蔽了局外人的眼睛,不遗余力地奉上掌声与赞扬.当然,莲花也乐得接受这样一个由“无可奈何”结局造成的伪道德.只是,只有这朵莲花心中清楚,自己的道德究竟应该如何评判.
  有时候,人的行为动机很简单,但又很复杂.一件事情的结局,不一定只有一种过程来完成.所谓“殊途同归”.所以,面对“出淤泥而不染”的既成事实,我们应该警惕把“莲花”一味地拔得无比高尚,也应该警惕把“淤泥们”一味的想象成多么厚颜无耻.小心急了眼,“淤泥们”跳出来说:它道德高尚?它品质高洁?哈哈,它只是个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的家伙而已,我们根本不想“染”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