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陕西能成为十四个朝代的帝都感觉陕西不管地理位置还是气候交通都不能算上上之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0:29:29

为什么陕西能成为十四个朝代的帝都感觉陕西不管地理位置还是气候交通都不能算上上之选.
为什么陕西能成为十四个朝代的帝都
感觉陕西不管地理位置还是气候交通都不能算上上之选.

为什么陕西能成为十四个朝代的帝都感觉陕西不管地理位置还是气候交通都不能算上上之选.
从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朝建都镐京到公元十世纪初(907年)唐朝灭亡,两千年间,各大王朝都曾经在西安定都,只是客观条件实在不许可时,才被迫移往别处.即使扣除掉都城他迁的时间,西安作为国都历史也在千年以上.那么--古人为什么执意选择西安做国家的政治中心呢?
毫无疑问,是关中地区独特的地理条件,构成了历代王朝选择在西安方圆百里之内建都的主要原因.
水资源条件是建都时必须重点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古代,人们选择城邑时都毫无例外靠近河流.这是因为近河地区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而且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又适于原始农业耕作,因而是人们理想的居所.城邑选址一定要选在高亢之处,但不能离水源太远,要有足够的用水;反过来说,城邑选址又不能离水源太近,否则容易遭受水害,还得需要修筑防洪设施,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水资源条件方面,古都长安具有非常优越的条件.《西安府志》卷5记载:"长安之地,潏、滈经其南,泾、渭逵其后,灞、浐界其左,沣、潦(即涝河)合其右."在历史上,素有"八水绕长安"之称.这些河流分别流经都城长安的东境、西境、南境和北境,把长安城围在中心,这为长安的用水提供了便利条件.秦、汉、隋、唐各朝在营建长安城的同时,充分利用了"八水绕长安"的有利条件,有计划地分别从城东、城南和城西开凿了许多人工渠道,如龙首渠、永安渠、清明渠、漕渠、黄渠以及横穿长安城的水渠等,引水入城,不仅有计划地解决了都城的用水问题,而且还进一步美化了城市环境,给古都长安城平添了几分姿色、几分魅力.温和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广阔的平原,也是西安成为古都的重要地理因素之一.从气候上看,虽然历史时期的气候每隔400-800年间有冷暖波动,摆动范围为1~20℃,但基本上没有影响长安处于暖温带的格局,所以处于欧亚大陆东部季风区的长安,夏季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同时也便于人类的活动.从土壤状况看,"秦川"上部的黄土、次生黄土等覆盖物是由横贯中部的渭河及其支流冲积、淤积而成,这种土壤优点极多,甚是肥沃,这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对于以农立国的古代中国来说,选择都城还必须考虑经济地理的优劣.长安具有温和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广阔的川原,这为农业生产创造了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同时,历代水利工程的建设,又为这里的农业经济提供了安全保障,致使关中地区农业经济相当发达,是古代天下最富庶的地区.司马迁说:"关中自汗、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到了唐代,关中的土壤仍是全国最为肥沃的.《新唐书》卷53《食货志》记载:"唐都长安,而关中号称沃野."可见,长安及其周围地区的农业经济十分发达,一个潜在的都城几乎是呼之欲出了.
当然,对一个都城来说,军事地理因素是最重要的.历代王朝或政权在选择都城时,对于军事地理因素十分重视,因为必须考虑地理上的安全.从关中的军事地理来看,长安具备了"山川以为固"的优越条件.它三面环山,东临黄河天险,山川形胜十分险要,"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是一个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地方.关中地区的南面是巍峨高耸、重峦叠嶂的秦岭,西起宝鸡,东达潼关;西、北两面是由蜿蜒起伏的北山山脉组成,如陇山、岍山、岐山、梁山、九峻山、嵯峨山、紫金山、尧山、黄龙山等,西起于陇县,东达于黄河,自西北而东北,布列而峙.在这些险阻中,又有函谷关、潼关、临晋关、蛲关、武关、大散关、陇关、萧关等关口要隘,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展".所以说,"秦,形胜之国,阻河山之险,悬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同时,关中地区扼东西交通要冲,在关中地区立足,既可以防御或组织出击主要来自西北地区各游牧民族贵族统治集团的侵扰,以屏蔽黄河中下游的农业地区,又可以居高临下,控制中原.

