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通过描写什么体现出江南的意境美?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5:55:14

《菩萨蛮》通过描写什么体现出江南的意境美?
《菩萨蛮》通过描写什么体现出江南的意境美?

《菩萨蛮》通过描写什么体现出江南的意境美?
韦庄(约公元836~910年左右,生卒年不详),字端已,唐末五代诗人.京兆杜陵(今西安)人,唐初宰相韦见素后人,少孤贫力学,才敏过人.为人疏旷不拘,任性自用.广明元年(880)四十五岁,在长安应举,正值黄巢军攻入长安,遂陷于战乱,与弟妹失散.中和二年(882)始离长安赴洛阳.中和三年(883)春,四十八岁作《秦妇吟》.
  韦庄的抱负
  不久避战乱去到江南,五十八岁回到长安,一心想要应试,以伸展其治国平天下之抱负.乾宁元年(894)五十九岁登进士第,授校书郎.乾宁四年(897),时年六十二岁,被“宣谕和协使”李洵聘为书记,同至西川,结识了西川节度使王建,回长安后,改任左补阙.天复元年(901)六十六岁,应王建之聘入川为掌书记.天佑四年(907),朱温篡唐.唐亡,力劝王建称帝,王建为前蜀皇帝后,任命他为宰相,蜀之开国制度多出其手,后终身仕蜀,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七十五岁卒于成都花林坊.诗词都很有名,诗方面今传《浣花集》十卷.韦庄曾经家陷黄巢兵乱,身困重围,又为病困. 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在洛阳,著《秦妇吟》.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但诗中对黄巢农民起义军颇多诋毁.
  乐府三绝
  后人将《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所作词语言清丽,多用白描手法,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情凝词中,读之始化,以至弥漫充溢于脏腑.其词无专集,散见于《花间集》、《尊前集》和《全唐诗》等总集中,近人王国维、刘毓盘辑为《浣花词》一卷,凡五十四首,盖取其诗集为名者也.代表作有《菩萨蛮》([一]、[四]、[五])、《浣溪沙》(五)、《应天长》(二)、《荷叶杯》([一]、[二])、《清平乐》(三)、《谒金门》([二]、[三])、《河传》(二)、《天仙子》([二]、[四])、《诉衷情》(一)、《女冠子》([一]、[二])、《木兰花》等.
  韦庄与温庭筠
  韦庄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的重要词人.温秾丽,韦清新.
  韦庄
  唐末五代诗人、词人.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后时宰相韦待价之后(一说为玄宗相韦见素之后,其实并非一房),诗人韦应物四世孙.至韦庄时,其族已衰,父母早亡,家境寒微. 生平 韦庄一生经历,可分前后两期. 前期为仕唐时期.广明元年(880)他在长安应举,适值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未能脱走,至中和二年(882)春始得逃往洛阳,次年作《秦妇吟》.后去润州,在镇海军节度使周宝幕中任职.光启元年(885),僖宗还京后,又因李克用逼迫,出奔凤翔、兴元.韦庄出于拥戴唐室之忱,离江南北上迎驾,中途因道路阻塞折返,后在婺州一带客居.景福二年(893)入京应试,不第.乾宁元年(894)再试及第,任校书郎,已年近60.后昭宗受李茂贞逼迫出奔华州,韦庄亦随驾任职.乾宁四年,奉诏随谏议大夫李询入蜀宣谕,得识王建.后又在朝任左、右补阙等职.这一时期的创作主要是诗歌.今存《浣花集》所收作品即止于光化三年(900),此后无诗作留存. 后期为仕蜀时期.天复元年 (901),他应聘为西蜀掌书记,自此在蜀达10年.天宝四年 (907),朱全忠灭唐建梁,韦庄劝王建称帝,与之对抗,遂建立蜀国,史称前蜀.他被王建倚为心腹,任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制定开国制度.后官至吏部侍郎平章事.在蜀时,他曾于成都浣花溪畔杜甫旧居重建草堂作为住所.这一时期的创作主要是词.今存韦词大部分作于后期.
