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士为知己死:臧洪为东俊守——今日宁与洪同死,不与将军同生也遂亦被杀 廉范义担狱卒:汉,廉范受业于薛汉——故能上不负国,下不负民也 名公断案:安重荣虽武人而习吏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0 10:14:38

英语翻译士为知己死:臧洪为东俊守——今日宁与洪同死,不与将军同生也遂亦被杀 廉范义担狱卒:汉,廉范受业于薛汉——故能上不负国,下不负民也 名公断案:安重荣虽武人而习吏事——
英语翻译
士为知己死:臧洪为东俊守——今日宁与洪同死,不与将军同生也遂亦被杀
廉范义担狱卒:汉,廉范受业于薛汉——故能上不负国,下不负民也
名公断案:安重荣虽武人而习吏事——由是不敢复至
字说:王荆公作字说,穿凿山杜撰——若然,则足下亦有七八分不晓事矣
是一整篇.不是一句话

英语翻译士为知己死:臧洪为东俊守——今日宁与洪同死,不与将军同生也遂亦被杀 廉范义担狱卒:汉,廉范受业于薛汉——故能上不负国,下不负民也 名公断案:安重荣虽武人而习吏事——
1、原文:
汉臧洪、字子源.为东郡守.曹操攻张超急,超曰:唯臧洪当来救我.众曰:袁曹方睦,洪为袁所表用,必不败好以招祸.超曰:子源天下义士,终不背本.洪果徒 从绍请兵赴难,绍不从,超遂自杀,洪由是怨绍.不与通.绍举兵攻之,城陷执洪,欲服之.不屈.遂被杀. 当袁绍杀洪时.陈容谓绍曰.将军为天下除暴.而先诛忠义.岂合天意乎.绍惭.谓曰.汝非臧洪俦.何言为.容曰.仁义岂有常.蹈之则君子.背之则小人.今日宁与臧洪同死.不与将军同生也.遂亦被杀.
翻译:
东汉末年有位叫臧洪的,字子源,是东郡太守.曹操攻打张超正紧,张超说:”如今能来救我的,只有臧洪.“部众都说:”袁绍和曹操现在睦邻友好,臧洪是袁绍上表朝廷举荐做官的,一定不会违逆袁绍的面子,给自己惹祸.“张超说:”臧子源是方今天下的仁义之人,不会忘本的.“后来臧洪果然请求袁绍出兵解救张超的危难.袁绍不听,张超后来兵败自杀,臧洪也因此怨恨袁绍,不和他来往,袁绍于是举兵攻打,臧洪城破被俘,袁绍想收编他,臧洪不愿屈从,因此被杀.
袁绍决定杀臧洪时,有位叫陈容的对袁绍说:”将军你是要为天下人除暴安良的,如今却先诛杀了忠义之人,这样怎么合乎天理呢?“袁绍面子上挂不住,说到:”你又不是臧洪的同党,为何替他说话.“陈容说:”行仁义是有原则的,遵循原则的是君子,违背原则就成了小人.今天我陈容宁可与臧洪一道赴死,也不和将军您一起在世上苟活!”话音一落,他也被袁绍杀害.
2、原文:
汉廉范,受业于薛汉,为邓融功曹.融为州所举案.范知事谴难解,托病去,融恨之.范至洛阳,变姓名,为狱卒.融下狱,范侍左右,尽心勤劳.融怪其貌类范,曰:卿何似我故功曹耶?范呵之曰:君瞀乱耶.融系出,困病,范随养之.及死,竟不言,身自送丧至南阳,葬毕乃去.
  