看历史要用历史的意见,不要用现代人的意见.

你说的是长安吧
古时候气候与现代不同的,那时候黄河流域一带气候湿润,十分富庶;
你说地理位置不好就不对了,长安地处关中,古来就有得关中者的天下的说法,那时候长安可是全国的中心。他的历史地位比北京高多了.

那是在现在看来,所以的历史学都是现代学,过去陕西还是很发达的

地理位置重要。
关于西安建都朝代数,已先后出现十朝说、十一朝说、十二朝说、十三朝说,直至二十一朝说等12种之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说:
(一)十朝说
西周(前1134一前771 )
秦(前221 前207 )
西汉(前204 —24)
前赵(318 —329 )
前秦(351 —383 )
后秦(384 —417 ...

全部展开

地理位置重要。
关于西安建都朝代数,已先后出现十朝说、十一朝说、十二朝说、十三朝说,直至二十一朝说等12种之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说:
(一)十朝说
西周(前1134一前771 )
秦(前221 前207 )
西汉(前204 —24)
前赵(318 —329 )
前秦(351 —383 )
后秦(384 —417 )
西魏(535 —556 )
北周(557 —581 )
隋(581 —617 )
唐(618 —907 )
前后历时共1062年。
(二)十四朝说
即在前述十朝外,增加了新、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周(武周)等4 个朝代。
(三)十三朝说
认为在西安建都的朝代是: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 、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三个王朝
(四)十七朝说
1.镐:西周都,268 年;
2.咸阳:秦都,145 年;
3.长安:西汉都,208 年;
4.长安:新莽都,15年;
5.长安:汉(刘玄)更始都,3 年;
6.长安:赤眉都,2 年;
7.长安:东汉献帝都,6 年;
8.长安:晋惠帝愍帝都,7 年;
9.长安:前赵都,10年;
10长安:前秦都,35年;
11. 常安:后秦都,32年;
12长安:西魏都,23年;
13. 长安:北周都,25年;
14长安:隋都,26年;
15. 长安:唐都,266 年;
16长安:齐(黄巢)都,4 年;
17长安:大顺(李白成)都,2 年。
上列17朝建都历时为1077年。
(四)十六朝说
西安地区在历史上曾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隋、唐等六个统一王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五个分裂时期的政权,东汉献帝与西晋愍帝等二个末代皇帝以及汉更始帝刘玄、赤眉帝刘盆子、大齐皇帝黄巢等三个农民起义政权建都,即合计有十六个王朝与政权在西安建都。因此可称西安是“十六朝古都”。
补充一句,目前十三朝说是公认的

收起

并非如此,陕西的西安即古代的长安位于西部,地势险要,黄土高原的优势,南面是四川盆地,北面是蒙古草原,西接西域,东通中原,可谓占尽地利,且多有险关保护。以长安为例,东用潼关、函谷关,一旦凭借地形镇守,难以攻破。南有陈仓、街亭都是派一只部队就可以将敌人的大军拒于门外。西部的诸郡离长安有很长的距离,一旦发生叛乱,中央军只要防守长安近郊,就可以逸待劳将远来的敌人打败。相反洛阳的条件就不是很好,虽然也有关口...

全部展开

并非如此,陕西的西安即古代的长安位于西部,地势险要,黄土高原的优势,南面是四川盆地,北面是蒙古草原,西接西域,东通中原,可谓占尽地利,且多有险关保护。以长安为例,东用潼关、函谷关,一旦凭借地形镇守,难以攻破。南有陈仓、街亭都是派一只部队就可以将敌人的大军拒于门外。西部的诸郡离长安有很长的距离,一旦发生叛乱,中央军只要防守长安近郊,就可以逸待劳将远来的敌人打败。相反洛阳的条件就不是很好,虽然也有关口,但地处平地,又是四面受兵之处,敌人可以从南阳、孟津等地围攻。再比如南京,虽然有长江天险,但是一旦北方训练了足够的水军,南京很难抵挡。这点和开封恨像,除了交通便利外是不利于作战的。所以明成祖才要将帝国的首都迁到有地理优势的北京。还有一点,当年六国联军与秦国交战始终没能突破函谷关,可见西安的优势所在

收起

地理 环境 人文 历史

风水好,有帝王之气

我很骄傲…………

更正一下,陕西是一个省,怎么做都城?