  文学创作
  韦庄在唐末诗坛上有重要地位.清代翁方纲称他“胜于咸通十哲(指方干、罗隐、杜荀鹤等人)多矣”(《石洲诗话》),郑方坤把他与韩□、罗隐并称为“华岳三峰”(《五代诗话·例言》).他前逢黄巢农民大起义,后遇藩镇割据大混战,自称“平生志业匡尧舜”(《关河道中》),因而忠于唐王朝是他思想的核心,忧时伤乱为他诗歌的重要题材,从而较为广阔地反映了唐末动荡的社会面貌.《悯耕者》、《汴堤行》对战乱中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睹军回戈》、《喻东军》、《重围中逢萧校书》对当时屯居洛阳的援军残害人民、掳掠妇女的丑恶行径作了谴责,同时又对他们拥兵自重、未能积极镇压起义军表示不满.而《铜仪》、《洛北村居》、《北原闲眺》、《辛丑年》等诗,则反映了他对唐室“中兴”的热切期待;《闻再幸梁洋》、《江南送李明府入关》等诗,表示了他对离乱中的君主、皇族多所眷念;《咸通》、《夜景》、《忆昔》等作,更抚今追昔,为唐王朝的衰微唱出了深沉的挽歌.他又有一些出色的怀古诗,如《台城》、《金陵图》、《上元县》等,在对南朝史迹的凭吊中,也寄寓着他对唐末社会动乱的哀叹,情调凄惋.此外,他还有一些诗如《思归》、《江外思乡》、《古离别》、《多情》等,反映了他长期四处飘泊,求官求食的境遇和心情.他的写景诗,如《题盘豆驿水馆后轩》、《登咸阳县楼望雨》、《秋日早行》等,取景疏淡,思致清婉,也有特色.他以近体诗见长.律诗圆稳整赡,音调响亮,绝句包蕴丰满,发人深省;而清词俪句,情致婉曲,则为其近体诗的共同风格.
  韦庄的代表作
  是长篇叙事诗《秦妇吟》.此诗长达1666字,为现存唐诗中最长的一首.诗中通过一位从长安逃难出来的女子即“秦妇”的叙说,正面描写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称帝建国,与唐军反复争夺长安以及最后城中被围绝粮的情形.思想内容比较复杂,一方面对起义军的所谓“暴行”多所“暴露”,另一方面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义军掀天揭地的声威及统治阶级的仓皇失措和腐败无能;一方面揭露了唐军迫害人民的罪恶,另一方面又夹杂着对他们“剿贼”不力的谴责.它选择典型的情节和场面,运用铺叙而有层次的手法,来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复杂矛盾,布局谨严,脉络分明,标志着中国诗歌叙事艺术的发展.韦庄因此诗而被称为“秦妇吟秀才”.由于某种忌讳,韦庄晚年严禁子孙提及此诗,也未收入《浣花集》,以致长期失传.20世纪初始在敦煌石窟发现. 韦庄又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温、韦词在内容上并无多大差别,不外是男欢女爱、离愁别恨、流连光景.但温词主要是供歌伎演唱的歌词,创作个性不鲜明;而韦词却注重于作者情感的抒发,如《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5首,学习白居易、刘禹锡《忆江南》的写法,追忆往昔在江南、洛阳的游历,把平生漂泊之感、饱经离乱之痛和思乡怀旧之情融注在一起,情蕴深至.风格上,韦词不象温词那样浓艳华美,而善于用清新流畅的白描笔调,表达比较真挚、深沉的感情,如〔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女冠子〕“四月十七”、“昨夜夜半”等.他有些词还接受了民间词的影响,用直截决绝之语,或写一往情深,或写一腔愁绪.如〔思帝乡〕“春日游”的“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于率直中见郁结;〔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的“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以终老异乡之“誓”,更深一层地抒发思乡之苦.