范之于邓融义矣,而其于薛汉亦足述焉.汉坐楚王事诛,故人门生莫敢视,范收敛之.后为蜀郡太守,民歌曰:廉叔度,来何暮.许止净谓其笃于师资之情,深于知己之感,故能上不负国,下不负民也.
翻译:
汉朝有位叫廉范的,以前曾跟随薛汉学习,后来在邓融处做了功曹.邓融被州里举报,廉范觉得这个案子很难解释清楚,就称病辞官走了,邓融因此非常记恨他.廉范来到洛阳,隐姓埋名,做了狱卒.邓融被投入监狱后,廉范就在他身边照顾,尽心竭力,不辞辛劳.邓融觉得这个狱卒的形貌很像廉范,就问他:”你跟我以前手下那个功曹长得真像啊.“廉范制止道:”您大概心神紊乱,认错人了吧.“后来邓融获得释放,但是因为狱中困苦而得了重病,廉范跟随照顾他,一直到邓融病死,廉范始终没有对他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并亲自为他送葬到家乡南阳,直至葬礼结束才离去.
廉范对邓融可谓仁至义尽,而他对授业恩师薛汉所做的事情也值得记述.薛汉由于牵连进楚王叛乱而被诛杀,他的朋友和学生都不敢去为他收尸,只有廉范收敛了他的尸骨.后来廉范到蜀郡做太守,当地居民编了一首民歌:”廉叔度啊,你怎么这么晚才来我们这里啊!“
许止净(清代佛教居士)认为,廉范能够感念老师的授业之情,感怀知己的知遇之恩,因此才能做到上不负国家社稷,下不负黎明百姓.
3、原文:
安重荣虽武人而习吏事.初为成德节度,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重荣拔剑,授其父使自杀之.其父泣不忍,其母从旁诟夫面,夺剑而逐其子,问之,乃继母也.重荣为叱其母出,而从后射杀之.
韩彦古,字子师,延安人,蕲王世忠之子.知平江府,有士族之母,讼其夫前妻子者,以衣寇扶掖而来,乃其嫡子也.彦古曰:“事体颇重,当略惩戒之.”母曰:“业已论诉,愿明公据法加罪.”彦古曰:“若然,必送狱而后明,汝年老,必不能理对,姑留扶掖之子,就狱与证,徐议所决.”母良久云:“乞文状归家,俟其不悛,即再告理.”由是不敢复至.
翻译:
安重荣身为武人,但熟悉吏政.起先做成德节度使时,有一对夫妇起诉他们的儿子不孝,安重荣拔出宝剑交给那位父亲,让他亲手杀了不孝的儿子,做父亲的流泪不忍心下手,一旁的母亲却责骂丈夫心软,并夺过宝剑追杀儿子,安重荣问起原因,才知道原来这位是继母.于是安重荣就呵斥那位继母,把她赶出去,然后从身后一箭将其射死.
韩彦古,字子师,延安人,是蕲王韩世忠的儿子.在平江府担任知府期间,有一位出身士族的母亲,起诉她老公前妻所生的儿子,有位戴冠的绅士搀扶她前来,是她亲生的儿子.韩彦古说:”你提起诉讼的事件从情理上看比较重大,应当略作惩戒.“(我理解这个意思是说构不成犯罪,但是违背了世俗道德标准,所以不关押而是惩戒,相当于现在说的不进行刑事处罚,但采取行政处罚)母亲说:”我既已提出诉讼了,请大人您依照法律治他们的罪.“韩彦古说:”这样的话,就要先把他收监,然后再慢慢审理,我看你年纪大了,应当没法亲自作证,我就留下扶你过来的这个儿子,让他在监狱里待着,作为证人协助本官慢慢审理此案.“母亲犹豫了半天,说到:”我请求撤销诉状,让儿子回家,他要是再不悔改,我再来告他不迟.“自此母亲再也不敢来了.
5、原文:
王荆公作《字说》,穿凿杜撰.刘贡父问之曰:“牛之体壮于鹿,鹿之行速于牛,今‘犇’‘麤’二字,其意皆反之,何也?”坡公亦问曰:“以竹鞭马为‘笃’,不知以竹鞭犬有何可‘笑’?”又尝举“坡”字问荆公何义.公曰:“坡者,土之皮.”坡公笑曰:“然则滑者,水之骨乎?”荆公并无以答.
又东坡尝语荆公:“‘鸠’从九亦有说.”荆公欣然就问.东坡曰:“‘鸣鸠在桑,其子七兮.’连娘带爷,恰是九个.”张文潜尝问张安道方平:“司马君实直言王介甫不晓事,是如何?”安道云:“贤只消去看《字说》.”文潜云:“《字说》也只是二三分不合人意.”安道云:“若然则足下亦有七八分不晓事矣.”
翻译:
荆公王安石作的《字说》,穿凿附会,随意杜撰.刘贡的父亲问他:”牛的体格比鹿强壮,鹿的奔跑速度比牛快,可是‘犇’、‘麤’这两字的意思却与你的理论正相反,这是为何?“(注: 犇是奔跑的意思,麤是粗的意思,即粗壮,按照王安石字说的理论,字形可以表达其意义,那么犇应该是强壮的意思,麤应该是快跑的意思)
苏东坡也问:”用竹鞭打马是‘笃’,却不知道用竹鞭打狗有什么可‘笑’的?“ 他还拿”坡“字来举例,问王安石怎么释义,王安石说:”坡,就是土的皮肤的意思.“坡公笑道:”那么‘滑’就是水的骨头喽?“王安石无言以对.
苏东坡有一次戏弄王安石说:”鸠这个字里的“九”,还真是有依据.“王安石很高兴,问他出自何处.苏东坡说:”毛诗云‘‘鸣鸠在桑,其子七兮.’鸠鸟在桑树林鸣叫,携带着七个孩子,连同爹妈,正好是九个.“张文潜曾问张安道:”司马公很直接地说王安石不接地气儿,这是为何?“张安道说:”你去看看《字说》这本书就明白了.“文潜又问:”我看过《字说》,觉得那里面也就是百分之二三十不合道理而已.“张安道说:”这样看来,您也是不接百分之七八十的地气儿啊.“
注: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字说》是王安石撰写的一部解释汉字意义的著作,王安石认为,汉字的音和形相结合,可以用来解释字义,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会意“,比如”休“就是人靠在树木上歇息.这样的释义有其一定的道理,但是其中很多解释却牵强附会,不合情理,在当时的北宋,就被很多文人学者质疑.

