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托、衬托、渲染的区别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0:30:15

烘托、衬托、渲染的区别
烘托、衬托、渲染的区别

烘托、衬托、渲染的区别
关于“映衬”“衬托”和“烘托”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说“映衬了XX”“衬托了XX”“烘托了XX”因为弄不清楚它们的区别,所以有时干脆想起哪个词用哪个词,结果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里做一辨析.
先说映衬.映衬是修辞格之一,即把两种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或意思并列在一起,使之相互对照比较,也叫“对比”“对照”.它的作用在于使对比显得更加突出,正的愈正,反的愈反,给人深刻印象.如臧克家的《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将两种不同的人作对比,相互映衬,使两种不同的人生价值产生了鲜明的对照,褒贬分明.再如荀子《劝学》中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也是典型的对比、映衬.
再说衬托.衬托也是修辞格之一,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似的或相反的事物作为陪衬的一种修辞方式.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是用相类似的事物作为陪衬以充分反映主要事物.简言之,是以美好的景物来生乐,以凄苦的景物来衬哀,或以次要的人物来衬主要人物.如鲁迅的《故乡》:“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用荒凉萧索的环境和气氛,衬托作者悲凉的心情.反衬是用与主要事物相反或相对的事物作陪衬以突出主要事物,简言之就是“以乐景衬哀情”.《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就是以乐景写哀情典型例句.古代诗文中有很多用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写出的句子,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反衬.如南朝梁王籍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作者用蝉噪、鸟鸣作反衬,把深山密林中那种幽静宜人的意境表现出来了.
衬托与映衬相比有明显不同:映衬的两个事物的关系是并列的,不分主次;衬托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事物和被衬托事物,有主次、偏正之分.
最后说一说烘托.烘托体来是指国画的一种技法,就是通过渲染背景等,使要表现的事物或画面的主色调明显突出.如蓝天衬着白云,绿叶衬着红花等.简言之,就是陪衬.这种方法后来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了一种表现手法.即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如乐府诗《陌上桑》里最后八句:“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从观看者的神态来衬托罗敷的美,这比正面进行直接描写节省笔墨,且更具有艺术魅力.
衬托和烘托都是文章技法之一,衬托中的正衬手法可以用烘托中的陪衬之意来解释,都是一主一次两种事物之间的关系,主次事物都要出现.而烘托中的侧面描写则是不直接写正面,而是通过写与正面相关的其他事物,使正面内容得到强调和渲染.即《艺概》中所说:“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我们现在运用烘托手法,多是有意来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魅力.

烘托是以多样事物从侧面突出主要描写对象的特点;
衬托是一样事物突出另一样事物,有正反之别;
渲染是正面描写铺叙,以多种意象来加强气氛,深化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