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韦端己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境”,许昂霄《词综偶评》评韦词“语淡而悲,不堪多读”,都指明这一特点.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韦词高于温词,指出“端己词情深语秀”,“要在飞卿之上”;“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也是从这点着眼的.但韦词间有艳亵语,为其不足处. 本集和研究资料 《蜀□杌》著录韦庄《浣花集》20卷.《补五代史·艺文志》著录《韦庄笺表》1卷、《谏草》2卷、《蜀程记》1卷、《峡程记》1卷、《韦庄集》20卷、《浣花集》5卷、《又玄集》5卷.今仅存《浣花集》及所选诗《又玄集》,余皆佚. 《浣花集》为韦庄弟韦蔼所编,蔼序说,韦庄在“庚子(880)乱离前”的作品,大都亡佚;到编集时,他才搜集到1000多首.然今传《浣花集》仅存诗200多首,尚不足原编四分之一.此集有明正德间朱承爵刻本(《四部丛刊》即据以影印)和晚明汲古阁刻本,皆作10卷,大致以时地分卷,各卷篇数多少不均.《全唐诗》略加归并,编为5卷,内容全同.另《补遗》1卷,大概为后人于结集后所增补. 韦庄词向无专集.《全唐诗》从《花间集》、《尊前集》、《草堂诗余》等辑录54首.刘毓盘辑有《浣花词》1卷,共55首,刊入《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 近人向迪琮编有《韦庄集》,收韦诗300多首,词55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印行,较为通行. 关于韦庄生平事迹,《蜀□杌》、《唐才子传》、《十国春秋》均有材料.近人曲滢生有《韦庄年谱》(北平清华园我辈语丛刊社1932出版).今人夏承焘有《韦端己年谱》(见《唐宋词人年谱》,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新1版),资料丰富,考订精密,于韦庄一生行迹,钩稽颇详. 其中《菩萨蛮》(一)写江南春色,“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更兼有“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此情此景足使将欲远行的游子痛断人肠,由此词人有“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之劝词.此词情致缠绵,意象鲜明,堪称咏“江南春色”的诸多诗作中罕见之佳作. 韦庄的闺情词亦写得非常出色,词语与闺中之美人浑然融于一体,见词尤见人,词音即人语,可谓风韵臻于极致矣.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弦上黄莺语’(见《菩萨蛮》),端己语也,其词品亦似之.”称其词“骨秀”,评价他说“端己词情深语秀,虽规模不及后主、正中,要在飞卿之上.观昔人颜、谢优劣论可知矣.” 另有人考证鱼玄机、韦庄、和凝实际上是一个人(可见百度词条:鱼玄机).此观点争议颇多,待考.
  编辑本段集评
  张惠言
  《词选》:此章述蜀人功留之辞,江南即指蜀.中原沸乱,故曰:“还乡须断肠.”
  俞陛云
  《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端己奉使入蜀,蜀王羁留之,重其才,举以为相,欲归不得,不胜恋阙之思.此《菩萨菩》词,乃隐寓留蜀之感.“江南好”指蜀中而言.皓腕相招,喻蜀主縻以好爵;还乡断肠,言中原板荡,阻其归路.“未老莫还乡”句犹冀老年归去.
  唐圭璋
  《唐宋词简释》:此首写江南之佳丽,但有思归之意.起两句,自为呼应.人人既尽说江南之好,劝我久住,我亦可以老于此间也.“只合”二字,无限凄怆,意谓天下丧乱,游人飘泊,虽有乡不得还,虽有家不得归,惟有羁滞江南,以待终老.“春水”两句,极写江南景色之丽.“垆边”两句,极写江南人物之美.皆从一己之经历,证明江南果然是好也.“未老”句陡转,谓江南纵好,我仍思还乡,但今日若还乡,目击离乱,只令人断肠,故惟有暂不还乡,以待时定.情意宛转,哀伤之至.