士为知己而死:臧洪为东俊守--今天宁与臧洪同死,不与你同生的也就被杀了
廉范义担狱卒:汉,廉范受业于薛汉--所以能上不辜负国家,下不辜负人民的
名公断案:安重荣虽然军人而熟悉吏事--从此不敢再到
字解释:王安石作字解释,凿山杜撰--这样,那么您也有七八分不清楚事情了...

全部展开

士为知己而死:臧洪为东俊守--今天宁与臧洪同死,不与你同生的也就被杀了
廉范义担狱卒:汉,廉范受业于薛汉--所以能上不辜负国家,下不辜负人民的
名公断案:安重荣虽然军人而熟悉吏事--从此不敢再到
字解释:王安石作字解释,凿山杜撰--这样,那么您也有七八分不清楚事情了

收起

原文: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①,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所统厉武将...

全部展开

原文: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①,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弢。弢作桔槔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距之,桔槔不得为害。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②。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帝又进访龙骧将军。
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性谦虚,未尝论功伐。或问访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选自《晋书·周访传》,有删改)
译文:
周访字叫士达,原本是汝南安城人。汉末时,他的祖先期逃避战乱到了江南地区,到周访已经是第四代了。吴地平定后,就在庐江寻阳安家周访年轻时沉稳坚毅,谦逊而且礼让,行事果断,周济穷困的人,家里没有剩余的财产。做了县衙的功曹当时陶侃是个闲散的官吏,周访推荐他做了主簿,与他结为好友,把女儿给了陶侃的儿子陶瞻做妻子。周访被察举为孝廉,然后被任命为郎中、上等甲令,都不去就任这些官职。
等到元帝渡过长江,命令周访参与镇东的军事。当时有一个与周访同姓名的人,犯罪应当处死,狱吏误会扣留周访,周访奋起还击扣留他的人,几十人都逃散了,然后自己到元帝跟前自首,元帝没有怪罪他。不久任命他做扬列将军,讨伐华轶。周访统领的厉武将军丁乾与华轶统领的武昌太守冯逸勾结,周访逮捕丁乾并杀了他。冯逸来攻打周访,周访率领军队迎击打败了他。华轶的将领周广烧毁城池来响应周访,华轶军队溃败,于是平定了江州。
元帝任命周访为振武将军,命令周访和各路军队共同征伐杜弢。杜弢制作桔槔,攻打官军的战船,周访制作长岐枨,来抗拒他,桔槔不能够成为祸害。周访又乘小战舰前往湘城,军队抵达富口。于是杜弢派遣杜弘出军海昏。周访徒步登上柴桑,偷偷渡江,与敌人交战,斩掉首级几百个。敌军退守庐陵,又在庐陵包围了杜弘。杜弘扔到城外许多宝物,士兵争着捡宝物,杜弘趁阵前混乱突围逃出城。周访率领军队追赶他,获得鞍马铠甲武器不可胜数。杜弘逃入南康,太守率领士兵迎面痛击,又打败杜弘,杜弘逃向了临贺。元帝又一次晋升周访为龙骧将军。
周访到了襄阳以后,致力于农业生产和训练士卒,勤于选拔人才接纳谏言。王敦以之为患,但是害怕他的强大,不敢有异心。周访的威严风范树立之后,远近的人都愿意归附,智慧勇气超人,成为中兴名将。性格谦虚,从不谈论战功。有人问周访:“别人做了一点好事,很少不自我宣传的。您功勋卓著,却不说一句,为什么呢?”周访说:“将士们冲锋在前,周访有什么功劳!”将士因此更敬重他。
周访训练军队简拔士卒,想要进攻中原,慷慨激昂有平定河洛的志向。善于安抚收纳军民,他们都愿为周访效死。听说王敦有不臣之心,周访一直切齿痛恨。王敦虽然怀有叛逆的心思,但周访离世之前,不敢为非作歹。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