  品《菩萨蛮》
  《菩萨蛮》 ,先读一遍: 红楼别夜堪惆恨,香灯半掩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劝君今夜须沉醉,樽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我们还不要讲,只是先读一遍,你就可以直接感觉到,韦庄的词与温庭筠的词有很大的不同,温飞卿的词客观,韦庄的词主观,飞卿的词秾丽,韦庄的词清简.我们曾说过温词的好处正在于客观,不做直接的叙写,而韦庄词的好处却就在其主观直接的叙写.不同类型的词就有不同的好处.韦庄词轮廓分明,但是不是就肤浅了,就有局限了呢?朱光潜先生曾说过“写景宜显,写情宜隐”,并且曾举温庭筠的一首小词《忆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州.”为例证,说“此词收语即近于显.”又说“如果把‘肠断白苹州’五字删去,意味更觉无穷.”这首词写一个怀人的女子梳洗后所倚的楼是那面临江水的楼,为什么要远望江水,因为远行的人要从江上回来,“梳洗罢”必定是清晨,她从一早等起,而“过尽千帆皆不是”,多少船从楼下过去了,没有一艘她所等待的船停泊下来,这时的江面,已经是“斜晖脉脉水悠悠”了.如果这一首词就停止在这里,就有无穷的余味耐人寻思.我们仔细想想,“斜晖”的“脉脉”,是那样一种迷茫、朦胧的、暗淡的景色,这种迷离的景色更加深了怀思之情的绵缈.然而温飞卿却又说了“肠断白苹州”,反而把这首词给限制住了.这是按朱先生的观点来评说这首词.其实写词不论写情写景,紧要的都在于是否传达出了感情的力量,这种力量有大小厚薄高低深浅的不同,而写情写得很真率的也不见得一定就不好,即如杜甫诗之“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回首肝肺热”,“拭泪沾巾血”,“啼垂旧血痕”诸句而言,以杜甫的精深博大,他何需矫揉造作的姿态来表现他对民生的关怀,他就这样直接坦率的写出来,就使人感到一种强烈的震动.我上次讲温庭筠词的特色是客观的,是不直接叙写的,那样的作品自有其好处,反过来我们也应认识明白叙写的作品也有另一种好处.杜甫的诗就像汪洋大海,完全袒露于天地之间,无需隐藏,便自然含有强大的感发的力量.
  评析
  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是前后相呼应的组词.本词为第二篇,采用白描手法,抒写游子春日所见所思,宛如一幅春水图.起二句直言江南美好.“春水”二句承上,一写江南水乡景色美,一写江南民居生活美.下片“垆边”二句进一层写垆边肌肤洁白娇嫩的美女.江南既有“碧于天”的美景,又有“画船听雨眠”的生活,还有双臂洁白如雪的美女,组合成“游人”只应该在江南终老的情意.然而结末二句转入“未老莫还乡”的深沉感叹之中.词人以避乱入蜀,饱尝离乱之苦,时值中原鼎沸,欲归不能,“还乡须断肠”一句,巧妙地刻划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词人思乡怀人的心态,可谓语尽而意不尽.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人人尽说江南好”,是与第三首词的“如今却忆江南乐”对应的,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他所写的“人人尽说”,这其间所隐藏的意思是自己并未曾认为江南好,只是大家都说江南好而已.下面的“游人只合江南老”,也是别人的劝说之辞,远游的人就应该在江南终老,以前王粲《登楼赋》曾说:“虽信美而非吾士兮,曾何足以少留”,江山信美,而不是我的故土,我也不愿久留,中国还有句老话:“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而韦庄这两句词,似直而纡,把怀念故乡欲归不得的感情都委婉地蕴藏在这表面看来非常真率的话中了.“只合”,合者,该也,什么人敢这样大胆地对韦庄说你就该留在江南终老,在江南你是一个游人客子,而却劝你在江南终老,那一定是你的故乡有什么让你不能回去的苦衷,所以才敢劝你在江南终老.因为韦庄是在中原一片战乱中去江南的,当时的中原如同他在《秦妇吟》中所描写的是“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在这种情况下,江南人才敢这样劲直的劝他留下来.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的特色,就正在这表面率直而内里千回百转的文字中得到充分体现了.下面则是对江南好的细写,说江南确实是好的,“春水碧于天”是江南风景之美,江南水的碧绿,比天色的碧蓝更美.“画船听雨眠”是江南生活之美,在碧于天的江水上,卧在画船之中听那潇潇雨声,这种生活和中原的战乱比较起来,是何等的闲适自在.更进一步,江南又何尝只是风景美、生活美,江南的人物也美,“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垆,一作“罏”,又作“炉”,是酒店放置酒器的地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云:“买酒舍乃令文君当炉”.江南酒垆卖酒的女子光彩照人,卖酒时攘袖举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这几层写风景、生活、人物之美,你不要用庸俗的眼光只看它表面所写的情事,而要看到更深的一层,他下面的“未老莫还乡”,这么平易的五个字却有多少转折,佛经上说“才说无便是有”,说“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他没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嘱口吻的“莫”字,细细地品味,就应该联想到陆放翁的《钗头凤》“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那一连三个“莫”字所道出的一片无可奈何之情是极为深婉而且沉痛的,韦庄词此处的“莫”字,也表现出了一种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说“莫还乡”是叮咛嘱咐的话,是你想还乡,而现在却有不能还乡的苦衷,“还乡”是一层意思,“莫”是第二层意思,又加上“未老”二字,是第三层意思,因为人没有老,在外漂泊几年也没有关系,王粲《登楼赋》说:“情眷眷而怀归.”人到年老会特别思念故土.韦庄词似达而郁,五个字有三层意义的转折,表面上写得很旷达,说是我没有老所以不要还乡,而其中却是对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感情.后面他说“还乡须断肠”,这正是别人之所以敢跟你说“游人只合江南老”的理由,因为你回到那弥漫着战乱烽火的故乡,只会有断肠的悲哀.讲到这里再回头看“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人合江南老”,就会明白陈廷焯为什么赞美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了.这是一段艳情生活的回忆,是一幅夜阑泣别的画图. 小小的红楼,闪烁着散发出清香的灯光,流苏帐半卷着,这里充满了温馨的气氛. 下片用形象的比喻,写"美人"临别时一曲如泣如诉的琵琶.那琵琶是用金制的翠羽装饰起来的,弹起来如莺声娇软,宛转动人.整个曲子凝成一句话"劝我早归家."绿窗前的人儿像"花"一样的美丽,也像"花"一样的容易凋零.零落成泥,美人迟暮,那就要抱恨终身了.
  韦庄与杜甫
  韦庄的词虽不能比美于杜甫,但却也能在直接叙写之中表现出感发的力量.如果说杜甫的诗像广阔的海洋的话,那么韦庄的词就像喷涌的泉水,喷射的强力不可以抑制,这是韦庄词的一个重要的特点.韦庄词多用主观直接的叙写,他的感情是劲直的、真切的.即如韦庄的《思帝乡》:“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就是很好的例证.我举这首词是因为它与张泌的《浣溪纱》(晚逐香车入凤城)恰好是对比,同样是写游春,同样是有所遇,不过前者是女遇男,后者是男遇女,然而韦庄词的口吻与张泌词却完全不同.张泌所写的是骑马跟着那女子的香车入城的情景,虽很生动,但却不能引起我们高远情意的联想.这并不是我们要把谁讲得好,把谁讲得坏,而是张泌的词写得让我无话可讲.词的微妙之处正在于对细节的叙写,了解细节才能知道词的好处,就以韦庄这首词而言,仅是开端“春日游”三个字,就极可玩味.“春日”正是感情的春心觉醒的时节,以前李商隐写有《燕台四首》,是按春夏秋冬的时序写的,第一首写的便是春天,开端就说“春光冉冉东西陌,几日娇魂寻不得,蜜房羽客类芳心,冶叶倡条遍相识”,恰好可以作为上述韦庄词句的注脚,二者之间有很相似的地方.“春光冉冉东西陌”是说春天里空中的天光云影,地上的风和日丽.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一诗曾有“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之句,也正是描写的这种“春光冉冉”的景致,“冉冉”正是盎然之春意在流动之中的样子.春光来临,万物重又充满生机,也复苏了人的感情,怀着对万紫千红的欣愉和喜悦的感情,人们要找到那宇宙中最美好的“娇魂”,但这又绝非易事,“几日娇魂寻不得”,我该向什么地方去寻找这精魂之所在呢.“蜜房羽客类芳心”,“蜜房羽客”是蜂的别称,他说那在花朵上采撷花粉的蜜蜂就像我那被唤醒的芳心一样,都有追寻的向往.“冶叶倡条遍相识”,美丽的枝条都寻找遍了.这一份对春天的寻找,也暗示着对更珍贵东西的追求,这种追寻可以提高到一种象征和喻托的境界.韦庄的词“春日游,杏花吹满头”,缤纷的杏花瓣落了游春的姑娘一头都是,这幅图景是可以想像出其优美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陌上有许多游春的青年,哪一家的年少是最风流的,如果她找到这样一个人,则“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我们说温飞卿所用的笔法常是比兴,韦庄常用的笔法则是赋,比兴造成兴发感动的力量,在它的形象,在它的委婉和曲折,赋之造成感发则在其叙写的口吻.即如韦词这一句就很说明问题,“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字字斩钉截铁,口气是真挚、诚实、坚定的,“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儒家说“择善而固执”,一是要有选择的明辨,二是要有坚持的力量和勇气,屈原的《离骚》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对事业、理想、学问都应有献身追求九死不悔的精神,但很多人都是考虑成败太多,急功近利,想以最小的付出取得最大的收获.一个真正愿为理想、事业而献身的人,绝不是为了他的成败,而是为了对它的热爱,这才是最高的思想境界.韦庄词正是以他深挚的情意,提高加深了词的境界,不过,韦庄的好处还不仅如此,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端已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境.”这才是韦庄词在艺术方面的真正好处.纡者,曲也;达者,通也.韦庄词表面显得直率,其实情意曲折;口吻看似通达,而内容其实沉郁,这正是词中最好的境界.故而况周颐《蕙风词话》评韦庄词谓其“尤能运密入疏,寓浓于淡,花间群贤,殆鲜其匹.”其“运密入疏,寓浓于淡”二句,与陈廷焯评语之“似直而纡,似达而郁”的评语,意思颇有相近之处,这都是对韦庄词之特色深有体会的话,而要详细体会韦庄的词,还必须将其生平也作一点简略的介绍.韦庄是唐初宰相韦见素的后人,杜陵人,少长于下邽,孤贫力学.广明元年四十五岁,在长安应举,正值黄巢军攻入长安,遂陷于战乱,与弟妹失散.中和二年始离长安赴洛阳.中和三年春,四十八岁作《秦妇吟》,结尾有“适闻有客金陵至,见说江南风景异”之句,不久韦庄遂避乱去到江南,五十八岁回到长安,一心想要应试,以伸展其治国平天下的怀抱.乾宁元年五十九岁时中进土,为校书郎.当时各地节度使不听中央号令,东、西川节度使不和,乾宁四年,朝廷遣“宣谕和协使”李洵入川,韦庄时年六十二岁,被李洵聘为书记,同至西川,由此结识了西川节度使王建,回长安后,改任左补阙.天复元年六十六岁,应王建之聘入川为掌书记.天佑四年,朱温篡唐,王建据蜀称帝,是为前蜀.七十二岁的韦庄被任为宰相,开国制度均出其手.七十五岁卒于成都花林坊.韦庄的诗集名《浣花集》. 韦庄的《菩萨蛮》是一组五首词.张惠言的《词选》都选的是他以为有喻托的作品,他也选了韦庄的《菩萨蛮》,而且认为它们“盖留蜀后寄意之作”,说是韦庄留蜀晚年表现其怀念故国的忠爱之思的作品,张惠言还说“江南即指蜀”.但我以为韦庄词中所说的江南应该就是指江、浙一带的江南,他的《秦妇吟》中说“适闻有客金陵至,见说江南风景异”.就是以金陵和江南并举的.如果再看韦庄的《浣花集》,更可以发现其中许多首诗的题目中都有“江南”二字,毕竟韦庄在江南生活了多年,其诗中多处提到的江南,都不是晚年所居的四川,而确是早年他漂泊过的江浙的那个江南.还有人认为有“洛阳城里春光好”的第五首应是在洛阳所作,我也不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不看到下一句的“洛阳才子他乡老”呢,“洛阳才子”应是作者自指,他当年写《秦妇吟》闻名于世时,就在洛阳,当时人称“《秦妇吟》秀才”,“秀才”在当时是对未考中进士的读书人的泛称.洛阳才子的他乡老,只能是他留居四川时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我们以前说温庭筠的十四首《菩萨蛮》是一组词,其内容、情意、风格有相近的地方,但那十四首词并没有必然的次序以及完整的章法和结构.组词中有完美的结构者就只有韦庄的这五首《菩萨蛮》,有的选本只选其中的两三首作介绍,那是对一个完整生命的阉割.以上都是要讲解这五首词所必须交待的有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